导读:本文包含了自燃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自燃性,自然,化合物,硫化亚铁,铁粉,硫化氢,单质。
自燃性论文文献综述
熊开昱,胡昭朝,李飞,禹盟,尹晓鹏[1](2019)在《渤海油田天然气海管可自燃性固体的处理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海上油田天然气管道中易产生含有硫化亚铁(FeS)的可燃性固体,这给油气生产平台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四羟甲基硫酸磷(THPS)已知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FeS去除剂,能很好的与FeS反应生成水溶性很好的络合物,有铵根离子(NH_4~+)时能促进FeS的溶解。本文探究了现场含FeS可燃性固体的最佳溶解条件,并在最佳溶解条件下完成了FeS的实际处理工作,最大去除率达到80%,且反应后剩余固体物质状态稳定。(本文来源于《石油化工应用》期刊2019年01期)
张嬿妮,张帆,邓军,王凯[2](2018)在《不同煤层煤氧化自燃性实验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不同煤层煤自然发火特征的异同性及规律,以淮南矿区1号、3号、6号、13号煤层为研究对象,通过自然发火实验,对不同煤层煤的自然发火期周期、煤样70℃时放热强度和R70值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4个不同煤层煤样自燃性由强到弱依次为:3煤>6煤>1煤>13煤;变质程度相近的4个煤层,3煤自然发火期最短,这与煤体中硫分和水分含量高有关;13煤变质程度较高,且前期放热强度、耗氧速率增长缓慢,其自燃性较弱;4个不同煤层煤的耗氧速率、CO,CO2产生率,以及C2H4/C2H6值随煤温升高具有相似的变化规律;煤中CH4气体大量解吸出现于煤温60℃之前,煤中灰分在80~120℃开始逐渐吸热融化,解析和融化均会抑制煤氧接触并且减小煤氧反应放热总量。(本文来源于《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期刊2018年10期)
李迪,李萍,赵杉林,高建辉,张振华[3](2017)在《铁粉硫化产物氧化自燃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模拟含硫油品储罐硫腐蚀铁生成硫铁化物的过程,对生成硫铁化物的氧化自燃性进行研究,考察了铁粉含水量、硫化反应时间及蓄热条件对硫化反应产物自然氧化升温的影响,通过氧化升温速率和最高温度值评价其氧化自燃性。结果表明,硫化反应产物能自然氧化升温,并且在最高氧化升温处极易形成温度平台区;随着硫化反应时间的延长,硫化反应产物初期自然氧化升温速率增加,当硫化反应时间超过6 h后,再延长硫化时间对其初期氧化升温速率影响不大;铁粉试样的含水量对硫化反应产物的自燃性有重要影响,干燥铁粉试样的硫化反应产物自燃性低,铁粉试样中的适量水可以增加硫化反应产物的自燃性;蓄热条件好,反应放出的热量散失少,硫化反应产物的自燃性高。(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工》期刊2017年08期)
余明高,袁壮,褚廷湘,郭品坤,郑凯[4](2017)在《不同自燃性煤氧化阶段的表征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对3种不同自燃倾向性煤样进行低温氧化实验,利用CO体积分数与煤体温度间变化的计算模型,求解出活化能和煤氧化过程发生转变的特征温度,同时结合热重-差示扫描量热(TGDSC,theremogravimetric analysis-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实验结果,分析了不同自燃性煤氧化特性和活化能的低温表征规律。结果表明:1)低温氧化阶段,CO生成量、耗氧量和耗氧速率随着煤自燃倾向性增强而增大;不同煤样在实验过程中出现同样的CO生成量和耗氧速率急剧上升的温度拐点,且煤的自燃性越强,该拐点温度越低,同时CO体积分数的变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2)不同自燃性煤氧化阶段活化能变化规律存在显着差异,当各煤样的温度到达活性温度时,活化能快速减少,且活化能变化点对应于煤氧化过程发生转变的特征温度点。3)根据煤特征温度和活化能的变化规律,把煤低温氧化进程分为4个阶段,分别为表面氧化、氧化自热、加速氧化和深度氧化。(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2期)
高建辉,李萍,赵杉林,张振华,薛志爽[5](2016)在《铁粉硫化产物二次氧化自燃性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防止含硫原油储罐腐蚀产物发生二次氧化而引发火灾或爆炸事故,研究Fe粉硫化产物二次氧化的影响因素。试验以Fe粉为原料,与H2S反应制备Fe S;Fe S与空气接触一次氧化后密闭存放,设定不同的存放时间、温度以及控制不同的一次氧化程度,再分别进行二次氧化,考察这3个因素对二次氧化过程的影响。通过检测样品存放过程中单质S含量变化以及表征样品组成变化,来探究二次氧化过程的机理。结果表明:初次氧化反应生成的单质S能和剩余的Fe S反应生成自燃性更高的多硫化铁,存放时间、温度及一次氧化程度影响多硫化铁的生成量和活性;多硫化铁的含量和活性越高,二次氧化升温越剧烈,样品的自燃倾向性越强。(本文来源于《中国安全科学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李迪,赵杉林,李萍,韩颖,张振华[6](2015)在《常温下铁的硫化产物自燃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含硫油品储运过程中H2S腐蚀产物是常温下硫铁化合物的主要来源,以H2S与铁粉反应制备的硫铁化合物来模拟设备内H2S的腐蚀产物,利用自然氧化的方法测定了硫化反应产物的一次氧化升温和二次氧化升温,考察了铁粉含水量对硫化反应及硫化反应产物自燃性的影响,采用XRD和SEM手段对硫化反应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H2S与铁粉的硫化反应产物为FeS,呈微小颗粒状,覆盖在铁粉表面;硫化反应产物具有自燃性,一次氧化升温最高达到87℃;未被完全氧化的硫化反应产物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自燃性明显增加,其二次氧化升温速率最高超过39℃/min;铁粉中含有适量的水可以增加硫化反应速率,提高硫化反应产物的自燃性。(本文来源于《火灾科学》期刊2015年04期)
高建辉,赵杉林,张振华,李萍,李迪[7](2015)在《有氧条件下硫化铁的生成及自燃性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油品中的活性硫对设备具有腐蚀作用,探究有氧条件下硫化铁的生成及自燃性影响因素,对预防硫化铁自燃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实验以叁氧化二铁为主要原料,在氧气浓度为21%的条件下,与硫化氢气体反应来制备硫化铁。考察了环境温度、硫化产物的存放时间和储热条件对硫化铁自燃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氧条件下硫化铁的生成过程是一个硫化和氧化同时进行的过程,试样温度上升幅度大,单质硫生成量高;环境温度越高,所生成的硫化铁氧化升温越明显;存放时间对硫化铁的自燃性有重要影响,在存放过程中单质硫与Fe S反应生成自燃性更高的多硫化物;储热条件越好,越易造成热量的堆积,加剧硫化铁的氧化放热反应。(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工》期刊2015年11期)
张辛亥,李青蔚,肖旸,鲁军辉[8](2015)在《风化煤自燃性程序升温氧化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风化煤的自燃特性,运用程序升温实验台,对弱粘煤、1/3焦煤进行程序升温,之后通入N2进行绝氧降温,以此作为风化煤进行二次程序升温,通过测定原煤和风化煤程序升温过程中的O2浓度,计算不同阶段的反应活化能和指前因子,研究风化煤自燃特性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临界温度以前,弱粘煤的原煤反应活化能和指前因子低于1/3焦煤,超过临界温度,则高于1/3焦煤;风化煤的反应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在干裂温度以前明显低于原煤,超过干裂温度,弱粘煤的风化煤反应活化能和指前因子低于原煤,并逐渐接近原煤,1/3焦煤的风化煤反应活化能和指前因子超过原煤;原煤和风化煤的反应活化能及指前因子随温度升高均呈增大趋势。(本文来源于《矿业安全与环保》期刊2015年05期)
潘伦,鄂秀天凤,邹吉军,王莅,张香文[9](2015)在《四环庚烷的制备及自燃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具有高张力和笼状结构的四环庚烷(QC)是很具潜力的自燃类碳氢燃料。研究了无溶剂条件下公斤级QC的合成工艺。测试了QC/白色发烟硝酸(WFNA)和QC/N2O4的自燃性能。结果表明,反应16 h和分离提纯后,QC产品的纯度和收率能分别达到99.5%和96.2%,单批产量为2 kg,QC/WFNA和QC/N2O4的点火延迟时间分别为98 ms和29 ms。固体纳米颗粒的添加能促进自燃性能,纳米硼、碳、铝可缩短点火延迟时间,添加质量分数为0.25%的纳米硼/碳/铝后点火延迟时间分别为68/73/75 ms(发烟硝酸)和18/27/33 ms(N2O4),证明QC可作自燃类高能液体推进剂使用。(本文来源于《含能材料》期刊2015年10期)
商丽艳,张振华,田彦文,李建中,谢树旺[10](2014)在《有氧条件下水分对硫腐蚀产物自燃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Fe2O3为例,模拟含硫油品储罐中硫化氢气体在有氧条件下的硫化及氧化反应,测定氧化过程中试样温度变化评价硫化产物的自燃性,考察Fe2O3试样含水率对硫腐蚀产物自然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是影响Fe2O3试样硫化产物自燃性的重要因素;试样含有少量水时自燃性最高,干燥试样或含水率过高硫腐蚀产物的自燃性较小;在相同含水率下,混合气体中氧气体积分数越高,硫腐蚀产物的自燃性越低。(本文来源于《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期刊2014年04期)
自燃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研究不同煤层煤自然发火特征的异同性及规律,以淮南矿区1号、3号、6号、13号煤层为研究对象,通过自然发火实验,对不同煤层煤的自然发火期周期、煤样70℃时放热强度和R70值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4个不同煤层煤样自燃性由强到弱依次为:3煤>6煤>1煤>13煤;变质程度相近的4个煤层,3煤自然发火期最短,这与煤体中硫分和水分含量高有关;13煤变质程度较高,且前期放热强度、耗氧速率增长缓慢,其自燃性较弱;4个不同煤层煤的耗氧速率、CO,CO2产生率,以及C2H4/C2H6值随煤温升高具有相似的变化规律;煤中CH4气体大量解吸出现于煤温60℃之前,煤中灰分在80~120℃开始逐渐吸热融化,解析和融化均会抑制煤氧接触并且减小煤氧反应放热总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自燃性论文参考文献
[1].熊开昱,胡昭朝,李飞,禹盟,尹晓鹏.渤海油田天然气海管可自燃性固体的处理探究[J].石油化工应用.2019
[2].张嬿妮,张帆,邓军,王凯.不同煤层煤氧化自燃性实验分析[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8
[3].李迪,李萍,赵杉林,高建辉,张振华.铁粉硫化产物氧化自燃性研究[J].应用化工.2017
[4].余明高,袁壮,褚廷湘,郭品坤,郑凯.不同自燃性煤氧化阶段的表征差异[J].重庆大学学报.2017
[5].高建辉,李萍,赵杉林,张振华,薛志爽.铁粉硫化产物二次氧化自燃性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6
[6].李迪,赵杉林,李萍,韩颖,张振华.常温下铁的硫化产物自燃性[J].火灾科学.2015
[7].高建辉,赵杉林,张振华,李萍,李迪.有氧条件下硫化铁的生成及自燃性影响因素[J].应用化工.2015
[8].张辛亥,李青蔚,肖旸,鲁军辉.风化煤自燃性程序升温氧化实验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5
[9].潘伦,鄂秀天凤,邹吉军,王莅,张香文.四环庚烷的制备及自燃性[J].含能材料.2015
[10].商丽艳,张振华,田彦文,李建中,谢树旺.有氧条件下水分对硫腐蚀产物自燃性的影响[J].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