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森林火灾指数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李哲全,张贵,谭三清,吴鑫[1](2021)在《基于卫星遥感的森林火灾风险预警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目前我国完成了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单元的森林火险区划,火险区划的结果在一定时期内相对不变,只适用于县级行政区划或以上区域开展森林火灾预防工作。以卫星遥感数据为基础,对山头地块的森林火灾风险进行基于栅格尺度的动态实时预警,为森林防火工作提供有效的预防信息。【方法】参考国内外各类研究文献从植被、气候、地形等角度构建森林火灾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利用2009—2019年森林火灾卫星热点数据、MOD02数据、DEM数据提取预警因子;以森林火灾动态危险性指数模型为基础,利用自然风险灾害指数模型、火险综合预报指数等模型对其进行改进得到森林火灾风险预警模型;绘制各预警因子的栅格图层,并进行叠置分析得到区域森林火灾风险预警图。【结果】以广东省为研究区。选取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归一化红外指数(NDII7)、地形因子、历史森林火灾因子作为预警因子构建预警指标体系;构建的风险预警模型相对运行特征(ROC)值为1.0,大于0.7,拟合效果较好;利用2021年2月14日的数据根据模型计算得到的广东省2月15日的森林火灾风险预警图,可发现在2月15日广东省西部北部区域存在较少的高风险区,东部南部区域存在较多的高风险区。【结论】使用遥感数据可以进行森林火灾风险预警因子的提取工作;使用遥感数据可对区域森林火灾风险实现动态预警,可为森林防火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陈羚,陈锋,牛树奎,李连强,陶长森[2](2021)在《北京鹫峰景观格局空间特征与森林火险的关联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景观格局空间特征与森林火险的关系与影响,为深入研究基于景观尺度的森林空间布局对降低森林火灾风险的影响奠定理论基础。【方法】本研究以北京市鹫峰林场区域为研究对象,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森林火险指数并做火险等级评价,提取景观尺度下景观格局信息,探索各景观指数与森林火险指数的关系。先对所获得的GF-1高峰一号遥感影像进行预处理并分类,得到鹫峰土地利用分类图。利用Fragstats4.2计算林场各小班的景观指数,用层次分析法结合二类清查资料计算各个小班火险指数,并对火险分5个等级。统计各火险等级的景观指数,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法,研究景观格局空间特征与森林火险指数的关系。【结果】(1)景观形状指数LSI,景观丰度指数PR,香浓多样性指数SHDI在低火险区最大值最高。说明在一定程度上斑块形状越复杂,景观分割度越大,生物多样性越大,阻火性能越好。(2)在低火险区,7种景观指数(斑块数量NP,斑块密度PD,蔓延度CONTAG,景观分割度DIVISION,景观丰度PR,景观丰都密度PRD,香浓多样性SHDI)对森林火险的线性影响均不大;在中火险等级区域中,与森林火险指数的关联度最低的是斑块密度指数PD,关联度最高的是景观丰度密度指数PRD。在较低火险等级(II),高(IV)、较高火险(V)等级中,均是斑块密度指数PD与森林火险指数的关联度最小,PR与森林火险指数关联度最大,PR与森林火险指数相关系数分别为-0.452和-0.497呈负相关,相关性较显着,说明景观异质性随着景观要素种类增多而提高,景观异质性越高,森林火灾发生的危险性越小。【结论】在一定程度上,景观斑块密度越大,景观丰度越高,蔓延度越低,越不容易发生火灾,在火灾中抗干扰能力和阻碍能力最强。景观格局内异质性低、生物多样性少则更容易发生火灾。通过对众多景观指数与森林火险指数的灰色关联度和相关性计算,筛选更能表征与森林抗火性有关的指数,其中蔓延度指数CONTAG,景观分割度指数DIVISION,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景观丰度PR和景观丰度密度指数PRD等能更好的表达对森林景观的抗火性。
李哲全[3](2021)在《基于MODIS的广东省森林火灾风险预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森林火灾是在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产生自然灾害的,其会损毁大量植被资源,造成巨大的社会经济损失,破坏生态平衡。利用遥感技术对森林火灾风险进行实时预警可为森林火灾的有效预防提供科学支撑。广东省在大规模的荒山造林完成后,森林面积大大增加,中幼林比例增大,树种结构单一,加之市郊自然村落分散,道路四通八达,人为活动频繁,极易发生森林火灾。本文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森林火灾的风险预警进行研究,在综合分析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森林火灾风险预警因子初选指标集。利用森林火灾卫星热点历史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森林火灾风险预警因子进行筛选,构建森林火灾风险预警因子指标体系,综合运用森林火灾动态危险性指数和自然灾害风险指数,构建森林火灾风险预警模型。利用MODIS数据计算各像元的森林火灾风险值,绘制森林火灾风险实时分布专题图,实现森林火灾风险的实时预警。以广东省为研究区进行了森林火灾风险预警案例应用,研究结果如下:(1)对广东省2009~2019年的森林火灾卫星热点数据进行时空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历史森林火灾时空分布差异较大。从空间分布来看,森林火灾热点高密度区域覆盖了清远市、韶关市、河源市、梅州市、潮州市、揭阳市、汕尾市、惠州市、肇庆市,广东省东北部森林火灾热点密度最高;从时间分布来看,广东省共发生森林火灾1221 0起,平均每年发生1110起,其中,201 1年是发生森林火灾次数最多的年份,2013年、2015年次之,2019年是发生森林火灾最少的年份;季节分布上,冬季森林火灾发生次数最多,为9867次,春季次之,为7905次,秋季较少,夏季几乎不发生森林火灾。利用时空分析的结果可计算历史森林火灾时空分布密度,是构建森林火灾风险预警模型的重要参数之一。(2)在综合分析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森林火灾风险预警因子初选指标集,包括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归一化红外指数(NDII7)、高程(GC)、坡度(PD)、坡向(PX)、历史森林火灾空间分布密度(MD)、树种燃烧类型(RSLX)、地表覆盖类型(DBLX)等9个因子。利用5980个森林火灾历史火点作为样本,提取初选指标值并进行主成分分析,各因子的贡献值分别为 20.456%、17.63%、17.545%、11.362%、10.641%、9.217%、8.525%、3.253%、1.371%。从研究结果可知:前7个因子的累计贡献值达 95.376%,因此选择 NDVI、NDII7、TVDI、GC、PD、PX、MD 等 7 个因子构建森林火灾风险预警指标体系。(3)以NDVI、TVDI、NDII7为自变量,构建改进的森林火灾动态危险性指数模型FDDI改;以FDDI改为因变量,GC、PD、PX、MD为自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 GC、PD、PX、MD 的权重值,分别为 0.15501、0.093185、0.040017、0.074882,在模型中添加带权重的GC、PD、PX、MD等4个因子,构建森林火灾风险预警模型NFDDI。利用500个森林火灾历史火点与500个随机非火点为样本对模型进行ROC检验,检验结果可知:森林火灾风险预警模型的AUC值为0.714(>0.7),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能有效进行森林火灾风险预警。(4)利用2021年2月14日~17日的MODIS数据、DEM数据、森林火灾历史数据分别提取预警因子,采用森林火灾风险预警模型计算各像元的森林火灾风险值,绘制广东省2021年2月15日~18日的森林火灾风险预警专题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广东省各市连续4天均存在高森林火灾风险区,其中广州市、佛山市、中山市、东莞市、汕头市、深圳市的高森林火灾风险区面积较大,随时间推移森林火灾风险程度逐渐下降,高森林火灾风险区域面积逐渐减少。本文基于MODIS数据对广东省森林火灾风险预警进行了研究与检验,研究结果具有应用价值,融合多源遥感数据开展森林火灾风险预警研究将是未来的研究重点。本文解决了森林火灾动态危险性指数模型因忽略静态因子所带来的局限性,未来的研究也将考虑更多的森林火灾风险预警因子(例如:雷击、风速、风向等),以建立更加完善的森林火灾风险预警模型。
刘畅[4](2021)在《基于RBP的森林火灾监测系统的UAV分配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在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森林火灾作为森林最危险的敌人,会对森林系统造成最可怕的灾难。森林火灾相关的气象因素很多,包括温度、降水、空气湿度、风向风速及它们的各种组合都是决定森林火灾发生发展的直接因子。因此如何对这些气象因素进行监测也成了森林防火的关键。本文在传统的森林火灾监测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与传感器联合的系统,在森林火灾监测中作用明显。传感器能够对各种气象因素进行监测,UAV会收集传感器数据,将相关信息进行整合,输入林火预报系统中,得到准确的量化预报结果,便于及时地进行火灾预警。所以在森林火灾监测系统中如何实现高效的UAV的任务分配,通过传感器获取森林环境信息,是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首先,本文对传统的森林火灾监测系统进行了简介,包括GPS与GIS技术、卫星遥感监测、UAV火灾监测、无线传感监测网络,并对上述监测系统分析了优缺点。本文提出UAV与传感器联合的系统,大量不同类型的传感器随机在林区部署,周围环境数据包随机到达并存储在传感器中,UAV在对林区进行巡航,并根据一定的分配策略,对传感器进行信息采集。相比较于现存的火灾监测系统,本系统能够实时获取数据,不依赖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因为无线传感器网络存在明显的不稳定性,采用UAV收集数据,能够节省无线传感器的能量消耗,从而保证整个系统的运行的持久性和稳定性。同时对无人机任务分配方案和RBP(Restless Bandit Problem)进行了介绍,因为RBP模型对动态目标建模的优越性,对于本文研究的森林动态目标系统的建模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其次,对传统的马尔可夫决策模型、RBP模型的相关参数、结构进行了介绍,本文考虑利用索引法对RBP模型进行求解,于是对可索引性和索引指标进行了说明。本文重点是基于RBP模型对本文UAV任务分配系统的模型构建,考虑将传感器的数据饱和度的动态变化建模为RBP模型的系统进程。特别地,本文考虑了UAV的随机寿命问题,因为当UAV在林中低空飞行时,极易受到物理破坏。针对所建立的RBP模型的求解问题,本文提出了适应本系统的Whittle索引值参数,给出了索引的封闭解,并对UAV分配策略进行了求解。最后,进行了数值模拟,分别从成本变化,传感器信号到达概率变化,UAV存活率变化进行了研究。验证了上述的证明和结论,能够对现实的森林火灾监测提供有关参数选择的指导意见。
赵栋昌[5](2021)在《贵州雷公山苗族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物质资源,伴随着人们与森林的实践互动形成了与森林资源有关的民族森林文化。这些民族森林文化是生活在林域环境中的民族认识、利用和维护森林资源的成果总和,对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保护具有重要作用。目前,随着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策略从以执法为主向以社区为基础的转变,地方民族的传统森林文化在社区森林管理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价值引起了人们关注。在贵州省实施“大生态”战略(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本文以雷公山自然保护区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为研究对象,运用关键人物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生态学样方法、社会统计分析法等,对苗族森林文化的类型与特征、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耦合关系及其作用机理、苗族森林文化与自然保护区的关系等进行探究,并设计了基于苗族森林文化的自然保护区管理的理论模型,其目标在于为民族文化与自然生态的良性耦合互动提供技术支撑,从而促进苗族文化的传承发展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最终实现林区民族经济、文化(社会)、自然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呈现在物质(伐木、混农林生产模式、牧猎、采集、服饰-蜡染等)、精神(宗教信仰、生态伦理、生活习俗、文学艺术等)、制度技术(榔规及村规民约、育林乡土知识等)等三个层面13个类型;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具有明显的生态性特征;定量研究表明,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又呈现多样性特征,主要体现在α多样性(Simpson指数))和β多样性性(Whittaker指数)两个维度。其中,α多样性指数为0.81,呈现出较高的多样性,体现了雷公山苗寨传统森林文化的丰富性;β多样性指数为0.52,海拔高度在1000 m以下范围内的苗寨间森林文化的异质性相对较高,海拔在1300 m以上的苗寨传统森林文化的同质性较高,这表明苗族森林文化分布相对分散、空间分布具有不连续性的特征。苗族森林文化所具有的生态性、多样性等特征是当地苗族与森林生态环境相互融合适应的结果。(2)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演变与当地森林生态(森林健康)间存在着密切的耦合关系,在1940-2018年间的大部分时间都处于优质耦合状态,符合民族文化是与自然不断“偏离-回归”中耦合运行的观点和民族文化的生物性建构与社会性建构理论。苗族森林文化与当地森林生态的耦合协调度指数在1940--2018年间呈现出先下降而后上升的趋势,在1960年代耦合度指数为最低,两者处于磨合耦合阶段,呈现出不耦合的“苗头”,两者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大体呈现一致的变化特征,这主要受外部环境或力量的介入、国家林业政策的频繁变动、时代的发展对传统文化冲击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加强对苗族森林文化的尊重与文化行为实践的重视,不仅利于苗族森林文化传承发展,还可保障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优质耦合及其协调发展。(3)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耦合关系,实质反映了人与地耦合系统的关系。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基于问卷调查的排序估计法分析发现,影响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系统耦合的主要文化驱动因子是村规民约和宗教信仰。雷公山苗族村规民约中,与生物多样性资源管理有关的条款占到43.78%,从内容上来看,村规民约中对滥伐树木、放火烧山等破坏森林的行为给予极为严厉的惩治,村规民约对森林防火、树种多样性保护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这体现了村规民约在保护森林资源方面具有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从而使村规民约发挥了重要的弥补性作用。宗教信仰是苗族社群生态伦理意识的核心内容与反映,其呈现在风水林、风景林、护寨林等信仰林的管理上,通过一定的宗教禁忌或举行宗教仪式活动进一步强化了社区居民对森林的敬畏与爱护行为。苗寨周边的信仰林与非信仰林(集体林、私有承包林)在群落结构和乔木物种多样性等两方面存在显着差异,信仰林的物种最为丰富。另外,一定程度的人为干扰有利于信仰林与非信仰林物种的多样性。这体现了宗教信仰对当地森林生物物种多样性保护及其对森林生态功能的价值。(4)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促进了当地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从民族文化的视角看,保护区发展的历程是保护区工作者与当地苗族居民在苗族文化上“冲突--调适--对话--协商”的过程,雷公山保护区的管理体现了保护区工作者对苗族森林文化认知中的“我者文化”与“他者文化”不断交融互补的过程。(5)提出了基于苗族森林文化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型。主张森林资源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是建立在对当地苗族隔离的“自我式管理”,而是动员保护区的一切力量,在尊重与认可当地民族文化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程度的“人为干扰”,不断促进民族文化的生物性建构与社会性建构的动态耦合,从而实现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良性耦合协调发展。基于苗族文化的自然区保护管理模型的构建,是在探究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关系的基础上,对雷公山苗族文化与当地森林生态的关键链接点(行为活动集)进行有效干预。该管理模型是以森林保护和苗族森林文化传承发展为目标的生态管理理论范式探讨和实践探索指南。该管理模型的实施需要推进一体化的自然保护区行政管理体系的建立、保护区管理者对苗族森林文化的学习与认知、强化自然保护区的社区共管模式等外部条件的保障得以实现。
宋巧娣[6](2021)在《泰山森林可燃物分布及火险等级的划分》文中研究表明森林火灾对森林资源、生态环境和人民生命财产会造成巨大的威胁,尤其是较大、特大的森林火灾,因此做好森林火灾的预防预报工作非常重要,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森林火灾的发生率,达到减少森林火灾损失、保护森林资源的目的。如何在更小的尺度上对森林火灾的发生给予更精准的预测预报,有利于在更小的范围内重点关注火险高的林分,布设防火设备和防火力量,做到精准防火,将是今后森林火险预测预报的方向。本研究对泰山的可燃物进行调查以后,将泰山林区划分为6个林分区域,即麻栎-侧柏混交林、刺槐纯林、侧柏纯林、麻栎纯林、油松纯林、赤松纯林,分别在每个林分设置具有代表性的样地,通过样方法调查可燃物载量,分析了各林分可燃物的空间分布特点。利用DW-02型点着温度测定仪测定可燃物燃点,使用ZDHW-6000微机全自动量热仪,测定可燃物的热值。利用Arc GIS计算各林分坡度、坡向、海拔区域分布,依据层次分析法对各火险因子进行赋值计算,划分火险等级。本试验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对我国泰山林区森林可燃物分布及火险等级划分进行研究,旨在为泰山森林火险的预警预报和扑救工作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具体研究结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泰山油松纯林约占泰山林区面积的60%,刺槐纯林约占泰山林区面积的14%,侧柏纯林约占泰山林区面积的8%,赤松纯林约占泰山林区的5%,麻栎纯林约占泰山林区面积的9%,麻栎-侧柏混交林约占泰山林区面积的4%。泰山林区主要以高燃烧性树种为主。(2)各林分地表可燃物都具有一定的空间相关性,其中,刺槐林空间相关度最高,其次是赤松,油松,侧柏,麻栎,麻栎-侧柏最低。麻栎-侧柏林地表可燃物空间相关度在25%~75%之间,并且枯落物和腐殖质两者的空间相关性比较相似。各林分枯落物与腐殖质空间分布呈斑块状,麻栎-侧柏林、油松、侧柏斑块分布极明显,赤松较为明显,麻栎、刺槐不明显。(3)各林分可燃物载量如下:侧柏纯林的为9.53 t/hm2,赤松纯林的为12.84t/hm2,油松纯林的为21.02 t/hm2,刺槐纯林的为9.56 t/hm2,麻栎纯林的为14.19t/hm2,麻栎-侧柏混交林的为13.9 t/hm2。(4)依据不同林分区域的火险因子(坡度、坡向、海拔、可燃物载量、燃点、热值、含水率、空间相关性),制定出火险区划标准,将泰山林区划分为五个火险级别,火险区I、低火险区II、中火险区III、高火险区IV、极高火险区V。其中,火险区I占22.18%,火险区II占11.10%,火险区III占36.36%,火险区IV占15.98%,火险区V占14.38%,其中III级火险区域占比最高,中风险区域面积最大。
郝茗[7](2021)在《鲁中山区主要树种碳汇功能及林火碳汇损失动态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成为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其主要诱因是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尤其是CO2浓度的持续升高,破坏了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降低温室气体浓度,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成为了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功能可以降低大气中CO2浓度,有效缓解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是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保证。然而目前碳汇评估方法尚不完善,以增加森林固碳为目标的森林经营尚缺乏研究。此外,森林火灾频发导致大量的碳汇损失,进而对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对森林的固碳效益进行科学评估,以及对森林火灾造成的碳汇损失进行合理测算有利于制定和完善更合理的森林经营决策,并可以对森林火灾防范投入进行合理评估提供依据,这对于改善全球气候问题、发挥森林碳汇的重要作用、尽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意义重大。本研究对象为鲁中山区四个主要树种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麻栎(Quercus acutisisma)、赤松(Pinus denisflora)和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利用传统指标和能够反映固碳持续时间的固碳效益指标——吨年(Ton-year),对其固碳效益和林火造成的碳汇损失进行量化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林木的固碳效益与树种的生长速率和立地条件直接相关。林龄相同,生长越快的树种蓄积量越大,固碳量越多;同样,立地条件越好的林木固碳效益越好。在不同立地条件下,各树种固碳能力大小的排序是:刺槐>麻栎>赤松>侧柏。木质林产品的生命周期也也对于固碳效益的增加有极大促进作用。(2)目前基于传统碳储量指标估计的森林碳汇贡献和林火碳汇损失都被低估。利用吨年指标进行评估考虑了固碳时间长度,将森林碳汇的计量与林产品生命周期固碳结合起来,对森林固碳效益的量化评估更加准确,对于火灾给森林碳汇带来的损失的测算也更加全面。(3)由于森林的林龄越大固碳量越多,且固碳速率越快,因此应当尽量延长林木采伐时间;生长越快的树种固碳能力越强,从碳汇生产角度考虑,应当增加对速生树种的栽植面积;在考虑林产品固碳效益时,林产品生命周期越长固碳吨年值越大,因此应当尽可能延长林产品的使用时间,从而增加综合碳汇效益。(4)固碳效益越好的森林,当发生森林火灾时造成的碳汇损失同样越大,对于林木生长阶段来说,其碳汇损失最大发生在其以立木形式存在时间的1/2时;对总损失值进行分析时,其最大值与木质林产品生命周期相关,林木预计制作的木质林产品生命周期越长,达到最大碳汇损失的林龄越大。在防火投入方面,应当加大人、财、物的投入力度,对碳汇作用较大的森林应当更加注重防火隐患的排查,从源头上杜绝由林火导致的严重碳泄露。
丽娜[8](2021)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内蒙古草原火灾风险动态评价与预估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异常,极端气候事件、干旱等气象灾害频发,同时草原火险等级也在逐步攀升,草原火灾正呈春、秋两季多发向全年延伸的新趋势。受气候变化影响,大部分地区进入草原火灾多发期,随着时间的推移,气候变化对可燃物类型、可燃物累积的长期影响与对火险和火行为的短期影响相互叠加导致草原火灾的发生将进一步加剧。草原火灾作为自然灾害的重要部分,其风险评价越来越引起各国研究者们的关注。而我国气候变化影响与草原火灾风险研究比较分散,对过去影响评估较少,对未来风险评估薄弱。中国是草原大国,天然草原占国土面积的41.7%,草原火灾易发区占1/3,频发区占1/6,其中,内蒙古是我国北方草原火灾高发区。建国以来,我国牧区发生草原火灾5万多次,累计受灾草原面积2亿公顷,造成经济损失600多亿元,平均每年10多亿元。内蒙古拥有丰富的草地资源,是我国重要的农牧业生产地带,是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对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提出了气候变化背景下内蒙古草原火灾风险评价与预估研究,实现内蒙古草原火灾管理由危机管理向风险管理的转变,从灾后评估向风险预估的转变,进一步提升内蒙古草原火灾的管理能力,对区域应对气候变化制定有的放矢的防灾减灾对策和措施意义重大。本研究以大气-植被-土壤连续系统出发,以不同季节与不同植被类型为切入点,以内蒙古草原火灾为研究对象,利用气象数据、遥感数据、基础地理数据、历史灾害统计数据以及野外地面样点数据等多源数据,在了解研究区草原火灾时空分布和演变特征及其影响机制的前提下,基于灾害风险形成机理,构建草原火灾综合危险性评价体系,结合野外地面实测数据与遥感数据构建草原火灾脆弱性评价模型,进而建立气候变化背景下全新的草原火灾综合风险动态评价方法,对内蒙古2001-2018年不同季节不同草地类型的草原火灾风险进行动态评价与等级区划。并进一步耦合第五次气候变化模式比较计划预估模型输出数据(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5,CMIP5),预测未来不同碳排放情景下的内蒙古不同季节草原火灾风险演变特征。通过研究开展,将弥补气候变化背景下草原火灾风险评价研究基础的不足,解决当今草原火灾风险管理应对气候变化影响的关键性问题。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1)内蒙古草原火灾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本章内容是利用MCD64A过火面积数据对内蒙古不同季节草原火灾时空分布及演变规律进行探讨与分析。草原火灾的时空分布及演变特征与该区域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分布及变化规律密切相关。利用随机森林模型进行不同季节草原火灾影响因子重要性识别及贡献率排序,系统揭示自然和人类活动对于内蒙古不同季节草原火灾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草原火灾集中分布于研究区东部地区,且春季聚集性最高。在年际尺度上,2001-2009年研究区草原火灾总体上呈减少趋势,2009-2018年呈上升趋势。影响因素贡献率排序结果显示,植被指数在各季节草原火灾的贡献率均较高,其次是相关于水分条件的因子。通过影响因素和草原火灾的关系研究发现,草原火灾的发生数量与气温和降水相关的因子均呈正相关;并与春、秋季节干旱频率呈正相关,与夏季干旱频率呈负相关,与冬季干旱频率无明显关系。草原火灾数量与生长季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值呈正相关关系,且发生数量从多到少依次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草原化荒漠。(2)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内蒙古草原火灾危险性评价本章从土壤-植物-大气连续系统出发,首先,利用三种不同火源因子建立草原火灾致灾因子危险性指数(Fire Source Hazard Index,FSHI);其次,利用植被连续度、植被类型和土壤湿度建立可燃物危险性指数(Fire Fuel Hazard Index,FFHI);再次,通过计算在多种气候因子条件综合作用下的草原火灾发生概率作为孕火环境危险性指数(Fire Environmental Hazard Index,FEHI);最后,利用上述三个指数建立不同季节、不同草地类型上的草原火灾综合危险性评价模型,对内蒙古草原火灾进行危险性评估与区划。结果表明:内蒙古草原火灾危险性存在明显的季节性与区域异质性。季节分布上,草原火灾危险性最高的为春季、其次为秋季、再次为夏季、危险性最低为冬季。在空间分布上,极高度危险性主要分布于呼伦贝尔草甸草原区,中、高度危险性分布于研究区典型草原区,低度危险性分布在荒漠草原区。(3)内蒙古草原火灾脆弱性评价研究本章结合三期不同年份的野外地面生物量实测数据与遥感数据来反演研究区历年产草量,并根据草原火灾面积来计算历次草原火灾造成的产草量损失率表征研究区草原火灾敏感性,利用承灾体暴露性,以及对草原火灾的区域管理能力等因子作为适应性来构建内蒙古草原火灾脆弱性评价模型,对内蒙古不同季节不同草地类型的草原火灾脆弱性进行评价区划。结果表明:内蒙古草原火灾春季脆弱性分布范围广,等级高;其次为秋季草原火灾脆弱性,再次为冬季,最低为夏季。空间分布上极高度脆弱性主要集中在呼伦贝尔市东南部草甸草原区,高度脆弱性分布在研究区典型草原区东部,中度脆弱性分布在典型草原区西部。(4)内蒙古草原火灾动态风险评价本章节从综合灾害风险二因子理论出发,根据草原火灾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基于草原火灾综合危险性和承灾体脆弱性建立内蒙古草原火灾风险评价模型,对研究区草原火灾爆发典型年份(2003、2008年)和草原火灾较少典型年份(2013年)以及对2001-2018年的草原火灾进行风险动态评价与区划。结果表明:2003年研究区草原火灾风险主要集中于春季,其风险范围广且极高度风险聚集性强。2005年草原火灾风险主要集中在秋季,极高度风险集中在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东北角至兴安盟阿尔山市与蒙古国相接壤的边境区。而2013年,研究区未出现极高度的草原火灾风险。研究区中东部草甸草原区各季节草原火灾风险普遍大于其它地区。(5)未来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内蒙古草原火灾风险预估本章通过耦合CMIP5气候变化模式与草原火灾风险评价模型,对研究区RCP4.5和RCP8.5情景下21世纪中期(2040-2060年)和末期(2080-2100年)的草原火灾危险性进行预估,并假设脆弱性不变的前提下,进一步预估未来不同碳排放情景下的内蒙古草原火灾风险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温室气体排放浓度的升高,研究区未来气候将出现持续偏暖、偏湿润。对未来不同草原类型变化的预测发现,RCP4.5/8.5情景下的研究区东部草甸草原边界外扩,面积增加;典型草原区在RCP4.5情景下向西移动明显,在RCP8.5情景下则向东侵入明显;荒漠草原面积范围减少,且向东和向南稍有不明显的移动现象。21世纪中期的草原火灾风险在RCP4.5情景下强度高于RCP8.5情景,而RCP8.5情景下中度及以上等级风险分布范围更广;在末期,RCP8.5情景下的草原火灾风险等级上更高,极高度风险面积占比相比于基准期和RCP4.5情景增加19.5%和17.8%。其中春季草原火灾风险的增幅最大,其次为夏季,再次为秋季,增幅最小的为冬季。
刘海巍[9](2021)在《风险感知、风险偏好对农户森林保险投保行为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近30年来,中国洪涝、干旱、冰冻、高温等自然灾害呈明显增加趋势,直接影响了农户经营的产出和收益。为增强林业风险抵御能力,补偿农户林业灾后损失,森林保险作为重要的农村金融创新制度,被认为是应对气候变化和抵抗自然灾害风险的有效风险管理工具。森林保险的非营利性决定了森林保险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2009年中央将“森林保险补贴”纳入财政补贴预算科目,森林保险保费补贴整体呈上升趋势,2011年到2017年,保费补贴比例从81.72%增加到89.88%。2017年全国森林保险补贴保费收入为32.35亿元,保费补贴高达29.07亿元(中国森林保险发展报告,2018)。然而,作为购买森林保险的主体,始终存在农户对农业保险有效需求明显不足的问题,农户实际参保率也较低。既然林业自然灾害风险对林业产出和收入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那么,农户为何抵触森林保险?政府、保险公司和相关林业部门又该如何有效引导农户主动投保森林保险?回答以上问题不但可以为农户进行风险管理提供决策,而且有利于提高林业生产经营者抵抗自然风险能力,保证林业生产经营和金融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在已有文献成果的基础上,利用国家林业与草原局2018年重大调研课题项目“农户林业投融资体制调研”对福建、浙江和辽宁省481户农户的调查数据,测度了农户林业自然灾害风险感知和风险偏好,实证分析农户风险感知、风险偏好对农户保费支付意愿与农户森林保险投保行为的影响,探讨了农户风险感知在影响关系中的调节作用,并基于研究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研究共分为九个章节,核心部分为第五章至第八章,主要研究概括为两个部分:(一)理论分析。在行为经济学、计划行为理论、期望效用理论和前景理论等理论的基础上,首先,运用心理学范式李克特量表测度农户风险感知和风险偏好,根据风险感知动态模型及相关文献研究成果分析农户风险感知和风险偏好的影响因素;其次,借助IAD延伸模型构建风险感知、风险偏好影响农户森林保险保费支付意愿的模型,根据经济学边际效应递减原理研究农户保费支付意愿和林地规模的关系;最后,根据期望效用理论和风险收益理论研究农户森林保险投保行为的影响机理。(二)实证分析。根据福建省曹远县、洪田县、大湖县,浙江省住龙县、八都县、岩樟县、上垟县和辽宁省本溪县、抚顺县481户林地经营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首先,从农户对风险的主观判断和态度倾向两个方面对农户林业自然灾害风险感知、风险偏好进行测度,并通过二元Logit模型和多元有序Logit模型检验农户风险感知、风险偏好的影响因素;其次,通过均值比较法和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影响因素即不同特征群体的农户在风险感知四个维度上的个体差异。通过测算林业灾损系数比较农户风险感知与实际灾害发生情况的偏差,以评估农户风险感知的准确度;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检验农户风险偏好的空间依赖性;再次,使用归并最小绝对离差法(CLAD)检验风险感知、风险偏好对农户森林保险保费支付意愿的影响及林地适度规模下农户的保费支付意愿,使用分组回归法分析风险感知对风险偏好影响农户保费支付意愿的调节作用及林地适度规模的相应变化;最后,使用二元Logit模型检验风险感知、风险偏好对农户森林保险投保行为的影响及风险感知在风险偏好和农户投保行为关系中的调节作用。并按照林种结构将样本分为公益林农户和商品林农户,考察风险感知、风险偏好对异质性农户投保行为影响的差异,以及风险感知对风险偏好影响异质性农户投保行为的调节效应。本研究的主要发现有:第一,林业灾害风险感知低的农户比例较高,是投保主体森林保险有效需求不足、参与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农户火灾风险感知低,与实际火灾发生情况存在偏差;农户病虫害风险感知较高,与实际病虫害发生情况偏差较小;农户鼠害风险感知水平低,与实际鼠害发生情况较为一致。第二,林业灾害风险中,风险规避类型的农户占比最大。农户风险偏好受到个体特质、家庭生产经营状况、林业灾害经历和风险沟通的影响,具有空间依赖性,对政府的“强依赖”、从众心理和邻里之间的信息交流使得相邻农户表现出相似的风险偏好。第三,风险感知越高、风险规避程度越大,农户的保费支付意愿越高。农户风险感知对风险偏好影响农户保费支付意愿具有调节作用。商品林规模与农户保费支付意愿呈倒“U”型结构,扩大农户的商品林规模能够提升农户的保费支付意愿。当农户对林业灾害风险感知高时,农户越规避风险,保费支付意愿越强烈;当农户林业灾害的风险感知低时,规避风险的农户对保费支付意愿的显着性受到影响。第四,风险感知高、风险偏好程度低的农户更倾向参加森林保险,风险感知对风险偏好影响农户投保行为具有负向调节作用。风险感知对公益林农户和商品林农户的投保行为均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风险偏好与公益林农户的投保行为负向相关,但没有显着影响;风险偏好负向显着影响商品林农户投保行为。风险感知在风险偏好影响公益林农户投保行为中不具有调节作用,在风险偏好影响商品林农户投保行为中具有显着的负向调节作用。根据上述分析,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一是加强农户林业灾害经历体验,改善风险沟通,提高农户风险感知;二是利用农户风险规避心理,有效引导农户通过参加森林保险管理林业灾害风险;三是推进林地适度规模经营,深化林地确权政策;四是设计不同保障水平的森林保险产品,满足农户的差异化需求。本研究可能存在以下创新:第一,已有文献研究农户森林保险保费支付意愿和投保行为时,通常从风险感知或者风险偏好单一视角进行讨论,根据技术接受模型和计划行为理论,风险感知和风险偏好同时对个体行为产生影响。因此,本文探究风险感知和风险偏好对农户森林保险投保行为的影响;并对农户风险感知和风险偏好进行科学测量,分析农户风险感知与风险实际情况的偏差,以评估农户风险感知测量的准确度;第二,已有文献在研究个体风险偏好时,通常将其视为一种较稳定的个人倾向,忽略了“框架效应”即语义沟通对农户林业灾害风险偏好的影响。基于此,本文使用空间杜宾模型检验农户林业灾害风险偏好空间相关关系,受到风险沟通的影响,相邻地区农户的风险偏好具有空间依赖性,趋向于相似的风险偏好类型。第三,已有文献在研究农户森林保险投保行为时将林区农户作为同质整体进行考察,忽略了异质性农户森林保险投保行为的差异。本文将调研地区农户分类为公益林农户和商品林农户,研究异质性农户的森林保险投保行为,为调整森林保险供给提供更为准确的理论依据。同时,本文尝试构建林地适度规模与农户保费支付意愿的拟合函数,通过林地适度规模测算农户保费支付意愿值,与现实农户支付保费进行比较,探究合理的保费标准,为科学制定森林保险政策提供实证依据。
王梓璇[10](2020)在《内蒙古大兴安岭冻土区土壤呼吸对林火干扰与火烧迹地管理的响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壤呼吸是大气中二氧化碳(CO2)的重要来源之一,也是陆地碳循环的重要节点,对温室气体的排放有直接影响,在全球碳收支中占据重要地位。森林土壤呼吸,是一个重要且复杂的化学过程,受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火是森林生态系统中重要干扰因子,会改变森林的演替进程和植物间的相互作用,影响森林生物量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过程。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森林火灾与火烧迹地管理方式对土壤释放CO2的内容相对较少。火烧木采伐与更新管理对火烧迹地潜在的影响目前还存在争议。本文以火干扰后森林恢复初期、不同火烧木管理方式(皆伐、择伐、未采伐)与不同更新方式(人工更新、人更促进天然更新、天然更新、天然无乔木更新)的草类-兴安落叶松林(Larix gmelinii)火烧迹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壤呼吸定位观测技术,结合取样试验与室内分析,研究土壤呼吸及其影响因素,揭示林火干扰后森林恢复初期与不同火烧迹地管理方式下冻土区土壤呼吸规律与释放途径,探索适宜火烧迹地恢复的管理对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火干扰后森林恢复初期火烧迹地、不同火烧木管理方式火烧迹地与不同更新方式火烧迹地土壤呼吸月均值最大值出现在生长季旺季(6-8月),最小值出现在冻土融化期(4-5月)或冻结期(10月)。2.火干扰后森林恢复初期火烧迹地土壤呼吸的研究中发现:(1)火烧迹地恢复的前3年较未火烧区相比土壤呼吸速率增加13.14%,土壤异养呼吸速率显着增加38.38%,而土壤自养呼吸显着降低34.09%(P<0.05);火烧迹地土壤自养呼吸贡献率降低,随着恢复时间的推移,土壤自养呼吸贡献率呈上升趋势。(2)林火干扰后土壤温度(Ts、T10)和土壤湿度(W10)均升高;林火干扰后土壤pH值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比降低,而土壤有机碳、速效磷、速效钾、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和土壤转化酶与过氧化氢酶活性升高;火烧迹地恢复初期土壤真菌、放线菌和细菌数量均显着下降,经过2个月的恢复土壤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大幅度上升,且大于未火烧样地。(3)火烧迹地恢复初期土壤温湿度升高是影响土壤呼吸速率及其组分的主要因素,土壤的其它性质变化会对土壤呼吸速率及其组分产生变化,但影响相对较小。森林植被变化,细根生物量变化会对土壤自养呼吸速率产生显着影响。3.不同火烧木管理方式下土壤呼吸研究,选择火灾发生13年,火烧木管理12年的火烧迹地进行试验,结果发现:(1)火烧迹地较未火烧区域相比,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异养呼吸速率无明显差异,而土壤自养呼吸速率与贡献率分别显着高出54.76%和49.98%(P<0.05);火烧木择伐使火烧迹地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异养呼吸速率增加,而土壤自养呼吸速率降低;火烧木皆伐使火烧迹地土壤呼吸速率及其组分均降低;火烧木采伐降低了土壤自养呼吸贡献率,且采伐强度越大土壤自养呼吸贡献率越小;(2)火烧迹地土壤温度(T5、T10)和土壤湿度(W10)仍高于未火烧区域;火烧迹地土壤有机碳、全钾含量和脲酶活性显着低于未火烧区(P<0.05)。火烧木择伐对火烧迹地土壤有机碳、速效磷、速磷钾的含量有显着降低作用,对过氧化氢酶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对脲酶活性有明显增强作用(P<0.05)。火烧木皆伐对火烧迹地土壤有机碳、全氮和速效磷含量有显着降低作用,对转化酶和过氧化氢酶均有抑制作用(P<0.05)。(3)火干扰后土壤温度升高,从而促进土壤异养呼吸速率与自养呼吸速率,使土壤呼吸速率增加。细根生物量对土壤自养呼吸速率有直接显着效应,火烧木采伐样地细根生物量降低,对土壤自养呼吸速率影响较大。火烧迹地湿度较高,土壤pH降低,放线菌数量较高可能是该区域土壤自养呼吸速率增加的关键。4.不同更新方式下土壤呼吸研究,选择更新10年后的火烧迹地,结果表明:(1)天然更新样地土壤呼吸速率最大为3.37 μmol·m-2·s-1,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样地土壤呼吸速率最小为2.23 μmol·m-2·s-1。(2)4种类型更新样地土壤温度(T5、T10)和土壤湿度(W10))均无明显差异,不同更新方式下T10和W10不同,从而对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不同(3)天然更新样地土壤脲酶活性最高,对土壤呼吸速率有促进作用,天然无乔木更新样地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最高对土壤呼吸速率有抑制作用;人工更新样地土壤呼吸速率与细根生物量相关关系最大,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样地土壤呼吸速率与细根生物量相关关系最小。综上所述,火干扰对冻土区土壤呼吸速率有增强作用,火烧迹地恢复初期土壤呼吸速率的增强主要是因为土壤异养呼吸速率增强所致。火烧木未伐迹地土壤呼吸速率的增强,主要是因为土壤自养呼吸速率增强所致。火烧迹地管理对土壤呼吸速率及驱动因子均有影响,火烧木择伐对火烧迹地土壤呼吸速率有增强作用,主要因为择伐后土壤异养呼吸速率增加所致,火烧木皆伐对火烧迹地土壤呼吸速率有降低作用。天然更新样地内乔木数量最高且土壤呼吸速率最大。火烧迹地恢复过程中,由于机械和人为干扰,冻土区植被恢复,土壤结构会发生改变,土壤呼吸随之改变。因此,呼吁森林发生火灾后应减少火烧木采伐,如果已经采伐,应尽量减少人为扰动,避免人为干扰再次对植被演替与土壤碳循环产生影响。研究火干扰及火烧迹地管理对土壤呼吸的影响在火烧迹地的生态恢复与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关于森林火灾指数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森林火灾指数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卫星遥感的森林火灾风险预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数据源 |
1.2 研究方法 |
1.2.1 森林火灾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
1.2.2 森林火灾风险预警模型 |
1.2.3 地表温度反演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地表温度反演 |
2.2 森林火灾风险预警指标计算 |
2.3 森林火灾风险预警 |
3 结论与讨论 |
3.1 结论 |
3.2 讨论 |
(3)基于MODIS的广东省森林火灾风险预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森林火灾风险预警因子研究 |
1.2.2 森林火灾风险预警模型研究 |
1.3 森林火灾风险预警的内容 |
1.3.1 森林火灾风险的特征 |
1.3.2 森林火灾风险预警的含义 |
1.3.3 森林火灾风险预警的特点与功能 |
1.3.4 森林火灾风险预警的原则 |
1.3.5 森林火灾风险预警的过程 |
1.4 研究方法、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准备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环境 |
2.1.2 森林资源 |
2.1.3 森林火灾状况 |
2.2 研究数据 |
2.2.1 MODIS影像数据 |
2.2.2 DEM数据 |
2.2.3 森林火灾统计数据 |
2.2.4 数据预处理 |
2.3 本章小结 |
3 森林火灾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 森林火灾风险预警初选指标体系构建 |
3.2 基于遥感的地表温度反演 |
3.3 森林火灾风险预警初选因子提取 |
3.4 森林火灾风险预警初选指标集筛选 |
3.5 本章小结 |
4 森林火灾风险预警模型的研究 |
4.1 传统森林火灾风险预警模型 |
4.2 基于遥感的森林火灾风险预警模型 |
4.3 森林火灾风险预警模型构建 |
4.4 本章小结 |
5 广东省森林火灾风险预警 |
5.1 广东省森林火灾时空分析 |
5.1.1 空间分布 |
5.1.2 时间分布 |
5.2 预警因子与森林火灾卫星热点的关系 |
5.2.1 森林火灾卫星热点与地形因子 |
5.2.2 森林火灾卫星热点与遥感指数因子的关系 |
5.3 森林火灾风险预警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4)基于RBP的森林火灾监测系统的UAV分配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森林火灾发生的气候特征 |
1.2.2 森林火灾监测系统 |
1.2.3 多UAV任务分配现状 |
1.2.4 RBP研究现状 |
1.3 UAV与传感器联合系统 |
1.4 本文的创新点和结构 |
1.4.1 本文的创新点 |
1.4.2 本文的结构 |
2.相关数学理论 |
2.1 MDP决策模型 |
2.2 RBP模型 |
2.3 可索引性和索引指标 |
3.基于RBP的 UAV任务分配模型 |
3.1 模型 |
3.2 RBP重构 |
3.3 Whittle索引指数 |
4.数值分析 |
5.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贵州雷公山苗族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3.1 森林文化 |
3.2 民族文化与森林生态 |
3.3 森林文化与自然保护区 |
3.4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研究区概况 |
1.1 苗族概况 |
1.2 雷公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自然概况 |
1.3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社会经济概况 |
2 研究目标和内容 |
2.1 研究目标 |
2.2 研究内容 |
3 研究方法 |
3.1 文献法 |
3.2 田野调查法 |
3.3 生态学样方研究法 |
3.4 统计分析方法 |
4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的类型与特征 |
1 引言 |
2 研究方法 |
2.1 田野调查点 |
2.2 资料获取与方法 |
2.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 结果分析 |
3.1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的主要类型 |
3.2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的生态性特征 |
3.3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的多样性特征 |
4 讨论 |
4.1 苗族森林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
4.2 苗族森林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关系 |
4.3 苗族森林文化的流失与保护 |
5 小结 |
第四章 雷公山苗族文化与森林生态动态耦合 |
1 引言 |
2 研究方法 |
2.1 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协调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 |
2.2 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系统综合发展水平模型 |
2.3 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耦合协调度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和森林资源的现状分析 |
3.2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和森林资源综合发展评价 |
3.3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协调度 |
4 讨论 |
4.1 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耦合关系 |
4.2 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耦合协调关系 |
5 小结 |
第五章 雷公山苗族文化--森林生态耦合的文化驱动因子 |
1 引言 |
2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文化驱动因子分析 |
2.1 研究方法 |
2.2 实证测算与结果分析 |
3 基于排序估计法的人与森林和谐共生的文化因子分析 |
3.1 研究方法 |
3.2 森林文化因子重要性的排序估计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六章 雷公山苗族文化对森林生态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
1 引言 |
2 规约制度对雷公山森林生态有效性分析 |
2.1 研究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3 宗教信仰对森林生态有效性分析:以苗族信仰林为例 |
3.1 研究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 |
4.1 村规民约与森林管理 |
4.2 宗教信仰对森林生态影响 |
5 小结 |
第七章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建立发展与管理 |
1 引言 |
2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历程 |
2.1 矛盾与冲突:绝对保护阶段(1982--2002 年) |
2.2 对话与协商:社区参与及共管阶段(2003 年--至今) |
3 讨论 |
3.1 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
3.2 苗族森林文化认知中的“我者文化”与“他者文化” |
4 小结 |
第八章 基于苗族森林文化的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型构建 |
1 引言 |
2 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式 |
3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型建构的原则 |
3.1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
3.2 社区与森林保护协同发展的原则 |
4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型建构的理论基础 |
4.1 人类生态系统理论 |
4.2 民族文化与自然环境关联理论 |
4.3 干扰理论 |
5 基于苗族森林文化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型 |
5.1 管理模型的构建 |
5.2 具体的实施策略与路径 |
5.3 理论模型实施的保障措施 |
6 小结 |
第九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1 主要研究结论 |
2 结语 |
3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4 研究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雷公山苗族传统森林文化调研提纲 |
附录二 雷公山苗族对传统森林文化认知的调査问卷 |
附录三 雷公山保护区工作者对苗族森林文化认知调查问卷 |
附录四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管理状况调研提纲 |
附录五 野外样地调查记录表 |
附录六 雷公山苗寨村规民约 |
附录七 田野调查摄影图片 |
附录八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九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
(6)泰山森林可燃物分布及火险等级的划分(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森林可燃物 |
1.2.1.1 可燃物类型 |
1.2.1.2 森林可燃物载量 |
1.2.1.3 森林可燃物的空间分布 |
1.2.2 森林火险等级划分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貌 |
2.1.3 气候 |
2.1.4 植被 |
2.1.5 社会经济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样地设置 |
2.2.2 可燃物分类 |
2.2.3 可燃物燃烧特性 |
2.2.4 森林火险区划原则 |
2.2.5 森林火险等级划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可燃物分布 |
3.1.1 泰山森林可燃物分布 |
3.1.2 麻栎-侧柏林可燃物分布的空间异质性 |
3.1.3 麻栎林可燃物分布的空间异质性 |
3.1.4 刺槐林可燃物分布的空间异质性 |
3.1.5 油松林可燃物分布的空间异质性 |
3.1.6 赤松林可燃物分布的空间异质性 |
3.1.7 侧柏林可燃物分布的空间异质性 |
3.1.8 不同林分的空间异质性比较 |
3.2 火险等级划分 |
3.2.1 火险因子的选取 |
3.2.2 火险因子的赋值 |
3.2.2.1 可燃物载量 |
3.2.2.2 可燃物燃点 |
3.2.2.3 可燃物热值 |
3.2.2.4 可燃物含水率 |
3.2.2.5 可燃物空间相关性 |
3.2.2.6 坡度 |
3.2.2.7 坡向 |
3.2.2.8 海拔 |
3.2.3 火险等级 |
4 讨论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7 致谢 |
(7)鲁中山区主要树种碳汇功能及林火碳汇损失动态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森林碳汇问题 |
1.2.2 碳储量核算方法 |
1.2.3 林火造成的碳损失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特征 |
2.1.4 土壤与植被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查阅 |
2.2.2 实地调研 |
2.2.3 定量分析 |
2.2.4 对比分析 |
2.3 数据来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鲁中山区主要树种碳储量计算 |
3.1.1 刺槐 |
3.1.2 麻栎 |
3.1.3 赤松 |
3.1.4 侧柏 |
3.1.5 树种对比 |
3.2 鲁中山区主要树种固碳吨年值测算 |
3.2.1 林木生长阶段吨年值 |
3.2.2 林木生长阶段固碳效益对比 |
3.2.3 木质林产品固碳效益 |
3.2.4 林木固碳效益综合评估 |
3.3 森林火灾带来的碳汇损失预测 |
3.3.1 林分碳汇损失 |
3.3.2 木质林产品吨年损失 |
3.3.3 森林火灾造成碳汇总损失 |
4 讨论 |
5 结论与创新点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6 参考文献 |
7 致谢 |
(8)气候变化背景下内蒙古草原火灾风险动态评价与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2 气候变化对草原火的影响研究 |
1.3.3 草原火灾风险评价研究 |
1.3.4 气候变化背景下灾害风险预估研究 |
1.3.5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
1.4 研究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5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撑 |
第二章 理论基础、研究方法、数据来源与处理 |
2.1 理论基础 |
2.1.1 区域灾害系统理论 |
2.1.2 自然灾害风险形成理论 |
2.1.3 土壤-植物-大气连续系统理论 |
2.2 研究区概况 |
2.2.1 地理位置 |
2.2.2 自然概况 |
2.2.3 社会经济概况 |
2.2.4 研究区历史草原火灾概况 |
2.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3.1 遥感影像数据 |
2.3.2 气象数据 |
2.3.3 社会经济数据 |
2.3.4 未来模式比较计划数据 |
2.3.5 野外生物量采集实验 |
2.3.6 其他辅助数据 |
2.4 研究方法 |
2.4.1 多距离空间聚类分析 |
2.4.2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
2.4.3 核密度分析 |
2.4.4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计算 |
2.4.5 极端气候指数计算 |
2.4.6 随机森林模型 |
2.4.7 熵权法 |
2.4.8 统计降尺度方法 |
第三章 内蒙古草原火灾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 |
3.1 内蒙古草原火灾时空分布特征 |
3.1.1 内蒙古草原火灾时间分布特征 |
3.1.2 内蒙古草原火灾空间分布特征 |
3.2 内蒙古草原火灾时空演变分析 |
3.2.1 内蒙古草原火灾年际尺度演变规律 |
3.2.2 内蒙古草原火灾空间演变规律 |
3.3 内蒙古草原火灾影响因素重要性排序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内蒙古草原火灾危险性评价 |
4.1 草原火灾危险性形成机理及概念框架 |
4.2 内蒙古草原火灾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 |
4.2.1 内蒙古草原火灾致灾因子危险性分布特征 |
4.2.2 内蒙古草原火灾可燃物危险性分布特征 |
4.2.3 内蒙古草原火灾火环境危险性分布特征 |
4.3 内蒙古草原火灾危险性评价与区划 |
4.3.1 内蒙古草原火灾危险性指数的构建 |
4.3.2 内蒙古不同季节草原火灾综合危险性评价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内蒙古草原火灾脆弱性评价 |
5.1 内蒙古草原火灾脆弱性概念模型及指标体系 |
5.2 内蒙古草原火灾敏感性识别与量化 |
5.2.1 内蒙古草原火灾敏感性指标计算 |
5.2.2 草原火灾敏感性分析 |
5.3 草原火灾暴露性与适应性识别及量化 |
5.3.1 草原火灾暴露性计算 |
5.3.2 草原火灾适应性计算 |
5.3.3 草原火灾暴露性与适应性分析 |
5.4 草原火灾脆弱性评价与等级区划 |
5.4.1 内蒙古草原火灾脆弱性评价模型构建 |
5.4.2 内蒙古草原火灾脆弱性评价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内蒙古草原火灾动态风险评价 |
6.1 草原火灾综合风险动态评价模型的建立 |
6.2 草原火灾综合风险动态评价结果 |
6.2.1 内蒙古草原火灾典型年份风险评价 |
6.2.2 内蒙古2001-2018 年草原火灾风险评价与区划 |
6.3 草原火灾综合风险动态评价结果的检验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未来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内蒙古草原火灾风险预估 |
7.1 气候模式模拟能力评估 |
7.2 不同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危险性因子演变分析 |
7.2.1 不同RCPs情景下气候因子变化分析 |
7.2.2 不同RCPs情景下可燃物因子变化分析 |
7.3 不同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草原火灾危险性分析 |
7.3.1 不同RCPs情景下草原火灾危险性空间分布 |
7.3.2 不同RCPs情景下不同季节草原火灾危险性预估 |
7.4 不同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草原火灾风险分析 |
7.4.1 不同RCPs情景下草原火灾风险空间分布 |
7.4.2 不同RCPs情景下不同季节草原火灾风险预估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不确定性及展望 |
8.3.1 不确定性分析 |
8.3.2 政策建议 |
8.3.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参加科研项目及参编着作情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9)风险感知、风险偏好对农户森林保险投保行为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数据来源 |
1.4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1.6 论文的创新点与研究不足 |
1.6.1 论文的创新点 |
1.6.2 研究不足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2 文献综述 |
2.2.1 农户风险感知的相关研究 |
2.2.2 农户风险偏好的相关研究 |
2.2.3 森林保险的相关研究 |
2.2.4 风险感知、风险偏好对农户投保行为影响的相关研究 |
2.2.5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农户森林保险投保行为的理论框架 |
3.1 风险感知对农户投保行为的影响 |
3.1.1 可得性启发式原则 |
3.1.2 阈值选择模型 |
3.1.3 修正的消费决策模型 |
3.2 风险偏好对农户投保行为的影响 |
3.2.1 期望效用理论 |
3.2.2 前景理论 |
3.3 风险感知、风险偏好对农户投保行为的影响 |
3.3.1 理论模型 |
3.3.2 数理分析 |
3.4 理论框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森林保险发展概况 |
4.1 中国森林资源及主要灾害现状 |
4.1.1 森林资源现状 |
4.1.2 森林自然灾害现状 |
4.2 森林保险发展现状 |
4.2.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森林保险发展 |
4.2.2 森林保险现状 |
4.2.3 森林保险需求现状 |
4.3 调研区域森林保险概况 |
4.3.1 森林保险政策 |
4.3.2 森林保险实施情况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户风险感知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5.2 变量说明与模型设定 |
5.2.1 变量说明 |
5.2.2 模型设定 |
5.3 农户风险感知测度 |
5.3.1 量表设计 |
5.3.2 测度结果 |
5.3.3 测度偏差分析 |
5.4 农户风险感知的影响因素分析 |
5.4.1 实证结果分析 |
5.4.2 稳健性检验 |
5.4.3 农户风险感知的异质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户风险偏好识别及影响因素分析 |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6.2 变量说明与模型设定 |
6.2.1 变量说明 |
6.2.2 模型设定 |
6.3 农户风险偏好的识别 |
6.3.1 量表设计 |
6.3.2 测量结果 |
6.4 农户风险偏好的影响因素 |
6.4.1 实证结果分析 |
6.4.2 风险沟通影响农户风险偏好的进一步检验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风险感知、风险偏好与农户森林保险保费支付意愿分析 |
7.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7.2 变量说明与模型设定 |
7.2.1 变量说明 |
7.2.2 模型设定 |
7.3 风险感知、风险偏好对农户保费支付意愿的影响分析 |
7.3.1 实证结果分析 |
7.3.2 稳健性检验 |
7.4 林地适度规模的农户保费支付意愿 |
7.4.1 林地适度规模的农户保费支付意愿测算 |
7.4.2 风险感知对风险偏好影响农户保费支付意愿的调节作用 |
7.4.3 风险感知调节作用的稳健性检验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风险感知、风险偏好对农户森林保险投保行为的影响分析 |
8.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8.2 变量说明与模型设定 |
8.2.1 变量说明 |
8.2.2 模型设定 |
8.3 风险感知、风险偏好对农户投保行为的影响分析 |
8.3.1 实证结果分析 |
8.3.2 风险感知对农户投保行为的调节作用 |
8.3.3 风险感知、风险偏好对异质性农户投保行为的影响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2.1 加强农户林业灾害体验,改善风险沟通,提高农户风险感知 |
9.2.2 有效利用农户风险规避心理,引导农户参加森林保险 |
9.2.3 推进林地适度规模经营,深化林地确权政策 |
9.2.4 设计不同保障水平的森林保险产品,满足农户差异化需求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情况 |
(10)内蒙古大兴安岭冻土区土壤呼吸对林火干扰与火烧迹地管理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林火干扰与火烧迹地管理对土壤呼吸的影响 |
1.3.2 林火干扰与火烧迹地管理方式下土壤环境因子的变化 |
1.3.3 林火干扰与火烧迹地管理方式下土壤呼吸与驱动因子关系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创新点 |
1.6 技术路线 |
1.7 项目支撑 |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水文特征 |
2.1.4 土壤特征 |
2.1.5 气候特征 |
2.1.6 森林资源 |
2.2 研究方法 |
2.2.1 试验样地布设 |
2.2.2 样地调查 |
2.2.3 土壤呼吸及呼吸组分观测方法 |
2.2.4 土壤水热因子监测方法 |
2.2.5 土壤样品采集 |
2.2.6 土壤样品测定 |
2.2.7 细根生物量测定 |
2.2.8 数据分析与处理 |
3 火干扰后森林恢复初期土壤呼吸及其组分与影响因子变化 |
3.1 火干扰后森林恢复初期土壤呼吸及其组分分析 |
3.1.1 土壤呼吸及其组分月动态差异 |
3.1.2 土壤呼吸及其组分年差异 |
3.1.3 土壤呼吸贡献率差异 |
3.2 火干扰后森林恢复初期土壤呼吸及其组分对土壤温湿度变化的响应 |
3.2.1 土壤温度变化 |
3.2.2 土壤呼吸及其组分与土壤温度关系 |
3.2.3 土壤湿度变化 |
3.2.4 土壤呼吸及其组分与土壤湿度关系 |
3.2.5 土壤呼吸及其组分与10 cm土壤温湿度关系 |
3.3 火干扰后森林恢复初期土壤呼吸及其组分与土壤化学性质关系 |
3.3.1 土壤化学性质变化 |
3.3.2 土壤呼吸及其组分与土壤化学性质关系 |
3.4 火干扰后森林恢复初期土壤呼吸及其组分与土壤生物学属性关系 |
3.4.1 土壤酶活性差异 |
3.4.2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差异 |
3.4.3 土壤微生物数量特征 |
3.4.4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
3.4.5 土壤呼吸及其组分与土壤微生物关系 |
3.5 火干扰后森林恢复初期土壤呼吸及其组分对细根生物量变化的响应 |
3.5.1 地下细根生物量变化 |
3.5.2 土壤呼吸及其组分与细根生物量关系 |
3.5.3 土壤呼吸及其组分与土壤环境驱动因子关系 |
3.6 讨论 |
3.6.1 林火干扰对土壤呼吸及其组分的影响 |
3.6.2 土壤环境因子对林火干扰的响应 |
3.6.3 冻土区火烧迹地土壤呼吸及其组分与驱动因子关系 |
3.7 小结 |
4 不同火烧木管理方式下土壤呼吸及其组分与影响因子变化 |
4.1 不同火烧木管理方式下土壤呼吸及其组分分析 |
4.1.1 土壤呼吸及其组分月动态差异 |
4.1.2 土壤呼吸及其组分年差异 |
4.1.3 土壤呼吸贡献率差异 |
4.2 不同火烧木管理方式下土壤呼吸及其组分对土壤温湿度变化的响应 |
4.2.1 土壤温度差异 |
4.2.2 土壤呼吸及其组分与土壤温度关系 |
4.2.3 土壤湿度差异 |
4.2.4 土壤呼吸及其组分与土壤湿度关系 |
4.2.5 土壤呼吸及其组分与10 cm土壤温湿度关系 |
4.3 不同火烧木管理方式下土壤呼吸及其组分与土壤化学性质关系 |
4.3.1 土壤化学性质差异 |
4.3.2 土壤呼吸及其组分与土壤化学性质关系 |
4.4 不同火烧木管理方式下土壤呼吸及其组分与土壤生物学属性关系 |
4.4.1 土壤酶活性差异 |
4.4.2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差异 |
4.4.3 土壤微生物数量特征 |
4.4.4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
4.4.5 土壤呼吸及其组分与土壤微生物关系 |
4.5 不同火烧木管理方式下土壤呼吸及其组分与地下细根生物量关系 |
4.5.1 地下细根生物量差异 |
4.5.2 土壤呼吸及其组分与细根生物量关系 |
4.5.3 土壤呼吸及其组分与土壤环境驱动因子关系 |
4.6 讨论 |
4.6.1 火烧木管理对土壤呼吸及其组分影响 |
4.6.2 土壤环境因子对火烧木管理的响应 |
4.6.3 火烧木管理迹地土壤呼吸对驱动因子变化的响应 |
4.7 小结 |
5 不同更新方式下土壤呼吸特征 |
5.1 不同更新方式下土壤呼吸动态分析 |
5.1.1 土壤呼吸月动态差异 |
5.1.2 土壤呼吸年差异 |
5.2 不同更新方式下土壤呼吸对土壤温湿度变化的响应 |
5.2.1 土壤温度变化 |
5.2.2 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关系 |
5.2.3 土壤湿度变化 |
5.2.4 土壤呼吸与土壤湿度关系 |
5.2.5 土壤呼吸与10cm土壤温湿度关系 |
5.3 不同更新方式下土壤呼吸与土壤化学性质关系 |
5.3.1 土壤化学性质变化 |
5.3.2 土壤呼吸与土壤化学性质关系 |
5.4 不同更新方式下土壤呼吸与土壤生物学属性关系 |
5.4.1 土壤酶活性差异 |
5.4.2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差异 |
5.4.3 土壤微生物数量特征 |
5.4.4 土壤呼吸与土壤微生物关系 |
5.5 不同更新方式下土壤呼吸与细根生物量关系 |
5.5.1 地下细根生物量差异 |
5.5.2 土壤呼吸与细根生物量关系 |
5.5.3 土壤呼吸与土壤环境驱动因子关系 |
5.6 讨论 |
5.6.1 不同更新方式对土壤呼吸的影响 |
5.6.2 不同更新方式下土壤呼吸影响因子变化 |
5.6.3 不同更新方式下土壤呼吸对驱动因子变化的响应 |
5.7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四、关于森林火灾指数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卫星遥感的森林火灾风险预警研究[J]. 李哲全,张贵,谭三清,吴鑫.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21(07)
- [2]北京鹫峰景观格局空间特征与森林火险的关联分析[J]. 陈羚,陈锋,牛树奎,李连强,陶长森.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21(06)
- [3]基于MODIS的广东省森林火灾风险预警研究[D]. 李哲全.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4]基于RBP的森林火灾监测系统的UAV分配策略研究[D]. 刘畅.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5]贵州雷公山苗族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研究[D]. 赵栋昌. 贵州大学, 2021
- [6]泰山森林可燃物分布及火险等级的划分[D]. 宋巧娣.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7]鲁中山区主要树种碳汇功能及林火碳汇损失动态评价[D]. 郝茗.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8]气候变化背景下内蒙古草原火灾风险动态评价与预估研究[D]. 丽娜.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9]风险感知、风险偏好对农户森林保险投保行为的影响研究[D]. 刘海巍. 沈阳农业大学, 2021(05)
- [10]内蒙古大兴安岭冻土区土壤呼吸对林火干扰与火烧迹地管理的响应[D]. 王梓璇.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