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兴桥
(天津市亚盛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人类建筑结构史经过了数千年的发展历程,随着人类工业的发展和环保的需求,钢结构已成为成为建筑业关注的重点,并标志着钢结构是未来建筑结构发展的方向。结合笔者工作经验及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本文从古代中国木结构和古代西方砖石结构的建筑结构技术开始,发展到以钢筋水泥结构、钢混结构、钢结构为主的现代建筑结构进行了论述分析。
【关键词】建筑结构技术;现状;发展
在几千年的人类历史中,伴随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各时代的建筑都烙下了深刻的时代印迹,建筑结构技术也历经了木结构、砖石结构、钢筋水泥结构、钢混结构及钢结构的时代轨迹,随着人类工业的发展和环保的需求,钢结构已成为成为建筑业关注的重点,并标志着钢结构是未来建筑结构发展的方向。
一、古代建筑结构技术
1.1中国古代建筑结构
中国古典建筑的木构技术其特点有四点,一是使用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二是保持构架制原则。以立柱和纵横梁枋组合成各种形式的梁架,使建筑物上部荷载均经由梁架、立柱传递至基础。三是创造斗拱结构形式。用纵横相叠的短木和斗形方木相叠而成的向外挑悬的斗拱,本是立柱和横梁间的过渡构件,逐渐发展成为上下层柱网之间或柱网和屋顶梁架之间的整体构造层,这是中国古代木结构构造的巧妙形式。四是实行单体建筑标准化。中国古代的宫殿、寺庙、住宅等,往往是由若干单体建筑结合配置成组群。如公元516年,中国洛阳建永宁寺9层木塔,高80m以上,为有记载的最高木构建筑,且塔的地面下用土夯筑成最厚达6m的夯土体,作为木塔的外围基础,由124根木柱的础石和础痕组成的柱网,分五圈方形排列,形成木塔的承重柱础,增强了木塔的稳固性;公元105年,中国建成佛宫寺释迦塔,高67.31m,是世界上现存最高大的木构建筑;公元1001~1055年,中国建定县开元寺塔,高84m,是中国现存最高砖塔;公元857年,中国五台山建佛光寺大殿,为现存唐代殿堂型构架唯一遗例;坐落于北京城的中心的故宫,占地1087亩,合72万多m3,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建筑群。
中国古代建筑结构以木结构为主,历经低层木架结构、高层木架结构、砖石木建筑结构、殿堂型构建结构,从简单的遮风挡雨、保暖放寒的需求开始到以艺术加工与结构造型统一,体现了中国数千年建筑结构发展的文明史。
1.2西方古代建筑结构
从希腊雅典卫城上出现的第一批神庙起到现在的2500余年来,欧洲古代的建筑从古希腊古典柱式到古罗马的拱券、穹窿顶技术,从哥特建筑的尖券,十字拱和飞扶壁技术到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罗马圣彼得大教堂,无论从形象、比例、装饰和空间布局,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建筑结构基本一致。
如公元前300年在埃及亚历山大港建成了亚历山大灯塔,该塔高122m,用闪光的白色石灰石或大理石建成;大约公元前550年在希腊建成阿尔忒弥斯神庙,神庙建筑以大理石为基础,上面覆盖着木制屋顶。它最大的特色是内部有两排,至少106根立柱,每根大约12至18m高;公元前282年在希腊罗德岛建成太阳神巨像,它是希腊太阳神赫利俄斯的青铜铸像,高约33m。所用材料是大理石砌块、铁支柱加固,外以青铜包裹;11世纪下半叶至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哥特式建筑的结构体系是由石头的骨架券和飞扶壁组成。其基本单元是在一个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做双圆心骨架尖券,四边和对角线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顶。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在不同跨度上作出矢高相同的券,拱顶重量轻,交线分明,减少了券脚的推力,简化了施工。如著名的法国巴黎圣母院、德国的科隆大教堂、英国的索尔兹伯里教堂、意大利的米兰大教堂等都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物。
从上述建筑可见,西方古代建筑材料多为石头、泥块,故建筑结构称为砖石结构,其建筑风格基本上是在古希腊建筑基础之上的延续。
二、现代建筑结构技术现状及其发展方向
从新石器时代的“构木为巢、以避群害”开始,人类的建筑史已有数千年的记载,建筑结构从古代木结构、砖石结构发展到现代的形式多样的建筑结构。
2.1现代建筑结构技术
随着工业革命后水泥、混凝土等新材料的出现,现代的建筑以钢筋混凝土为主,而建筑结构的形式主要有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以及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框架结构体系由框架梁、柱构件组成。其特点是柱网布置灵活,便于获得较大的使用空间,横向侧移刚度较小。剪力墙结构体系。剪力墙由纵、横方向的墙体组成抗侧力体系,其特点是空间整体性好,侧向刚度大,水平力作用下侧移小,且由于没有梁、柱等外露与凸出,便于房间内部布置。框架剪力墙结构由框架和剪力墙结构两种不同的抗侧力结构组成的新的受力形式,所以它的框架不同于纯框架结构中的框架,剪力墙在框剪结构中也不同于剪力墙结构中的剪力墙。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为钢与混凝土组合梁(钢板与混凝土组合梁,钢桁架与混凝土组合梁)、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钢骨混凝土结构、钢管混凝土结构和外包钢混凝土结构等形式。
2.2建筑结构技术发展
随着人类工业的发展和环保的需求,钢结构已成为成为建筑业关注的重点,并标志着钢结构是未来建筑结构发展的方向。(1)钢结构的特点。钢结构是指以钢材制作为主的建筑结构。钢结构具有强度高、自重轻、抗震性能好、施工速度快、地基费用省、占用面积小、工业化程度高、外形美观等一系列优点,与混凝土结构相比它是环保型的和可再次利用的,也是易于产业化的结构。建筑钢结构大致可分为普通钢结构和轻型钢结构。其中普通钢结构包括采用大截面和厚板的结构,如高层钢结构、重型厂房和某些公共建筑等;轻型钢结构主要指采用轻型屋面和墙面的门式刚架房屋、某些多层建筑、压型钢板薄壁拱壳屋盖等。此外,还有网架、网壳等空向结构。钢结构在桥梁、工业构架等方面也有广泛应用。(2)钢结构发展。由于钢结构建筑相比于砖混结构建筑在环保、节能、高效、工厂化生产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同时随着建筑科技水平、材料工业水平和综合技术水平的提高,为建筑钢结构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近年来钢结构为代表的空间结构继续大量发展,不仅用于民用建筑,而且用于工业厂房、候机楼、体育馆、大剧院、办公楼、学校等。如深圳的地王大厦、上海浦东的金茂大厦、北京的京广中心等大型建筑都采用了钢结构。
国外钢结构的应用较之中国广泛,如,1889年建成的法国艾菲尔铁塔,镂空结构铁塔,总高324m;1931年建成的102层、高381m的美国纽约帝国大厦;1996年建成的高450m的马来西亚双塔石油大厦;1999年建成的伦敦千年穹顶;2009年1月建成的高度为828m的迪拜哈利法塔等都是典型的钢结构建筑。
三、结束语
建筑结构是指可以支持建筑物的构架,它是由建筑材料做成的起到骨架作用的空间受力体系,可以说建筑本身就是一种结构,没有结构也就没有建筑。人类从远古时期就意识到建筑物能够满足遮风挡雨、保暖防寒的生存需求,从而开始了利用泥土、树枝、石块搭建窝棚的原始建筑技术,后经过古典建筑阶段发展到今天的现代建筑结构科学时代,已经形成利用不同的建筑材料构建各类建筑物,其建筑结构可分为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轻型钢结构、组合结构等。
参考文献:
[1]王其钧郭宏峰《图解西方古代建筑史》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1
[2]《国家建筑钢结构产业“十五”计划和2015年发展规划纲要》2010
[3]萧默《世界建筑艺术史》机械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