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共场所室内空气污染防治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双向排风净化设备,包括排风管,排风管包含排风通道和与排风通道连通的进风端开口、出风端开口,排风管的中心线与水平线平行,该双向排风净化设备还包括箱体A、箱体B、横向安装杆、水喷头、分割板、过滤网、箱体C和连接柱,排风管上设置用于封堵出风端开口的箱体A,箱体A包含内腔A,箱体B包含内腔B,箱体B的上部设置与内腔B连通的开口A,箱体B的上端固定连接排风管的出风端开口的下部和箱体A的下部。本实用新型:1、能利用所要净化的空气气流增大去灰尘和颗粒效果。2、能实现风能的多功能运用,达到节约和充分利用资源的使用效果。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双向排风净化设备,包括排风管,排风管包含排风通道和与排风通道连通的进风端开口、出风端开口,排风管的中心线与水平线平行,其特征在于:该双向排风净化设备还包括箱体A、箱体B、横向安装杆、水喷头、分割板、过滤网、箱体C和连接柱,排风管上设置用于封堵出风端开口的箱体A,箱体A包含内腔A,箱体B包含内腔B,箱体B的上部设置与内腔B连通的开口A,箱体B的上端固定连接排风管的出风端开口的下部和箱体A的下部,所述排风管的出风端开口的下部和箱体A的下部组合对开口A进行封堵使箱体B的内腔B形成一个密封的腔体,排风管上设置与内腔B连通的进风口A,箱体A的底部设置分别与内腔A和内腔B连通的进风口B,内腔A内固定设置横向安装杆,横向安装杆上固定设置水喷头,水喷头包含喷洒端和连通水源端,水喷头的喷洒端通过进风口B探入内腔B内,箱体B的底部设置与内腔B连通的开口B,水喷头的喷洒端连通水源,排风通道内固定设置用于将排风通道分割成上腔和下腔的分割板,上腔包含靠近进风端开口的一端和远离进风端开口的另一端,在所述上腔靠近进风端开口的那一端上,过滤网的下侧固定连接分割板,过滤网的上侧固定连接排风管,箱体C包含内腔C,箱体C的顶端设置与内腔C连通的开口C,开口C位于开口B的下方,连接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排风管的下侧部,连接柱的另一端通过开口C探入内腔C内与箱体C固定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双向排风净化设备,包括排风管,排风管包含排风通道和与排风通道连通的进风端开口、出风端开口,排风管的中心线与水平线平行,其特征在于:该双向排风净化设备还包括箱体A、箱体B、横向安装杆、水喷头、分割板、过滤网、箱体C和连接柱,排风管上设置用于封堵出风端开口的箱体A,箱体A包含内腔A,箱体B包含内腔B,箱体B的上部设置与内腔B连通的开口A,箱体B的上端固定连接排风管的出风端开口的下部和箱体A的下部,所述排风管的出风端开口的下部和箱体A的下部组合对开口A进行封堵使箱体B的内腔B形成一个密封的腔体,排风管上设置与内腔B连通的进风口A,箱体A的底部设置分别与内腔A和内腔B连通的进风口B,内腔A内固定设置横向安装杆,横向安装杆上固定设置水喷头,水喷头包含喷洒端和连通水源端,水喷头的喷洒端通过进风口B探入内腔B内,箱体B的底部设置与内腔B连通的开口B,水喷头的喷洒端连通水源,排风通道内固定设置用于将排风通道分割成上腔和下腔的分割板,上腔包含靠近进风端开口的一端和远离进风端开口的另一端,在所述上腔靠近进风端开口的那一端上,过滤网的下侧固定连接分割板,过滤网的上侧固定连接排风管,箱体C包含内腔C,箱体C的顶端设置与内腔C连通的开口C,开口C位于开口B的下方,连接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排风管的下侧部,连接柱的另一端通过开口C探入内腔C内与箱体C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排风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双向排风净化设备还包括进水管,水喷头的喷洒端通过进水管连通水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排风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上密布网孔,网孔的直径为0.1—2.16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排风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连接为通过焊接连接、卡接连接和\/或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排风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设置为通过焊接连接、卡接连接和\/或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排风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喷头的数量为两个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排风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双向排风净化设备还包括出水管,箱体C上设置与内腔C连通的水循环出口,出水管的一端连通水循环出口。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共场所室内空气污染防治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双向排风净化设备。
背景技术:
净化设置可用于公共场所室内空气净化。现有技术中,净化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下述问题:1、不能利用所要净化的空气气流增大去灰尘和颗粒效果。2、不能实现风能的多功能运用,达不到节约和充分利用资源的使用效果。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特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双向排风净化设备。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双向排风净化设备,包括排风管,排风管包含排风通道和与排风通道连通的进风端开口、出风端开口,排风管的中心线与水平线平行,该双向排风净化设备还包括箱体A、箱体B、横向安装杆、水喷头、分割板、过滤网、箱体C和连接柱,排风管上设置用于封堵出风端开口的箱体A,箱体A包含内腔A,箱体B包含内腔B,箱体B的上部设置与内腔B连通的开口A,箱体B的上端固定连接排风管的出风端开口的下部和箱体A的下部,所述排风管的出风端开口的下部和箱体A的下部组合对开口A进行封堵使箱体B的内腔B形成一个密封的腔体,排风管上设置与内腔B连通的进风口A,箱体A的底部设置分别与内腔A和内腔B连通的进风口B,内腔A内固定设置横向安装杆,横向安装杆上固定设置水喷头,水喷头包含喷洒端和连通水源端,水喷头的喷洒端通过进风口B探入内腔B内,箱体B的底部设置与内腔B连通的开口B,水喷头的喷洒端连通水源,排风通道内固定设置用于将排风通道分割成上腔和下腔的分割板,上腔包含靠近进风端开口的一端和远离进风端开口的另一端,在所述上腔靠近进风端开口的那一端上,过滤网的下侧固定连接分割板,过滤网的上侧固定连接排风管,箱体C包含内腔C,箱体C的顶端设置与内腔C连通的开口C,开口C位于开口B的下方,连接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排风管的下侧部,连接柱的另一端通过开口C探入内腔C内与箱体C固定连接。
优选地,该双向排风净化设备还包括进水管,水喷头的喷洒端通过进水管连通水源。
优选地,所述过滤网上密布网孔,网孔的直径为0.1—2.16mm。
优选地,所述固定连接为通过焊接连接、卡接连接和\/或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固定设置为通过焊接连接、卡接连接和\/或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设置。
优选地,所述水喷头的数量为两个以上。
优选地,该双向排风净化设备还包括出水管,箱体C上设置与内腔C连通的水循环出口,出水管的一端连通水循环出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能利用所要净化的空气气流增大去灰尘和颗粒效果。2、能实现风能的多功能运用,达到节约和充分利用资源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
图4是图1排风管的左视图。
图5是图1的A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另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本实用新型各个部件之间的大小、型号等关系应当是相互匹配的关系,例如,一个电机带动一个轴旋转,则不需要考虑电机的型号和大小,可旋转任一型号大小的电机,只需要实现电机能带动轴旋转即可;同理,在采用气杆、传感器等电器元件时,只需要考虑相匹配,可旋转任一型号的气杆、传感器等电器元件,只需要能实现其原理即可。
参照各图,一种双向排风净化设备,包括排风管1,排风管1包含排风通道2和与排风通道2连通的进风端开口3、出风端开口(图中未示出),排风管1的中心线与水平线平行,该双向排风净化设备还包括箱体A5、箱体B6、横向安装杆7、水喷头8、分割板9、过滤网10、箱体C11和连接柱12,排风管1上设置用于封堵出风端开口的箱体A5,箱体A5包含内腔A13,箱体B6包含内腔B14,箱体B6的上部设置与内腔B14连通的开口A15,箱体B6的上端固定连接排风管1的出风端开口的下部和箱体A5的下部,排风管1的出风端开口的下部和箱体A5的下部组合对开口A15进行封堵使箱体B6的内腔B14形成一个密封的腔体(图中未示出),排风管1上设置与内腔B14连通的进风口A16,箱体A5的底部设置分别与内腔A13和内腔B14连通的进风口B17,内腔A13内固定设置横向安装杆7,横向安装杆7上固定设置水喷头8,水喷头8包含喷洒端和连通水源端,水喷头8的喷洒端通过进风口B17探入内腔B14内,箱体B6的底部设置与内腔B14连通的开口B18,水喷头8的喷洒端连通水源,排风通道2内固定设置用于将排风通道2分割成上腔24和下腔25的分割板9,上腔24包含靠近进风端开口3的一端和远离进风端开口3的另一端,在上腔24靠近进风端开口3的那一端上,过滤网10的下侧固定连接分割板9,过滤网10的上侧固定连接排风管1,箱体C11包含内腔C19,箱体C11的顶端设置与内腔C19连通的开口C20,开口C20位于开口B18的下方,连接柱12的一端固定连接排风管1的下侧部,连接柱12的另一端通过开口C20探入内腔C19内与箱体C11固定连接。
优选地,该双向排风净化设备还包括进水管21,水喷头8的喷洒端通过进水管21连通水源。
优选地,过滤网10上密布网孔,网孔的直径为0.1—2.16mm。
优选地,固定连接为通过焊接连接、卡接连接和\/或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连接。
优选地,固定设置为通过焊接连接、卡接连接和\/或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设置。
优选地,水喷头8的数量为两个以上。
优选地,该双向排风净化设备还包括出水管22,箱体C11上设置与内腔C19连通的水循环出口23,出水管22的一端连通水循环出口23。
在使用的时候:排风管1的进风端开口3连通有具有一定压力的空气源,当空气通过排风管1的进风端开口3进入排风通道2后,通过分割板9的分割使这一空气分别进入上腔24和下腔25,由于过滤网10的下侧固定连接分割板9,过滤网10的上侧固定连接排风管1,在空气进入上腔24前能够通过过滤网10进行预先过滤,过滤后的空气通过分别与上腔24和内腔A13连通的进风通道26流向内腔A13,并由进风口B17流向内腔B14,在此过程中,具有一定压力的水可通过进水管21流向水喷头8,由于水喷头8的喷洒端通过进风口B17探入内腔B14内,在空气依次由下腔25和进风口A16流向内腔B14时,水喷头8喷洒的水对空气起到净化除尘的使用效果;同时,由于通过过滤网10过滤后的空气是依次由上腔24、内腔A13和进风口A16进入内腔,使得通过过滤网10初步过滤后的空气能够辅助增大水喷头8喷洒水向下的力,以及使由下腔25和进风口A16流向内腔B14的空气尽可能的向下运动,进而使由下腔25和进风口A16流向内腔B14的空气中携带的灰尘颗粒向下运动通过开口C20落入内腔C19内,达到辅助分离空气中携带的灰尘颗粒的使用效果,进而实现利用排风管1所排的风增大去除灰尘颗粒力度的使用效果,实现风能的多功能运动,达到节约和充分利用资源的使用效果。
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57848.6
申请日:2019-01-1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1(广州)
授权编号:CN209519542U
授权时间:20191022
主分类号:B01D 50/00
专利分类号:B01D50/00
范畴分类:23A;41B;
申请人:广州市天芯实业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广州市天芯实业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茅岗村坑田大街32号鱼珠智谷E-PARK创意园B11号(仅限办公用途)
发明人:周雄柏
第一发明人:周雄柏
当前权利人:广州市天芯实业有限公司
代理人:张喜安
代理机构:44229
代理机构编号:广州市深研专利事务所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