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英浙江省嵊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摘要:响应中央城镇化发展决策文件的“乡愁”本义提出,应该以梳理中国传统乡愁为建立基础。就中国的传统意义而言,“乡愁”并不是消极的体验,一定程度上带有了同自身价值实现的意味和体验,发生于城乡一体化的框架格局中,是对去乡事实在价值上的升华。所以,中央的最新决策文件提出了新型的城镇化建设要“记住乡愁”,打破所谓的城乡二元结构,构建具有传统文化精神的中国农村去乡模式,使农民从真正意义上获得尊重和认同。
关键词:乡愁传统;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乡愁本义
关于中央在现代化城镇建设的问题导向决策,在2013年12月12日至13日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做出了明确说明,城镇化建设要“体现顺应自然、尊重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在依托城镇固有的独特山水脉络基础上,将城市建设融入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1]。”这样诗意而感性的表述与传统的官方语体有所差异,却引起了诸多人士的关注和讨论。从内容表述来看,“乡愁”出现的前后语境符合当下提倡的生态文明的人文价值导向;但就文学角度来看,语体具有象征意义,中央文件本身已经对“乡愁”的城乡关系做出了定位。想要理解决策文件中“乡愁”的本义,需要从中国传统乡愁体验谈起。
一、传统中国的乡愁体验
在中国乡愁传统中,“乡愁”体验的主体发生者并不只是单纯的离乡者,而是离开家乡且能够在异乡的发展中获得一定的社会认同和自我价值和思想意境提升的人群,这是“乡愁”体验发生的必备要素。就近代文学作品而言,余光中的《乡愁》最具说明意义,展现了漂泊中的游子心;鲁迅先生的《故乡》在进行描述故乡旧景时,也体现了淡淡的乡愁。但是,就传统的乡愁体验而言,可以追溯到《诗经》,其中《小雅?采薇》第六节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是一首戎卒返乡诗,通过演讲式的方式来激励士兵的“乡愁”情绪,以在有心理寄托和支撑的基础上强化士兵的斗志和思想情结,强化激励作用的有效性。所以,就传统的乡愁体验而言,具有激励作用,勉励游子在外建功立业,并非是消极体验[2]。
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中,“乡愁”体验的实质是离乡者在异乡获得了社会的认同和自我价值的实现,用新的社会认同回头看自己同家乡的“距离”。在这个过程中,只能无可奈何的接受这种距离,又因为造成距离的资本在心底产生了艺术的赏玩性,两种体验的交织构成了“乡愁”的况味。
二、中央新型城镇化建设决策中提出“乡愁”的隐含承诺
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新型的城镇化建设要让人“记
得住乡愁”,营造一个在传统模式基础上有所升华的全新的中国农民去向模式,能够使农民在异乡获得自我价值的提升和生存尊严的认同。这是新时代中国进行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于塑造中国未来的城市化规模发挥着极大作用。就以杭州市余杭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来看,贯彻党的方针要求,打造“生态、生活、生产”新型城镇,推进乡村建设,走集约、绿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2006年,浙江省召开的城市工作会议提出了走环境友好、社会和谐、资源节约、经济高效、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乡互促共进的新型城市化道路,为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起了极好的引导作用。
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是政府城镇改革的重要内容,其发展核心使做到人的城镇化,响应“记得住乡愁”的建设本义,打破中国传统的二元城乡结构,使“农民”在社会保障和地权改革的建设体系下,达到向“市民”的转变,就算离乡背井的去异乡,也能在合法权益受到保障的基础上,获得安身立命的资本和城市化的身份认同,在生存发展和社会竞争中赢得生存的尊重和资本,达到“地方”认同的价值升华,在新型的城镇化建设中产生回望“乡愁”的体验。以此来看,中央决策文件中的“乡愁”具有在城镇化建设中让农民在异乡的城市打拼奋斗时获得价值认同和社会资本的隐含承诺。
以传统村落民俗的传承来看,中央新型城镇化决策提出的“乡愁”能够使传统民俗具有凝聚“地方”认同的价值含义,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启动对于传统的村落民俗具有重大影响。受历史因素影响,传统的村落民俗同土地具有密切的联系,就其作为一种生存样态来看,本身就是赖以生存的土地和村落民众生活习性进行的最基本构建,即土地是生产生活的基础[3]。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就是对农村的土地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处理,在这个过程中,必然打破传统的农民和土地关系,要求农民对土地有新的认知和认同感,这样造成的结果会对传统民俗的传承产生巨大影响,以最基本的生活来看,严重影响农村的生存和发展。但是这样的生活现状是村落在封闭式的生存环境而造就的,而新型的城镇化建设是在城乡共同体的基础上,人民的生活和生存资源不只是依靠土地,使传统民俗在新的环境中得以继承和发展,实现全新的地方认同和价值认同。
在这样的发展前提以及国家政策支持下,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推动,将使城乡关系不再闭塞,而进入一个高度开放的城市化、社区化,甚至是全球化的全新发展面貌和趋势,使经济来源和生存资本不再仅仅是依靠土地,降低传统式的生存状态和模式。当然,这并不代表在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中将传统民俗所遗弃,只是用全新的角度和模式展现新时代下的生存现象和价值认同。在未来的新城镇格局规划中,离乡人将在异乡的生存环境中获得充分的生存资本和生存尊严,在尽可能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上,他们将能更加肯定和宽容的具有地方认同感,并在此基础上,将原本只是赖以生存的村落在心底定义为“精神上的支撑和家园”,在回望时,带有厚重的乡愁,从本质上真正还原到最初的样貌。
结束语
余光中先生说:“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这是对乡愁最本真的理解,远离故土,思念的是那片将自己养育的故土和永生难以割舍的亲人。走出村落,去崭新的地方打拼在外人看来是体面而洋气的,所以在没有资本时是难以面对那殷殷期盼的。由此看来,乡愁的本义是在异乡生存的资本和尊严,使面对养育的土地和亲人时能够做到心中无愧。
参考文献:
[1]韩喜平,王一.中国城镇化融入乡愁情愫之论析[J].学术交流,2014,09:207-210.
[2]耿波.乡愁传统与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乡愁本义[J].中国名城,2015,06:68-72.
[3]周兵.“乡愁”文化与新型城镇化[J].学术探索,2015,04:8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