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可矿化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矿化,土壤,水稻,作物,微生物,氮素,有机质。
可矿化氮论文文献综述
李文军,杨奇勇,赵迪,彭保发[1](2018)在《洞庭湖水稻土有机氮组分及其与可矿化氮的关系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深入理解土壤有机氮有效性,利用Bremner酸解法测定了洞庭湖区典型水稻土有机氮组分,采用淹水生物培养法测定了土壤可矿化氮,并分析了二者间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酸解氮是土壤有机氮素的主要存在形式,其占土壤全氮的比例为58.6%~83.8%,不同类型水稻土酸解氮含量总体上依潴育性水稻土、潜育性水稻土、淹育性水稻土的次序逐渐降低;酸解氮中,氨基酸氮、氨基糖氮、氨态氮与未知氮占土壤全氮的比例分别为25.6%~43.1%、2.6%~9.0%、11.9%~22.3%和8.0%~25.3%。土壤可矿化氮数量变化主要受有机碳、全氮及粘粒含量的影响。酸解氮各组分均与土壤可矿化氮显着正相关(R=0.427~0.858,P<0.05),但多元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表明,氨基酸氮是对可矿化氮有直接重要贡献的组分,是可矿化氮的主要来源。氨基酸氮、氨基糖氮、氨态氮、未知氮与氮矿化势的通径分析决策系数分别为0.685、0.251、0.028、-0.050,表明提升有机氮中除未知氮外的其它酸解组分特别是氨基酸氮的分配比例有利于增加土壤可矿化氮供应容量。(本文来源于《中国土壤与肥料》期刊2018年05期)
丛耀辉,张玉玲,张玉龙,虞娜,邹洪涛[2](2016)在《黑土区水稻土有机氮组分及其对可矿化氮的贡献》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Bremner法和长期淹水密闭培养法,研究了黑土区不同有机碳水平水稻土有机氮组分及其与可矿化氮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酸解氮含量大于非酸解氮。土壤酸解各组分氮含量及其占全氮比例大小的顺序相同,即均为未知态氮>氨基酸态氮>氨态氮>氨基糖态氮。土壤氮素矿化潜力(N0)为38~175.3 mg kg-1,矿化速率常数(k0)为0.022~0.041 d-1。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与氮矿化潜力(N0)之间均呈显着正相关(p<0.01或p<0.05);土壤C/N、p H与氮素矿化潜力(N0)之间均呈显着正相关(p<0.01),而与矿化速率常数(k0)之间则均呈显着负相关(p<0.05或p<0.01),因此,土壤有机碳(氮)、C/N和p H是影响土壤有机氮素矿化的重要因素。相关分析表明,在各组分有机氮中,酸解氨态氮、酸解氨基酸态氮和非酸解氮均与氮矿化势(N0)关系密切(p<0.01),但进一步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表明,酸解氨态氮是对可矿化氮具有直接重要贡献的组分,是土壤可矿化氮的主要来源。(本文来源于《土壤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张玉玲,张玉龙,虞娜,王丽娜,党秀丽[3](2007)在《长期不同施肥措施水稻土可矿化氮与微生物量氮关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短期淹水密闭培养法、长期淹水密闭培养-间歇淋洗法及氯仿薰蒸法,探讨不施氮肥、施氮肥、氮肥+有机肥、氮肥+有机肥+放萍4种施肥措施,连续16年长期定位试验水稻土的可矿化氮及微生物量氮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过16年培肥及水稻种植,与不施氮肥相比,单施化学氮肥使水稻土可矿化氮数量极显着下降(p<0.01),化学氮肥与有机肥配施可极显着地提高水稻土可矿化氮数量(p<0.01);而化学氮肥及化学氮肥与有机肥配施均可极显着增加水稻土微生物量氮的数量(p<0.01),但以单施化学氮肥增加的幅度最大。与氮肥和有机肥配施相比,在此基础上,连续7年水稻插秧后接种"Azolla"固氮菌体,水稻土可矿化氮及微生物量氮数量均无显着变化。两种培养方法,水稻土可矿化氮量与微生物氮量之间无密切联系,但水稻土可矿化氮和矿化氮与微生物量氮比率之间则有密切正相关关系。(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学报》期刊2007年04期)
黄思光,李世清,张兴昌,邵明安,杨改河[4](2005)在《土壤微生物体氮与可矿化氮关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同时应用大田试验和室内培养试验研究土壤微生物体氮与可矿化氮之间的相关性。试验结果表明,田间条件下,土壤微生物体氮与可矿化氮之间的关系不密切,但在培养试验中,微生物体氮与淹水培养法、硝化培养法和Stanford短期淋洗通气法测定的可矿化氮间有显着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在0.767(p<0.01,n=12)以上。田间试验结果和室内培养试验结果的不一致性,与试验条件的差异有关。新形成的微生物体氮易降解,而原有土壤微生物体氮却相对稳定。(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学报》期刊2005年04期)
王成,王钊英,李世清,强红妮,田新玲[5](2003)在《作物生长期间土壤可矿化氮的变化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陕西杨凌中等肥力红油土上安排大田试验,定期分层采取土样,测定土壤可矿化氮和生物体氮,研究作物生长期间田间土壤可矿化氮的变化及其与生物体氮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可矿化氮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层次性,耕层高、下层少;土壤可矿化氮呈显着的阶段性变化,作物生长前期,含量低而稳定,后期显着增加,是前期的2倍;土壤可矿化氮不因施氮而减或增加,但在施有机肥的后期则显着增加;作物种类与种植与否对可矿化氮的影响较小;可矿化氮和生物体氮之间不仅无密切相关关系,前者仅为后者的12.0%。因此,难以用生物体氮的多少反映土壤供氮能力。(本文来源于《新疆农业科学》期刊2003年05期)
李菊梅,李生秀[6](2003)在《可矿化氮与各有机氮组分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用通气培养法测定了6种肥力36个不同土层土壤的可矿化氮,用Bremner法测定了各有机氮组分,采用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确定可矿化氮与各有机氮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酸解氮与可矿化氮有较密切的正相关关系。在酸解氮中,酸解未知态氮与可矿化氮不相关;而氨基酸态氮、铵态氮、氨基糖态氮的多少与可矿化氮相互平行,相关系数均较高,似乎对可矿化氮皆有贡献。但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氨基糖态氮在方程中不显着;逐步回归分析更肯定了这一结果。通径分析进一步表明氨基酸态氮和铵态氮对可矿化氮有很高的通径系数,表明了它们有着直接重大贡献,而氨基糖态氮直接通径系数甚低。这些结果说明,可矿化氮主要来自酸解氮,特别是氨基酸态氮和铵态氮,后两者是其产生的主要来源。(本文来源于《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期刊2003年02期)
李菊梅,王朝辉,李生秀[7](2003)在《有机质、全氮和可矿化氮在反映土壤供氮能力方面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用 2 5个表层土壤样品和 6个土壤 3 6个不同层次的土壤样品研究了可矿化氮与有机质、全氮的关系。可矿化氮由通气培养法测定。研究结果表明 ,不论表层土壤或不同层次剖面土壤中的可矿化氮都与有机质、全氮高度正相关。但是由于可矿化氮与有机质、全氮有自相关存在 ,他们之间的相关有一定的不真实性。而且 ,土壤的可矿化氮并不与全氮或有机质成正比 ,可矿化氮与有机质或全氮的比值因土壤而不同 ,差别很大。特别重要的是 ,可矿化氮对有机质或全氮的比率几乎在一条直线上 ,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明显高于可矿化氮与有机质或全氮的关系。这些结果显示 ,矿化氮的数量取决于有机质和全氮中的可矿化部分 ,而不是其总量。土壤剖面中累积的硝态氮数量低时 ,作物的吸氮量与可矿化氮的关系远较与有机质或全氮的关系密切 ,更证明了测定可矿化氮有其特定意义 ,有机质、全氮的测定并不能代替可矿化氮的测定。(本文来源于《土壤学报》期刊2003年02期)
刘晓宏,郝明德,田梅霞[8](2001)在《土壤矿质氮和可矿化氮对当季作物的贡献》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土壤矿质氮-硝态氮和铵态氮、土壤可矿化氮3个指标研究了土壤剖面不同层次有效氮对作物吸氮的贡献。结果表明,不同指标反映土壤供氮能力状况不一。土壤硝态氮和土壤可矿化氮与作物吸氮有较好的相关关系,而土壤铵态氮与作物吸氮关系不密切。在深度120 cm之上的土层的土壤可矿化氮对作物吸氮有较大的贡献。在考虑土壤供氮能力时,建议应该考虑120 cm深层以上的土壤。(本文来源于《土壤与环境》期刊2001年03期)
胡田田,李生秀,郝乾坤[9](2000)在《旱地土壤矿质氮和可矿化氮与土壤供氮能力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具有典型半干旱气候特征的陕西永寿选取 2 2个不同肥力水平的田块 ,分层采集 0 -10 0 cm土样 ,研究矿质氮、可矿化氮和土壤供氮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NH4 - N与可矿化氮之间没有明显关系 ;15- 80 cm NO3- N与各层可矿化氮显着相关 ,0 - 15cm和 80 -10 0 cm NO3- N与之大多相关不显着。通径分析表明 ,30 - 4 5cm的可矿化氮和 NO3- N对作物吸氮量的直接贡献最大 (后者稍低于前者 ) ;其次是 60 - 80 cm的 NO3- N。 0 - 10 0 cm NO3-N总的直接和间接贡献均大于可矿化氮。作为土壤供氮指标 ,0 - 4 5cm可矿化氮和 0 - 10 0 cmNO3- N都可靠 ,尤以后者效果更好(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学报》期刊2000年04期)
巨晓棠,李生秀[10](1996)在《土壤可矿化氮对作物吸氮量的贡献》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盆栽和田间条件下,研究了作物吸氮与土壤可矿化氮的关系。盆栽试验中,一季玉米吸氮占N0的百分数平均为28.0±5.1%,小麦为16.1±3.1%,一季玉米吸收的土壤可矿化氮平均为4.3±0.3kg/亩,小麦为3.7±1.3kg/亩。田间试验并未发现可矿化氮在土壤剖面中的累积,一季玉米吸收的土壤可矿化氮为4.34kg/亩,小麦为7.19kg/亩(本文来源于《干旱地区农业研究》期刊1996年04期)
可矿化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Bremner法和长期淹水密闭培养法,研究了黑土区不同有机碳水平水稻土有机氮组分及其与可矿化氮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酸解氮含量大于非酸解氮。土壤酸解各组分氮含量及其占全氮比例大小的顺序相同,即均为未知态氮>氨基酸态氮>氨态氮>氨基糖态氮。土壤氮素矿化潜力(N0)为38~175.3 mg kg-1,矿化速率常数(k0)为0.022~0.041 d-1。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与氮矿化潜力(N0)之间均呈显着正相关(p<0.01或p<0.05);土壤C/N、p H与氮素矿化潜力(N0)之间均呈显着正相关(p<0.01),而与矿化速率常数(k0)之间则均呈显着负相关(p<0.05或p<0.01),因此,土壤有机碳(氮)、C/N和p H是影响土壤有机氮素矿化的重要因素。相关分析表明,在各组分有机氮中,酸解氨态氮、酸解氨基酸态氮和非酸解氮均与氮矿化势(N0)关系密切(p<0.01),但进一步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表明,酸解氨态氮是对可矿化氮具有直接重要贡献的组分,是土壤可矿化氮的主要来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可矿化氮论文参考文献
[1].李文军,杨奇勇,赵迪,彭保发.洞庭湖水稻土有机氮组分及其与可矿化氮的关系特征[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8
[2].丛耀辉,张玉玲,张玉龙,虞娜,邹洪涛.黑土区水稻土有机氮组分及其对可矿化氮的贡献[J].土壤学报.2016
[3].张玉玲,张玉龙,虞娜,王丽娜,党秀丽.长期不同施肥措施水稻土可矿化氮与微生物量氮关系的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7
[4].黄思光,李世清,张兴昌,邵明安,杨改河.土壤微生物体氮与可矿化氮关系的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5
[5].王成,王钊英,李世清,强红妮,田新玲.作物生长期间土壤可矿化氮的变化规律研究[J].新疆农业科学.2003
[6].李菊梅,李生秀.可矿化氮与各有机氮组分的关系[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3
[7].李菊梅,王朝辉,李生秀.有机质、全氮和可矿化氮在反映土壤供氮能力方面的意义[J].土壤学报.2003
[8].刘晓宏,郝明德,田梅霞.土壤矿质氮和可矿化氮对当季作物的贡献[J].土壤与环境.2001
[9].胡田田,李生秀,郝乾坤.旱地土壤矿质氮和可矿化氮与土壤供氮能力的关系[J].水土保持学报.2000
[10].巨晓棠,李生秀.土壤可矿化氮对作物吸氮量的贡献[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