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交通装备技术领域,涉及地铁中的空调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地铁回风幅流格栅挂绳安装结构。针对现有技术中挂绳与顶板骨架滑槽的连接结构不合理,易出现压接头变形、压接头折断或挂绳折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幅流格栅以及平行设置的顶板骨架滑槽Ⅰ和顶板骨架滑槽Ⅱ,所述幅流格栅一侧通过可拆卸部和顶板骨架滑槽Ⅰ连接,另一侧通过铰接部与顶板骨架滑槽Ⅱ连接,所述顶板骨架滑槽Ⅰ的侧面设置有挂钩安装座,所述挂钩安装座的下端与顶板骨架滑槽Ⅰ固定连接,所述挂钩安装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挂绳压接头,所述挂绳压接头的下端通过一根挂绳与幅流格栅连接。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地铁。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地铁回风幅流格栅挂绳安装结构,包括幅流格栅(5)以及平行设置的顶板骨架滑槽Ⅰ(2)和顶板骨架滑槽Ⅱ(10),所述幅流格栅(5)一侧通过可拆卸部(4)和顶板骨架滑槽Ⅰ(2)连接,另一侧通过铰接部(6)与顶板骨架滑槽Ⅱ(10)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骨架滑槽Ⅰ(2)的侧面设置有挂钩安装座(9),所述挂钩安装座(9)的下端与顶板骨架滑槽Ⅰ(2)固定连接,所述挂钩安装座(9)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挂绳压接头(8),所述挂绳压接头(8)的下端通过一根挂绳(7)与幅流格栅(5)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地铁回风幅流格栅挂绳安装结构,包括幅流格栅(5)以及平行设置的顶板骨架滑槽Ⅰ(2)和顶板骨架滑槽Ⅱ(10),所述幅流格栅(5)一侧通过可拆卸部(4)和顶板骨架滑槽Ⅰ(2)连接,另一侧通过铰接部(6)与顶板骨架滑槽Ⅱ(10)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骨架滑槽Ⅰ(2)的侧面设置有挂钩安装座(9),所述挂钩安装座(9)的下端与顶板骨架滑槽Ⅰ(2)固定连接,所述挂钩安装座(9)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挂绳压接头(8),所述挂绳压接头(8)的下端通过一根挂绳(7)与幅流格栅(5)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回风幅流格栅挂绳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安装座(9)包括用于与顶板骨架滑槽Ⅰ(2)连接的安装板Ⅰ(901)和用于与挂绳压接头(8)连接的安装板Ⅱ(903),所述安装板Ⅰ(901)的上部和安装板Ⅱ(903)的下部通过一个水平板(902)连接。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铁回风幅流格栅挂绳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板(902)与安装板Ⅱ(903)之间的夹角为30°-90°。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铁回风幅流格栅挂绳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Ⅰ(901)和安装板Ⅱ(903)上分别设置有安装孔,所述顶板骨架滑槽Ⅰ(2)中预埋有T型螺栓,所述安装板Ⅰ(901)通过安装孔与T型螺栓结合并通过螺母紧固;所述安装板Ⅱ(903)和挂绳压接头(8)通过安装孔和螺栓连接。
5.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铁回风幅流格栅挂绳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Ⅰ(901)和安装板Ⅱ(903)上安装孔的高度差为20-25mm。
6.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铁回风幅流格栅挂绳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板(902)的长度为13-20mm。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交通装备技术领域,涉及地铁中的空调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地铁回风幅流格栅挂绳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客室内空气的气流速度及送风均匀性,地铁客室车顶设有副流风机。副流风机搅动客室内空气,通过副流格栅送风。回风副流格栅的一侧与客室车顶部的顶板骨架滑槽铰接,回风副流格栅的另一侧与客室车顶的顶板骨架滑槽通过螺栓连接等方式进行可拆卸连接,例如:在顶板骨架滑槽中预埋T型螺栓再由螺母紧固的安装方式或将固定端紧固在锁挡片安装螺栓上。当回风副流格栅内部的装置需要检修时,通常会拆卸回风副流格栅的可拆卸一侧,并通过铰接的一侧转动从而打开回风副流格栅。客室车内的上部还设置有横杆用于作为站立乘客的扶手。因此,部分回风幅流格栅下部很近的地方就是横杆。假如在回风副流格栅的一侧拆卸后,任由其在自身重力下自由转动,那么很容易出现回风副流格栅砸到横杆上或砸到人的手和头部的情况。
为此,可挂绳将回风副流格栅与可拆卸连接一侧的顶板骨架滑槽连接。这样,在挂绳长度有限的情况下,回风副流格栅的转动幅度有限,不会在重力作用下砸到横杆,也能够避免砸到人的手和头部。
挂绳与顶板骨架滑槽通过一个挂绳压接头进行连接,挂绳压接头较长,挂绳与其端部连接。由于顶板骨架滑槽内的侧面空间有限,螺孔的位置固定,若挂绳压接头上连接有挂绳的一端向下安装,会导致幅流格栅关闭时与挂绳压接头相抗;若将挂绳压接头上连接有挂绳的一端向上安装,则挂绳对压接头的拉力向下与挂绳压接头呈锐角,长期不良受力可造成压接头及其与拉绳的连接部位变形甚至折断。若不将挂绳压接头安装在顶板骨架滑槽内的侧面而安装紧固在锁挡片安装螺栓上,虽不会造成压接头变形或折断,但是在幅流格栅关闭过程中,挂绳常与幅流格栅相抗(即幅流格栅关闭时易压到挂绳),幅流格栅锁闭不严,长期以往挂绳有折断风险。压接头变形、压接头折断或挂绳折断均会使幅流格栅在开锁后在重力作用下迅速打开,撞击横杆发出巨大响声,存在操作人员头、手受伤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挂绳与顶板骨架滑槽的连接结构不合理,易出现压接头变形、压接头折断或挂绳折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铁回风幅流格栅挂绳安装结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受力良好的挂绳安装,进而避免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地铁回风幅流格栅挂绳安装结构,包括幅流格栅以及平行设置的顶板骨架滑槽Ⅰ和顶板骨架滑槽Ⅱ,所述幅流格栅一侧通过可拆卸部和顶板骨架滑槽Ⅰ连接,另一侧通过铰接部与顶板骨架滑槽Ⅱ连接,所述顶板骨架滑槽Ⅰ的侧面设置有挂钩安装座,所述挂钩安装座的下端与顶板骨架滑槽Ⅰ固定连接,所述挂钩安装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挂绳压接头,所述挂绳压接头的下端通过一根挂绳与幅流格栅连接。
现有技术中,挂绳压接头与挂绳连接的一端向下时,挂绳压接头受到挂绳的拉力的受力情况最为良好,能够避免变形,延长使用寿命。然而,挂绳压接头的端部与挂绳连接时,无论采用什么样的连接方式均会导致端部体积较大,而幅流格栅与顶板骨架滑槽Ⅰ的规格在地铁设计完成时即已经固定,顶板骨架滑槽Ⅰ朝向回风通道的一侧的尺寸有限。这样当挂绳压接头连接到顶板骨架滑槽Ⅰ的侧面时,若连接挂绳的一端向下设置,则没有足够的空间,这使得幅流格栅关闭时与挂绳压接头相抗。该技术方案通过一个挂钩安装座转接挂绳压接头,能够将挂绳压接头的位置升高,这样挂绳压接头与挂钩安装座之间的连接点的下方能够留出足够的空间容纳挂绳与挂绳压接头的连接结构,幅流格栅关闭时不会再与挂绳压接头的下端相抗。也即是说本技术方案即能够保证挂绳压接头受力良好,又能够避免部件之间的相抗。
优选的,挂钩安装座包括用于与顶板骨架滑槽Ⅰ连接的安装板Ⅰ和用于与挂绳压接头连接的安装板Ⅱ,所述安装板Ⅰ的上部和安装板Ⅱ的下部通过一个水平板连接。该优选方案中,挂钩安装座的形状为一个“Z”形或被拉伸后的“Z”形。该形状的优点是使得安装板Ⅱ与挂绳压接头之间的安装平面远离安装板Ⅰ与顶板骨架滑槽Ⅰ之间的安装平面,这样在挂绳压接头下方具有足够的空间,能够避免挂绳压接头下端与用于连接固定安装板Ⅰ的螺栓之间发生相抗的作用。
进一步优选的,水平板与安装板Ⅱ之间的夹角为30°-90°。挂绳压接头优选为片状结构,当挂绳对挂绳压接头的拉力与挂绳压接头本身平行时,即为最佳的受力状态。而根据挂绳的长度,挂绳对挂绳压接头的拉力与水平板之间的角度易于在该优选方案限定的30°-90°内变化。
进一步优选的,安装板Ⅰ和安装板Ⅱ上分别设置有安装孔,所述顶板骨架滑槽Ⅰ中预埋有T型螺栓,所述安装板Ⅰ通过安装孔与T型螺栓结合并通过螺母紧固;所述安装板Ⅱ和挂绳压接头通过安装孔和螺栓连接。该优选方案通过螺栓进行连接,结构简单,拆卸方便。
进一步优选的,安装板Ⅰ和安装板Ⅱ上安装孔的高度差为20-25mm。根据地铁设计中幅流格栅与顶板骨架滑槽Ⅰ的规格,将挂绳压接头的安装点抬高20-25mm能够有效地为挂绳压接头下端留出空间,从而避免不良受力或部件之间的相抗。
进一步优选的,水平板的长度为13-20mm。该优选方案中水平板的长度即安装板Ⅰ和安装板Ⅱ之间的距离,该数值在13-20mm范围内即能够为挂绳压接头下端留出足够的空间,有能够保证挂钩安装座的力学强度。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一个挂钩安装座转接挂绳压接头,能够将挂绳压接头的位置升高,这样挂绳压接头与挂钩安装座之间的连接点的下方能够留出足够的空间容纳挂绳与挂绳压接头的连接结构,幅流格栅关闭时不会再与挂绳压接头的下端相抗。也即是说本技术方案即能够保证挂绳压接头受力良好,又能够避免部件之间的相抗。
2.使得安装板Ⅱ与挂绳压接头之间的安装平面远离安装板Ⅰ与顶板骨架滑槽Ⅰ之间的安装平面,这样在挂绳压接头下方具有足够的空间,能够避免挂绳压接头下端与用于连接固定安装板Ⅰ的螺栓之间发生相抗的作用。
3.挂钩安装座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且易于安装,然而其却在安装幅流格栅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根据挂绳的长度,挂绳对挂绳压接头的拉力与水平板之间的角度易于在该优选方案限定的30°-90°内变化。挂绳压接头优选为片状结构,当挂绳对挂绳压接头的拉力与挂绳压接头本身平行时,即为最佳的受力状态。
5.挂钩安装座与其他部件通过螺栓进行连接,结构简单,拆卸方便。
6.根据地铁设计中幅流格栅与顶板骨架滑槽Ⅰ的规格,将挂绳压接头的安装点抬高20-25mm能够有效地为挂绳压接头下端留出空间,从而避免不良受力或部件之间的相抗。
7.水平板的长度即安装板Ⅰ和安装板Ⅱ之间的距离,该数值在13-20mm范围内即能够为挂绳压接头下端留出足够的空间,有能够保证挂钩安装座的力学强度。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挂钩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回风通道,2-顶板骨架滑槽Ⅰ,3-锁挡片,4-可拆卸部,5-幅流格栅,6-铰接部,7-挂绳,8-挂绳压接头,9-挂钩安装座,901-安装板Ⅰ,902-水平板,903-安装板Ⅱ,10-顶板骨架滑槽Ⅱ。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下面结合图1、图2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一种地铁回风幅流格栅挂绳安装结构,该结构位于回风通道1的下端,回风通道1下端的边缘设置有相互平行的顶板骨架滑槽Ⅰ2和顶板骨架滑槽Ⅱ10,顶板骨架滑槽Ⅰ2和顶板骨架滑槽Ⅱ10下部设置有幅流格栅5。
幅流格栅5一侧通过可拆卸部4和顶板骨架滑槽Ⅰ2连接,本实施例中,顶板骨架滑槽Ⅰ2预埋有向下的T形螺栓,锁挡片3和可拆卸部4共同通过螺母紧固在顶板骨架滑槽Ⅰ2上。当需要拆卸幅流格栅5时,拧开螺母即可拆下可拆卸部4。幅流格栅5另一侧通过铰接部6与顶板骨架滑槽Ⅱ10连接,本实施例中,顶板骨架滑槽Ⅱ10中预埋有向下的T形螺栓,锁挡片3和一个铰接座通过螺母紧固在顶板骨架滑槽Ⅱ10上,所述幅流格栅5与铰接座固定连接。这样当可拆卸部4拆下来时,幅流格栅5可绕铰接部6转动。
为了避免幅流格栅5在重力作用下砸到横杆,避免伤到人的手和头部。通过挂绳7将幅流格栅5与顶板骨架滑槽Ⅰ2进行连接,通过挂绳7的长度限制回风副流格栅的转动幅度。然而,用于连接挂绳7的挂绳压接头8的端部与挂绳7连接时,无论采用什么样的连接方式(如粘接、打结或铆接等)均会导致端部体积较大,而幅流格栅5与顶板骨架滑槽Ⅰ2的规格在地铁设计完成时即已经固定,顶板骨架滑槽Ⅰ2朝向回风通道1的一侧的尺寸有限。这样当挂绳压接头8连接到顶板骨架滑槽Ⅰ2的侧面时,若连接挂绳7的一端向下设置,则没有足够的空间,这使得幅流格栅5关闭时与挂绳压接头8相抗。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所述顶板骨架滑槽Ⅰ2的侧面设置有挂钩安装座9,所述挂钩安装座9的下端与顶板骨架滑槽Ⅰ2固定连接,所述挂钩安装座9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挂绳压接头8,所述挂绳压接头8的下端通过一根挂绳7与幅流格栅5连接。作为一种优选的结构,所述安装板Ⅰ901和安装板Ⅱ903上分别设置有安装孔,所述顶板骨架滑槽Ⅰ2中预埋有T型螺栓,所述安装板Ⅰ901通过安装孔与T型螺栓结合并通过螺母紧固;所述安装板Ⅱ903和挂绳压接头8通过安装孔采用螺栓进行连接。挂钩安装座9能够将挂绳压接头8的位置升高,这样挂绳压接头8与挂钩安装座9之间的连接点的下方能够留出足够的空间容纳挂绳7与挂绳压接头8的连接结构,幅流格栅5关闭时不会再与挂绳压接头8的下端相抗。
作为一种优选的结构,所述挂钩安装座9包括用于与顶板骨架滑槽Ⅰ2连接的安装板Ⅰ901和用于与挂绳压接头8连接的安装板Ⅱ903,所述安装板Ⅰ901的上部和安装板Ⅱ903的下部通过一个水平板902连接。安装板Ⅰ901与水平板902的交接线以及安装板Ⅱ903与水平板902之间的交接线相互平行。安装板Ⅰ901和安装板Ⅱ903上安装孔的高度差为20-25mm。水平板902的长度为13-20mm。这使得挂钩安装座9的形状为一个“Z”形或被拉伸后的“Z”形。该形状的优点是使得安装板Ⅱ903与挂绳压接头8之间的安装平面远离安装板Ⅰ901与顶板骨架滑槽Ⅰ2之间的安装平面,这样在挂绳压接头8下方具有足够的空间,能够避免挂绳压接头8下端与用于连接固定安装板Ⅰ901的螺栓之间发生相抗的作用。所述水平板902与安装板Ⅱ903之间的夹角为30°-90°,该角度范围使得挂绳7对挂绳压接头8的拉力的受力状态最佳。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1325767.6
申请日:2019-08-15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0(成都)
授权编号:CN209683699U
授权时间:20191126
主分类号:B61D27/00
专利分类号:B61D27/00
范畴分类:32A;
申请人:成都中车四方轨道车辆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成都中车四方轨道车辆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610101 四川省成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龙泉驿区)驿都西路2170号2栋1层1号
发明人:滕殷乐;曾俊策;杨鹏;冯列治
第一发明人:滕殷乐
当前权利人:成都中车四方轨道车辆有限公司
代理人:李龙
代理机构:51282
代理机构编号:成都智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82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