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非线性动力反应分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结构,钢筋,动力,预应力,刚性,地下,混凝土。
非线性动力反应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杨健彬,陈晓磊,薛峰,傅剑平[1](2018)在《考虑钢筋屈曲的框架结构在大震下的非线性动力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钢筋在反复受力下试验结果为依据,修正了PERFORM-3D有限元软件中考虑钢筋屈曲模型的计算参数,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在此基础上,利用PERFORM-3D有限元软件,对按照现行规范设计的不同烈度区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了可考虑钢筋屈曲的大震作用下非线性动力反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框架梁、柱端控制截面的纵向钢筋在大震作用下受压屈曲后仅能提供有限的抗压能力,一旦控制截面中的受压钢筋屈曲,框架结构将会比不考虑钢筋屈曲的更早发生破坏;此外,不同烈度区的框架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地面运动越大,钢筋屈曲对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影响越大,结构所表现出的抗震性能就越差。(本文来源于《特种结构》期刊2018年04期)
洑旭江,常素萍,陈国兴[2](2016)在《地下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拟静力法与动力非线性时程法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典型的两层叁跨地铁地下车站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自由场位移场频域等效线性分析结果的反应位移法和反应加速度法分析地下结构的地震弯矩,并与基于ABAQUS软件的地下结构地震反应非线性时程分析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对比了不同地震动强度、结构刚度及顶板埋深对地下结构地震弯矩的影响。结果表明:输入地震动强度越大,拟静力法与动力非线性时程法计算结果之间的差异越大;地下结构刚度越大,两者之间的差异也越大;中等强度的地震动作用时,相对于动力非线性时程法的计算结果,浅埋结构的拟静力法结果偏大,深埋结构的拟静力法计算结果偏小;反应位移法和反应加速度法的计算结果差异很小。该研究结果对地下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的比选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期刊2016年01期)
伍云天,付俊杰,李鑫,傅剑平,周庆[3](2015)在《不同设防烈度下配置高强度钢筋的混凝土框架结构非线性动力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高强度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动力反应,设计了6度(0.05g)、7度(0.1g)和8度(0.2g)叁个设防烈度下的结构模型。基于Perform-3D程序对叁个设防烈度下15种配筋方式的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双向罕遇地震作用下进行了非线性动力反应分析。各设防烈度下的模型均以配置HRB400等级钢筋的框架结构为基础,采用强度等效原则和遵循相应规范调整后配置HRB500和HRB600级钢筋的框架结构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配筋强度等级的提高,结构的顶点位移和层间位移角在6度和7度设防烈度下略微增大,在8度设防烈度下虽明显增大,但均小于规范的限值;在6度和7度设防烈度下梁端部和柱端部塑性铰数量均有所减小,屈服程度也有所降低,而在8度设防烈度下的梁端部塑性铰数量没有明显变化,仅柱端部塑性铰数量少量减少;梁、柱构件端部的绝对变形需求在6度和7度设防烈度下略微增大,在8度设防烈度下显着增大,以杆端极限转角作为衡量构件变形的控制指标时,应与配筋强度正相关。(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学报》期刊2015年S2期)
王宝瑞,田砾,姜柱[4](2013)在《土的非线性模型对地下结构动力反应分析结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土的等价刚性和R-O非线性模型,通过动力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处于软弱土层中的某一地下结构的横断面进行抗震性能分析。着重讨论了非线性反应大的侧壁下端的弯矩曲率反应,分析比较土的等价刚性和R-O非线性模型对于结构工程的抗震设计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技术交流会论文集》期刊2013-10-23)
王宝瑞,田砾,姜柱[5](2013)在《土的非线性模型对地下结构动力反应分析结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土的等价刚性和R-O非线性模型,通过动力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处于软弱土层中的某一地下结构的横断面进行抗震性能分析。着重讨论了非线性反应大的侧壁下端的弯矩曲率反应,分析比较土的等价刚性和R-O非线性模型对于结构工程的抗震设计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2013年S2期)
王南[6](2013)在《地震作用下相邻结构碰撞的非线性动力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地震是造成当前建筑结构灾害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地震作用下,由于相邻建筑结构一般处于不同的振动相位,结构间极易发生相互碰撞,而碰撞可能导致结构发生严重的损坏甚至整体倒塌。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相邻结构的动力特性差异较大,结构间距难以满足结构相对运动的最低位移需求。在近几十年间的地震中,曾多次观察到相邻结构间的碰撞现象,并且造成了结构的严重破坏。同时研究表明,我国仍有相当数量的建筑结构存在着潜在的碰撞风险,因此,研究相邻结构碰撞对结构反应的影响及分析碰撞的破坏机理具有重要的意义。结构碰撞的数值仿真不仅可以对复杂的碰撞机理进行分析研究,而且可以对结构碰撞现象做出解释。针对上述问题,许多学者采用了简化的模型对碰撞问题进行模拟研究,但是想要得到更为精确的结果,势必要建立更为精细化的模型。本文以相邻不等高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碰撞反应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精细化的叁维有限元模型,考虑了钢筋及混凝土材料的非线性,对如下几个方面展开了研究:1.针对常用的碰撞问题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分析与总结,主要包括恢复系数法和接触单元法。对比分析了四种最基本的碰撞单元模型。介绍了显式动力有限元中接触的判定准则及接触算法。2.采用ANSYS/LS-DYNA显式动力学有限元软件,针对相邻不等高单层结构建立精细化叁维模型,研究碰撞对结构反应的影响,分析了地震动水平、结构周期比及质量偏心对结构碰撞的影响。3.选取相邻不等高多层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碰撞对多层结构层间剪力、楼层位移等动力反应的影响,探讨了结构间距、撞击部位、地震动水平、结构周期比及质量偏心等参数对结构碰撞反应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3-06-01)
孙洪刚,苏磊,黄云[7](2013)在《大跨度杂交结构钢屋盖动力非线性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ANSYS软件分析了一大跨度杂交结构在多维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动力反应。优化钢棒预应力,考虑索单元的非线性特征,并分析比较钢棒不同预应力取值下屋盖结构的整体动力响应。计算结果对类似工程有一定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抗震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期刊2013-05-26)
黄强[8](2013)在《双向地震作用下不同强度等级配筋的框架非线性动力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最新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已把HRB400钢筋作为主导钢筋向工程界推广,HRB335钢筋将逐步退出工程应用,同时结合我国钢材消耗量大,人均矿产资源匮乏的特点,从维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角度,新规范首次引入了更高强度等级的HRB500钢筋。虽然目前我国对配置HRB500钢筋的各类钢筋混凝土构件进行了一些试验研究,但对于配置高强钢筋的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还不足。本学术团队曾完成了对配置HRB335、HRB400、HRB500钢筋的平面框架的抗震性能分析,并利用单自由度体系进行多波输入研究,以此证明配置高强钢筋的多自由度体系也有刚度和地震力反应幅值下降快的特点,但在真实的、叁维多自由度体系中,结构的刚度和地震反应幅值究竟如何变化还有待研究。另外,更高强度等级的HRB600钢筋也在我国研制成功,而目前关于配置HRB600钢筋的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尚处于空白阶段。结合以上几方面原因,本文进行了8度0.3g区两批、共五座空间叁维框架的非线性动力反应分析。其中第一批框架完全按设计强度的“等强代换”原则进行设计,即以严格设计的HRB335配筋框架为基础,经钢筋等强代换得到HRB500、HRB600配筋框架,共叁座框架,以考察排除最小配筋率、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限制后,单纯以钢筋强度作为控制变量结构的地震反应;第二批框架则严格按现行规范进行设计,分别得到HRB500、HRB600配筋框架;之后,利用PERFORM-3D程序(Nonlinear Analysis andPerformance Assessment for3D Structure)对这五座框架进行抗震性能考察。得到以下主要结论:①虽然采用高强钢筋可以减少钢筋用量,但随着钢筋强度等级的提高,截面最小配筋率、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限制将在一定程度上抵消高强钢筋在这方面的优势。②在各层最不利层间位移角、最大顶点位移等整体响应方面,因配置高强钢筋的结构抗侧刚度下降较快,使得两批框架的反应规律基本一致,即整体响应的数值是随配筋强度等级的提高而增大的;两批框架在双向罕遇地震作用下,梁端都普遍出铰,梁端转角变形系数、柱端最大转角的变化趋势也相同,随配筋强度等级的提高,前者逐渐减小,后者则增大。③结合本文算例结果,单从钢筋材性对结构抗震性能影响的角度来看,高强钢筋对结构的影响趋于不利,但严格按照规范将高强钢筋用于结构设计中,结构的地震反应不至太大,应能满足预期的抗震设防目标。(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3-05-01)
孙洪刚,苏磊,黄云[9](2012)在《大跨度杂交结构钢屋盖动力非线性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ANSYS软件分析了一大跨度杂交结构在多维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动力反应。优化钢棒预应力,考虑索单元的非线性特征,并分析比较钢棒不同预应力取值下屋盖结构的整体动力响应。计算结果对类似工程有一定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2012年S1期)
赵宝友,马震岳,梁冰,宋志强,张存慧[10](2010)在《考虑地震动行波效应的大型岩体地下洞室动力非线性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电站地下厂房岩体洞室具有高边墙、大跨度和长轴线的特点。通过进行大量的数值模拟工作,研究这类长轴线(线长度为300~400 m)大型岩体地下洞室在不同地震动幅值的一致激励和行波激励作用下的动力非线性响应。数值计算中,洞室岩体采用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同时考虑几何大变形非线性效应。对比分析一致与非一致2种地震动输入情况下该岩体洞室的动力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具有同一频谱特性的地震动而言,地震动幅值对于地下洞室地震响应起决定性作用;当地震动幅值较小时(地震动幅值<0.1 g),地震动行波效应对地下洞室的地震反应影响不大;当地震动幅值较大时(地震动幅值>0.2 g),地震动行波效应会显着增加地下洞室的损伤破坏。因此,在进行类似的地下岩体洞室设计和地震动安全评价时,对于建在烈度较低区域的岩体地下洞室,可以不考虑地震动行波效应的影响,而对于建在烈度较高区域的岩体地下洞室,则应考虑地震动行波效应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期刊2010-10-18)
非线性动力反应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典型的两层叁跨地铁地下车站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自由场位移场频域等效线性分析结果的反应位移法和反应加速度法分析地下结构的地震弯矩,并与基于ABAQUS软件的地下结构地震反应非线性时程分析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对比了不同地震动强度、结构刚度及顶板埋深对地下结构地震弯矩的影响。结果表明:输入地震动强度越大,拟静力法与动力非线性时程法计算结果之间的差异越大;地下结构刚度越大,两者之间的差异也越大;中等强度的地震动作用时,相对于动力非线性时程法的计算结果,浅埋结构的拟静力法结果偏大,深埋结构的拟静力法计算结果偏小;反应位移法和反应加速度法的计算结果差异很小。该研究结果对地下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的比选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非线性动力反应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1].杨健彬,陈晓磊,薛峰,傅剑平.考虑钢筋屈曲的框架结构在大震下的非线性动力反应分析[J].特种结构.2018
[2].洑旭江,常素萍,陈国兴.地下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拟静力法与动力非线性时程法的比较[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6
[3].伍云天,付俊杰,李鑫,傅剑平,周庆.不同设防烈度下配置高强度钢筋的混凝土框架结构非线性动力反应分析[J].建筑结构学报.2015
[4].王宝瑞,田砾,姜柱.土的非线性模型对地下结构动力反应分析结果的影响[C].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技术交流会论文集.2013
[5].王宝瑞,田砾,姜柱.土的非线性模型对地下结构动力反应分析结果的影响[J].建筑结构.2013
[6].王南.地震作用下相邻结构碰撞的非线性动力反应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
[7].孙洪刚,苏磊,黄云.大跨度杂交结构钢屋盖动力非线性反应分析[C].建筑结构抗震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2013
[8].黄强.双向地震作用下不同强度等级配筋的框架非线性动力反应分析[D].重庆大学.2013
[9].孙洪刚,苏磊,黄云.大跨度杂交结构钢屋盖动力非线性反应分析[J].建筑结构.2012
[10].赵宝友,马震岳,梁冰,宋志强,张存慧.考虑地震动行波效应的大型岩体地下洞室动力非线性反应分析[C].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