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次降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径流,植被,莒县,喀斯特,南充市,黄土高原,土壤。
次降雨论文文献综述
胡伟,翟星雨,李浩,乔宝玲,张兴义[1](2019)在《黑土区农地集水区次降雨径流与输沙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力侵蚀是诱发黑土区侵蚀发生发展的首要因素,研究次降雨条件下产流、产沙特征对水力侵蚀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野外实地监测,分析农地集水区次降雨径流与输沙特征。结果表明:观测期内,有径流记录的降雨事件为12次,降雨等级主要为中雨、大雨和暴雨。初始产流时间随降雨等级表现不同,中雨时初始产流时间大多出现在降雨后期,而大雨和暴雨时,初始产流时间大多出现在降雨过程中的初始期和中期。不同降雨等级下累积径流深、径流系数和累积输沙量表现不同,累积径流深和径流系数表现为:大雨>暴雨>中雨,累积输沙量表现为:大雨>中雨>暴雨。集水区内大部分泥沙由6场降雨事件产生,对总径流量和总输沙量的贡献分别为90. 6%和87. 0%。基于12次有径流的降雨事件,不同降雨等级对径流的贡献表现为:大雨>暴雨>中雨,对输沙量的贡献表现为:大雨>中雨>暴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显示,径流相关变量最大径流率Q_(max)是对总径流量和总输沙量贡献最大的因子,变量权重系数VIP值分别达1. 490和1. 629。(本文来源于《土壤与作物》期刊2019年04期)
本报记者,刘江雪,管玉杰[2](2019)在《林水共建筑起硬核“生态屏障”》一文中研究指出8月8日22时,启动重大气象灾害(台风)Ⅲ级应急响应;10日7时,发布台风黄色预警信号,12时,应急响应提升至Ⅱ级,发布暴雨橙色预警;同日17时,暴雨橙色预警升级为暴雨红色预警--台风“利奇马”挟风带雨,呼啸而来。这场考验,对于莒县尤为严峻:这是(本文来源于《日照日报》期刊2019-08-21)
魏海宁,邢刚[3](2019)在《东北冷涡影响下本溪地区2次降雨过程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比分析辽宁本溪2014年7月11日午后的阵雨天气过程和7月21日午后到夜间出现的大雨天气过程,总结了冷涡系统影响下,2次降水过程的云系特征、热力、动力结构等方面的差异。(本文来源于《农业灾害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朱燕琴,赵志斌,齐广平,康燕霞[4](2019)在《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植被类型次降雨产流产沙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甘肃省定西市安家沟小流域以径流小区为研究对象,利用径流场在自然降雨条件下监测所得径流泥沙资料,对不同植被类型的次降雨入渗、产流产沙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入渗率均随着雨强的增大线性增大,入渗速率与降雨历时呈幂函数关系。油松林的径流系数(15.97%~19.88%)最大,小麦地(10.91%~17.32%)和沙棘林(9.51%~17.47%)次之,冰草地(4.62%~8.30%)和苜蓿地(6.82%~10.66%)的径流系数最小。径流系数(1%~28%)与降雨量之间符合幂函数关系(P<0.05)。径流含沙量平均值排序依次为小麦地(16.49~22.71g·L~(-1))>苜蓿地(12.66~16.91g·L~(-1))>沙棘林(7.04~11.8g·L~(-1))>油松林(6.95~7.78g·L~(-1))>冰草地(5.53~7.71g·L~(-1))。径流含沙量和土壤侵蚀率均与降雨侵蚀力呈正相关关系(P<0.01),可分别采用线性函数和二次函数进行定量描述。研究成果可为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优化配置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草地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裴承敏,王云琦,张守红,王玉杰[5](2018)在《重庆缙云山毛竹林次降雨再分配特征及穿透雨的空间异质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分析毛竹林的林冠降雨再分配规律及其穿透雨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在重庆缙云山自然保护区内选择的30m×30m毛竹林标准地内,随机布置72个穿透雨监测点,并选取6株标准木观测干流,于2017年5-8月监测毛竹林水文特征。结果表明:18场典型降雨的合计林冠截留量、穿透雨量和树干茎流量分别为32.74,208.09,10.97mm,分别占总降雨量的13.00%,82.64%,4.36%;次穿透雨率随次降雨量增加呈对数函数增长;穿透雨的空间变异系数(CVS)随次降雨量和降雨强度增加呈幂函数递减;当次降雨量小于10mm时,叶面积指数(LAI)与穿透雨率呈显着负相关(p<0.05);各监测点不同降雨场次中穿透雨率变异系数(CV_T)为19.2%~47.7%,其空间分布格局与毛竹密度的空间分布较为一致,而与观监测点上方的LAI无显着相关;穿透雨量较大的监测点趋向于分布在毛竹冠区边缘。(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赖春羊[6](2018)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次降雨径流系数的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本文收集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第Ⅰ、Ⅱ、Ⅲ、Ⅴ副区23个小流域814场次降雨径流资料及对应的流域特征因素,通过数理统计分析,找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各分区内小流域次降雨径流系数的影响因素并建立回归模型。结果表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的降雨径流系数与流域形状系数、沟道比降、降雨量、雨强、植被覆盖率有着较好的相关性,且径流系数随沟道比降、降雨量、雨强增大而增大,随植被覆盖率的增大而减小。研究将为该区小流域次降雨产流预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江西建材》期刊2018年11期)
蒲阳,王汝兰,罗明良,徐亚莉,林叶彬[7](2018)在《不同雨量次降雨空间插值对比——以四川省南充市降雨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对比分析大雨、中雨、小雨条件下,不同空间插值方法模拟地市州尺度降雨的差异,基于四川省南充市9个县级辖区叁次24h降雨量数据,采用反距离加权(Inverse Distance Weighting,IDW)、张力样条函数(Spline with Tension,ST)、局部多项式(Local Polynomial Interpolation,LPI)、ANUDEM四种插值方法,从插值平均误差(ME)、中误差(RMSE)角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按ME排序,大雨、中雨时LPI<ST<IDW<ANUDEM,小雨时IDW、ANUDEM、ST基本相似,LPI最大;叁种降雨条件下四种插值方法 ME均小于0.5mm。从RMSE看,大雨、中雨、小雨时ANUDEM插值RMSE为1.79mm、3.07mm和0.05mm,显着小于IDW、LPI和ST;叁种插值方法之间差异微小,大雨、中雨、小雨时均接近13mm、8mm和0.5mm。在降雨量等级为大雨和中雨时,ANUDEM插值方法优于其他插值方法,而在降雨量等级为小雨时,四种插值方法差异较小。(本文来源于《水文》期刊2018年04期)
何子淼,肖培青,郝仕龙,杨春霞[8](2018)在《黄丘区野外坡面土壤水分变化对次降雨过程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水分的垂直变化与空间变异特征对坡面降雨入渗和产流过程有重要影响。为了研究黄丘区降雨-土壤水分响应关系,在天水罗玉沟流域建立野外坡面小区,利用野外水分动态观测和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天然状态和90 mm/h降雨强度下的土壤水分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天然状态下,土壤剖面土壤水分的垂直变化可以划分为速变层(0~20 cm)、活跃层(20~30 cm)、次活跃层(30~40 cm)和相对稳定层(40~100 cm),土壤水分的垂向分布存在分层现象,坡向分布存在显着的坡位差异(P<0.05)。降雨过程中,降雨能明显增强土壤水分的活跃性,主要表现在0~30 cm土层范围内,随土层深度的增加,降雨对土壤水分活跃程度的影响逐渐减弱。0~30 cm土层土壤水分随降雨时间变化表现为3段式,即快速上升期、稳定期、略微下降期,深层次土壤水分在垂向的变化中表现为不均匀性,存在梯度性差异;除0~30 cm土层外,降雨仅增加各土层中的土壤水分,对各层间土壤水分在整体土层范围中土壤水分的占比影响较小,雨中坡位间土壤水分的分布差异更为显着(P<0.01)。随着0~30 cm土层的土壤水分含水率的增加,产流速率呈增加并趋于稳定的趋势,产沙速率的变化趋势为产沙量达到高峰后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本文来源于《中国水土保持科学》期刊2018年04期)
彭宏佳[9](2018)在《喀斯特黄壤坡面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水土流失和养分输出对次降雨特征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喀斯特黄壤坡面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水土流失及营养元素(氮、磷)输出对次降雨特征的响应,本研究对羊鸡冲小流域黄壤坡面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水保林、耕地、自然草地、裸地、经果林)径流小区在次降雨下的水土流失和营养元素输出情况进行了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1)羊鸡冲小流域雨季降雨属于小雨~大雨,且以小雨~中雨为主,降雨历时较短,降雨过程较为稳定且集中。该地区水土流失极易发生,传统意义上的中雨及以上降雨量就有可能是侵蚀性降雨。(2)五种土地利用方式的单位面积径流量由大到小整体表现为裸地>自然草地>耕地>水保林>经果林,而单位面积产沙量整体表现为耕地>裸地>经果林>水保林>自然草地。其中耕地和裸地在大雨量、高强度降雨事件的影响下单位面积径流量、单位面积产沙量急剧增大。单位面积径流量分别与最大10 min雨强(I_(10))、最大30 min雨强(I_(30))呈现较好的叁次函数关系,与最大60 min雨强(I_(60))呈现较好的二次函数关系,与平均雨强(I_平)的一次函数关系较好;单位面积产沙量也出现类似规律。(3)降雨引起的耕地径流(5.53 mg?L~(-1)<ρ(TN)<15.10 mg?L~(-1))、裸地径流(2.37 mg?L~(-1)<ρ(TN)<8.32 mg?L~(-1))氮输出对受纳水体水质影响较大,而水保林(1.37 mg?L~(-1)<ρ(TN)<2.73 mg?L~(-1))和自然草地(1.13 mg?L~(-1)<ρ(TN)<2.14mg?L~(-1))氮输出对水质影响较小。五种土地利用方式单位面积总氮(TN)流失量整体表现为耕地>裸地>自然草地>水保林>经果林,其中耕地和裸地在大雨量、高强度降雨事件的影响下TN输出量急剧增大。耕地和裸地以颗粒态氮(PN)输出为主,分别占TN输出量的61%~87%和52%~81%;经果林、水保林、自然草地以溶解态氮(TDN)输出为主。五种土地利用方式流失的TDN中硝态氮(NO_3~--N)所占比例最高,硝态氮占总氮的比例由高到低整体表现为自然草地>水保林>经果林>裸地>耕地。单位面积TN流失量与时段雨强呈现较好的叁次函数关系。(4)降雨引起的耕地径流(0.73 mg?L~(-1)<ρ(TP)<2.49 mg?L~(-1))、裸地径流(0.10 mg?L~(-1)<ρ(TP)<0.50 mg?L~(-1))和经果林径流(0.13 mg?L~(-1)<ρ(TP)<0.46mg?L~(-1))磷输出对受纳水体磷的含量有增加的风险,而自然草地径流(0.03mg?L~(-1)<ρ(TP)<0.09 mg?L~(-1))影响较小。五种土地利用方式单位面积总磷(TP)流失量由大到小整体表现为耕地>裸地>经果林>水保林>自然草地,耕地和裸地在大雨量、高强度降雨事件的影响下单位面积TP输出量急剧增大。径流中磷素输出以颗粒态磷(PP)为主,颗粒态磷(PP)占TP的比例介于75%~98%之间。单位面积TP流失量与时段雨强呈现较好的叁次函数关系。喀斯特黄壤坡面水土流失和养分输出与土地利用方式和人为活动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可以通过优化土地利用结构(退耕还林还草,调整植被垂直结构,增加植被盖度),减少人为扰动来防治水土流失,减轻面源污染。(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18-06-01)
杨磊,张涵丹,陈利顶[10](2018)在《黄土宽梁缓坡丘陵区次降雨对土壤水分补给效率与阈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降水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主要水分来源,其对土壤水分的补给直接影响到植被生长和生态系统服务的维持,但由于降雨特征和植被结构影响,有限的降水资源并未得到有效利用.研究次降雨事件对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水分的补给效率和阈值,对于指导植被恢复、提高降水资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半干旱黄土丘陵区天然荒草、小麦、红豆草、沙棘和油松5种典型植被为例,通过不同水文年降雨和土壤水分动态监测,以土层20cm土壤水分动态作为衡量降雨是否得到有效补给的判断依据,研究了次降雨事件对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水分的补给效率与阈值.结果表明:(1)降雨补给的延滞时间、补给速率和补给效率与植被类型密切相关,不同植被之间存在较大差异.(2)天然荒草土层20cm处降雨补给的延滞时间为26.4h,其次为小麦27.8h、沙棘41.8h、红豆草50.0h和油松81.8h;降雨补给速率依次为:小麦0.40mm h~(-1)、天然荒草0.30mm h~(-1)、沙棘0.17mm h~(-1)、红豆草0.14mm h~(-1)、油松0.09mm h~(-1);降雨对土壤水分补给的效率依次为:天然荒草35.1%、小麦29.2%、沙棘16.8%、红豆草11.5%、油松4.2%.(3)通过线性拟合得到不同植被具有土壤水分补给作用的降雨有效补给阈值为:小麦6.8mm、天然荒草10.5mm、沙棘20.5mm、红豆草22.6mm、油松26.4mm,由此可知天然荒草地土壤水分对降雨响应较为敏感,油松林地土壤水分则难以得到降水有效补充.(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地球科学》期刊2018年04期)
次降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8月8日22时,启动重大气象灾害(台风)Ⅲ级应急响应;10日7时,发布台风黄色预警信号,12时,应急响应提升至Ⅱ级,发布暴雨橙色预警;同日17时,暴雨橙色预警升级为暴雨红色预警--台风“利奇马”挟风带雨,呼啸而来。这场考验,对于莒县尤为严峻:这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次降雨论文参考文献
[1].胡伟,翟星雨,李浩,乔宝玲,张兴义.黑土区农地集水区次降雨径流与输沙特征研究[J].土壤与作物.2019
[2].本报记者,刘江雪,管玉杰.林水共建筑起硬核“生态屏障”[N].日照日报.2019
[3].魏海宁,邢刚.东北冷涡影响下本溪地区2次降雨过程对比分析[J].农业灾害研究.2019
[4].朱燕琴,赵志斌,齐广平,康燕霞.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植被类型次降雨产流产沙特征[J].草地学报.2019
[5].裴承敏,王云琦,张守红,王玉杰.重庆缙云山毛竹林次降雨再分配特征及穿透雨的空间异质性[J].水土保持学报.2018
[6].赖春羊.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次降雨径流系数的影响因素研究[J].江西建材.2018
[7].蒲阳,王汝兰,罗明良,徐亚莉,林叶彬.不同雨量次降雨空间插值对比——以四川省南充市降雨为例[J].水文.2018
[8].何子淼,肖培青,郝仕龙,杨春霞.黄丘区野外坡面土壤水分变化对次降雨过程的响应[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8
[9].彭宏佳.喀斯特黄壤坡面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水土流失和养分输出对次降雨特征的响应[D].贵州大学.2018
[10].杨磊,张涵丹,陈利顶.黄土宽梁缓坡丘陵区次降雨对土壤水分补给效率与阈值研究[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