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加营养液微生物培养装置论文和设计-陈婧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化加营养液微生物培养装置,属于生物技术领域。一种自动化加营养液微生物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箱箱体、箱门和定位滚轮,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传动机构,并且在传动机构上设置有紫外消毒组件和营养液加液装置,可利用转动电机带动转动丝杆转动,转动丝杆在转动的过程中会带动移动块顺着转动丝杆移动,这样就可带动支撑框架移动,支撑框架移动的过程中会带动紫外消毒组件从左到右进行消毒,使消毒灭菌更全面,为微生物培养创造一个良好的无菌环境;同时可带动营养液加液装置移动,使营养液均匀地喷洒在培养皿上,通过这样的设置相比于人工手动加营养液更安全,可有效降低实验过程中微生物染菌的可能性。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自动化加营养液微生物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箱箱体(1)、箱门(7)和定位滚轮(8),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箱箱体(1)底部四角均固定安装有定位滚轮(8),所述培养箱箱体(1)左侧与箱门(7)一侧通过铰链连接,所述培养箱箱体(1)右侧面上端设置有可视窗口A(2),所述培养箱箱体(1)右侧位于可视窗口A(2)下侧设置有控制电脑(3),所述培养箱箱体(1)前后两侧面设置有可视窗口B(5),所述培养箱箱体(1)内部底面中部设置有培养皿安置槽(11),所述培养箱箱体(1)内部底面前后两侧设置有滑动槽(10),所述滑动槽(10)上设置有移动块(4),所述移动块(4)内部与传动机构(6)右侧活动套接,所述传动机构(6)设置在滑动槽(10)上方,所述移动块(4)顶部与支撑框架(9)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框架(9)内侧上端设置有紫外消毒组件,所述支撑框架(9)内侧下端设置有营养液加液装置(14)。

设计方案

1.一种自动化加营养液微生物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箱箱体(1)、箱门(7)和定位滚轮(8),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箱箱体(1)底部四角均固定安装有定位滚轮(8),所述培养箱箱体(1)左侧与箱门(7)一侧通过铰链连接,所述培养箱箱体(1)右侧面上端设置有可视窗口A(2),所述培养箱箱体(1)右侧位于可视窗口A(2)下侧设置有控制电脑(3),所述培养箱箱体(1)前后两侧面设置有可视窗口B(5),所述培养箱箱体(1)内部底面中部设置有培养皿安置槽(11),所述培养箱箱体(1)内部底面前后两侧设置有滑动槽(10),所述滑动槽(10)上设置有移动块(4),所述移动块(4)内部与传动机构(6)右侧活动套接,所述传动机构(6)设置在滑动槽(10)上方,所述移动块(4)顶部与支撑框架(9)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框架(9)内侧上端设置有紫外消毒组件,所述支撑框架(9)内侧下端设置有营养液加液装置(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加营养液微生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6)包括转动电机(12)和转动丝杆(13),所述转动电机(12)的输出轴与转动丝杆(13)左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丝杆(13)右侧延伸至培养箱箱体(1)内部,所述转动丝杆(13)右端活动套接在移动块(4)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加营养液微生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消毒组件包括紫外消毒灯管(15)、固定轴承(17)和转动轴(16),所述固定轴承(17)固定安装在支撑框架(9)内侧壁面上端,所述固定轴承(17)内侧与转动轴(16)左右两端活动连接,所述转动轴(16)中部与紫外消毒灯管(15)内部固定套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加营养液微生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液加液装置(14)包括营养液储存箱(18)、营养液加液管(19)、连接块(20)、营养液出液管(21)和喷液头(22),所述营养液储存箱(18)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块(20),所述连接块(20)两侧与支撑框架(9)内侧壁面固定连接,所述营养液储存箱(18)顶部中间设置有营养液加液管(19),所述营养液储存箱(18)底部固定安装有多个营养液出液管(21),所述每个营养液出液管(21)下端均固定安装有喷液头(22)。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动化加营养液微生物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微生物学是一门典型的生命科学学科。研究微生物的结构、功能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涉及到许多不同的应用,所有这些应用都有一个共同的要求:精确培养。近年来,微生物的使用大幅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微生物的使用范围广泛,一般多利用于病原、害虫、杂草防治或诱发作物,或是由微生物的有效成分经由配方所制成产品,一般由自然界分离所得,惟也可再经人工品系改良,如人为诱变、汰选或遗传基因改造。以微生物制作的产品多半无毒性,而且在环境中能被生物所分解。微生物种类众多,包含细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或病毒。其作用机制可经由毒素的生产、侵入寄生、病原性和竞争。目前,市场上的微生物培养器皿,一般较为简单,无法自动加营养液,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人工手动加营养液,而在微生物培养过中人工加营养液会破坏无菌的环境,可能会使培养微生物染菌,导致实验失败。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下问题:

(1)现有的微生物培养装置结构简单,无法自动加营养液,使用效率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加营养液微生物培养装置,它可以解决现有的微生物培养装置结构简单,无法自动加营养液,使用效率低的问题。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化加营养液微生物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箱箱体、箱门和定位滚轮,所述培养箱箱体底部四角均固定安装有定位滚轮,所述培养箱箱体左侧与箱门一侧通过铰链连接,所述培养箱箱体右侧面上端设置有可视窗口A,所述培养箱箱体右侧位于可视窗口A下侧设置有控制电脑,所述培养箱箱体前后两侧面设置有可视窗口B,所述培养箱箱体内部底面中部设置有培养皿安置槽,所述培养箱箱体内部底面前后两侧设置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上设置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内部与传动机构右侧活动套接,所述传动机构设置在滑动槽上方,所述移动块顶部与支撑框架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框架内侧上端设置有紫外消毒组件,所述支撑框架内侧下端设置有营养液加液装置。

优选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转动电机和转动丝杆,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转动丝杆左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丝杆右侧延伸至培养箱箱体内部,所述转动丝杆右端活动套接在移动块内部。通过这样的设置,可利用转动电机带动转动丝杆转动,转动丝杆在转动的过程中会带动移动块顺着转动丝杆移动,这样就可带动支撑框架移动,支撑框架移动的过程中会带动紫外消毒组件和营养液加液装置移动,既可以对微生物培养皿全面消毒,有可均匀地喷洒营养液。

优选地,所述紫外消毒组件包括紫外消毒灯管、固定轴承和转动轴,所述固定轴承固定安装在支撑框架内侧壁面上端,所述固定轴承内侧与转动轴左右两端活动连接,所述转动轴中部与紫外消毒灯管内部固定套接。通过这样的设置,由于微生物在进行培养的过程中需要保持在无菌培养环境下,因此设置有紫外消毒组件,并且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支撑框架,从而带动紫外消毒组件从左到右进行消毒,使消毒灭菌更全面,为微生物培养创造一个良好的无菌环境。

优选地,所述营养液加液装置包括营养液储存箱,营养液加液管,连接块、营养液出液管和喷液头,所述营养液储存箱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两侧与支撑框架内侧壁面固定连接,所述营养液储存箱顶部中间设置有营养液加液管,所述营养液储存箱底部固定安装有多个营养液出液管,所述每个营养液出液管下端均固定安装有喷液头。通过设置有可移动的营养液加液装置,通过将营养液加液装置安装在可移动的支撑框架上,当使用本装置时,可先通过营养液加液管向营养液储存箱内预存微生物所需的营养液,然后通过操作控制电脑,打开电磁阀使营养液均匀的喷洒在培养皿上,通过这样的设置相比于人工手动加营养液更安全,可有效降低实验过程中微生物染菌的可能性。

3.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传动机构,由于微生物在进行培养的过程中需要保持在无菌培养环境下,并且现有的微生物培养装置结构简单,无法自动加营养液,使用效率低,因此设置有传动机构,可利用转动电机带动转动丝杆转动,转动丝杆在转动的过程中会带动移动块顺着转动丝杆移动,这样就可带动支撑框架移动,支撑框架移动的过程中会带动紫外消毒组件和营养液加液装置移动,既可以对微生物培养皿全面消毒,又可均匀地喷洒营养液;

(2)本实用新型置有紫外消毒组件和营养液加液装置,目前,市场上的微生物培养器皿,一般较为简单,无法自动加营养液,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人工手动加营养液,而在微生物培养过中人工加营养液会破坏无菌的环境,可能会使培养微生物染菌,导致实验失败,因此本实用新型置有紫外消毒组件和营养液加液装置,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支撑框架,从而带动紫外消毒组件从左到右进行消毒,使消毒灭菌更全面,为微生物培养创造一个良好的无菌环境;同时通过将营养液加液装置安装在可移动的支撑框架上,当使用本装置时,可先通过营养液加液管向营养液储存箱内预存微生物所需的营养液,然后通过操作控制电脑,打开电磁阀使营养液均匀的喷洒在培养皿上,通过这样的设置相比于人工手动加营养液更安全,可有效降低实验过程中微生物染菌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培养箱箱体、2可视窗口A、3控制电脑、4移动块、5可视窗口B、6传动机构、7箱门、8定位滚轮、9支撑框架、10滑动槽、11培养皿安置槽、12转动电机、13转动丝杆、14营养液加液装置、15紫外消毒灯管、16转动轴、17固定轴承、18营养液储存箱、19营养液加液管、20连接块、21营养液出液管、22喷液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一种自动化加营养液微生物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箱箱体1、箱门7和定位滚轮8,培养箱箱体1底部四角均固定安装有定位滚轮8,培养箱箱体1左侧与箱门7一侧通过铰链连接,培养箱箱体1右侧面上端设置有可视窗口A2,培养箱箱体1右侧位于可视窗口A2下侧设置有控制电脑3,培养箱箱体1前后两侧面设置有可视窗口B5,培养箱箱体1内部底面中部设置有培养皿安置槽11,培养箱箱体1内部底面前后两侧设置有滑动槽10,滑动槽10上设置有移动块4,移动块4内部与传动机构6右侧活动套接,传动机构6设置在滑动槽10上方,移动块4顶部与支撑框架9底部固定连接,支撑框架9内侧上端设置有紫外消毒组件,支撑框架9内侧下端设置有营养液加液装置14。

传动机构6包括转动电机12和转动丝杆13,转动电机12的输出轴与转动丝杆13左端固定连接,转动丝杆13右侧延伸至培养箱箱体1内部,转动丝杆13右端活动套接在移动块4内部。

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传动机构6,由于微生物在进行培养的过程中需要保持在无菌培养环境下,并且现有的微生物培养装置结构简单,无法自动加营养液,使用效率低,因此设置有传动机构6,可利用转动电机12带动转动丝杆13转动,转动丝杆13在转动的过程中会带动移动块4顺着转动丝杆13移动,这样就可带动支撑框架9移动,支撑框架9移动的过程中会带动紫外消毒组件和营养液加液装置14移动,既可以对微生物培养皿全面消毒,又可均匀地喷洒营养液。

实施例2:基于实施例1但有所不同的是,紫外消毒组件包括紫外消毒灯管15、固定轴承17和转动轴16,固定轴承17固定安装在支撑框架7内侧壁面上端,固定轴承17内侧与转动轴16左右两端活动连接,转动轴16中部与紫外消毒灯管15内部固定套接。

营养液加液装置14包括营养液储存箱18、营养液加液管19、连接块20、营养液出液管21和喷液头22,营养液储存箱18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块20,连接块20两侧与支撑框架9内侧壁面固定连接,营养液储存箱18顶部中间设置有营养液加液管19,营养液储存箱18底部固定安装有多个营养液出液管21,每个营养液出液管21下端均固定安装有喷液头22。

本实用新型置有紫外消毒组件和营养液加液装置14,目前,市场上的微生物培养器皿,一般较为简单,无法自动加营养液,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人工手动加营养液,而在微生物培养过中人工加营养液会破坏无菌的环境,可能会使培养微生物染菌,导致实验失败,因此本实用新型置有紫外消毒组件和营养液加液装置14,通过传动机构6带动支撑框架9,从而带动紫外消毒组件从左到右进行消毒,使消毒灭菌更全面,为微生物培养创造一个良好的无菌环境;同时通过将营养液加液装置14安装在可移动的支撑框架9上,当使用本装置时,可先通过营养液加液管19向营养液储存箱18内预存微生物所需的营养液,然后通过操作控制电脑3,打开电磁阀使营养液均匀的喷洒在培养皿上,通过这样的设置相比于人工手动加营养液更安全,可有效降低实验过程中微生物染菌的可能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自动化加营养液微生物培养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11093.3

申请日:2019-01-23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3(河北)

授权编号:CN209468438U

授权时间:20191008

主分类号:C12M 1/12

专利分类号:C12M1/12;C12M1/00

范畴分类:18H;

申请人:河北环境工程学院

第一申请人:河北环境工程学院

申请人地址:066102 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金港大道8号

发明人:陈婧

第一发明人:陈婧

当前权利人:河北环境工程学院

代理人:汪浩

代理机构:11530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华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自动化加营养液微生物培养装置论文和设计-陈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