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坑结构,包括土层和抵触于土层的挡土墙,挡土墙围成基坑,挡土墙背离基坑的一面设有混凝土防水层,所述混凝土防水层背离挡土墙的一面涂刷有装饰层;所述基坑的底面浇筑有混凝土基层,混凝土基层的上表面设有防震防水层,防震防水层背离混凝土防水层的一面浇筑有保护层,保护层背离防震防水层的一面浇筑有找平层,所述保护层的两侧挖设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的开口设有槽盖板,所述排水槽内设有把排水槽内的水排走的排水组件。这种基坑结构简单,设置合理,不仅能够有效防止水从土层渗入基坑内,使得基坑不易损坏,而且能够把基坑内的积水排出,从而保持基坑内的干爽,延长基坑的使用寿命。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基坑结构,包括土层(1)和抵触于土层(1)的挡土墙(2),挡土墙(2)围成基坑(3),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土墙(2)背离基坑(3)的一面设有混凝土防水层(4),所述混凝土防水层(4)背离挡土墙(2)的一面涂刷有装饰层(5);所述基坑(3)的底面浇筑有混凝土基层(6),所述混凝土基层(6)的上表面设有防震防水层(7),所述防震防水层(7)背离混凝土防水层(4)的一面浇筑有保护层(8),所述保护层(8)背离防震防水层(7)的一面浇筑有找平层(10),所述保护层(8)的两侧挖设有排水槽(9),所述排水槽(9)的开口设有槽盖板(91),所述排水槽(9)内设有把排水槽(9)内的水排走的排水组件;所述防震防水层(7)包括聚苯乙烯泡沫板层(71)、隔离层(72)和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聚酯胎防水卷材层(73),聚苯乙烯泡沫板层(71)与混凝土基层(6)抵触,隔离层(72)浇筑于聚苯乙烯泡沫板层(71)背离混凝土基层(6)的一面,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聚酯胎防水卷材层(73)与隔离层(72)背离聚苯乙烯泡沫板层(71)的一面粘合,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聚酯胎防水卷材层(73)与保护层(8)抵触;所述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聚酯胎防水卷材层(73)的材质具体为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聚酯胎防水卷材,相邻两块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聚酯胎防水卷材搭接150mm;所述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聚酯胎防水卷材层(73)与两侧的挡土墙(2)粘合并向上延伸至混凝土防水层(4)。
设计方案
1.一种基坑结构,包括土层(1)和抵触于土层(1)的挡土墙(2),挡土墙(2)围成基坑(3),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土墙(2)背离基坑(3)的一面设有混凝土防水层(4),所述混凝土防水层(4)背离挡土墙(2)的一面涂刷有装饰层(5);所述基坑(3)的底面浇筑有混凝土基层(6),所述混凝土基层(6)的上表面设有防震防水层(7),所述防震防水层(7)背离混凝土防水层(4)的一面浇筑有保护层(8),所述保护层(8)背离防震防水层(7)的一面浇筑有找平层(10),所述保护层(8)的两侧挖设有排水槽(9),所述排水槽(9)的开口设有槽盖板(91),所述排水槽(9)内设有把排水槽(9)内的水排走的排水组件;所述防震防水层(7)包括聚苯乙烯泡沫板层(71)、隔离层(72)和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聚酯胎防水卷材层(73),聚苯乙烯泡沫板层(71)与混凝土基层(6)抵触,隔离层(72)浇筑于聚苯乙烯泡沫板层(71)背离混凝土基层(6)的一面,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聚酯胎防水卷材层(73)与隔离层(72)背离聚苯乙烯泡沫板层(71)的一面粘合,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聚酯胎防水卷材层(73)与保护层(8)抵触;所述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聚酯胎防水卷材层(73)的材质具体为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聚酯胎防水卷材,相邻两块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聚酯胎防水卷材搭接150mm;所述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聚酯胎防水卷材层(73)与两侧的挡土墙(2)粘合并向上延伸至混凝土防水层(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苯乙烯泡沫板层(71)的材质具体为聚苯乙烯泡沫板,聚苯乙烯泡沫板的接头采用双面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聚酯胎防水卷材层(73)与所述保护层(8)之间设有无纺布层(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土墙(2)的底面位于混凝土基层(6)的底面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找平层(10)的表面浇筑于支撑柱(12),支撑柱(12)浇筑有用于支撑挡土墙(2)的横梁(13)。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坑结构。
背景技术
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开挖前应根据地质水文资料,结合现场附近建筑物情况,决定开挖方案,并作好防水排水工作。随着基坑的开挖越来越深,面积越来越大,地下连续墙的设计和施工越来越复杂,所需要的理论和技术也越来越高。
现有的公开号为CN207436077U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坑排水结构,用以排泄基坑侧壁的渗水;包括有集水槽、排水槽以及将集水槽水平悬吊的斜拉绳;所述集水槽的横截面呈U形,并且在集水槽的底部、沿纵向间隔开设有竖向通孔;所述集水槽沿基坑侧壁纵向通长设置,且位于在基坑侧壁上渗水点的斜下方;其中,集水槽至基坑侧壁的水平距离为0.3m~1m,集水槽至基坑侧壁上渗水点的竖向距离为1m~3m,所述斜拉绳两组,其中一组沿纵向平行间隔连接在集水槽的内侧边与基坑侧壁之间,另一组沿纵向平行间隔连接在集水槽的外侧边与基坑侧壁之间;所述排水槽的横截面呈U形,并且U形排水槽的开口正对集水槽的竖向通孔;所述排水槽沿基坑侧壁纵向通长布置在基坑底部,且排水槽埋设在基坑底部的土层中。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这种基坑排水结构虽然能够排水,但基坑侧壁不断有水渗入基坑内,使得基坑侧壁容易损坏,从而降低基坑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坑结构,它解决了基坑侧壁不断有水渗入基坑内,使得基坑侧壁容易损坏的问题,从而延长基坑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基坑结构,包括土层和抵触于土层的挡土墙,挡土墙围成基坑,所述挡土墙背离基坑的一面设有混凝土防水层,所述混凝土防水层背离挡土墙的一面涂刷有装饰层;所述基坑的底面浇筑有混凝土基层,所述混凝土基层的上表面设有防震防水层,所述防震防水层背离混凝土防水层的一面浇筑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背离防震防水层的一面浇筑有找平层,所述保护层的两侧挖设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的开口设有槽盖板,所述排水槽内设有把排水槽内的水排走的排水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土墙背离土层的一侧设置混凝土防水层,从而有效防止水从挡土墙渗入基坑内;基坑的底部设有防震防水层,防震防水层不仅防止水从基坑的底部渗入基坑内,而且使得基坑的底部起到防震的作用。若有水从基坑的开口流入基坑,水会汇聚至排水槽内,从而便于排水组件把水排走,从而保持基坑内的干爽。这种基坑结构简单,设置合理,不仅能够有效防止水从土层渗入基坑内,使得基坑不易损坏,而且能够把基坑内的积水排出,从而保持基坑内的干爽,延长基坑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震防水层包括聚苯乙烯泡沫板层、隔离层和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聚酯胎防水卷材层,聚苯乙烯泡沫板层与混凝土基层抵触,隔离层浇筑于聚苯乙烯泡沫板层背离混凝土基层的一面,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聚酯胎防水卷材层与隔离层背离聚苯乙烯泡沫板层的一面粘合,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聚酯胎防水卷材层与保护层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苯乙烯泡沫板层不仅抗压强度大,而且能够起到较好的抗震作用,有助于提高基坑的防震性能;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聚酯胎防水卷材层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有助于提高基坑的防水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聚苯乙烯泡沫板层的材质具体为聚苯乙烯泡沫板,聚苯乙烯泡沫板的接头采用双面胶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邻两块聚苯乙烯泡沫板接头采用双面胶连接,操作简单,对施工工人无特殊要求,可安排杂工进行穿插施工,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有利于加快施工速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聚酯胎防水卷材层的材质具体为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聚酯胎防水卷材,相邻两块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聚酯胎防水卷材搭接150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水不能从相邻两块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聚酯胎防水卷材连接处渗入基坑内,从而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聚酯胎防水卷材层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从而有利于提高基坑的防水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聚酯胎防水卷材层与两侧的挡土墙粘合并向上延伸至混凝土防水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水不能从防震防水层与挡土墙的连接处渗入基坑,从而保障基坑内的干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聚酯胎防水卷材层与所述保护层之间设有无纺布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时,无纺布层干铺粘合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聚酯胎防水卷材层,使得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聚酯胎防水卷材层与所述保护层隔开,从而保障保护层施工时不会影响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聚酯胎防水卷材层,有利于提高基坑的防水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土墙的底面位于混凝土基层的底面的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土墙比混凝土基层更加的深入土层,使得挡土墙能够承受更大的横向载荷,使得基坑更加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找平层的表面浇筑于支撑柱,支撑柱浇筑有用于支撑挡土墙的横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柱支撑横梁,从而保障横梁更加稳定,使得横梁更加有效的支撑挡土墙,从而增强挡土墙承受横向载荷的能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挡土墙背离土层的一侧设置混凝土防水层,从而有效防止水从挡土墙渗入基坑内;基坑的底部设有防震防水层,防震防水层不仅防止水从基坑的底部渗入基坑内,而且使得基坑的底部起到防震的作用。若有水从基坑的开口流入基坑,水会汇聚至排水槽内,从而便于排水组件把水排走,从而保持基坑内的干爽。这种基坑结构简单,设置合理,不仅能够有效防止水从土层渗入基坑内,使得基坑不易损坏,而且能够把基坑内的积水排出,从而保持基坑内的干爽,延长基坑的使用寿命;
2.找平层的表面浇筑于支撑柱,支撑柱浇筑有用于支撑挡土墙的横梁,支撑柱支撑横梁,从而保障横梁更加稳定,使得横梁更加有效的支撑挡土墙,从而增强挡土墙承受横向载荷的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防震防水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土层;2、挡土墙;3、基坑;4、混凝土防水层;5、装饰层;6、混凝土基层;7、防震防水层;71、聚苯乙烯泡沫板层;72、隔离层;73、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聚酯胎防水卷材层;8、保护层;9、排水槽;91、槽盖板;10、找平层;11、无纺布层;12、支撑柱;13、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基坑结构,包括土层1和抵触于土层1的挡土墙2,挡土墙2围成基坑3;在本实施例中,挡土墙2的厚度至少为80cm,至少四块挡土墙2围成基坑3。
参照图1,挡土墙2背离基坑3的一面设有混凝土防水层4,混凝土防水层4背离挡土墙2的一面涂刷有装饰层5;在本实施例中,混凝土防水层4在制作时添加防水粉,防水粉的品牌具体为防水世家;装饰层5具体使用水泥浆层和白石灰制作,使得基坑3的内侧壁更加美观。
参照图1和图2,基坑3的底面浇筑有混凝土基层6,混凝土基层6的上表面设有防震防水层7,在本实施例中,防震防水层7包括聚苯乙烯泡沫板层71、隔离层72和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聚酯胎防水卷材层73,聚苯乙烯泡沫板层71与混凝土基层6抵触,隔离层72浇筑于聚苯乙烯泡沫板层71背离混凝土基层6的一面,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聚酯胎防水卷材层73与隔离层72背离聚苯乙烯泡沫板层71的一面粘合;聚苯乙烯泡沫板层71的材质具体为聚苯乙烯泡沫板,聚苯乙烯泡沫板的接头采用双面胶连接;隔离层72具体为水泥砂浆层,水泥砂浆层为常用的建筑层结构,便于工人施工;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聚酯胎防水卷材层73的材质具体为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聚酯胎防水卷材,相邻两块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聚酯胎防水卷材搭接150mm;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聚酯胎防水卷材层73与两侧的挡土墙2粘合并向上延伸至混凝土防水层4。混凝土基层6的底面位于挡土墙2底面的上方,即挡土墙2比混凝土基层6更加的深入土层1,使得挡土墙2能够承受更大的横向载荷,使得基坑3更加安全可靠。
参照图1和图2,防震防水层7背离混凝土防水层4的一面浇筑有保护层8,保护层8背离防震防水层7的一面浇筑有找平层10;在本实施例中,防震防水层7与保护层8之间设有无纺布层11,即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聚酯胎防水卷材层73与所述保护层8之间设有无纺布层11。保护层8的两侧挖设有排水槽9,排水槽9的开口设有槽盖板91,槽盖板91的上表面与找平层10的上表面在同一平面内,排水槽9内设有把排水槽9内的水排走的排水组件。找平层10的表面浇筑于支撑柱12,支撑柱12上浇筑有横梁13,横梁13用于支撑基坑3侧壁的挡土墙2。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挡土墙2背离土层1的一侧设置混凝土防水层4,从而有效防止水从挡土墙2渗入基坑3内;基坑3的底部设有防震防水层7,防震防水层7不仅防止水从基坑3的底部渗入基坑3内,而且使得基坑3的底部起到防震的作用。若有水从基坑3的开口流入基坑3,水会汇聚至排水槽9内,从而便于排水组件把水排走,从而保持基坑3内的干爽。这种基坑3结构简单,设置合理,不仅能够有效防止水从土层1渗入基坑3内,使得基坑3不易损坏,而且能够把基坑3内的积水排出,从而保持基坑3内的干爽,延长基坑3的使用寿命。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16773.7
申请日:2019-01-0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4(广东)
授权编号:CN209798764U
授权时间:20191217
主分类号:E02D17/04
专利分类号:E02D17/04;E02D31/02;E02D31/08;E02D19/08;E02D29/02;E02D19/18
范畴分类:36C;36E;
申请人:广东恒基隆建设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广东恒基隆建设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下西村上围工业区8号7楼1号办公室
发明人:陈文忠;梁锦成;陈锐成
第一发明人:陈文忠
当前权利人:广东恒基隆建设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挡土墙论文; 防水层论文; 防水混凝土论文; 自粘防水卷材论文; 保护层厚度论文; 混凝土保护层论文; 聚苯乙烯论文; 改性沥青论文; 泡沫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