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中级学习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汉语,学习者,字调,塔吉克斯坦,水平,口语,书面语。
中级学习者论文文献综述
尹燕,何新茹[1](2019)在《中级韩国语学习者格助词替代偏误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韩国语中级水平的学生写作材料为对象,分析格助词替代偏误,并且在学习者中选出焦点小组,对焦点小组学习者进行访谈并分析其偏误原因。通过分析,最终发现母语影响、目标语的复杂性、教育性问题等偏误原因。其中母语影响是出现最多的偏误原因,其次是目标语的复杂性。本论文目的在于为韩国语中级水平的学习者的写作教育提供基础材料。(本文来源于《韩国语教学与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冯雅[2](2019)在《塔吉克斯坦中级阶段汉语学习者单字调偏误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的实验是以塔吉克斯坦中级阶段汉语学习者为实验对象,以声学实验方法为主、听辨实验方法为辅,声学实验的单字调语音材料使用Praat语音学专业分析软件进行整理和分析,将提取的基频数据做调型,同时用石峰老师的T值计算方法进行归一化后的值做出调值图,确定塔吉克斯坦汉语学习者的声调格局。最后将听辨实验和声学实验的结果相结合得出塔吉克斯坦汉语学习者偏误情况,通过偏误分析理论、对比分析理论等方法找出偏误原因。或可为改善塔吉克斯坦汉语学习者学习声调习得较难的问题尽一些绵薄之力。研究结果发现:塔吉克斯坦汉语学习者对声调的调型掌握比调值要好,其中出现调型偏误最多的是阳平,调值偏误的特点是他们在发音时调值同普通话相比降升幅点及相对音高掌握的不准确。根据本研究对塔吉克斯坦汉语学习者实验偏误分析情况主要归纳出两点建议:首先注重声调感知的训练,其次注重声调调型、调值的教学,尤其注重调值的教学及训练,提出针对塔吉克斯坦汉语学习者声调习得的方法。(本文来源于《新疆大学》期刊2019-05-25)
何丽丽[3](2019)在《中级汉语学习者书面表达准确性发展的个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写作是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之中应该掌握的重要技能之一。通过分析学习者书面语产出以及发展的情况,可以帮助教师比较全面地了解学习者语言运用的效果和规律,从而发现学习者存在的问题,更好地指导教学,帮助学习者提高书面语写作能力。目前学界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写作研究多以横向比较为主,本文则希望着眼于纵向,对学习者书面表达的总体发展情况和个体发展差异做一探索。本文聚焦于写作准确性的发展情况,从CET中级水平班选取了六名美国汉语学习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叁人中文水平较高,为高起点组;叁人中文水平相对较低,为低起点组。笔者收集了这六名学习者参与沉浸式学习两个月以来的书面语产出语料,共计36篇。然后,笔者对学习者作文语料中各个层面的错误进行了标注和统计,之后从全体、不同水平和个体叁个层面,客观地呈现了六名学习者书面语产出准确性的发展和变化情况。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来看六名学习者在书面语准确性上均呈现一定的上升发展。自身汉语水平的差异导致了学习者书面语准确性发展路径的不同,我们发现低起点组学习者在词汇、语法、篇章层面的错误率在波动之中均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同时,高起点组叁名学习者词汇和语法层面的错误率在波动中显示出非常微弱的上升趋势,篇章层面错误率在波动中体现出较为微弱的下降趋势。个体学习者书面语准确性的发展路径与全体以及不同组别的发展路径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个体学习者书面语准确性的发展路径均为动态的、充满变异的过程。根据我们的研究结果,本文针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写作课和综合课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第一,教师应当合理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课堂活动,要让学习者加强对书面语准确性薄弱方面的关注。第二,教师要根据学习者不同时期的语言能力适当调整自己的教学重点。第叁,教师应该多加关注学习者书面语产出之中的顽固性错误,增强对学生顽固性错误反馈的频率和强度,来帮助学习者提高其书面语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期刊2019-05-24)
关卉[4](2019)在《汉语中级水平韩国学习者写作偏误分析与教学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汉语写作是汉语学习者需要掌握的一项技能,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在词语、语法、语篇等方面的写作都有一定的要求与标准。目前中级水平韩国学习者的写作水平并未达标,这是因为大部分学校汉语课程中专门的写作技能课设置较少,“写”的技能训练不足是导致学生写作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本文以大连外国语大学中级综合课中的书面表达为研究语料,考察韩国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偏误类型并分析其原因,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利用中级综合课提高学生“写”的技能这一问题提出了教学建议。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绪论是从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综述、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几方面进行阐述,着重对韩国学生书面表达的偏误、汉语写作教学进行概述;第一章从词汇、语法、语篇、语体等角度考察韩国学生写作中出现的偏误类型并进行偏误统计;第二章对韩国学习者汉语写作中出现的偏误原因进行分析;第叁章针对在综合课上如何培养韩国学生“写”的技能提出了教学建议;结语部分是本文的结论、创新点和不足。本文研究发现,韩国学习者在写作中出现的偏误主要集中在词汇、语法、语篇等方面,产生这些偏误的原因有母语负迁移、目的语规则的泛化、学习策略、交际策略和教学策略,其中母语负迁移和目的语规则的泛化是主要原因。本文的创新点是针对中级综合课的书面表达的材料,分析了韩国学习者写作的偏误类型与原因,并为综合课培养学生“写”的技能提出了教学建议,即综合课要合理安排技能教学,不能忽视“写”的训练;不足之处是受到自身水平局限性的影响,对语料的分析不够深入,偏误的分类在一定程度上不够严谨,进而使一部分统计数据可能出现一些偏差,提出的一些教学建议还不成熟,希望今后能够提升自身的研究水平,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继续深入研究。(本文来源于《大连外国语大学》期刊2019-05-19)
李静文[5](2019)在《秘鲁初、中级汉语学习者单双字调偏误分析及教学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专门的声调教学虽然只集中在入门课中,但是学生声调的学习和纠音却会伴随整个语言学习的过程。声调不准会导致洋腔洋调的出现,有时甚至会因此产生沟通障碍。本文针对在孔院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即秘鲁学生T2和T3上存在较多问题,着手收集了初级和中级汉语学习者发音的第一手资料,利用现代的语音分析手段,从单字调和双字调两个方面入手对语音材料进行分析,以偏误分析、中介语理论以及声调格局理论对秘鲁初、中级学生进行单双字调的发音分析,从数据分析结果中找出秘鲁学生在单双字调发音中存在的偏误。最终经过对语音材料的分析研究,笔者发现,秘鲁学生单字调上T2和T3偏误率较高,其中T2的发音偏向T3,拐点靠后;T3的发音偏向T2,拐点靠前。在总偏误上,中级学生低于初级学生。在双字调上,秘鲁学生T2+T1,T3+T3,T4+T3偏误率较高,双字调上的偏误表现与单字调上的偏误表现基本吻合。通过对比初、中级学生的发音分析结果,发现中级学生与初级学生相比,双字调偏误率有所降低,前调T3变调趋势更加明显,这一现象可能与中级学生声调熟练度较高、语感较好有关。最后本文根据语音分析的结果,结合自身在秘鲁的教学经验和当地孔院教学实际,针对不同层级出现的声调习得偏误提出了一些声调教学的相关建议。(本文来源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期刊2019-05-01)
张培[6](2019)在《中级汉语学习者任务前准备时间对口语产出流利度和准确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任务教学法在二语习得领域的发展,任务条件和口语产出之间的关系也引起了国内外一些学者的关注,而任务准备时长和准确度与流利度之间的关系却一直未有定论。迄今为止,国内外相关研究集中于英语口语,关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相关研究少之又少。本研究通过实验的方法,对比不同准备时长下中级汉语学习者的口语产出的准确度和流利度各项特征。同时,对Skehan的注意力资源有限模型或Robinson的多注意力模型进行验证。本研究以上海外国语大学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36名通过hsk中级口语考试的学生为实验对象。在正式试验的前一个月,对共42名被试进行了准备时间为3分钟的前测,最终根据其口语表现结果挑选出36名口语水平无显着差异的被试。所有受试者被随机分为3组,每组的任务前准备时间分别为0/1/5分钟。实验中,所有被试必须按要求在指定时间内完成一项看图说话的口语任务,这种口语考察方式是被试较为熟悉的,符合中级阶段学习者的认知要求。对于被试产出的口语样本,从代表流利度的速率B、无声停顿、有声停顿和修正重复,以及代表准确度的句法准确度和词汇准确度几项特征对文本数据进行定量分析,本次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随着任务前准备时间的增长,学习者的口语流利度和准确度都有所上升,单位时间内产出的字数更多,停顿和修正更少,各项准确度也更高。2、任务前准备时间对流利度和准确度有着不同的影响,在流利度方面,5分钟组与无准备时间组在速率B和修正重复时长上差异明显。在准确度方面,5分钟组被试在词汇准确度方面明显提高。本实验丰富了关于任务前准备时间对口语流利度、准确度影响的研究,验证了Robinson的多注意力资源模型,即随着准备时间的减少,任务认知难度提高,口语产出的各项特征都会下降。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我们讨论了汉语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任务型口语产出中,任务前准备时间对提高学习者口语表达能力的启示,并以此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以及测试提出一些参考建议,也为今后其他研究者对类似课题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提出一些建议。(本文来源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期刊2019-05-01)
徐琳琳[7](2019)在《中级水平汉语学习者言说类话语标记习得情况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言说类话语标记是汉语话语标记中的一类,高频率地出现在日常言语交际中。对汉语学习者而言,能否正确使用言说类话语标记,无疑会直接影响其汉语表达效果。此次研究选取中级汉语听说教材中的20个言说类话语标记作为考察项,首先对教材编排情况进行论述,其次通过问卷调查、录音材料分析的方式对中级水平汉语学习者言说类话语标记的习得情况进行考察。研究结果表明:(1)教材在编写课文内容时侧重体现语篇功能标记;言说类话语标记作为每课的学习重点,存在位置分布不均、复现率低等问题;教材对言说类话语标记的讲解不够全面,例句及练习形式简单。(2)中级水平汉语学习者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倾向于使用语篇功能标记衔接话语;在言语行为过程中,会反复使用言说类话语标记衔接语篇,亦存在话语标记的连用现象;对言说类话语标记的使用具备各自的习惯;在实际使用中存在偏误现象,包括对言说类话语标记的误代、误加、遗漏等。本文分析了中级水平汉语学习者使用言说类话语标记的偏误成因,从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学习者学习叁个角度提出教学建议。有助于汉语听说教材更新内容设置,汉语教师调整教学方法,汉语学习者改进学习方法从而帮助中级水平汉语学习者掌握言说类话语标记的意义及用法。(本文来源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期刊2019-05-01)
张警震[8](2019)在《CIEE中级汉语水平学习者口语偏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论文以2018年CIEE中央民族大学教学点暑假短期汉语培训项目中级汉语语言生为研究对象,旨在考察他们口语中出现的词句偏误,以期发现规律,提出减少口语偏误出现策略。语料的收集主要来源于语言生的口语练习作业,笔者将这些口语录音作业进行转写,再将所得文本进行整理分析和归纳。CIEE,全称为美国国际教育交流协会(Council o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al Exchange),1947年成立于美国缅因州波特兰,员工遍布于全球40多个国家。以“帮助人们更好的了解、掌握知识、发展技能,从而适应一个更加互相依存和文化多元的世界”为其发展使命。自1980年在北京大学启动第一个美国学生来华交流项目以来,CIEE目前在中国北京、上海和南京共设立4个学习中心。CIEE是全球交换学生服务领域的领导者。每年通过各种形式不同的全球游学文化交流项目,使世界上许多汉语学习者的成长发展、潜能开发都得益于此。他们既有高中生、大学生,也不乏年轻的专业人士和教育工作者。CIEE是会员制且非盈利性的一个组织,其会员由近300个学术机构组成,他们帮助CIEE确定项目的发展方向。笔者于2018年夏季在CIEE中文项目实习,担任CIEE中级班中文辅导教师,有机会对中级班学生的口语偏误情况和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进行观察和研究。为此,笔者以CIEE中级班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出现的口语偏误。论文对语言生的口语偏误分析主要从词和句两个层面来进行。本文涉及到的词汇偏误有“了”字偏误、近义词偏误、离合词误用、否定副词“不”和“没(没有)”的错用等。句子层面分为句子成分和句型错序两个部分,存在的偏误包括语序偏误、“是”字判断句偏误、“是..…的”强调句偏误等。其次,笔者通过对学习者母语与汉语的对比以及问卷、采访等形式,对偏误原因进行探寻,得出学习者的情感因素、认知策略、母语影响和目的语知识负迁移是造成学习者口语偏误主要原因的结论。最后,基于以上考察与分析,论文从对外汉语课堂口语教学方式、教学策略、提高传统课堂有效性和积极开发利用汉语慕课资源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偏误应对策略,譬如建立对以针对英语为母语者易错口语点为重点的汉语学习APP来强化练习,编制相关汉语课程致力减少汉语学习者在语言交际中产生的口语偏误等等。并且笔者在研究过程中着手制作了 2018年CIEE暑期中央民族大学教学点项目语言生口语偏误语料库,以期研究成果能为对外汉语教学界口语偏误研究有所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央民族大学》期刊2019-05-01)
金伟[9](2019)在《中级汉语学习者中介语语篇偏误研究——以叁亚学院中级留学生作文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中级水平的汉语学习者来说,口头的日常交际已基本掌握,而书面写作则属于起步阶段,因此这一阶段是对其书面表达进行正确引导的重要时期。中介语是学习者逐渐向目的语过渡的动态语言系统,对中介语语篇的分析有助于教师掌握学习者汉语书面写作的水平。因此从语篇分层的角度,对叁亚学院中级留学生在中级写作课中完成的20篇作文进行分析,发现语法层偏误占比最高,语义层和语用层并列第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中级汉语写作教学的有效建议。(本文来源于《长江丛刊》期刊2019年05期)
周雨虹[10](2018)在《汉语学习者的标点符号使用偏误分析——以中级水平美国留学生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国内对汉语学习者的偏误分析仍然集中在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要素上,对标点符号的偏误分析相对薄弱,本文将以中级水平美国留学生的汉语作业为语料分析样本,对比中英文标点符号使用差异,分析其标点符号使用偏误的原因,并提出教学研建议。(本文来源于《风景名胜》期刊2018年12期)
中级学习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研究的实验是以塔吉克斯坦中级阶段汉语学习者为实验对象,以声学实验方法为主、听辨实验方法为辅,声学实验的单字调语音材料使用Praat语音学专业分析软件进行整理和分析,将提取的基频数据做调型,同时用石峰老师的T值计算方法进行归一化后的值做出调值图,确定塔吉克斯坦汉语学习者的声调格局。最后将听辨实验和声学实验的结果相结合得出塔吉克斯坦汉语学习者偏误情况,通过偏误分析理论、对比分析理论等方法找出偏误原因。或可为改善塔吉克斯坦汉语学习者学习声调习得较难的问题尽一些绵薄之力。研究结果发现:塔吉克斯坦汉语学习者对声调的调型掌握比调值要好,其中出现调型偏误最多的是阳平,调值偏误的特点是他们在发音时调值同普通话相比降升幅点及相对音高掌握的不准确。根据本研究对塔吉克斯坦汉语学习者实验偏误分析情况主要归纳出两点建议:首先注重声调感知的训练,其次注重声调调型、调值的教学,尤其注重调值的教学及训练,提出针对塔吉克斯坦汉语学习者声调习得的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级学习者论文参考文献
[1].尹燕,何新茹.中级韩国语学习者格助词替代偏误分析[J].韩国语教学与研究.2019
[2].冯雅.塔吉克斯坦中级阶段汉语学习者单字调偏误分析[D].新疆大学.2019
[3].何丽丽.中级汉语学习者书面表达准确性发展的个案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9
[4].关卉.汉语中级水平韩国学习者写作偏误分析与教学建议[D].大连外国语大学.2019
[5].李静文.秘鲁初、中级汉语学习者单双字调偏误分析及教学建议[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9
[6].张培.中级汉语学习者任务前准备时间对口语产出流利度和准确度的影响[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9
[7].徐琳琳.中级水平汉语学习者言说类话语标记习得情况考察[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9
[8].张警震.CIEE中级汉语水平学习者口语偏误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9
[9].金伟.中级汉语学习者中介语语篇偏误研究——以叁亚学院中级留学生作文为例[J].长江丛刊.2019
[10].周雨虹.汉语学习者的标点符号使用偏误分析——以中级水平美国留学生为例[J].风景名胜.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