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复调钢琴作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钢琴,作品,技法,调性,巴赫,蒙古族,广东音乐。
复调钢琴作品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曹猛,郭威[1](2019)在《探析米约早期钢琴作品中多调性复调技法特点——以《第一钢琴奏鸣曲》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的音乐创作不论从作曲风格、作曲技法、作曲观念,都与浪漫主义时期有着明显的不同。例如中心调已经开始分裂解体,这也是20世纪米约在创作其钢琴作品的特征之一。米约是继印象主义作曲家德彪西之后,20世纪法国一名多产作曲家,作品数量编号达四百四十叁部,且在不同音乐形式上都有所涉猎。当下国内米约钢琴作品的研究,特别是钢琴作品中的复调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对薄弱。然而钢琴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乐器,在米约的创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米约将其巧妙的创作思维运用到钢琴作品中,使钢琴作品音响效果大放光芒。本文章将以米约的钢琴作品《第一钢琴奏鸣曲》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从米约早期钢琴作品中提取米约创作钢琴作品的创作技法特点。这对于我们研究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法国钢琴作品的变化特点、法国钢琴作品的作曲技法演变等等,具有一定理论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艺术评鉴》期刊2019年13期)
胡晓君[2](2019)在《陈田鹤钢琴作品的复调化处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陈田鹤先生钢琴作品的复调化处理为切入点,通过对作品本体的分析研究,以为复调手法的运用是陈田鹤先生创作的一大特点。复调手法相当娴熟,在其作品中无不蕴含着他的复调思维。总之,陈田鹤先生的钢琴音乐中的复调化处理,当是优秀的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音乐创作技法高度融合的结晶。(本文来源于《当代音乐》期刊2019年07期)
曹猛[3](2019)在《米约钢琴作品复调性创作技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以来,传统复调技法与现代多调性技法的结合,逐渐成为近现代作曲家重视的创作技术手段之一。随着20世纪音乐的发展,作曲家们开始逐渐探索能够产生新的音乐语言的作曲方式,开始将传统音乐结构架构——调式调性,视为阻挡新音乐语言发展的障碍。各种各样的"破坏"调性的新型音乐创作理论思维和创作手法便随之产生了。这种新型的方法不仅不约而同地把调式调性的概念淡化,而且采用数学思维,用高度数理化的"序列音乐""无调性音乐""泛调性音乐"等新手法来写作音乐。二十世纪初的作曲家米约,在音乐创作中不仅保留了传统自然音调式调性体系,并且在音乐作品的横向线条上彻底打破调性,把多调性的思维用进了创作中。打破各层音乐层次之间调性的界限,扩大了音乐的空间。米约在二十世纪创作了一系列多调性作品。使得多调性技法在这一时期发展迅速。(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9年16期)
魏娟[4](2019)在《浅析复调钢琴作品的练习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钢琴复调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演奏一直是钢琴学习者的重点和难点,笔者从对作品的分析、触键、复调作品分声部的练习、装饰音的处理、踏板的运用、时代风格的把握等六个方面分析了复调钢琴作品的演奏方法,帮助习琴者更好地理解和演奏作品。(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9年13期)
邹润楠[5](2019)在《浅谈巴赫钢琴复调作品《十二平均律》的作曲技巧》一文中研究指出回顾作曲技巧的发展历史,巴赫的《十二平均律》在教育教学中当属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它极大地推动了曲式及作曲技术方面的发展,并在多声部音乐写作方面起到了引领性的积极作用,对我们学好复调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想要写好《十二平均律》,要同时兼顾好声部、节奏、力度变化、速度、装饰等几个方面,才能在写作过程中深深抓住巴赫作品的核心要义。(本文来源于《北极光》期刊2019年01期)
吴榆[6](2018)在《高校钢琴教学中复调作品弹奏训练对学生多声部思维模式培养》一文中研究指出钢琴教学给学生带来了很多的好处,比如让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欣赏能力,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懂得音乐的魅力等,可以说学习钢琴给孩子带来的好处比学习数学、语文这些死记硬背的东西带给他们的好处更多。但是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孩子由于各种原因,还是会遇到一些问题。所以,本文就高校钢琴教学中复调作品弹奏训练对学生多声部思维模式培养阐述了多声部思维模式的音乐特点,传统教学对学生的不利因素,多声部教学给学生带来的积极性作用,钢琴教学中复调作品弹奏训练对学生多声部思维模式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改变这些问题。(本文来源于《艺术评鉴》期刊2018年16期)
王冬霞[7](2018)在《论复调技法在中国钢琴作品中的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自建国以来,钢琴音乐一直在伴随着中国近代发展历程而萌发、成长,这是一个不断学习和发展新事物的过程。当然学习的过程并不是生硬套用,而是在理解西方钢琴技艺的前提下融入民族特点从而产生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本文也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将中国不同时期的复调技术具有的特点逐一展现给读者,让读者对在中国钢琴发展史有更清晰的认识。(本文来源于《中国文艺家》期刊2018年08期)
张浩[8](2018)在《陈培勋粤调钢琴作品创作与演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广东的音乐并不只是单一的音乐,还从江南的小曲中吸取了许多的内容,也从中原古乐中找出比较有特色的音乐相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具有广东特色的音乐。许多的作曲家也喜欢上了广东的音乐,再与当地的风俗进行结合,创编出了许多的好听并有韵味的钢琴曲。陈培勋和他的钢琴作品正是其中优秀的代表。(本文来源于《中国文艺家》期刊2018年07期)
武英[9](2018)在《蒙古族风格钢琴复调作品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蒙古族是我国最重要的成员之一,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相对特殊的人文背景,继而产生了一种独特的音乐文化,为我国的音乐宝藏盛开了一朵美丽的花,但是,蒙古族风格的钢琴复调演奏经常被人们忽视,对此,我们有必要对蒙古族风格的钢琴复调演奏及其表现形式进行简要探究。(本文来源于《明日风尚》期刊2018年06期)
杨帆[10](2018)在《试论复调作品在初级钢琴教学中的使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复调作品是钢琴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钢琴演奏学习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初级阶段的钢琴教学是训练琴童基本功的最佳时期,这个阶段不能忽视对复调作品的学习。文章旨在论述初级钢琴教学中复调作品的使用方法、目的及其重要意义,以期对相关教学提供一些参考。(本文来源于《艺术教育》期刊2018年03期)
复调钢琴作品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以陈田鹤先生钢琴作品的复调化处理为切入点,通过对作品本体的分析研究,以为复调手法的运用是陈田鹤先生创作的一大特点。复调手法相当娴熟,在其作品中无不蕴含着他的复调思维。总之,陈田鹤先生的钢琴音乐中的复调化处理,当是优秀的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音乐创作技法高度融合的结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复调钢琴作品论文参考文献
[1].曹猛,郭威.探析米约早期钢琴作品中多调性复调技法特点——以《第一钢琴奏鸣曲》为例[J].艺术评鉴.2019
[2].胡晓君.陈田鹤钢琴作品的复调化处理[J].当代音乐.2019
[3].曹猛.米约钢琴作品复调性创作技法研究[J].戏剧之家.2019
[4].魏娟.浅析复调钢琴作品的练习方法[J].戏剧之家.2019
[5].邹润楠.浅谈巴赫钢琴复调作品《十二平均律》的作曲技巧[J].北极光.2019
[6].吴榆.高校钢琴教学中复调作品弹奏训练对学生多声部思维模式培养[J].艺术评鉴.2018
[7].王冬霞.论复调技法在中国钢琴作品中的运用[J].中国文艺家.2018
[8].张浩.陈培勋粤调钢琴作品创作与演奏分析[J].中国文艺家.2018
[9].武英.蒙古族风格钢琴复调作品初探[J].明日风尚.2018
[10].杨帆.试论复调作品在初级钢琴教学中的使用[J].艺术教育.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