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水气单胞菌论文_王意,张博涵,陆一鸣,周欣,王骁

导读:本文包含了嗜水气单胞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水气,胞菌,药物,碳源,基因,沙星,新霉素。

嗜水气单胞菌论文文献综述

王意,张博涵,陆一鸣,周欣,王骁[1](2019)在《黄芩提取物对嗜水气单胞菌抑菌活性和机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嗜水气单胞菌是我国淡水养殖重要病原菌,中草药因其天然安全性和良好的抑菌特性作为潜在抗生素替代品而成为水产养殖防治领域的研究热点.分别采用水提法和醇提法制备四种中草药(黄芩、乌梅、野菊花、凤尾草)的浸提液,通过滤纸片扩散法测定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抑菌效果,筛选出对嗜水气单胞菌抑菌效果较明显的中草药,通过二倍稀释法测定其最低抑菌浓度,并对其抑菌机制进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四种中草药提取物对嗜水气单胞菌均具有一定抑菌效果,其中黄芩提取物抑菌效果最强.黄芩水提物MIC为0.125 g/mL,醇提物MIC为0.25 g/mL;经MIC浓度黄芩水提物处理之后,嗜水气单胞菌电导率上升,细胞膜通透性提高;胞内碱性磷酸酶外泄,细胞壁完整性受损;胞外蛋白质含量增加;可见黄芩提取物主要通过破坏细胞膜和细胞壁来实现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抑菌作用.为新型嗜水气单胞菌抑菌剂的开发奠定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陕西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欧阳海燕,沈兆艳,吕勇,吴世林[2](2019)在《植物精油对嗜水气单胞菌和无乳链球菌的抑菌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旨在通过在细菌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植物精油产品"智然香"和抗敌素,接种嗜水气单胞菌和无乳链球菌,探求植物精油产品"智然香"和抗敌素对两种水生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试验方法:采用琼脂平板法,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植物精油产品"智然香"和抗敌素,分别接种嗜水气单胞菌和无乳链球菌,测定植物精油产品"智然香"和抗敌素对细菌的抑制效果和最低抑菌浓度。结果表明:植物精油产品"智然香"和抗敌素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2%和0.7%,对无乳链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4.6%和1%。植物精油产品"智然香"可以以较小浓度抑制嗜水气单胞菌的生长,可用于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引起的水生动物疾病预防和控制。(本文来源于《广东饲料》期刊2019年11期)

陈瑜,李勇,李晓丽[3](2019)在《草鱼细菌性病原体嗜水气单胞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2018年笔者对泗阳县运河北片草鱼养殖进行了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并对具有典型症状的发病草鱼进行了病原菌株分离和鉴定,将鉴定出的嗜水气单胞菌进行了常用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旨在为嗜水气单胞菌病原引起的草鱼细菌性疾病有效检验与防控及相对应的有效治疗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科学养鱼》期刊2019年10期)

胡凯,李双安,冯琳,姜维丹,吴培[4](2019)在《肌醇对嗜水气单胞菌致生长期草鱼头肾和脾脏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实验探索了肌醇对嗜水气单胞菌致生长期草鱼头肾和脾脏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实验选取平均体质量(221.83±0.84) g的草鱼54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饲喂含不同水平肌醇[27.0(基础饲料组,未添加肌醇)、137.9、286.8、438.6、587.7和737.3 mg/kg]的饲料10周。随后经腹腔注射嗜水气单胞菌进行14 d攻毒实验。结果显示,嗜水气单胞菌注射后,与基础饲料(未添加肌醇)组相比,饲料中适宜水平肌醇组生长期草鱼头肾和脾脏活性氧(ROS)、丙二醛(MDA)和蛋白质羰基(PC)含量显着降低,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Cu Zn-SOD和Mn 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GPx1a、GPx1b、GPx4a和GPx4b)、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GSTP1、GSTP2、GSTO1和GSTO2)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及mRNA水平,谷胱甘肽(GSH)含量显着提高。此外,饲料中适宜水平肌醇上调了嗜水气单胞菌注射后生长期草鱼头肾和脾脏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mRNA和蛋白水平,下调了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a和b mRNA水平。研究表明,饲料中适宜水平肌醇可激活鱼类头肾和脾脏Nrf2信号途径,提高其抗氧化能力,增强抵抗嗜水气单胞菌致头肾和脾脏氧化损伤的能力。此外,以嗜水气单胞菌注射后生长期草鱼头肾和脾脏ROS含量为标识,生长期草鱼肌醇需要量分别为452.1和449.0 mg/kg。(本文来源于《水产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高云山,刘丹丹,徐俊林,桑雨浓,梁夏夏[5](2019)在《嗜水气单胞菌孔蛋白OmpF重组表达及其免疫原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气单胞菌外膜蛋白OmpF是β-桶状结构的孔蛋白,参与渗透压环境适应调控,在人鱼共患病原气单胞菌属中保守性较高,作为免疫检测靶点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通过人工合成得到了GenBank已发表的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OmpF基因片段,将其插入质粒pET-28a(+)后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经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后表达出分子量为40 kD左右的重组蛋白。经过优化表达温度和IPTG诱导浓度等后,重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表达。采用纯化的包涵体免疫BALB/c小鼠,ELISA结果表明小鼠血清与煮沸灭活的11株气单胞菌中的10株(10/11)均有特异性交叉反应,效价在1∶81 000,与副溶血性弧菌、创伤弧菌、霍乱弧菌、鳗弧菌、哈维氏弧菌及地衣芽孢杆菌无交叉反应。上述结果表明重组蛋白OmpF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和气单胞菌保守性,可以用于制备气单胞菌交叉型抗体。(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通报》期刊2019年09期)

李晓丽,冯龙,陈瑜,李勇[6](2019)在《泗阳县草鱼养殖细菌性病原嗜水气单胞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草鱼作为泗阳县传统的优良淡水养殖品种,一直深受广大渔农的欢迎。但是近年来随着水产集约化养殖的发展,草鱼的养殖放养密度越来越大,人工配合饲料投喂量也越来越多,导致养殖水体的水质日益恶化。加上渔农防病治病的意识落后,受价格影响的存塘量和环境因素的变化,导致草鱼多种细菌性疾病如烂鳃病、赤皮病和肠炎病等愈加严重,甚至极少数养殖户草鱼养殖全军覆没,损失惨重,严重打击了养殖户的积极性。(本文来源于《渔业致富指南》期刊2019年18期)

刘爽,张泽林,李丽婷,胡永超,许永斌[7](2019)在《基于AhsA蛋白的嗜水气单胞菌特异性抗体的制备与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嗜水气单胞菌表面特异性抗原蛋白AhsA,构建了pET-28a(+)-AhsA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BL21中进行表达,利用Ni-NTA亲和层析、凝胶过滤层析等蛋白纯化方法进行纯化。重组蛋白表达效果较好,浓度可达10 mg·mL~(-1),纯度可达90%以上,符合制备多克隆抗体的免疫原标准。利用Western Blot技术将AhsA抗体特定识别免疫原蛋白,结果表明该抗体能够特异性识别免疫原蛋白AhsA,而对于牛血清蛋白却不能发生免疫应答,表明该抗体具有一定的特异性且AhsA蛋白具有很好的免疫原性。同时通过检测验证了AhsA蛋白抗体能够特异性检测嗜水气单胞菌,将为水产品质量控制及临床检测嗜水气单胞菌可提供新的技术。(本文来源于《大连民族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陈总会,赵长臣,江小燕,孙承文,黄志斌[8](2019)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嗜水气单胞菌对喹诺酮药物的敏感性及耐药基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养殖水体中的嗜水气单胞菌进行选择性分离,分析其对不同抗生素药物的敏感性。采用PCR方法对耐药株的耐药基因gyrA、qnrA和qnrS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嗜水气单胞菌对喹诺酮药物的敏感性最强,这与喹诺酮药物的过度使用密切相关。通过对耐药性嗜水气单胞菌和敏感性嗜水气单胞菌的耐药基因扩增结果对比,发现耐药基因gyrA的检出率最高。该研究结果可为水产养殖过程中嗜水气单胞菌的耐药性检测及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7期)

刘明珠,余庆,肖贺贺,吴思婷,覃仙玲[9](2019)在《广西斑点叉尾鮰源嗜水气单胞菌灭活疫苗的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针对广西地区分离到的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开发区域定制化的灭活疫苗,以实现鱼病的有效预防和控制。首先,对斑点叉尾鮰源嗜水气单胞菌在LB培养基中的生长曲线,培养基的最适pH值,以及培养基中添加蔗糖对嗜水气单胞菌生长影响进行研究;随后探索嗜水气单胞菌灭活疫苗的制备方法,并在细胞水平和斑点叉尾鮰活体水平上研究疫苗的安全性,开展疫苗对斑点叉尾鮰的免疫保护实验。结果表明嗜水气单胞菌浓度与菌液OD值间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y=2E-10x+0.1399,R2=0.975 4。用于培养嗜水气单胞菌的LB培养基最适pH值为7.0~7.5,且在培养基中添加蔗糖能显着促进嗜水气单胞菌的生长。研究制备的嗜水气单胞菌灭活疫苗在细胞水平和鱼活体水平均安全无毒,且对斑点叉尾鮰的免疫保护率可达到75%。据此,本研究初步建立起广西斑点叉尾鮰源嗜水气单胞菌灭活疫苗的制备工艺。(本文来源于《广西科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潘吉脉,吴良涛,杨霞,程振涛,姜海波[10](2019)在《温度、pH、盐度和碳氮源对嗜水气单胞菌GZ1株生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将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 GZ1株在温度4℃、25℃、28℃、30℃和37℃,pH5.5、6.0、6.5、7.0、7.5和8.0,NaCl浓度0%、1%、2%、3%和5%,Mg~(2+)浓度1 mg/L、2.5 mg/L、5 mg/L和10mg/L,不同碳源(可溶性淀粉、蔗糖、葡萄糖、柠檬酸、碳酸钠)及氮源(氯化铵、硫酸铵、尿素、蛋白胨、酵母粉)的LB培养基中,180 r/min振荡培养24 h,然后采用分光光度计测定OD600,并用回归方程计算GZ1株的浓度,研究不同培养条件对嗜水气单胞菌生长的影响,每组设3个重复。在以上培养条件基础上,开展正交试验,选出培养最优培养条件。结果表明:上述培养条件均影响嗜水气单胞菌的生长,其中NaCl浓度2%、25℃、pH6.5、Mg~(2+)浓度2.5mg/L、蔗糖碳源、蛋白胨氮源时,嗜水气单胞菌生长最好,细菌浓度高达31.61×10~8cfu/mL;在NaCl浓度5%、4℃、pH8.0、碳酸钠碳源、氯化铵氮源时嗜水气单胞菌生长最差,细菌浓度仅为0.45×10~8cfu/m L,最优条件组合为:25℃、p H6.5、2%的NaCl、2.5mg/L的Mg~(2+)。本研究结果可为工厂化生产嗜水气单胞菌灭活疫苗和嗜水气单胞菌病的防控提供基础数据。(本文来源于《水产学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嗜水气单胞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研究旨在通过在细菌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植物精油产品"智然香"和抗敌素,接种嗜水气单胞菌和无乳链球菌,探求植物精油产品"智然香"和抗敌素对两种水生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试验方法:采用琼脂平板法,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植物精油产品"智然香"和抗敌素,分别接种嗜水气单胞菌和无乳链球菌,测定植物精油产品"智然香"和抗敌素对细菌的抑制效果和最低抑菌浓度。结果表明:植物精油产品"智然香"和抗敌素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2%和0.7%,对无乳链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4.6%和1%。植物精油产品"智然香"可以以较小浓度抑制嗜水气单胞菌的生长,可用于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引起的水生动物疾病预防和控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嗜水气单胞菌论文参考文献

[1].王意,张博涵,陆一鸣,周欣,王骁.黄芩提取物对嗜水气单胞菌抑菌活性和机制的研究[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19

[2].欧阳海燕,沈兆艳,吕勇,吴世林.植物精油对嗜水气单胞菌和无乳链球菌的抑菌效果[J].广东饲料.2019

[3].陈瑜,李勇,李晓丽.草鱼细菌性病原体嗜水气单胞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J].科学养鱼.2019

[4].胡凯,李双安,冯琳,姜维丹,吴培.肌醇对嗜水气单胞菌致生长期草鱼头肾和脾脏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J].水产学报.2019

[5].高云山,刘丹丹,徐俊林,桑雨浓,梁夏夏.嗜水气单胞菌孔蛋白OmpF重组表达及其免疫原性分析[J].生物技术通报.2019

[6].李晓丽,冯龙,陈瑜,李勇.泗阳县草鱼养殖细菌性病原嗜水气单胞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J].渔业致富指南.2019

[7].刘爽,张泽林,李丽婷,胡永超,许永斌.基于AhsA蛋白的嗜水气单胞菌特异性抗体的制备与鉴定[J].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19

[8].陈总会,赵长臣,江小燕,孙承文,黄志斌.水产养殖过程中嗜水气单胞菌对喹诺酮药物的敏感性及耐药基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9

[9].刘明珠,余庆,肖贺贺,吴思婷,覃仙玲.广西斑点叉尾鮰源嗜水气单胞菌灭活疫苗的制备[J].广西科学院学报.2019

[10].潘吉脉,吴良涛,杨霞,程振涛,姜海波.温度、pH、盐度和碳氮源对嗜水气单胞菌GZ1株生长的影响[J].水产学杂志.2019

论文知识图

中华绒螯蟹rPero蛋白的促吞噬作用同种病原菌重复刺激前后中华绒螯蟹c...病原菌重复刺激前后中华绒螯蟹Dscam...病原菌重复刺激前后中华绒螯蟹Perox...基因的菌刺激表达模式图基因在免疫致敏过程中的变...

标签:;  ;  ;  ;  ;  ;  ;  

嗜水气单胞菌论文_王意,张博涵,陆一鸣,周欣,王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