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自然环境中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十分普遍。利用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达到提高废水处理、污染物降解效率的目的。一些微藻和酵母的人工组合在同一培养体系中可表现出动态的互利关系。目前,微藻-酵母共培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工艺优化方面,两物种之间相互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以小球藻和产油酵母为研究对象,筛选出具有协同作用的最佳组合,再利用代谢组学和转录组学等分析手段阐明共培养体系中两种微生物的相互作用机制。随后以木薯渣水解液为底物对其强化单细胞油脂生产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共培养体系对几种小球藻及产油酵母的不同组合进行了综合评价,并验证了最优组合之间协同效应关系。结果表明,以起始接种密度比为3:1共培养的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和粘红酵母(Rhodotorula glutinis)组合,相对于其他组合而言共生关系更加稳定,且生物量及油脂产率显著提高(p<0.05)。与单培养相比,共培养体系葡萄糖的消耗率及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比例显著提高。在溶解氧及pH调节方面,上述微藻和酵母均表现出协同作用。(2)对筛选出的蛋白核小球藻-粘红酵母组合进行非接触式共培养,评价了两种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各自细胞生长及油脂积累带来的影响;基于GC/TOF-MS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了共培养体系中两物种胞内小分子代谢物谱的整体变化。结果表明,共培养体系中粘红酵母(R.glutinis)的细胞数量、中性脂荧光值显著高于单培养,且观察到更多的脂滴。与单培养相比,共培养中粘红酵母细胞内长链脂肪酸酸合成途径显著上调,与应激反应、防御抵抗以及调节渗透相关的肌醇、海藻糖、阿拉伯醇等代谢物丰度也显著上调。另一方面,共培养中蛋白核小球藻(C.pyrenoidosa)叶绿素荧光更高,与之相对应的中间产物叶绿醇的丰度也显著上调。谷胱甘肽代谢相关的代谢物显著上调,以应对环境压力。(3)采用基于GC/TOF-MS的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研究了蛋白核小球藻(C.pyrenoidosa)和粘红酵母(R.glutinis)在非接触共培养中胞外代谢物谱变化规律。通过建立Biplot、SUS-plot统计模型结合单变量分析筛选出了具有重要意义的差异性代谢物(biomarkers),并对其生物学意义进行了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甘油、丙酮酸、琥珀酸及水杨苷等四种代谢物只存在于共培养胞外环境中,而未在粘红酵母或蛋白核小球藻的单培养中检测到。十种分泌物存在于单培养环境中且共培养中该物质的丰度显著上调。包括色氨酸、异亮氨酸、丙氨酸、泛酸、草酸、吲哚乙酸等。通过吲哚乙酸反加实验验证了其对粘红酵母(R.glutinis)的促生长作用。(4)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分别对蛋白核小球藻(C.pyrenoidosa)和粘红酵母(R.glutinis)共培养前期的基因转录水平进行了全局性监测。蛋白核小球藻(C.pyrenoidosa)响应共培养环境,可引起色氨酸及吲哚乙酸合成、卟啉和叶绿素代谢、泛醌和其他萜烯类醌的生物合成等生物学过程中相关酶的调控基因显著上调。粘红酵母(R.glutinis)响应共培养体系,可上调细胞内参与糖酵解、丙酮酸代谢及三羧酸循环等相关酶的基因表达水平,为脂肪酸的积累提供更多的碳骨架及能量。脂肪酸合成和延伸途径中关键酶的相关基因差异性表达。硬脂酸甘油酯去饱和酶(stearoyl-CoA desaturase)的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剧烈上调(FC>20),说明共培养条件下粘红酵母(R.glutinis)可通过合成更多不饱和脂肪酸来响应与蛋白核小球藻之间的相互作用。(5)研究了蛋白核小球藻(C.pyrenoidosa)和粘红酵母(R.glutinis)共培养体系对非脱毒木薯渣水解物底物的微生物油脂生物转化能力。与单培养相比,共培养体系可得到更高的生物量(20.37±0.38 g L-1)和油脂产量(10.42±1.21 g L-1)。进一步采用补料分批培养,共培养体系的生物量和油脂产量分别提高到31.45±4.93 g L-1和18.47±3.25 g L-1。两种微生物对木薯渣水解液中的一些副产物均表现出高耐受性,且共培养体系可增强对有毒副产物的降解。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博士论文
作者: 刘鹭
导师: 魏东
关键词: 蛋白核小球藻,粘红酵母,共培养,代谢组学,转录组学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生物学,一般化学工业
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
分类号: Q938;TQ641
DOI: 10.27151/d.cnki.ghnlu.2019.000319
总页数: 146
文件大小: 8154K
下载量: 239
相关论文文献
- [1].关节软骨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不同共培养方式对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9(01)
- [2].共培养的水分状态对农杆菌转化玉米的影响[J]. 天津农业科学 2018(12)
- [3].骨膜源性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直接共培养的实验研究[J]. 福建医药杂志 2019(04)
- [4].共培养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纤维环样细胞分化[J].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8(06)
- [5].兔髓核间充质干细胞与髓核细胞非接触式共培养的生物学效应[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9(11)
- [6].小球藻与固氮菌Mesorhizobium sp.共培养对小球藻生长和油脂积累的促进效果[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9(07)
- [7].BMMSCs与DPCs共培养体系在异位体内牙髓再生中的应用[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8(02)
- [8].细胞共培养在牙周膜干细胞相关研究中的应用[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8(08)
- [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转染脐静脉内皮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在血管形成中的作用[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7(33)
- [10].血清浓度对共培养条件下牛原代肌肉卫星细胞及前体脂肪细胞活性影响[J].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9(04)
- [11].紫锥菊不定根悬浮共培养中咖啡酸衍生物积累研究[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8(04)
- [12].非接触共培养人髓核细胞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及抑制迁移的研究[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8(08)
- [13].Emdogain对共培养成骨样细胞及内皮细胞成骨及成血管基因表达的影响[J].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9(01)
- [14].基于皮肤模型与THP-1细胞共培养建立皮肤致敏体外检测方法的初步研究[J]. 日用化学工业 2018(05)
- [15].共培养大型海藻对蒙古裸腹溞培养体系的生态效应[J]. 生态学杂志 2019(06)
- [16].共培养微藻Monoraphidium sp.FXY-10与Chlorella sp.U4341提高油脂产率与沉降率[J]. 中国油脂 2018(02)
- [17].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胰岛细胞共培养对胰岛功能的影响[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9(33)
- [18].不同共培养模式下间充质干细胞对造血干细胞增殖的作用[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8(13)
- [19].1种基于平板共培养筛选抗菌海洋放线菌的方法[J]. 江苏农业科学 2017(17)
- [20].非接触共培养条件下软骨细胞诱导骨膜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8(04)
- [21].米氏凯伦藻(Km02)共培养细菌群落的研究[J]. 海洋与湖沼 2019(03)
- [22].微沟槽对共培养乳腺癌/上皮细胞迁移及空间分离的调控研究[J]. 新技术新工艺 2018(09)
- [23].软骨细胞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修复关节软骨缺损[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7(32)
- [24].猪兔鼠肾生物支架制备及体外细胞共培养探究[J].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18(02)
- [25].微生物共培养降解β-氯氰菊酯的适宜条件[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8(07)
- [26].耐盐酵母菌与乳酸菌共培养对低盐椒醅品质的影响研究[J]. 中国调味品 2010(04)
- [27].内毒素耐受对共培养的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分泌TNF-α和IL-8的影响[J]. 口腔医学 2018(03)
- [28].新式分层共培养环境下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髓核细胞的分化[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0(01)
- [29].复合菌株共培养制曲改善郫县豆瓣成曲酶系活力[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01)
- [30].共培养杜英叶片内生菌次级代谢产物研究[J].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