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分布共享存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数据,操作系统,文件系统,机器人,结构,方法,处理机。
分布共享存储论文文献综述
赵慧南[1](2018)在《基于分布共享存储的移动机器人协同方法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机器人控制技术、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当前移动机器人已经在各个领域中使用和普及。目前单个机器人的应用技术已经较为成熟,但是多个移动机器人的协同工作系统仍然属于难点项目,具备较强的挑战性,相对于传统协同系统而言开发更加复杂,功能需求更多。对此,为了更好的推动移动机器人长远发展,本文详细分析基于分布共享存储的移动机器人协同方法。(本文来源于《数码世界》期刊2018年04期)
张昊[2](2015)在《基于分布共享存储的移动机器人协同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协同的移动机器人被广泛地用在商业和工业场景中完成各种任务。然而,构建多个移动机器人协同工作的系统是具有挑战性的。与传统协同应用相比,在移动机器人平台上的协同应用开发更加复杂,当前并没有合适的开发方法能够充分适应这种机器人协同应用系统开发的需求。因而当前需要具有参照意义的概念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具有针对性的软件方法和技术。针对上述挑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共享存储的移动机器人协同开发方法DSMR。DSMR方法引入分布共享存储(DSM)技术作为支持移动机器人协同的关键使能技术,它将机器人的协同过程抽象成对关键协同数据的读写过程,并通过DSM来实现协同数据的有效分发,以此来实现移动机器人的协同;同时,DSMR利用基于行为编程的移动机器人开发方法(BBR)来支持单个移动机器人的开发。通过有效结合DSM和BBR技术,DSMR方法能够使得多移动机器人协同的系统开发变得简明高效。在本文中,我们完成了DSMR方法的设计,并基于两个案例对该方法进行实验研究,以证明DSMR方法的可用性和有效性。在实验中我们通过时间,空间和能量消耗这叁个方面来对DSMR方法的实际性能进行了实验评估,评估的结果表明通过DSMR方法我们可以实现移动机器人的高效协同。(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5-05-01)
张绍文[3](2015)在《基于分布共享存储的移动设备数据共享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性能的不断提高和购买成本的不断下降,移动设备已经充分融入到了人们的工作娱乐当中,并慢慢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在日常的使用过程中,人们往往会需要在多个不同的移动设备间共享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然而,现有的很多工具往往需要人的参与来实现数据的共享与同步,加重了使用者的负担。此外,不同于传统的计算机,移动设备有其固有的特性:移动设备更为灵活,它可以由用户随身携带并随时使用;移动设备受到体积的限制,使得其在性能上还无法和传统计算机相抗衡;现有的电池技术还无法保证移动设备的长时间运行。上述的这些因素,使得传统的数据共享技术难以在移动设备上也表现的令人满意。分布共享存储是一种通过底层的消息传递机制,使得在物理上分离的存储介质能够在逻辑上提供统一的内存访问地址的模型。它屏蔽了底层复杂的消息传递,使得用户在操作共享数据时,无需考虑具体的数据同步过程,从而将用户从管理数据同步的繁重任务中解放出来。为了解决移动设备在数据共享过程中的困难,并尽量降低用户在数据同步过程中的负担,本文着重研究基于分布共享存储的移动设备数据共享技术。具体而言,本文的主要贡献包括:首先,本文给出了移动设备数据共享系统DOMO的设计,它基于分布共享存储,将用户同底层的消息通信相隔离,能够在不同移动设备间实现高效的数据共享与同步。其次,本文将文件的元数据同其具体内容相分离,用一个树形的数据结构来管理与监控共享的文件,并以一组树结点来作为同步的对象,实现了高效的文件管理与监控。利用文件元数据和版本信息,使得移动设备在断连后仍能操作数据,并在重新连接后继续同步。然后,本文引入了逻辑时钟来应对由移动设备组成的分布式系统中存在的异步问题,给出了数据的一致性维护与冲突处理的方法。设计并实现了两种一致性维护策略UAW和UBR以及基于重命名的冲突消解策略。最后,在Android平台上开发并实现了DOMO原型系统,并利用UAW与UBR两种不同的同步策略来对DOMO的性能进行了全面的实验评估。实验验证的结果表明,DOMO具有较好的性能,并能应对网络断连的情况。(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5-05-01)
黄春[4](2007)在《面向分布共享存储体系结构的高效能OpenMP关键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端计算发展到今天,已经从单一地追求高性能转向致力于实现系统的高效能,包括提高系统的性能、可编程性、可移植性和健壮性,同时降低系统的开发、运行以及维护成本。高效能计算机系统离不开高效能的程序设计环境,尤其是未来的百万亿次、千万亿次计算机系统所面向的应用是多学科和多尺度的,这些应用的复杂性要求各学科的科学家和软件专家一起设计、管理和维护应用程序。各学科专家的参与对程序设计环境的性能、可编程性、可移植性以及容错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OpenMP具有易编程、支持增量式程序设计模式、可维护性好以及可移植性高等特点,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仍将是主流的并行程序设计语言。论文紧紧围绕如何为大规模并行系统开发高效能OpenMP程序设计环境这一主题,对大规模分布共享存储(Distributed Shared Memory,DSM)系统上OpenMP实现的关键技术、面向DSM系统的OpenMP语言扩展、编译指导的数据预取、OpenMP的检查点/续算技术以及面向OpenMP的低功耗优化展开研究,取得了以下创新性成果:1、针对大规模并行计算机体系结构,设计实现了OpenMP并行编译器CCRGOpenMP。提出了编译时和链接时协同的OpenMP共享数据放置策略,不仅克服了在分布操作系统上需要显式分配共享内存的缺点,而且为检查点的数据局部性优化提供了有力支持。在OpenMP实现上,采用了大量的源级优化策略以提高程序性能。对于科学计算和模拟程序,在我们的SCCMP系统上,CCRG OpenMP性能与采用最新的Intel 9.1编译器的SGI Altix相当。2、提出了两个新的OpenMP指导命令BARRIER(thread_id)和ALLREDUCTION,降低了OpenMP并行程序在障碍同步和归约等全局操作上的开销:给出了新指导命令的实现算法。对于实际科学计算程序粒子云,在64个线程时,性能提高了76%。3、提出了面向OpenMP的编译指导的两阶段数据预取算法,克服了DSM系统上远程访存与本地访存延迟不一致引起的预取不准确的问题。建立了一个静态的性能分析模型,对预取算法进行了评估。在SCCMP系统上,采用本文的两阶段数据预取算法后,在32个线程时,SPEC OMP2001中swim程序在我们的系统上性能提高了14%;在64个线程时,性能提高了9%。4、建立了系统级和应用级协同的OpenMP检查点/续算机制,设计了阻塞的OpenMP检查点协议。基于该机制实现了一个CCRG OpenMP检查点/续算系统。该系统完全支持OpenMP 2.0 API,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实用价值。5、研究了面向OpenMP的功耗优化技术。在结点具有动态电压调整(DynamicVoltage Scaling,DVS)能力的并行系统上提出了叁种低功耗优化方法及其实现算法。在基于最差执行时间的功耗优化中,提出了基于同步段的OpenMP程序最差执行时间分析与DVS方法。该方法将同步段作为分析和电压调整单位,有效避免了障碍同步引起的负载不平衡对程序执行和功耗的影响。建立了一个能量消耗分析模型,模拟分析显示,针对OpenMP并行应用的功耗优化技术能有效地减少并行系统运行OpenMP程序时的能量消耗。(本文来源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07-04-01)
陆松,刘光明[5](2004)在《分布共享存储的遥感图像并行预处理系统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遥感图像的分辨率和采样率越来越高,对遥感图像预处理系统性能 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本文介绍一种能高效实现遥感图像预处理的分布共享存储并行处理系统结构。(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科学》期刊2004年10期)
戴华东[6](2002)在《并行分布操作系统共享存储管理及其优化技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并行分布操作系统中共享存储管理及其优化技术,主要包括共享存储抽象层的设计与实现、线程一致性模型以及基于即态访问信息的动态页迁移技术等。 经过对并行分布操作系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相关理论和具体实现技术的深入剖析,本文着重对共享存储管理技术进行了研究。针对不同体系结构所呈现出的不同存储共享的性质,我们提出了一个共享存储抽象层的概念,用以统一SMP等系统中的真共享、CC-NUMA等系统中由硬件支持的分布共享以及工作站机群系统中的虚共享等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和设计了并行分布操作系统的逻辑结构框架。 共享存储管理中最关键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维护存储一致性的问题。针对现有的存储一致性模型大都存在可扩展性不足和不适于在操作系统级实现的缺点,我们提出了一个基于同步点的存储一致性模型及实现的框架——S~3C框架,通过它来更好的研究和比较不同的存储一致性模型及其优化的实现方式,为设计和实现新的存储一致性模型提供指导,以弥补现有存储一致性模型存在的不足。在该框架中,我们通过定义叁个同步点和一个一致性维护点的概念,对不同存储一致性模型中正确的存储访问事件顺序进行了描述。 在S~3C框架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以操作系统为中心的存储一致性模型——线程一致性模型。该模型通过程序执行过程中线程状态的变化来观察和限制存储访问事件的正确顺序,因而有机的将操作系统存储管理和执行体管理的功能结合在一起,更适合于在操作系统级进行实现。同时,线程一致性模型能够充分利用多线程系统中计算与通信重迭从而隐藏通信延迟的优势,特别适合于多线程操作系统内核和多线程CPU。此外,我们通过对线程一致性模型条件的进一步放松,提出了模型的懒惰实现方式,从而减小系统维护一致性的消息传递开销,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 我们针对共享存储管理的优化技术展开了探讨。高效的页迁移策略能够动态改善数据局部性,提高存储系统的性能。因此,我们重点针对页迁移技术进行了研究。现有的页迁移策略大都需要特殊的硬件支持(如访问次数计数器),因而硬件开销大且软件模块的可移植性不够好。为了提高策略的通用性,我们设计了一种无需特殊硬件支持的基于即态访问信息的动态页迁移策略,在策略的信息收集阶段采用直接从cache中获取的即态访问信息来代替传统策略使用的历史访问信息,在此基础上形成页面动态复制或迁移的策略,从而消除了硬件开销。测试结果表明该策略能接近甚至达到传统页迁移策略的优化效果。(本文来源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02-04-01)
刘福岩,尤晋元[7](2001)在《通过取消进程逻辑空间实现分布共享存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了一个由操作系统实现分布共享存储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取消进程逻辑空间、实现指令对文件的直接寻址、使进程直接在文件上运行 ,不仅很自然地实现各个进程在文件空间上实现共享 ,而且具有许多传统的操作系统所不具备的优点(本文来源于《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期刊2001年03期)
刘福岩,尤晋元,耿彤[8](2000)在《在操作系统中实现分布共享存储、存储管理和文件系统的集成》一文中研究指出开发分布共享存储系统的目的是为了在分布式存储器的基础上构造逻辑上的共享存储器模型,对于如何在共享存储器模型的基础上为用户进程构造虚拟空间,传统的分布共享系统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只有在操作系统中把分布共享存储技术、存储器管理和文件系统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分布共享存储技术具有的能力。基于以上思想,在文中提出了一个实现了分布共享存储的操作系统模型,并分析了该模型一个实现原型,讨论该原型具有的优缺点。通过在操作系统中取消进程的逻辑空间,使进程直接在文件上运行,该模型不仅能够实现分布共享存储,而且和许多传统操作系统以及传统分布共享存储系统相比,具有许多优点。该操作系统实现了分布共享存储技术和操作系统中的存储管理以及文件系统的完美结合。(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应用》期刊2000年05期)
史扬,金士尧,张晨曦[9](1999)在《分布共享存储系统中程序访存行为对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先提取了分布共享存储系统(DSM)中程序访存行为的几个重要参数,并以此建立了一个处理机效率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分析了访存行为的各种因素对处理机效率的影响情况,文章最后给出了提高处理机效率的几种技术途径。(本文来源于《国防科技大学学报》期刊1999年03期)
谢向辉,韩承德,唐志敏[10](1999)在《分布共享存储系统中的数据预送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远程数据访问的延迟已成为当前分布共享存储系统发展的最大障碍.它直接影响到DSM系统的效率,尤其是对用软件实现的DSM系统.为理解和分析DSM系统中的数据行为,论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分布共享存储结构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叫做“数据预送”的技术,旨在从缩小数据在系统不同层次间的语义差别入手,减少DSM中的通信次数,提高对远程访问延迟的容忍力.文中对数据预送技术的原理和实现进行了描述.经过对原形系统的测试,一些程序(如SOR,LU,FFT和矩阵乘等程序)表现出较好的性能改善.通信次数减少了20%到49%,缺页引起的远程访问减少了28%到49%,程序的运行时间减少了5%到22%.这些初步的测试结果表明,一旦DSM系统较高层次中共享变量的信息能够传递到系统的较低层次,共享空间中的数据使用效率会立即得到明显的改善.(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学报》期刊1999年03期)
分布共享存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协同的移动机器人被广泛地用在商业和工业场景中完成各种任务。然而,构建多个移动机器人协同工作的系统是具有挑战性的。与传统协同应用相比,在移动机器人平台上的协同应用开发更加复杂,当前并没有合适的开发方法能够充分适应这种机器人协同应用系统开发的需求。因而当前需要具有参照意义的概念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具有针对性的软件方法和技术。针对上述挑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共享存储的移动机器人协同开发方法DSMR。DSMR方法引入分布共享存储(DSM)技术作为支持移动机器人协同的关键使能技术,它将机器人的协同过程抽象成对关键协同数据的读写过程,并通过DSM来实现协同数据的有效分发,以此来实现移动机器人的协同;同时,DSMR利用基于行为编程的移动机器人开发方法(BBR)来支持单个移动机器人的开发。通过有效结合DSM和BBR技术,DSMR方法能够使得多移动机器人协同的系统开发变得简明高效。在本文中,我们完成了DSMR方法的设计,并基于两个案例对该方法进行实验研究,以证明DSMR方法的可用性和有效性。在实验中我们通过时间,空间和能量消耗这叁个方面来对DSMR方法的实际性能进行了实验评估,评估的结果表明通过DSMR方法我们可以实现移动机器人的高效协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分布共享存储论文参考文献
[1].赵慧南.基于分布共享存储的移动机器人协同方法分析[J].数码世界.2018
[2].张昊.基于分布共享存储的移动机器人协同方法研究[D].南京大学.2015
[3].张绍文.基于分布共享存储的移动设备数据共享技术研究[D].南京大学.2015
[4].黄春.面向分布共享存储体系结构的高效能OpenMP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
[5].陆松,刘光明.分布共享存储的遥感图像并行预处理系统结构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4
[6].戴华东.并行分布操作系统共享存储管理及其优化技术的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
[7].刘福岩,尤晋元.通过取消进程逻辑空间实现分布共享存储[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1
[8].刘福岩,尤晋元,耿彤.在操作系统中实现分布共享存储、存储管理和文件系统的集成[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0
[9].史扬,金士尧,张晨曦.分布共享存储系统中程序访存行为对性能的影响[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1999
[10].谢向辉,韩承德,唐志敏.分布共享存储系统中的数据预送技术[J].计算机学报.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