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信基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雷效果的5G通信基站,包括通信塔和地基,所述通信塔的底端掩埋在地基的内部,且通信塔的外部固定套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侧面设置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支撑杆。该具有防雷效果的5G通信基站,通过设置支撑杆和防雷装置,可以在通信基站雨天工作的过程中,对通信基站起到了防雷的效果,避免了雷电对通信基站造成损坏的问题,不仅对通信基站起到了保护的作用,而且也保证了雨天通信基站信号传递的稳定性;同时通过设置调节装置,可以在防雷装置安装的过程中,能够对防雷装置与通信塔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从而增大了防雷装置的避雷范围。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具有防雷效果的5G通信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通信塔(1)和地基(2),所述通信塔(1)的底端掩埋在地基(2)的内部,且通信塔(1)的外部固定套接有固定环(3),所述固定环(3)的侧面设置有调节装置(4),所述调节装置(4)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的顶部设置有防雷装置(6),所述防雷装置(6)与地基(2)之间固定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具有防雷效果的5G通信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通信塔(1)和地基(2),所述通信塔(1)的底端掩埋在地基(2)的内部,且通信塔(1)的外部固定套接有固定环(3),所述固定环(3)的侧面设置有调节装置(4),所述调节装置(4)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的顶部设置有防雷装置(6),所述防雷装置(6)与地基(2)之间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雷效果的5G通信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4)包括调节套(41),所述调节套(41)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支撑杆(5),且调节套(41)的内壁通过调节弹簧(42)与支撑杆(5)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调节套(41)的正面通过固定栓(43)与支撑杆(5)的正面螺纹连接,所述固定栓(43)的一端螺纹套接在固定孔(44)的内部,所述固定孔(44)开设在支撑杆(5)的正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防雷效果的5G通信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弹簧(42)位于调节套(41)的内部,且调节弹簧(42)的两端分别与调节套(41)的内壁和支撑杆(5)的一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防雷效果的5G通信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栓(43)的一端贯穿调节套(41)并延伸至固定孔(44)的内部,且固定栓(43)与固定孔(44)之间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雷效果的5G通信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雷装置(6)包括安装板(61),所述安装板(61)的底部与支撑杆(5)的顶端固定连接,且安装板(6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62),所述连接块(6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活动轴(63),所述活动轴(63)的外部活动连接有避雷针(64),所述安装板(61)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线(65),所述电线(65)的一端掩埋在地基(2)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防雷效果的5G通信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雷针(64)的数量为六个,且六个避雷针(64)三个为一组,两组所述避雷针(64)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各不相同。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信基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防雷效果的5G通信基站。
背景技术
通信基站又称无线基站,是指与用户手机进行通信的低功率无线天线,且通信基站是无线电台站的一种形式,是指在有限的无线电覆盖区中,通过移动通信交换中心,与移动电话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无线电收发信电台;然而,现有的大多数通信基站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通信基站总体的高度或安装位置较高,在雨天时容易受到雷电的影响,从而会导致通信基站的信号传递效果差,甚至会对通信基站造成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雷效果的5G通信基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雷效果的5G通信基站,包括通信塔和地基,所述通信塔的底端掩埋在地基的内部,且通信塔的外部固定套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侧面设置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设置有防雷装置,所述防雷装置与地基之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调节套,所述调节套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支撑杆,且调节套的内壁通过调节弹簧与支撑杆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调节套的正面通过固定栓与支撑杆的正面螺纹连接,所述固定栓的一端螺纹套接在固定孔的内部,所述固定孔开设在支撑杆的正面。
优选的,所述调节弹簧位于调节套的内部,且调节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调节套的内壁和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栓的一端贯穿调节套并延伸至固定孔的内部,且固定栓与固定孔之间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防雷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部与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且安装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活动轴,所述活动轴的外部活动连接有避雷针,所述安装板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线,所述电线的一端掩埋在地基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避雷针的数量为六个,且六个避雷针三个为一组,两组所述避雷针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各不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具有防雷效果的5G通信基站,通过设置支撑杆和防雷装置,可以在通信基站雨天工作的过程中,对通信基站起到了防雷的效果,避免了雷电对通信基站造成损坏的问题,不仅对通信基站起到了保护的作用,而且也保证了雨天通信基站信号传递的稳定性。
2、该具有防雷效果的5G通信基站,通过设置调节装置,可以在防雷装置安装的过程中,能够对防雷装置与通信塔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从而增大了防雷装置的避雷范围,同时通过设置活动轴,可以对避雷针的角度进行调节,增大了避雷针接收雷电的几率,从而提高了该防雷装置的避雷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调节装置的内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通信塔的俯视图。
图中:1、通信塔;2、地基;3、固定环;4、调节装置;41、调节套;42、调节弹簧;43、固定栓;44、固定孔;5、支撑杆;6、防雷装置;61、安装板;62、连接块;63、活动轴;64、避雷针;65、电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实施例中的条件可以根据具体条件做进一步的调整,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前提下对本实用新型的方法简单改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雷效果的5G通信基站,包括通信塔1和地基2,通信塔1的底端掩埋在地基2的内部,且通信塔1的外部固定套接有固定环3,固定环3的侧面设置有调节装置4,调节装置4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支撑杆5,支撑杆5的顶部设置有防雷装置6,防雷装置6与地基2之间固定连接。
具体的,调节装置4包括调节套41,调节套41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支撑杆5,且调节套41的内壁通过调节弹簧42与支撑杆5的一端传动连接,调节套41的正面通过固定栓43与支撑杆5的正面螺纹连接,固定栓43的一端螺纹套接在固定孔44的内部,固定孔44开设在支撑杆5的正面,可以在防雷装置6安装的过程中,便于对防雷装置6和通信塔1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从而增大了防雷装置6的防雷范围。
具体的,调节弹簧42位于调节套41的内部,且调节弹簧42的两端分别与调节套41的内壁和支撑杆5的一端固定连接,可以在调节的过程中,使得支撑杆5在调节弹簧42的弹力作用下发生移动,从而使得调节的过程更加省时省力。
具体的,固定栓43的一端贯穿调节套41并延伸至固定孔44的内部,且固定栓43与固定孔44之间相适配,可以在支撑杆5位置调节后,便于对支撑杆5进行固定,从而保证了支撑杆5的牢固性。
具体的,防雷装置6包括安装板61,安装板61的底部与支撑杆5的顶端固定连接,且安装板6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62,连接块6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活动轴63,活动轴63的外部活动连接有避雷针64,安装板61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线65,电线65的一端掩埋在地基2的内部,可以在5G通信基站使用的过程中,对5G通信基站起到了避雷的作用,从而保证了5G通信基站雨天使用时信号的稳定性。
具体的,避雷针64的数量为六个,且六个避雷针64三个为一组,两组避雷针64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各不相同,通过设置多个方向的避雷针64,可以在雨天增大了避雷针64接收雷电的几率,从而提高了该防雷装置6的避雷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首先将通信塔1预埋在地基2的内部,再将固定环3固定套接在通信塔1的外部,并旋转固定栓43,使之与固定孔44之间相分离,此时支撑杆5会在调节弹簧42的弹力作用下发生移动,从而便于对防雷装置6与通信塔1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从而增大了防雷装置6的避雷范围,接着再旋转固定栓43,使之与固定孔44之间螺纹连接,对支撑杆5的位置进行固定,最后按动避雷针64,使之在活动轴63的作用下发生转动,从而对避雷针64的角度进行调节,可以在雨天增大了避雷针64接收雷电的几率,从而提高了该防雷装置6的避雷效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311365.4
申请日:2019-03-1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4(南京)
授权编号:CN209723803U
授权时间:20191203
主分类号:E04H12/00
专利分类号:E04H12/00;H01T19/04
范畴分类:36C;
申请人:南京国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南京国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10043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八卦洲街道大同生态产业园990号
发明人:金勇威
第一发明人:金勇威
当前权利人:南京国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