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焰制热装置论文和设计-徐威加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焰制热装置,涉及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无焰制热装置外壳温度高,热量损失大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桶体、换热管路和保温壳,保温壳套设于桶体的外围,保温壳与桶体的桶壁间形成有环形的保温隔热腔,且保温隔热腔与吸热段相串联连通。通过在桶体外围加装保温壳,形成与换热管路的吸热段串联连通的保温隔热腔,保温隔热腔内的导热流体吸收桶体外壳的热量,减少了热量损失,提高了热能利用率,减少了其他配件的老化;保温隔热腔的设置也增加了换热面积,提高了换热效率以及催化剂的利用率;而且由于保温隔热腔内的导热流体也进行热交换,增加了导热流体的缓冲量,整个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得到了提升。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无焰制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桶体,其具有反应腔,含氧燃气与催化剂能够在所述反应腔内反应放热;换热管路,其用于流通导热流体,所述换热管路包括引入段、吸热段和引出段,所述吸热段设置于所述反应腔内实现导热流体的吸热;保温壳,其套设于所述桶体的外围,所述保温壳与所述桶体的桶壁间形成有环形的保温隔热腔,且所述保温隔热腔与所述吸热段相串联连通。

设计方案

1.一种无焰制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桶体,其具有反应腔,含氧燃气与催化剂能够在所述反应腔内反应放热;

换热管路,其用于流通导热流体,所述换热管路包括引入段、吸热段和引出段,所述吸热段设置于所述反应腔内实现导热流体的吸热;

保温壳,其套设于所述桶体的外围,所述保温壳与所述桶体的桶壁间形成有环形的保温隔热腔,且所述保温隔热腔与所述吸热段相串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焰制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入段穿过所述桶体的桶壁连通于所述吸热段,所述吸热段的下游连通至所述保温隔热腔的入口,所述保温隔热腔的出口与所述引出段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焰制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入段与保温隔热腔的入口连通,所述保温隔热腔的出口连通至所述吸热段,所述吸热段的下游连通至所述引出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焰制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为圆柱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焰制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壳与所述桶体同轴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焰制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流体为导热油。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无焰制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路的吸热段为盘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焰制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管的形状与所述桶体的形状相适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焰制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管与所述桶体同轴。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焰制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管的入口位于所述反应腔的上端,所述盘管的出口位于所述反应腔的下端。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热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无焰制热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在生产制造业、服务业、民生生活等各领域中,大范围的使用锅炉获取热能。锅炉是一种以燃烧燃料为加热方式而取得热量的装置。所述的燃料包括天然气、煤炭、燃油、木柴、生物质颗粒和甲醇。使用这些燃料燃烧加热,容易出现不完全燃烧,燃烧反应不充分;再者会释放诸如氧化硫、氧化氮、一氧化碳和细微颗粒物等有害物质,严重影响了空气质量,污染环境。虽然天然气燃烧虽然相对洁净,但是其管网多数集中在城市中心,难以覆盖全部范围。

因此出现了无焰制热技术,即利用含氧燃气的氧化反应所释放的热量,对低温流体进行加热,是一种没有火焰的清洁加热方式。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1)加热桶运行时桶体外壳温度高,热量损失大、利用率低,且易使其他配件老化;

(2)加热桶内部的换热面积小,换热效率低;

(3)催化剂利用率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焰制热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焰制热装置外壳温度高,热量损失大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无焰制热装置,包括:

桶体,其具有反应腔,含氧燃气与催化剂能够在所述反应腔内反应放热;

换热管路,其用于流通导热流体,所述换热管路包括引入段、吸热段和引出段,所述吸热段设置于所述反应腔内实现导热流体的吸热;

保温壳,其套设于所述桶体的外围,所述保温壳与所述桶体的桶壁间形成有环形的保温隔热腔,且所述保温隔热腔与所述吸热段相串联连通。

可选地,所述引入段穿过所述桶体的桶壁连通于所述吸热段,所述吸热段的下游连通至所述保温隔热腔的入口,所述保温隔热腔的出口与所述引出段连通。

可选地,所述引入段与保温隔热腔的入口连通,所述保温隔热腔的出口连通至所述吸热段,所述吸热段的下游连通至所述引出段。

可选地,所述桶体为圆柱桶。

可选地,所述保温壳与所述桶体同轴设置。

可选地,所述导热流体为导热油。

可选地,所述换热管路的吸热段为盘管。

可选地,所述盘管的形状与所述桶体的形状相适配。

可选地,所述盘管与所述桶体同轴。

可选地,所述盘管的入口位于所述反应腔的上端,所述盘管的出口位于所述反应腔的下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无焰制热装置,通过在桶体外围加装保温壳,形成与换热管路的吸热段串联连通的保温隔热腔,保温隔热腔内的导热流体吸收桶体外壳的热量,减少了热量损失,提高了热能利用率,减少了其他配件的老化;保温隔热腔的设置也增加了换热面积,提高了换热效率以及催化剂的利用率;而且由于保温隔热腔内的导热流体也进行热交换,增加了导热流体的缓冲量,整个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得到了提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甲醇发热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甲醇发热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桶体;21、引入段;22、盘管;23、引出段;3、保温壳;4、保温隔热腔;5、燃料进口;6、排气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甲醇发热装置,包括:

桶体1,其具有反应腔,甲醇与催化剂能够在反应腔内反应放热;

换热管路,其用于流通导热流体,换热管路包括引入段21、吸热段和引出段23,吸热段设置于反应腔内实现导热流体的吸热;

保温壳3,其套设于桶体1的外围,保温壳3与桶体1的桶壁间形成有环形的保温隔热腔4,且保温隔热腔4与吸热段相串联连通。

通过在桶体1外围加装保温壳3,形成与换热管路的吸热段串联连通的保温隔热腔4,保温隔热腔4内的导热流体吸收桶体1外壳的热量,减少了热量损失,提高了热能利用率,减少了其他配件的老化;保温隔热腔4的设置也增加了换热面积,提高了换热效率以及催化剂的利用率;而且由于保温隔热腔4内的导热流体也进行热交换,增加了导热流体的缓冲量,整个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得到了提升。

换热管路的引入段21的上游与导热流体供应装置连通,换热管路的引出段23与下游的供热终端连通。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引入段21穿过桶体1的桶壁连通于吸热段,吸热段的下游连通至保温隔热腔4的入口,保温隔热腔4的出口与引出段23连通。

导热流体先进入吸热段吸热后再流入保温隔热腔4进一步吸热后,被加热的导热流体供给供热终端。

导热流体进入桶内后先将吸热段灌满,并顺着吸热段流入外层环形保温隔热腔4内,待外层保温隔热腔4灌满后,从导热油引出段23流出。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引入段21与保温隔热腔4的入口连通,保温隔热腔4的出口连通至吸热段,吸热段的下游连通至引出段23。

导热流体也可先进入保温隔热腔4吸热,然后再流入吸热段吸热后被输送至供热终端。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桶体1为圆柱桶。

桶体1采用圆柱桶,周向一致性能够得到保障。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保温壳3与桶体1同轴设置。

保温壳3与桶体1同轴设置,能够保证保温隔热腔4内导热流体在各个方向上的均匀性。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导热流体为导热油。

导热油作为导热流体,流动性好,成本低,能够循环使用。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换热管路的吸热段为盘管22。

换热管路的吸热段采用盘管22,导热流体在反应腔停留的时间长,换热面积也最大化,提高热利用率。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盘管22的形状与桶体1的形状相适配。

盘管22的形状与桶体1的形状相适配,换热更合理,有效利用热能。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盘管22与桶体1同轴。

盘管22与桶体1同轴,确保换热一致性,整个装置的可靠性也更高。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盘管22的入口位于反应腔的上端,盘管22的出口位于反应腔的下端。

盘管22的入口位于上端,出口位于下端,使进入盘管22的导热流体能够在重力作用下流动,减少动力消耗。

桶体1外围增设环形保温隔热腔4,与没有保温隔热腔4的情况相比,增加了85%的换热面积,即是原桶体1换热面积的1.85倍,在同等体积下,换热效率及热利用率更高。而且由于增加了导热油的储存量,提高其使用效果;同时可以提高外层催化剂的换热效率。而且还可以提供设备外层的隔热保温,降低热量流失,提高热能利用率,减少桶体1本身温度对外界的影响。

在加热桶体1中,桶壁与盘管22的空隙中填有催化剂,当甲醇气体通过时,会产生氧化反应释放热量,与作为换热管路吸热段的盘管22以及环形保温隔热腔4内的导热油产生热交换,此过程中不产生火焰。

桶体1包括一上排气片6和一下封片,防止催化剂漏出。

桶体1底侧的进气装置中,甲醇滴入进气管壁内呈液珠状,被位于进气管另一端的鼓风机吹出的风击打成雾状,即甲醇混合气体被吹入桶体1内进行上述氧化反应发热。.

其中,发热装置的桶体1可存在多种形状,如正方体和长方体,其盘管22、保温隔热腔4皆随之呈方形。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进油管与盘管22的连接可变换至其他方向,盘管22与保温隔热腔4的连接可变换至其他方向。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进出口液体流向可以对换,相应提高液体泵压力即可。

因本发明是通过甲醇氧化反应的放热反应,对导热油加热,所以其产生的废气中,不含有危害的物质(氧化硫,氧化氮,一氧化碳和微小颗粒物等),是一种安全性高,可靠性高,对环境友好的创新型装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设计图

一种无焰制热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74385.4

申请日:2019-01-16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4(广东)

授权编号:CN209415810U

授权时间:20190920

主分类号:F24V 30/00

专利分类号:F24V30/00

范畴分类:申请人:佛山市无火发热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佛山市无火发热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影荫路21号1号楼三楼327房(住所申报)

发明人:徐威加

第一发明人:徐威加

当前权利人:佛山市无火发热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张丹

代理机构:11471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无焰制热装置论文和设计-徐威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