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体育仿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体医融合,虚拟仿真,信息化教育,人才培养
体育仿真论文文献综述
李沛,叶强,杨辰[1](2019)在《体医融合视域下体育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体医融合的视角展开,描述了体医融合的提出背景和科学内涵,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调查法研究了目前体医融合工作的开展状况和发展趋势。在该研究过程中总结了目前体医融合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复合型运动康复人才培养困难、从业人员创新实践能力薄弱以及现代运动健康理念推广缓慢的叁类突出问题。笔者认为,"体医融合"的过程是一个将运动健康理念与行动普及相互有机结合的发展过程,并处于当下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该理念不仅为体育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带来了新的机遇,还为运动健康理念的科普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基于以上研究提出紧随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改革浪潮,建设运动虚拟仿真教学平台的设想,以适应当前社会大健康服务市场对高质量复合型体育人才供给的递增趋势,满足社会群众对科学运动健康指导服务的多元需求。笔者随后对虚拟仿真教学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研究发现虚拟仿真教学是利用先进的虚拟现实技术、仿真技术等科技手段对真实的教学场景进行模拟构建,使学生在逼真的虚拟环境下进行学习与实践的新型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具有容量大、安全高、兼容好、使用便捷的特点。国外虚拟仿真教学的应用呈现了实验资源网络化、实验活动远程化、实验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趋势而国内虚拟仿真教学伴随国家政策鼓励,呈现出向不同层次、多种学科的教学领域渗透的高速发展势头,但体育类虚拟仿真教学的应用普遍集中于体育教育训练专业,在运动康复人才培养方面几乎空白。经笔者对虚拟仿真教学现状的研究与归纳,认为当下体医融合视域下体育类运动虚拟仿真教学平台的开发应当强调体育科学基础知识的教育、重视体育人才技能培养和环境创造以及解决体育活动中的专业问题,并以此为根据对虚拟仿真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究,设计了具有全面、透彻、规范特征的虚拟仿真教学平台。该教学平台主要由叁个模块组成:体育网络教学模块、虚拟仿真实践模块和体育科普模块,每一个平台下会有不同的层次、功能和涉及领域,为教师学生、研究人员、社会群众提供了一个智能化、一体化、交互式、高度集成、完全开放的运动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其中体育网路教学模块集成了大量体育学科的教学资源如运动技术分析、教学案例、康复手法视频、运动康复学科课件等教学资源,用于缓解当下课程紧、学生多的困境并重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虚拟仿真实践平台设计了理论基础、技能培养和科研创新的叁层实践教学结构,满足不同阶段的学生及学者的需求,涵盖了运动康复、运动解剖、运动生理生化、运动生物力学等多学科的不同实验,突出了体育学科的重基础、强实践特征;体育科普模块包罗了运动的文化、技术、保护预防、健身理念等体育科学知识,用以帮助不同年龄、性别、阶段人群获得相适应的科学健康健身服务,引导群众健康理念的更新并进一步提高群众的科学健身意识、素养和能力。该平台的建设对体医融合工作的展开具有以下现实意义,首先构建了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方案能够提高运动康复人才质量;其次重实践、强创新的教学模式为健康中国战略实施注入新鲜活力;最后共享普及的运行机制为社会大众人群提供优质学习服务渠道。运动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建立了练习+考核的机制,教师可以进行实验安排、实验设计、实验监督和实验考核的操作,学生的主要操作内容包括实验流程学习、实验技能学习和实验考核,这种双规运行机制有效地实现了教师、学生等不同角色的多线互动,为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营造了个性、开放、自由的实验教学环境。运动虚拟仿真教学平台的建设深化了校企之间的合作,弥补了学院和社会、理论和实践脱节的短板,校企合作下的运动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建立了公开透明、双向有效的沟通机制,有利于平台的规范化运行、升级、管理和维护。本研究对体育类虚拟仿真教学内容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包含教学平台结构的设计、运行机制及管理机制的设定,阐明了虚拟仿真教学对体医融合工作的积极意义,旨在通过体育学科的教育信息化改革促进体医融合背景下健康中国工作更好更快的展开。(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郑怀立,赵元吉,范志远[2](2019)在《长江中下游城市公共体育服务系统动力学模型建构与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长江中下游城市近十年来的数据为基础数据,对模型进行仿真。长江中游城市可以划分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主体形成的特大型城市群,国土面积约31.7万平方公里,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是长江经济带叁大跨区域城市群支撑之一,也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全方位深化改革开放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区域,在我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与此同时长江中下游城市经济总值在全国GDP占比较高,公共体育服务等各项设施建设相对完善,公共体育服务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的原始数据大部分来源于对长江中下游城市相关工作部门和居民进行的相关问卷调研数据,部分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还有一部分数据则是在对居民进行访谈过程中的数据归类和整理得出,系统动力学模型的仿真是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模拟与仿真,并非对具体数据的计算,这样数据的处理并不会过多的影响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效果。以系统动力学软件为研究工具,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问卷调查等方法对长江中下游城市公共体育服务系统中相关供给类别的关键变量进行分析。通过绘制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因果关系图、存量流量图并编辑系统动力学相关方程来构建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相关供给内容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对于公共体育服务系统而言,公共体育场地器材供给量及社区体育人口是整个系统中的核心状态变量,体现了公共体育服务整体状态。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数量是整个公共体育服务系统运转的前提和桥梁,它的流入变量是社区总人数(主要涉及初始社会体育指导员、实习社会体育指导员等),它的流出变量是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服务情况。居民反馈渠道是促进公共体育服务进一步优化的基础,它的流入变量是反馈数量,其主要依赖于各种自媒体在相关工作部门和居民之间的联动性,流出变量是相关工作部门处理反馈的效率降低。运用Vensim-PLE仿真软件,对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中公共体育场地器材、社会体育指导员、居民反馈渠道的供给和社区体育人口影响因素进行仿真比较分析。公共体育服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从系统动力学角度来看,在公共体育服务系统中的诸多要素,所有要素都是建构模型过程中所需要的变量,他们可以被分为状态变量、速率变量、辅助变量、常数四大类。其中,状态变量具有极强的稳定性,它在自身设置的初始值的基础上,依赖流入和流出的变量的变化而变化,是系统状态的描述和表征,也是系统动力学模型建构时应该关注的核心变量。经仿真结果发现:政府对社区居民锻炼的支持力度对社区体育人口数量会有较大的影响;在社会体育指导员供给过程各因素的模拟与仿真中发现应用分数的变化会导致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情况的变化;公共体育场器材的供给过程中与社会相关企业合作力度与有效供给率成正相关关系的变化;反馈渠道的数量及其收到反馈的速率会影响到居民的反馈数量。基于系统动力学对长江中下游城市公共体育服务模型建构与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提出增加居民反馈渠道、提升城镇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社会关注度、加强政府对公共体育服务后期工作治理工作支持力度等,以促进长江中下游城市公共体育服务协调良性发展。在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工作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供给测结构性改革为背景,以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发展状况依据,协调处理好公共体育服务供给过程中各项因素指标,促进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满足新时代背景下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需要,形成具有新时代特色的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体系。从系统动力学内部的因果关系角度来看,社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意识的带动作用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其一,GDP的增加将会带动城镇社区公共体育服务资金投入增加,间接促进社区体育管理工作人数的增加,将会带动更多的社区居民参与到体育锻炼中,这样社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就会提高。其二,如果合理增加社区体育健康教育开展的数量,对社区居民进行体育锻炼相关知识的指导,让居民在健身过程中锻炼方式更具有科学性,城镇社区居民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增加,也会提高居民对公共体育服务的反馈频数增加,促进公共体育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提出增加政府对社区居民锻炼的支持力度、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培训中的应用分数、在公共体育场地器材的供给上加大与社会相关企业的合作力度和增加居民反馈渠道,提高收到反馈的效率等可行性建议。(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王晨曦[3](2019)在《我国大型体育赛事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提供竞赛产品和相关服务的体育赛事,在现阶段已然成为一种资源高度集中的综合性竞赛活动。体育赛事的举办不仅牵动利益相关者的协同运作,其自身的带动能力还对经济、社会、文化等外部环境产生诸多影响。全国政协十二届会议上,姚明表示,体育赛事是资源高度集中的体育产业制高点,不但满足了群众的高层次精神需求,同时衍生出赛事运营、广告传播、球员经纪、产品开发、体育传媒、医疗康复等一系列相关产业,但是和欧美国家相比,我国的职业联赛还很稚嫩。这段发言在强调体育竞赛业的市场前景与综合效益的同时,更是指出了我国体育赛事的组织经营还存在改善空间。我国政府也关注到了举办体育赛事给社会、经济、民生等带来的效益,就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推动大众健身等问题提出明确要求。国务院的相关意见既指出了"发展体育产业、增加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的重要意义,又给出了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审批、放宽赛事转播权限制、鼓励发展职业联盟等较为明确的改革措施和方案,以上对于竞赛产业的政策足以见得我国对于发展体育赛事的重视度。同样,我国体育赛事的综合效益和体育赛事可持续发展问题已成为学界研究体育竞赛业的关注焦点,本研究以此为背景,立足于复杂系统思维,构建我国大型体育赛事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进行可持续发展策略仿真,显然具有学术意义与现实意义。研究方法:系统动力学可以看作是分析问题的方法论,也可以将其扩展作为认识论来发展世界观,认为整个世界基本上就是系统动力学理论所阐释的巨复杂动态反馈系统。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的《增长的极限》就是运用系统动力学对全球人口、工业化、污染等因素进行未来世界面貌的模拟,其接近真实的结果震惊了全球,随后系统动力学方法在多个领域的发展模型构建中得到广泛运用,由于系统动力学是利用计算机仿真来观察政策调整的效果,因而也被称为"战略实验室"。本文借助VensimPLE软件并运用系统动力学的建模方法,构建大型体育赛事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通过与历史数据的拟合分析,证明其模型的真实性,进而调整相应参数,提出促进大型体育赛事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研究结果:从当前情况下我国大型体育赛事发展前景仿真结果来看,大型体育赛事运行系统并未达到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状态,其微观子系统未发挥内部资源的有效利用,中间子系统缺乏关键要素间的协同作用,外围子系统的要素运行未能联结各子系统,使之发挥系统整体效用,致使大型体育赛事从场地设施资源这一微观系统基础要素开端,通过各内部子系统的因果反馈连结,最终未能实现全民健身人口增长的宏观子系统发展要求。因此,通过系统动力学仿真与参数调整,提出在微观系统层面调整项目引进率与设施开放比例;在中间系统层面调整体育社会组织人员参与率与社会力量投资比例;在外围系统层面调整市场运营效率、合作运营效率与委托运营效率;在宏观系统层面调整公共服务购买率与政府扶持比例的相应策略。研究结论:立足于复杂系统理论视角及复杂非线性系统思维,在深入分析大型体育赛事系统结构的基础上,划分大型体育赛事子系统,沿系统边界描述、系统关键要素识别、系统因果反馈机理、系统运行机制、复合系统模型构建、模拟与可持续发展策略前景仿真的技术路线,全面详细的探究大型体育赛事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以及可持续发展调整策略。与传统的体育领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相比,从方法论到研究方法,再到具体研究的技术路线方面,都有了系统性与全面性的提升。但是值得强调的是,大型体育赛事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杂社会系统实现自组织发展的复杂过程,其自身具有非线性、动态性、整体性等复杂系统特征,本文对于其内部要素与机理机制的反馈环节相关研究,仍存在考虑不全之处。但是,相信本文在对大型体育赛事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上,具有一定的创新与突破意义。(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杨磊,吴菊花[4](2019)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在体育理论课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体育理论课实验教学是培养综合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本文在分析虚拟仿真教学平台的特点和优势的基础上,对体育理论课及体育实践性教学环节引入人体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必要性、迫切性及可行性进行了深入剖析,旨在适应体医结合综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本文来源于《体育科技文献通报》期刊2019年10期)
鞠明杰,曾理,王静[5](2019)在《体育虚拟仿真教学与实验中心的建设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加快推动高校体育课教学内容和模式改革,提高广大本科学生身体素质,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具有"终身体育"和创新意识的优秀人才,体育科学与工程学院引入虚拟仿真技术并成立教学与实验中心,并将虚拟仿真技术用于体育课教学。通过对4个体育项目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一系列实验,考察了虚拟仿真技术对学生理论知识掌握、体能和技能3个维度多项指标的影响。实验结果证明,实验前无差异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后所有考察指标均为显着性差异,其中理论知识维度的男生实验组、人体平均功率项目的实验组和篮球项目实验组均与对照组为极其显着性差异。因而虚拟仿真技术对高校体育课改革、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和综合能力培养具有重要作用,说明了中心建设具有必要性。(本文来源于《实验室研究与探索》期刊2019年10期)
张飞云,张彤[6](2019)在《虚拟现实技术在竞技体育仿真中的应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竞技体育仿真应用中也使用了虚拟现实技术。这项技术依托于先进的科学技术可以成功地采集、捕捉运动员的动作并自动存储运动员的动作视频,便于分析,提升运动员的技能。鉴于此,本文研究了虚拟现实技术在竞技体育仿真系统的应用现状,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虚拟现实技术的系统结构及功能板块,使用了专项检测技术来验证这一技术的应用结果。经检验,该项技术有着积极的应用效益。(本文来源于《自动化技术与应用》期刊2019年09期)
郭丽兵[7](2019)在《体育运动训练中动作仿真的运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今社会,体育运动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重要地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都有明显提升,而对健康的追求也是越来越强烈。体育运动是人们健身最常用的一种运动方式,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运动的模式、技术手段均有效增强。因为传统的体育运动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人类的生活需求。采用高技术手段促进体育运动是当前比较流行的方式,同时它还能够提高运动效率,有效改善人类的健康生活。本文以动作仿真技术为主,重点讲述了动作仿真技术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并简要阐明了其具体方法。(本文来源于《体育世界(学术版)》期刊2019年08期)
张林玲,刘青[8](2019)在《四川省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同发展的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协同发展是时代命题,是民生工程。在特定条件下,均衡发展与非均衡发展都是协同发展的表现形式。目前四川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发展是非均衡的。文章运用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预测分析下一阶段四川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协同发展态势。研究表明:2020-2030年间,四川省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协同发展应采取"均衡"策略。建议通过树立大体育观,转变体育强省评价思想;寻求市场驱动,破解经费投入难题;加强全民健身,为竞技体育提供人口红利等措施来促进四川省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更好地协同发展。(本文来源于《成都体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王建[9](2019)在《我国冰雪体育产业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及其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系统动力学理论和方法为工具,立足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复杂非线性系统思维,在深入分析冰雪体育产业利益系统组织结构的基础上,以冰雪体育产业产值和人均冰雪体育消费为核心变量,通过绘制因果关系图、流图,编写结构方程,构建了我国冰雪体育产业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利用Vensim PLE6.3软件进行仿真预测,得到了2015-2025年的发展趋势图.通过参数的调整与对比为我国冰雪体育产业发展及实现2022年冰雪体育产业发展目标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冰雪体育产业到2025年的预期值小于10000亿产值,与国家提出的冰雪体育产业发展规划的产值还有一定差距,人均冰雪体育消费在2008-2025年保持稳步上升,但直至2025年也未达到人均冰雪消费3000元的目标.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本文来源于《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谭艳春,朱又敏[10](2019)在《基于STC89C52多功能体育用计时器的仿真与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51系列单片机以系统架构开放、工作性能灵活可靠、价格低廉的优势,在工业自动化、交通控制、智能仪表等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进一步研究并拓展其应用场景,本文利用STC89C52单片机、KeilC51和Proteus软件对多功能体育用计时器进行了完整的软硬件开发与设计。Proteus在线仿真验证了系统设计的正确性及合理性,具有较强的实际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软件工程》期刊2019年07期)
体育仿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章以长江中下游城市近十年来的数据为基础数据,对模型进行仿真。长江中游城市可以划分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主体形成的特大型城市群,国土面积约31.7万平方公里,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是长江经济带叁大跨区域城市群支撑之一,也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全方位深化改革开放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区域,在我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与此同时长江中下游城市经济总值在全国GDP占比较高,公共体育服务等各项设施建设相对完善,公共体育服务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的原始数据大部分来源于对长江中下游城市相关工作部门和居民进行的相关问卷调研数据,部分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还有一部分数据则是在对居民进行访谈过程中的数据归类和整理得出,系统动力学模型的仿真是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模拟与仿真,并非对具体数据的计算,这样数据的处理并不会过多的影响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效果。以系统动力学软件为研究工具,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问卷调查等方法对长江中下游城市公共体育服务系统中相关供给类别的关键变量进行分析。通过绘制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因果关系图、存量流量图并编辑系统动力学相关方程来构建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相关供给内容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对于公共体育服务系统而言,公共体育场地器材供给量及社区体育人口是整个系统中的核心状态变量,体现了公共体育服务整体状态。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数量是整个公共体育服务系统运转的前提和桥梁,它的流入变量是社区总人数(主要涉及初始社会体育指导员、实习社会体育指导员等),它的流出变量是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服务情况。居民反馈渠道是促进公共体育服务进一步优化的基础,它的流入变量是反馈数量,其主要依赖于各种自媒体在相关工作部门和居民之间的联动性,流出变量是相关工作部门处理反馈的效率降低。运用Vensim-PLE仿真软件,对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中公共体育场地器材、社会体育指导员、居民反馈渠道的供给和社区体育人口影响因素进行仿真比较分析。公共体育服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从系统动力学角度来看,在公共体育服务系统中的诸多要素,所有要素都是建构模型过程中所需要的变量,他们可以被分为状态变量、速率变量、辅助变量、常数四大类。其中,状态变量具有极强的稳定性,它在自身设置的初始值的基础上,依赖流入和流出的变量的变化而变化,是系统状态的描述和表征,也是系统动力学模型建构时应该关注的核心变量。经仿真结果发现:政府对社区居民锻炼的支持力度对社区体育人口数量会有较大的影响;在社会体育指导员供给过程各因素的模拟与仿真中发现应用分数的变化会导致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情况的变化;公共体育场器材的供给过程中与社会相关企业合作力度与有效供给率成正相关关系的变化;反馈渠道的数量及其收到反馈的速率会影响到居民的反馈数量。基于系统动力学对长江中下游城市公共体育服务模型建构与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提出增加居民反馈渠道、提升城镇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社会关注度、加强政府对公共体育服务后期工作治理工作支持力度等,以促进长江中下游城市公共体育服务协调良性发展。在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工作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供给测结构性改革为背景,以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发展状况依据,协调处理好公共体育服务供给过程中各项因素指标,促进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满足新时代背景下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需要,形成具有新时代特色的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体系。从系统动力学内部的因果关系角度来看,社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意识的带动作用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其一,GDP的增加将会带动城镇社区公共体育服务资金投入增加,间接促进社区体育管理工作人数的增加,将会带动更多的社区居民参与到体育锻炼中,这样社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就会提高。其二,如果合理增加社区体育健康教育开展的数量,对社区居民进行体育锻炼相关知识的指导,让居民在健身过程中锻炼方式更具有科学性,城镇社区居民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增加,也会提高居民对公共体育服务的反馈频数增加,促进公共体育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提出增加政府对社区居民锻炼的支持力度、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培训中的应用分数、在公共体育场地器材的供给上加大与社会相关企业的合作力度和增加居民反馈渠道,提高收到反馈的效率等可行性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体育仿真论文参考文献
[1].李沛,叶强,杨辰.体医融合视域下体育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2].郑怀立,赵元吉,范志远.长江中下游城市公共体育服务系统动力学模型建构与仿真[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3].王晨曦.我国大型体育赛事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4].杨磊,吴菊花.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在体育理论课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思考[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9
[5].鞠明杰,曾理,王静.体育虚拟仿真教学与实验中心的建设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9
[6].张飞云,张彤.虚拟现实技术在竞技体育仿真中的应用分析[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19
[7].郭丽兵.体育运动训练中动作仿真的运用分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
[8].张林玲,刘青.四川省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同发展的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9
[9].王建.我国冰雪体育产业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及其仿真研究[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10].谭艳春,朱又敏.基于STC89C52多功能体育用计时器的仿真与设计[J].软件工程.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