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摩托车传动皮带张紧机构,包括箱体、皮带传动机构、张力调整机构;所述的皮带传动机构、张力调整机构皆安装在箱体内,惰轮摇臂的第一摆臂中部具有一个通孔,箱体的内壁开设有固定孔且该固定孔位于第一摆臂中部通孔的摆动线上。当需维修或更换齿形皮带时,将惰轮摇臂转动到两孔对齐并放入一固定插鞘或螺栓,将压抵轮固定在离开齿形皮带表面的位置,以便齿形皮带拆装作业。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摩托车传动皮带张紧机构,包括箱体、皮带传动机构、张力调整机构;所述的皮带传动机构、张力调整机构皆安装在箱体内;所述皮带传动机构中的皮带为齿型皮带;所述的张力调整机构包括预拉簧、惰轮摇臂、压抵轮,所述的惰轮摇臂由第一摆臂与第二摆臂构成,第一摆臂与第二摆臂呈锐角相交,第一摆臂与第二摆臂的结合处铰接在箱体的内壁上,预拉簧的一端连接在第一摆臂上,预拉簧的另一端连接在箱体的内壁上,压抵轮固定在惰轮摇臂的第二摆臂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惰轮摇臂的第一摆臂中部具有一个通孔,箱体的内壁开设有固定孔且该固定孔位于第一摆臂中部通孔的摆动线上,可通过螺栓穿过惰轮摇臂第一摆臂中部的通孔后插入箱体内壁的固定孔上,而将惰轮摇臂固定。
设计方案
1.一种摩托车传动皮带张紧机构,包括箱体、皮带传动机构、张力调整机构;所述的皮带传动机构、张力调整机构皆安装在箱体内;所述皮带传动机构中的皮带为齿型皮带;所述的张力调整机构包括预拉簧、惰轮摇臂、压抵轮,所述的惰轮摇臂由第一摆臂与第二摆臂构成,第一摆臂与第二摆臂呈锐角相交,第一摆臂与第二摆臂的结合处铰接在箱体的内壁上,预拉簧的一端连接在第一摆臂上,预拉簧的另一端连接在箱体的内壁上,压抵轮固定在惰轮摇臂的第二摆臂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惰轮摇臂的第一摆臂中部具有一个通孔,箱体的内壁开设有固定孔且该固定孔位于第一摆臂中部通孔的摆动线上,可通过螺栓穿过惰轮摇臂第一摆臂中部的通孔后插入箱体内壁的固定孔上,而将惰轮摇臂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传动皮带张紧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惰轮摇臂轴和垫片;所述的张力调整机构中第一摆臂与第二摆臂的结合处开设有铰接孔,惰轮摇臂轴上的螺杆依次穿过垫片、张力调整机构的铰接孔后固定在箱体的内壁上,垫片位于惰轮摇臂轴螺头与箱体内壁面之间,惰轮摇臂轴螺头起到限制惰轮摇臂水平方向摆动的作用。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特别是涉及一种摩托车传动皮带张紧机构。
背景技术
一般习知踏板车的变速皮带与驱动以及被驱动皮带轮之间是透过摩擦力驱动,皮带与皮带轮间存在着滑差,同时,前后皮带轮之间会因车速的的变化而改变趋动的直径,也就是说皮带的运动型态随着车速一直在变化。此外一般车辆在设计上考虑结构简单以及较低的制造成本,常常设计成开放式的设计,就如同一般骑士车的传动链条,直接外露在车辆外,并且也如同传统的骑士车一样,透过在后叉上的后轮位置调整机构,调整后轮距以便得到合适的皮带张力,使皮带运转顺畅而不发生跳齿或抖动等问题。此种传统的设计虽然成本低廉,但存在着以下缺点:首先外露环境下容易与环境中的沙尘与泥水直接接触而产生磨损,间接缩短了皮带与皮带轮的使用寿命,其二是开放的环境有机会在车辆行进之间卷入路面上的杂物,而造成车辆传动卡死,车辆瞬间停机造成驾驶人摔车的安全隐患。
如图1所示,因此,有人对此进行了改进,将传动皮带装置在一封闭的传动箱体1’之内,为搭配此设计,驱动轮2’与被驱动轮3’的轴距设计成固定不可调整,又因为轴距固定因此需要有额外的张力调整机构4’调整皮带张力,使皮带5’得以顺畅的运转。此一皮带张力调整机构4’具有一个可自由转动并对皮带5’接触施加压力的惰轮42’,一惰轮摇臂43’其一端安装上述惰轮42’并具有一个转动支点,惰轮摇臂43’另一端为施力端,另设置一拉伸弹簧41’作用在施力端,力量透过摇臂支点旋转惰轮摇臂43’使惰轮42’提供皮带41’一下压力,进而调整车辆所需合适的皮带41’张力。并为了最小化设置张力调整机构4’所需的空间,拉伸弹簧41’设置在两个皮带轮与皮带5’所为围绕的空间内,惰轮42’则是设置于皮带5’的外侧空间,而为了连接惰轮42’与拉伸弹簧41’,惰轮摇臂43’在驱动轴的轴向视角下,设计成与跨越皮带,形成交错的设计特征,透过此设计将大部份的张力调整机构容置于皮带内侧原本无用处的空间,使得传动箱体的尺寸得以较为紧凑。但,这种结构设计由于惰轮42’始终对皮带41’施加一下压力,在更换皮带时,需要克服这个下压力,存在更换不方便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皮带更换方便的摩托车传动皮带张紧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摩托车传动皮带张紧机构,包括箱体、皮带传动机构、张力调整机构;所述的皮带传动机构、张力调整机构皆安装在箱体内;所述皮带传动机构中的皮带为齿型皮带;所述的张力调整机构包括预拉簧、惰轮摇臂、压抵轮,所述的惰轮摇臂由第一摆臂与第二摆臂构成,第一摆臂与第二摆臂呈锐角相交,第一摆臂与第二摆臂的结合处铰接在箱体的内壁上,预拉簧的一端连接在第一摆臂上,预拉簧的另一端连接在箱体的内壁上,压抵轮固定在惰轮摇臂的第二摆臂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惰轮摇臂的第一摆臂中部具有一个通孔,箱体的内壁开设有固定孔且该固定孔位于第一摆臂中部通孔的摆动线上,可通过螺栓穿过惰轮摇臂第一摆臂中部的通孔后插入箱体内壁的固定孔上,而将惰轮摇臂固定。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惰轮摇臂轴和垫片;所述的张力调整机构中第一摆臂与第二摆臂的结合处开设有铰接孔,惰轮摇臂轴上的螺杆依次穿过垫片、张力调整机构的铰接孔后固定在箱体的内壁上,垫片位于惰轮摇臂轴螺头与箱体内壁面之间,惰轮摇臂轴螺头起到限制惰轮摇臂水平方向摆动的作用。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在更换皮带时,利用固定插销或螺栓穿过惰轮摇臂第一摆臂中部的通孔后插入箱体内壁的固定孔上,而将惰轮摇臂固定,将压抵轮固定在离开齿形皮带表面的位置,压抵轮不会压迫齿形皮带,以便齿形皮带拆装作业;更进一步,由于惰轮摇臂轴螺头起到限制惰轮摇臂水平方向摆动的作用,使得本实用新型整体运行更平稳。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传动皮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压抵轮压迫齿形皮带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压抵轮不压迫齿形皮带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摩托车传动皮带张紧机构,包括箱体1、皮带传动机构2、张力调整机构3。
所述的皮带传动机构2、张力调整机构3皆安装在箱体1内。
所述皮带传动机构2中的皮带21选用齿型皮带,即皮带内表面带有齿状,相应的驱动皮带轮与被驱动皮带轮存在与皮带21相对应的齿型,运转中皮带轮与皮带21之间没有存在滑差,传动的效率高。
所述的张力调整机构3包括预拉簧31、惰轮摇臂32、压抵轮33;所述的惰轮摇臂32由第一摆臂321与第二摆臂322构成,第一摆臂321与第二摆臂322呈锐角相交,第一摆臂321与第二摆臂322的结合处铰接在箱体1的内壁上,预拉簧31的一端连接在第一摆臂321上,预拉簧31的另一端连接在箱体1的内壁上,压抵轮33固定在惰轮摇臂32的第二摆臂322上。
所述惰轮摇臂32的第一摆臂321中部具有一个通孔3211,箱体1的内壁开设有固定孔11且该固定孔11位于第一摆臂321中部通孔3211的摆动线上,在更换皮带时,拆卸箱体1时,任意取一拆下的螺栓穿过惰轮摇臂32第一摆臂321中部的通孔3211后插入箱体1内壁的固定孔11上,而将惰轮摇臂32固定,使惰轮摇臂32处于压抵轮33不压迫皮带传动机构2中齿形皮带21的位置。
优选的方案为:还包括惰轮摇臂轴34和垫片35;所述的张力调整机构3惰轮摇臂32中第一摆臂321与第二摆臂322的结合处开设有铰接孔,惰轮摇臂轴34上的螺杆341依次穿过垫片35、张力调整机构3的铰接孔后固定在箱体1的内壁上,垫片35位于惰轮摇臂轴34螺头342与箱体1内壁面之间,惰轮摇臂轴34螺头342起到限制惰轮摇臂32水平方向摆动的作用,使整体运行更平稳。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当需更换皮带21时,压抵轮33压迫齿形皮带31会防碍更换的便利性,由于惰轮摇臂32上设置有一通孔3211,并在惰轮摇臂支点旋转方向的箱体1合适位置上设置一相对应的固定孔11,需维修齿形皮带21时将惰轮摇臂34转动到两孔对齐并放入一螺栓,将压抵轮33固定在离开齿形皮带21表面的位置,以便齿形皮带21拆装作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11802.0
申请日:2019-01-0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2(厦门)
授权编号:CN209539944U
授权时间:20191025
主分类号:F16H 7/12
专利分类号:F16H7/12
范畴分类:27D;32B;
申请人:厦门厦杏摩托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厦门厦杏摩托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杏林西滨路99号
发明人:吴芳振;林俊发;孙秀敏
第一发明人:吴芳振
当前权利人:厦门厦杏摩托有限公司
代理人:朱凌
代理机构:35203
代理机构编号: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