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为确定合适的亲水胶体种类及其添加量,以带鱼鱼糜为原料,通过测定凝胶强度、质构(硬度、粘聚性、弹性和咀嚼性)、白度、持水性和凝胶溶解度等指标,分析瓜尔胶、魔芋胶和沙蒿胶3种亲水胶体对带鱼鱼糜凝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瓜尔胶、魔芋胶和沙蒿胶均能提高带鱼鱼糜凝胶强度,但相同添加量下魔芋胶的改善效果最好,而瓜尔胶对鱼糜凝胶强度的影响不显著。魔芋胶能显著改进带鱼鱼糜凝胶的质构特性;瓜尔胶添加量为2.0%时鱼糜凝胶硬度、弹性、咀嚼性、粘聚性比对照组低;沙蒿胶对鱼糜凝胶的粘聚性影响显著,当添加量为1.5%或2.0%时,带鱼鱼糜凝胶的咀嚼性、硬度增加,弹性下降。瓜尔胶、魔芋胶和沙蒿胶均能提高带鱼鱼糜持水性,降低鱼糜凝胶白度和溶解度,但对鱼糜凝胶色泽的影响不显著。扫描电镜结果显示,1.5%魔芋胶处理组形成的鱼糜凝胶表面规则有序、网络结构致密均一。综合比较,添加1.5%魔芋胶能有效改善带鱼鱼糜的凝胶品质。本研究结果为提高带鱼鱼糜制品品质及生产研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罗华彬,林露,司永利,高星,杨文鸽,王丽丽,陆彤霞
关键词: 带鱼鱼糜,亲水胶体,凝胶强度,质构,持水性
来源: 核农学报 2019年07期
年度: 2019
分类: 农业科技,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轻工业手工业
单位: 宁波大学食品与药学学院/浙江省动物蛋白食品精深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
基金: 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3050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71793),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2018R405044),宁波大学学科项目(XKl15D241)
分类号: TS254.4
页码: 1371-1376
总页数: 6
文件大小: 1521K
下载量: 428
相关论文文献
- [1].泡沫分离法提高鱿鱼糜生产得率[J]. 食品科技 2016(11)
- [2].壳聚糖回收鱼糜漂洗液中蛋白质效果的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6(21)
- [3].四川泡椒对鲢鱼鱼糜凝胶风味特性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17(16)
- [4].加工方式对鱼糜凝胶性质影响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科技 2015(08)
- [5].全球鱼糜供需基本平衡[J]. 水产养殖 2015(02)
- [6].鱼糜漂洗水中蛋白质的回收及其再利用[J]. 核农学报 2015(11)
- [7].葡聚糖及其糖基化修饰对白鲢鱼糜凝胶特性的影响[J]. 中国食品学报 2019(12)
- [8].藜麦对鲷鱼鱼糜凝胶性能及挥发性风味的影响[J]. 中国食品学报 2020(02)
- [9].不同种类鱼糜品质及其加工特性的研究[J]. 肉类工业 2018(09)
- [10].山药对冷藏鲢鱼糜凝胶的干预作用[J]. 中国食品学报 2015(10)
- [11].我国冷冻鱼糜生产及标准现状分析[J]. 食品科学 2014(23)
- [12].臭氧漂洗工艺对鲢鱼糜品质的影响[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20(06)
- [13].三种冷冻鱼糜制备的混合鱼糜凝胶特性研究[J]. 农产品加工(学刊) 2014(15)
- [14].浅论我国冷冻鱼糜行业标准的制定[J]. 福建水产 2013(01)
- [15].含冷冻带鱼糜的复合鱼糜凝胶特性的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13(13)
- [16].移动组装式冷冻鱼糜生产线[J]. 现代渔业信息 2009(02)
- [17].抗冻剂在冷冻鱼糜生产中的应用[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8(09)
- [18].魔芋葡甘露聚糖对草鱼鱼糜凝胶特性的影响[J]. 食品工业 2020(01)
- [19].鲢鱼糜和海参复配3D打印食品材料[J]. 现代食品科技 2020(08)
- [20].鲟鱼鱼糜漂洗工艺优化及其对品质的影响[J]. 渔业科学进展 2019(01)
- [21].不同辅料对草鱼鱼糜品质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14(07)
- [22].漂洗对鲢鱼鱼糜凝胶和质构特性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13(14)
- [23].优化白鲢鱼糜凝胶强度的研究[J]. 肉类工业 2016(12)
- [24].响应面法优化鲤鱼鱼糜复合保鲜工艺[J]. 食品工业科技 2017(02)
- [25].冷冻罗非鱼骨架鱼糜的制作工艺[J]. 肉类工业 2016(11)
- [26].鳕鱼糜漂洗废水中肌浆蛋白的回收实验研究[J]. 钦州学院学报 2017(03)
- [27].离子强度对鱿鱼鱼糜凝胶性能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17(14)
- [28].鲢鱼酶解产物在冷冻鱼糜中的抗冻性能研究[J]. 食品与机械 2015(03)
- [29].不同鱼糜对鱼滑加工品质的影响[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5(18)
- [30].茶多酚对冷藏鱼糜油脂抗氧化作用的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 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