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简帛《五行》的结构与哲学意义论文

王海:简帛《五行》的结构与哲学意义论文

摘 要:新出土的楚简和帛书《五行》,篇幅简短,但结构严谨,内涵丰富,所涉问题较为复杂。《五行》28章分别从“五行”命题的提出、“五行”命题的具体展开及“五行”理论的发展等方面,展现了从人道的善经过超越而达到天道的德即“成圣”的内在修行实践过程,对今人治学、做人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简帛《五行》;天道;人道;仁义礼智圣

1973年12月,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老子》甲本,其中有一篇专讲仁、义、礼、智、圣的轶文,分“经”与“说”两部分。经研究,一般认为前面之“经”文即《荀子·非十二子》中所说的“真先君子之言”:“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犹然而材剧志大,闻见杂博。案往旧造说,谓之五行,甚僻违而无类,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案饰其辞而祗敬之曰:‘此真先君子之言也。’子思唱之,孟轲和之……。”“子思唱之,孟轲和之”即后世所称儒家“思孟学派”的来源。但“思孟学派”学说代表作《五行》两千多年来一直未曾发现。1993年10月,湖北荆门郭店一号楚墓出土的竹书中,也有一篇内容与帛书“经”文相同的文献,文首冠有“五行”二字。这两篇文献证明,以前人们推测帛书《五行》即早期儒家思孟一系之《五行》是完全正确的。

1998年《郭店楚简》发表以后,很多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对楚简和帛书《五行》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取得了很大成绩,澄清了许多问题。但《五行》问题较为复杂,时至今日,仍有很多问题需进一步探讨。本文主要依据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参考帛书《五行》的“经说”部分,尝试梳理《五行》的逻辑结构,并探讨《五行》的哲学意义。

一、《五行》篇的逻辑结构

(一)“五行”命题的提出

整个《五行》由二十八个章节组成[1](100-103)。 章节之间有着严密的逻辑关联。

《五行》开篇即提出“五行”这个概念,并加以论述:“五行,仁形于内谓之德之行,不形于内谓之行。义形于内谓之德之行,不形于内谓之行。礼形于内谓之德之行,不形于内谓之行。智形于内谓之德之行,不形于内谓之行。圣形于内谓之德之行,不形于内谓之行。”强调“五行”的两个层次“形于内”与“不形于内”之别。

第二章继续对“五行”这一命题展开论述。文曰:“德之行五和谓之德,四行和谓之善。”仁、义、礼、智、圣五者形于内且达到了“和”的境界,就达到了儒家伦理学的最高范畴“德”[2](132)。 仁、义、礼、智四者形于内且达到了“和”的境界即是善。善是人道,而德是天道,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层次之分,五行皆形于内而时行之,这就是君子;志于君子之道为志士。其结构为:

四行和——善——人道——志士

教学实验室主要面向本科生,用于本科实验教学。学生通过实验课对所学课程进行感性认识和动手能力培训,该类实验室的特点是量大面广,人员流动性大。随着各学院组建集中的本科实验教学中心,形成了教辅人员准备实验、教师讲授实验、学生操作实验的格局,这种“管教学”分立的方式,优点在于分工明确,不足是三者之间的交流有时脱节,出现管理空档。同时学生实验课门数多,每门课的课时紧张,因此安全环保教育往往被忽视,也未施行准入制度,易出现操作不当引起的安全隐患、乱丢乱倒有毒有害物质。

1.3.2 提取 样本DNA模板 :碘化钠法(改良)。取量为100 μl经抗凝样本全血,吸入双蒸水,量为100 μl,均匀后,注入浓度为6 mol/L NaI ,量为200 μl,震荡均匀30 s,再加同体量的异戍醇/氯仿(1∶24)均匀震荡30 s,经离心分出上清液和下沉物,取上清液,加注异丙醇,按1∶0.6比例,并进行涡旋均匀混合液, 4℃低温置放15 min,再进行离心提取下沉物,沉淀物通过70%酒精洗涤1次后,晾沉淀物至干后,再溶在Tris-Hcl+EDTA溶液之中,最后提取DNA样本,放置紫外分光光度计定量测量,放置低温(-20℃)待用。

五行和——德——天道——君子

①目知

(二)“五行”命题的具体展开

紧接着的第三章是对第二章的补充说明,从反面论证了君子应如何成就“德行”。文曰:“善弗为无近,德弗为志不成,智弗思不得。思不精不察,思不长不得,思不轻不行。不行不安,不安不乐,不乐无德。”善是要去“为”(行、做、实践)的,德是要去“为”(行、做、实践)的,智是要去思的,若不为不思,则最终的结果将是不安、不乐、无德。

第四章也可看作是对第三章的进一步补充:“不仁,思不能精,不智,思不能长。不仁不智……不仁,思不能精。不圣,思不能轻。”同时又引出第五、六、七章:

仁之思也精——精则察——察则安——安则温——温则悦——悦则戚——戚则亲——爱则玉色——玉色则形——形则仁。

智之思也长——长则得——得则不忘——不忘则明——明则见贤人——见贤人则玉色——玉色则形——形则智。

圣之思也轻——轻则形——形则不忘——不忘则聪——聪则闻君子之道——闻君子之道则玉音——玉音则形——形则圣。

第五、六、七章对仁、智、圣三者进行了全面论述,三者之间各有旨归。

第八、九章是对君子的重要品质“慎其独”的论述,可以看作是对第三章“五行皆形于内而时行之,谓之君子”的补充。

第十章提出:“君子之为善也,有与始,有与终也。君子之为德也,有与始,有与终也。金声而玉振之,有德者也”。紧接着第十一章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全面探讨,提出:“金声,善也。玉音,圣也。善,人道也。德,天道也。”其对应关系为:

10月10日上午10点23分,南方电网云南楚雄供电局员工孔雷、李辉福,大姚供电局石羊供电所员工文华,驾驶员尹亮在前往大姚出差途中遇到一辆微型车翻到石羊里长园水库,他们毫不犹豫地齐心协力开展救援,把驾驶员救上岸后,依靠平时练就的应急急救功底,用心肺复苏法救活了这名驾驶员。

善——金声——人道(四行和)

圣——玉音

④几知 ②上帝临汝

不明——未尝见贤人

为什么“人道”与“金声”之间、“天道”与“金声而玉振之”之间会有关联呢?笔者认为,此处之金、玉应具有宗教神学色彩,被赋予了特定的社会意义,是人格化了的,应是一种艺术神器,在当时被赋予了特定的意义[3](112)。贵州大学哲学系张连顺教授认为,“金声”指铜,代表礼乐文化,是青铜文化;“玉振”是指黄帝文化。尧舜的礼乐文化,偏向于人道之善,黄帝文化偏向于天道之德,而人的生命是要始于人道之善而终于天道之德,所以叫“金声而玉振之”,由“金声”起始,归于“玉振”,这样的人才叫有德之人。只有“金声”不能叫有德,只有“玉振”也不能叫有德,只有经过“金声”而达于“玉振”才能够叫有德。“金声”是自度,“玉振”是度他,“金声而玉振”就是自度且度他之圆满,这就是德的境界。

第十一章后半部分至第十四章对“聪、明、圣、智、仁、安、乐、得”“变、悦、戚、亲、爱、仁”“直、肆、果、简、行、义”“远、敬、严、尊、恭、礼”的关系展开了论述,其核心是突出德、仁、义、礼的重要性,其逻辑次第为:

2018年6 月,教育部召开了改革开放40年来第一次本科教育会议,提出要“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可见本科教育的问题已在国家层面被高度重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思想观念的不断开放,对自身健康自然是更加看重[1]。南京体育学院作为江苏省唯一一所体育类院校,体育专业是其教学之重。在高校中开展民间体育,一是民间体育的本质可以使学生得到体育锻炼,强健体魄。二是学生毕业后可以将锻炼方法传授给社会大众,帮助社会大众锻炼身体的同时,也传承与发扬了我国的民间体育活动。

最后引用《诗经》“不竞不絿,不刚不柔”加以论证。

不变——不悦——不戚——不亲——不爱——不仁

这背后,我以为与法国人对待博物馆、对待历史的态度有关。漫步于巴黎街头,处处都是古迹文物,处处都是历史,但处处也都是当下人的生活。在这里,历史是鲜活的,是被延续的。博物馆里的每一件文物,仿佛都是活生生的,并没有人为切断,你可以畅通地与之对话,用你的生活经历建构你自己的历史叙事。除了这种对待历史的态度,卢浮宫所展现出来的气魄与度量,我想除了高科技的保护措施之外,也与法国的国民素质自信有关。整个参观的过程中,欧洲面孔都表现出了较为优雅的素养,没有大声喧哗,更无人真的去触摸那些触手可及的藏品。我想,正是这种优良的公民素养,才增强了其诸多制度安排和生活方式的“底气”。

不直——不肆——不果——不简——不行——不义

不远——不敬——不严——不尊——不恭——无礼

3.2数据分析:1)农村居住农民有献血经历的比例和无偿献血知晓率均很低。2)对献血认识不足,血液的生理知识、免费用血惠民政策了解得不够。3)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低、献血次数越少的农民对无偿献血相关知识就越欠缺,越不愿意接受无偿献血,对无偿献血政策的知晓率也较低。年龄越小、文化程度越高的农民献血次数就越多,对无偿献血政策和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也也相对较高。4)对血液生理知识知晓率极低。5)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农民认为献血对身体有害。

第十五章解释了所谓的“不聪”“不明”“不圣”“不智”,可看作是对第十一章的正面补充:

不聪——未尝闻君子道

德——金声而玉(即圣)振之——天道(五行和)

不圣——闻君子道而不知其君子道也

不智——见贤人而不知其有德也

2)Yp>a0:通过刚体速度vr和流体动力学速度vh将弹体侵彻过程分为3个阶段。当v0小于vr时,长杆弹以刚体状态侵彻靶板;当v0介于vr和vh之间时,弹体以变形非销蚀状态侵彻靶板;当v0大于vh时,弹体以销蚀状态侵彻靶板。此外,理论确定了这两个临界速度,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

第十六章论述了“智”“圣”:

智——见而知之(明明)

圣——闻而知之(赫赫)

然后引用《诗经》中“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加以说明论证。

第十七章解释了聪、圣、义、德、明、智、仁、礼,得出“和则乐,乐则有德,有德则邦家兴”的结论,并引用《诗经》“文王在上,于昭于天”予以赞颂。此章是对前一章的进一步补充说明,同时也进一步补充了第十一章。

第十八章先论述了智、仁、义、礼:

智——见而知之

仁——知而安之

义——安而行之

礼——行而敬之

仔细分析文中对智、仁、义、礼的层层解释,可以看出,整个论述是按照“见—知—安—行—敬”的顺序层层推进的,得出“仁,义礼所由生也,四行之和也。和则同,同则善”的结论。此处只论述了仁、义、理、智四行的人道层面,也可看作是对前一章的进一步补充。

即通过以目而知、以喻而知、以譬而知的显法阶段,培植仁慈第二种资粮,然后进入因几而知的“密法”层面,最终达到“毋贰尔心”即一心圆融的圣人果位[4](24)。

第二十二章提出“简”“行”“匿”等概念,开头说:“不简,不行。不匿,不辩于道。”然后解释简、匿:“简”为有大罪而大诛之;“匿”为有小罪而赫之。最后得出“有大罪而弗大诛也,不行也。有小罪而弗赫,不辩于道也”的结论。紧接着的第二十三章是对第二十二章的引申。开头说:“简之为犹练也,大而晏也。匿之为言犹匿匿也,小而轸者。”接着对简、匿、强、柔进一步归纳。结合第二十二章,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其内在的逻辑:

干线公路快速化改造关键线形设计指标研究……………………………………… 姜舟,丁健华,于斌(12-144)

简——即有大罪而大诛之——即义之方也——强(特点)

匿——即有小罪而赫之——即仁之方也——柔(特点)

不聪——不明——不圣——不智——不仁——不安——不乐——无德

(三)历史回顾与总结

第二十四章:“君子集大成。能进之为君子,弗能进也,各止于其里。大而晏者,能有取焉。小而轸者,能有取焉。胥肤肤达诸君子道,谓之贤者。君子知而举之,谓之尊贤。知而事之,谓之尊贤者也。前,王公之尊贤者也;后,士之尊贤者也。”该章首先论述“君子集大成”,与第三章“五行皆形于内而时行之,谓之君子”乃同一层意思。“大而晏者,能有取焉。小而轸者,能有取焉”与第二十三章的简、匿有密切关联。后面所论述的尊贤部分与第二十章的“贵贵,其等尊贤”意思一致。

第二十五章主要论述心与耳目鼻口手足等感官的联系,指出耳目鼻口手足乃“心之役也”。后面得出结论“和则同,同则善”,可见本章和第十八章是有内在逻辑关联的。

第二十六章:“目而知之谓之进之,喻而知之谓之进之,譬而知之谓之进之,几而知之,天也。‘上帝临汝,毋贰尔心’,此之谓也”。此章论述了达到“天道”的几个认知体验方式,即通过目知、喻知、譬知和“几知”,最后达到“天道”。结合前面的认识可知,实质上,“目知”与“喻知”当属“人道”层面,“譬知”与“几知”当属“天道”层面。贵州大学哲学系张连顺教授认为,这“四知”当属于儒家从凡夫位到圣人位的实践密修之法。

③毋贰尔心

只有实现了高校教育资源配置的自主权,才能扫除高校合作过程中的体制性障碍,使教育资源能够合理变动,更好地去实现共享的目标。增强高校之间的共享沟通能力和师生之间交流互动能力是高校在拥有了相应自主权之后的首要任务。高校在与共享水平较高的学校进行合作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学习其在共享过程中的经验,而且还可以自主提出与别的高校一起合作完成对教育资源的建设任务。

③譬知 ①天德

②喻知

君子的关键则是要存“心中之忧”:“君子无中心之忧则无中心之智,无中心之智则无中心之悦,无中心之悦则不安,不安则不乐,不乐则无德。”在这组命题中,前者是后者的先决条件,相当于说君子“如果没有……就没有……没有……就没有……”。从中可见儒家实践修行次第之严密:君子首先要有“中心之忧,然后是“中心之智”,再后是“中心之悦”。否则,“不安”“不乐”的结果便是“无德”。

“爸,农场征集农业生产的老物件呢。”听了我的话,老爸从库房里翻出了那双高腰雨靴,穿上来回走着说:“这个物件咋样?这以前可是咱庄稼人的宝啊。”

第十九章应是对前面第十二章中变、悦、戚、亲、爱、仁的补充解释,第二十、二十一章分别为对第十三、十四章的正面解释。

第二十七章:“天施诸其人,天也。其人施诸人,狎也。”此章紧承上章。前面“天施诸其人,天也”当属于天道层面,后面“其人施诸人,狎也”当属人道层面。

第二十八章:“闻道而悦者,好仁者也。闻道而畏者,好义者也。闻道而恭者,好礼者也。闻道而乐者,好德者也。”此章对好仁、好礼、好德分别给予了论述:

好仁——即闻道而悦者

好义——即闻道而畏者

好礼——即闻道而恭者

好德——即闻道而乐者

其实最关键的是,硝酸磷肥在解决磷营养的同时不会产生磷石膏。杨福旺告诉记者:“天脊硝酸磷肥的副产品是轻质碳酸钙,它是土壤调理最好的东西,它容易分解,在它分解的过程中释放二氧化碳,提高土壤的pH值,同时释放钙离子、镁离子,同时还有3-4个氮磷养分。”也就是说,天脊硝酸磷肥的副产品是非常好的钙肥,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这等于把资源吃干榨净。

该章应是对前面所有章节的一个归纳总结,陈述了人们对“道”的不同态度所呈现的不同品质;从侧面告诫人们该怎样去对待“道”、怎样去修“道”。

综观整个《五行》篇,章与章之间逻辑清晰,结构严谨,二十八个小章节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二章,主要提出“五行”这个命题,阐述“五行”发生认识论的概要,并借发生认识论来讲天道、人道。第二部分为第三至二十三章,这部分可以看作是对“五行”具体展开,解释了关于认识论的“心”及“心术”。第三部分是第二十四章,阐述了“君子集大成”,是对前面章节的一个历史回顾,对君子之道的一个历史概括。第四部分为第二十五至二十八章,此部分可以说是对整个《五行》的一个归纳总结,第二十五章对“心”与“体”的关系作了一个总结,心体之关系最后归到“心”。第二十六至二十八章阐述了儒家“四知成圣”及人们该怎样对待“道”,提出了儒家实践修行的宗教神学内容。

二、《五行》篇之哲学意义探讨

(一)《五行》篇的主要哲学内涵

《五行》篇的重新发现,使传说中的《五行》变为现实的《五行》,丰富了孔子之后的儒学思想,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

《五行》篇开篇即说:“五行,仁形于内谓之德之行,不形于内谓之行。”仁、义、礼、智、圣五者形于内谓之德之行,仁、义、礼、智、圣不形于内谓之行。作为“五行”的仁、义、礼、智、圣为何还会有“形于内”与“不形于内”之别,“形”究竟所指为何?“形”字大概最初之本意是形成之意[5](253),但“形”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形”通“型”。《说文解字》云:“型,铸器之法也,从土,刑声。 ”[5](402)“型”本为铸器之法,即铸器所用的模型或模具。由此可推知,“形”取“型”或更为准确,“内形(型)”就是被塑形于内心。则“行”当解释为“真实存在的表象”,而“形于内”之“五行”当为“体验之象”。此处之“行”与“德之行”的统一,即是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

接着《五行》提出第二个命题:“德之行五和谓之德,四行和谓之善。善,人道也;德,天道也。”仁、义、礼、智、圣形于内而后达到“和”之境界就是“天道”的“德”的境界,这当是圣人之境界,若没有达到“德之行五和”而只达到“四行和”,那这只达到“人道”的“善”的境界。若“五行皆于内而时行之”则谓之君子,这就达到了“天道”的“德”的境界。

在“人道”的“善”的境界和“天道”的“德”的境界中,“仁”是第一个提出并强调的伦理道德规范。在《说文解字》释“仁”曰:“亲也。 从人从二。 ”[5](221)但这并非“仁”之最初本义,据新出土的文献郭店楚简《五行》,“仁”是从身从心,而非从人从二,“仁”字从“二”无所取义。其实“二“可能并非”言行无二之“二”,而是古文字中的一个省形符号的讹变[6](129-130)。 可见“仁”强调的是人的身心关系,强调的是人自身同自身的关系,强调了人身心要合一,一个人如果身心不能合一,就无法达到义、礼、知、圣。

当小车行驶在黑线上,传感器模块分压后获得高电平,通过施密特反相触发器送入CD4069反相器后得到高电平;反之,行驶在白线上获得的信号为低电平。资源配置单片机P0口的高五位采集循迹传感器信号,即P0.7~P0.3,循迹控制代码如表3所示。

不仁,思不能精。(《五行》第四章)

仁之思也精,精则察,察则安。(《五行》第五章)

知而安之,仁也。(《五行》第十八章)

不能身心合一,则思就不能“精”,如果是身心合一之思,则“察”,可见仁之重要性。可以说,仁是义、礼、知的基础,义、礼、知都是由它而生发的。

六是党派知识类。这类推文共6篇,占4.8%,关键词有民主(4)、五一口号(3)、解放区(2)、工人阶级(2)、职工(2)等。关于历史回顾类和组织介绍类的文章有利于加深成员对所在党派的了解与认同。如中国民主同盟发布的《民盟是一个什么样的政党?如何加入民盟?——《民盟组织发展问答》给您最权威的答案》。

仁,义礼所由生也,四行之和也。和则同,同则善。(《五行》第18章)

人内在的仁外化为外在的行为规范,就是义和礼。《说文解字》释“义”曰:“己之威仪也,从我、羊。”释“礼”曰:“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履,践履也,谓脚踏实地去做。礼即是依据某种方式而实现某种目的的实践活动[7](129)。由自己内在的“仁”出发,外化为外在的规范,对于自己而言要符合“义”,对于社会规范而言要符合“礼”。

闻君子道,聪也。闻而知之,圣也。圣人知天,道也。知而行之,义也。行之而时,德也。(《五行》第十七章)

知而安之,仁也。安而行之,义也。行而敬之,礼也。仁、义礼所由生也,四行之所和也。(《五行》第十八章)

尊而不骄,恭也。恭而博交,礼也。(《五行》第二十一章)

如果说仁是对君子之道的把握和省悟,那么义可以说是悟知后的实行[2](135)。而礼则是为义、为践行君子之道制定的外在社会规范,义、礼则都是由仁所生发的。在更深的层次上,必须用知(智)来规范义和礼,即还必须上升到理性自觉的层面。《说文解字》释“知”曰:“词也,从口,从矢。 ”[5](148)释“词”曰:“意内而言外也。 从司,从言。 ”[5](126)释“矢”曰:“弓弩矢也。 从人,像镝栝羽之形。”[5](148)所以知的本义可以说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说话。

见而知之,智也,知而安之,仁也。安而行之,义也。行而敬之,礼也。(《五行》第十八章)

可见,须先知,才能义、才能礼,知是义、礼的前提。智是心灵的坚定,是直观状态中的判断。

达到了人道的善之后,最终还要指向天道的德的境界,“四行和”的最终指向是圣的境界。何为圣?《说文解字》释“圣”曰:“通也。从耳,呈声。”圣的最终目标不仅是要通人道,还要通天道,这就最终达到了天道的德的境界。圣是一切存在的根本,它是知、礼之由生也:

闻君子道,聪也。闻而知之,圣也。(《五行》第十七章)

圣,知礼乐之所由生也,五行之和也(《五行》第十七章)

所以,从人道的善超越而达到了天道的德,从四行和到五行和,君子最终集大成,完成了从人道上升到天道的过程。

《五行》篇不仅展示了仁、义、礼、智、圣本身,还指明了“成圣”的内在修行实践次第,从人自己内在本然的仁出发,外化为义、礼,并用理性自觉的知去加以引导,而最终达到了圣,起步于善,归善于德,起步于人道,而最终归为天道。对待“道”应有正确的态度:“闻道而悦者,好仁者也。闻道而畏者,好义者也。闻道而恭,好礼者也。闻道而乐者,好德者也。”

(二)《五行》篇的启示

对于“案往旧造说,谓之五行”的“五行”,千百年来,一直争论不休;“五行”说究竟存不存在,“五行”究竟是“五常”还是“五德”,一直争论不止。马王堆帛书及郭店楚简出土《五行》篇后,终于水落石出。《五行》篇具有多方面的启示。

首先,对待古代历史文献当秉持什么样的态度,是信古、疑古,还是释古?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其次,对待儒家思想应持什么样的态度?过去很多人认为,儒家思想就是简单的道德说教,没有精深的思辨体系和超越的、形而上的内容。如今《五行》的出土为我们展示了儒家思想的一个高深且超越的形而上思辨体系,对重新认识儒家具有重要价值。

最后,《五行》篇本身所包含的重要思想内容,对我们治学、做人仍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五行》中关于仁、义、礼、智、圣的基本思想对人们为学、做人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魏启鹏.简帛文献《五行》笺证[M].北京:中华书局,2005.

[3]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9.

[4]顺真.西田哲学的儒教来源[J].吉首大学学报,2006(4).

[5]许慎.说文解字[M].班吉庆,王剑,王华宝,点校.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6]刘宝俊.郭店楚简“仁”字三形的构形理据[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5).

[7]顺真.新道学生死观[M].香港:香港中华巢经文化出版社,2013.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61(2019)05-0007-04

收稿日期:2018-10-30

作者简介:王海(1990-),男(穿青人),贵州织金人,哲学硕士,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

标签:;  ;  ;  ;  ;  ;  ;  ;  ;  ;  ;  

王海:简帛《五行》的结构与哲学意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