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基础群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等收入群体,中国经济转型,收入分配改革,刘世锦,国家统计局,国内消费市场,外部风险,亿人,人均可支配收入,政策层面
基础群体论文文献综述
林火灿[1](2019)在《超4亿中等收入群体成经济转型坚实基础》一文中研究指出中等收入群体,是指一个地域在一定时期内收入水平处于中等区间范围内的所有人员的集体。我国当前庞大的中等收入群体,恰恰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基础。如果中等收入群体由4亿人增长到8亿人至9亿人,将有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调动新的增长潜能,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实(本文来源于《经济日报》期刊2019-07-29)
李志爱[2](2019)在《社会互动情景下群体内疚的心理和神经基础》一文中研究指出内疚是指具有道德动机的个体意识到自己处于道德上不可接受的状态时所体验到的负性情感。内疚可分为个体内疚和群体内疚:个体内疚是指当个体意识到自身行为违反社会准则且自己需要承担客观责任时所体验到的负性情感;群体内疚指当个体无需承担客观责任时,因其所认同的群体中他人的道德违反行为而体验到的内疚情绪。群际情感理论(Intergroup emotions theory)认为,基于群体身份而获得的情感(如群体内疚)和与之对应的个体情感(如个体内疚)可能具有相同的心理和神经基础。个体内疚产生于个体在伤害行为中感知到的责任感;与此类似,群体内疚产生于个体从其群体身份中继承而来的责任感,虽然个体自身对伤害行为并不负有直接责任。情绪展示假说(Emotion display hypothesis)则认为,在群体情景下,个体并不会为群体内他人的伤害行为感到内疚,其外显的内疚情绪表达只是为了符合社会规范对个体的要求;因此,群体内疚和个体内疚可能具有不同的心理和神经基础。虽然以往研究关注了个体内疚的心理与神经基础,但针对群体内疚的研究较少,且已有研究存在以下几点局限:(1)多采用基于历史事件的情景想象范式,而非真实的社会互动,因而情绪体验缺乏真实性;(2)对某些特定人群(如历史上曾伤害过其他族群的民族后代)进行研究,其结论或有失一般性;(3)对群体内疚的测量没有控制可能的混淆因素,如被试对受害者的共情等;(4)研究范式存在局限,难以用于探讨群体内疚的神经基础。针对以往研究局限,本研究自主开发群体社会互动范式,实时诱发群体和个体内疚,并结合功能性磁共振脑成像手段,考察群体内疚的心理与神经基础及其与个体内疚的异同,为区分群体情感理论和情绪展示假说提供证据。研究一(实验一、二、叁)利用自主开发的群体社会互动范式,考察群体内疚心理和神经基础及其与个体内疚的异同。该范式包含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小组建立阶段:被试与其他5名参与者被随机分成2组,每组3人,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个群体讨论任务,以增强被试对小组的认同度,从而形成内群体/外群体。第二阶段通过人际互动游戏,诱发被试的个体和群体内疚。每一轮游戏中,被试分别跟两名组内成员(“组内”条件)或两名组外成员(“组外”条件)一起完成一项认知判断任务,程序从叁名成员中随机抽取两名成员,以这两名抽中成员的任务表现来决定第叁方群体是否接受疼痛刺激。被试的任务表现被抽中则记为“参与”条件,未抽中则记为“观察”条件。每个试次的最后,被试主观报告在该试次中体验到的内疚情绪(实验一)、或决定如何将20元人民币分配给自己和接受刺激的第叁方群组成员(实验二)。因此,研究一采用2(组别:组内vs.组外)×2(客观责任:参与vs.观察)的被试内实验设计。我们定义“组内_观察”条件与“组外_观察”条件之间的差异反映群体内疚,因为在“观察”条件下,被试对伤害事件并无客观责任,且“组内_观察”条件与“组外_观察”条件之间唯一的区别在于是组内还是组外成员造成了群体伤害。我们定义“组外_参与”与“组外_观察”之间的差异反映个体内疚,因为这两个条件下被试都是跟外群体成员搭档完成任务,因而群体对个体情绪的影响较低,同时“组外”条件下“参与”与“观察”之间的比较又最大程度地保留了个体内疚。行为结果表明,相比于“观察”条件,在“参与”条件下,被试内疚评分更高(实验一),给予受害方的金钱补偿更多(实验二),组别×客观责任交互作用显着;进一步分析显示,在“观察”条件下,相比于观察“组外”成员造成伤害行为,观察“组内”成员的伤害行为会引起被试更强的内疚体验(实验一),被试分配给受害者更多的金钱(实验二),表明社会互动范式成功诱发了被试的群体内疚情绪。间接通路分析表明,群体内疚条件下,存在从责任感知通过内疚情绪影响补偿行为的间接通路,提示责任感知可能是产生群体内疚的认知基础。与群体内疚一样,个体内疚条件下,也存在从责任感知通过内疚情绪影响补偿行为的间接通路,说明群体内疚和个体内疚可能共享某些心理基础。实验叁将实验二社会互动范式与功能磁共振成像手段相结合,考察群体内疚的神经基础,探讨群体和个体内疚在神经基础上的异同。脑成像结果显示:第一,在“观察”条件下,相比于观察“组外”成员造成伤害行为,观察“组内”成员的伤害行为会引起被试前部中扣带皮层(aMCC)和右侧脑岛更强的激活;同时,aMCC的激活强度与内疚情绪呈正相关,提示aMCC与群体内疚表征密切相关。第二,相比于“组外_观察”条件,在“组内_观察”条件下aMCC与左侧眶额皮层(LOFC)的功能连接强度显着增加;两条件下aMCC-LOFC功能连接强度的差异与相应差条件责任感知评分的差异呈正相关,暗示了责任感知可能是产生群体内疚体验的认知前提。第叁,相比于“组外_观察”条件,“组外_参与”条件下aMCC的激活显着增强,提示个体内疚与群体内疚可能具有相似的神经基础。进一步多变量模式分析(MVPA)发现,由个体内疚条件训练出来的分类器可以区分群体内疚的两个条件(“组内_观察”vs.“组外_观察”),表明群体内疚和人际内疚具有相似的神经基础。研究二(实验四、五、六)在研究一的基础上通过直接操纵个体感知到的责任,进一步考察个体责任感知如何调节群体内疚情绪和补偿行为。实验四和实验五通过操纵被试是否能够代表小组决定本轮的任务类型来操纵其感知到的责任(高责任vs.低责任):如果被试可以代表小组决定本轮认知判断任务的类型,则其本轮为群体伤害承担“高责任”;反之,如果被试本轮完成他人选择的认知判断任务类型,则其本轮为群体伤害承担“低责任”。实验四和实验五通过2(责任感知:高责任vs.低责任)×2(组别:组内vs.组外)的被试内实验设计,考察责任感知如何影响个体的内疚情绪(实验四)和补偿行为(实验五)。结果发现,相比于“低责任”条件,“高责任”条件下被试感知到其负有的责任更高(实验四和实验五),内疚评分更高(实验四),给予受害者的金钱补偿也更多(实验五);责任与组别的交互作用显着:相比于“低责任”条件,在“高责任”条件下,“组内”和“组外”条件下的责任感知差异、内疚评分差异和金钱分配差异显着降低;相比于“组外”条件,在“组内”条件下,“高责任”和“低责任”条件下的责任感知、内疚评分和金钱分配差异显着降低;间接通路分析发现,在“高责任”条件下,“组内”和“组外”条件下内疚评分的差异间接中介了相应条件下责任感知的差异对补偿行为差异的影响。上述结果一致表明,责任感知可以影响内疚情绪和补偿行为。实验六将实验五的行为范式与功能磁共振成像手段相结合,考察责任感知影响群体内疚的神经基础。结果发现:第一,在“高责任”条件下,相比于观察“组外”成员的伤害行为,观察“组内”成员的伤害行为时,被试的aMCC与双侧脑岛激活更强。提取aMCC的活动强度进行感兴趣区(ROI)分析显示,责任和组别的交互作用显着:相比于“低责任”条件,“高责任”条件下aMCC的激活更强,且“组内”和“组外”条件下aMCC的活动强度差异降低。间接通路分析显示,在“高责任”条件下,“组内”和“组外”条件下内疚评分的差异间接中介了相应条件下aMCC的激活强度差异对补偿行为差异的影响。上述结果表明,个体为群体伤害承担的责任调节了群体内疚相关脑区aMCC的激活。第二,MVPA结果发现,由“高责任”条件下“组内”和“组外”条件训练出来的群体内疚分类器(“高责任_组内”vs.“高责任_组外”)可以显着区分“低责任_组内”和“低责任_组外”条件;由“低责任”条件下“组内”和“组外”条件训练出来的群体内疚分类器(“低责任_组内”和“低责任_组外”)可以显着区分“高责任_组内”和“高责任_组外”条件;表明“高责任”和“低责任”条件下群体内疚的神经模式类似。第叁,依据研究一实验叁中责任感知相关脑区LOFC的激活坐标,提取高责任和低责任在“组内”和“组外”条件下aMCC-LOFC的功能连接强度,进行ROI分析,结果发现,责任和组别的交互作用显着;进一步分析显示:相比于“低责任”条件,“高责任”条件下aMCC-LOFC的功能连接强度显着增强;在“高责任”条件下,相比于“组外”条件,“组内”条件下aMCC-LOFC的功能连接强度显着增强;在“低责任”条件下,“组内”和“组外”条件下aMCC-LOFC的功能连接强度没有显着差异;PPI结果表明,个体为群体伤害承担的责任强度调节群体内疚脑区(aMCC)与责任感知脑区(LOFC)之间的功能连接。总的来说,个体为群体伤害承担的责任强度可以影响内疚情绪;提高个体为群体伤害承担的责任调节责任感知脑区(LOFC)与群体内疚相关脑区(aMCC)之间的连接强度。研究一和研究二结果共同说明,个体的责任感是产生个体内疚和群体内疚的心理基础,而群体内疚与个体内疚共同涉及aMCC的神经活动,具有相似的神经表征模式。该结果为区分群际情绪理论和情绪展示假说提供了实证证据,增强了我们对群体内疚和个体内疚关系的认识。(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何冰[3](2018)在《从个体到群体的纳米药物与细胞相互作用研究——细胞转运与安全评价基础》一文中研究指出纳米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迅速发展推动了纳米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基于新材料、新系统以及新策略的多种纳米药物已经在基础研究层面显示出比传统药物递送系统更好的治疗效能。但是,这些新材料及新系统的应用也限制了纳米药物向临床的顺利转化。综合分析发现,对于新型纳米递送系统深层次治疗机制以及新材料生物安全性能的不了解是影响其转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根本在于从分子水平阐明纳米药物在细胞内的作用机理。课题组在近年来分别针对纳米药物的胞内转运特征和细胞毒理两方面对纳米药物与细胞的相互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将研究策略从针对单一通路的分析转向基于系统生物学方法的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研究。在分析纳米药物入胞的同时也将其出胞考虑在内,考察纳米药物的不同组成、不同修饰以及所处的细胞微环境对转运的影响。同时针对新型纳米材料从安全性角度评估其在胞内对不同细胞器功能的影响,从分子水平找寻其作用靶点,阐明其诱导细胞死亡的信号调控机制。两方面的研究均将基于系统生物学的蛋白质组学技术作为重要的高通量筛选及分析工具纳入其中,为新靶点、新通路的发现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也为更多纳米系统生物学研究策略的引入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2018年第十二届中国药物制剂大会论文集》期刊2018-11-30)
陈彦君[4](2018)在《北美原住民自然思想基础上的群体表演艺术——后殖民现象下的回望》一文中研究指出北美原住民自然神话传说基于大地母神、万物有灵论、动物图腾观和能量守恒等理念传达出原始部族对自然的感恩与崇敬,并强调人将自己的身体与自然融为一体,用群体表演的形式回馈自然。可溯源至远古时期的群体表演艺术同样承载着北美原住民朴素的人与自然交流观。从当代原住民文学创作来看,针对后殖民现象,其生活现状和身份认同迫切需要从原住民神话思想和仪式艺术里探寻欣赏自然、尊重自然和维护自然的合理途径,置于全人类亦如此。通过探索自然、人类和艺术叁者之间的关系来重新审视群体表演艺术在当今人与自然对话中的价值也显得颇有意义。(本文来源于《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刘军[5](2018)在《从释褐看北魏“膏腴”群体的身份特质——以出土墓志为基础》一文中研究指出古语"膏腴"一词常指代名门贵胄,北魏士族化改革把它变成阀阅序列中的等级。出土墓志资料显示,叁代世资均值在象征中央核心权力层的叁品以上方能入围,涵盖胡汉顶级高门。墓志所载膏腴履历中的释褐信息能够客观、准确地反映其身份特质,他们凭借超品或一品乡品,以旧令五品、新令正八品以上的各类清官登仕,起家年龄约20岁,整体档次介于皇室宗亲与乡品二品士族之间,处于士族阶级的上层。膏腴植根于唯门第是从的中古贵族主义的土壤,贯彻家世流品的原则,是北魏门阀化改革的制度成果。(本文来源于《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毛小越,朱华欣[6](2018)在《论VR技术在“第叁龄”群体中落地开花的基础》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近年银发产业、科技养老、科技亲民等热点词汇频频出现以及VR技术的应用研究日益深入,通过探讨VR技术在满足"第叁龄"群体各方面需求的可能性,用设计推进科技人性化、平等化,帮助这一群体实现老有所为,融入现代社会等方面都将极具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博览》期刊2018年06期)
黄聪[7](2018)在《基于自然群体及MAGIC群体关联分析解析陆地棉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基础》一文中研究指出陆地棉为世界纺织业提供了最多的天然纤维,是我国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生育期、株型、产量和纤维品质等是陆地棉重要的农艺性状,关乎到棉花的经济价值和生产方式。这些性状为复杂的数量性状,受到微效多基因的控制,通过传统的育种方法很难改良。解析这些性状的遗传基础对实现高效的陆地棉分子育种具有重要意义。关联分析作为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检测QTL的高效手段,被得到广泛应用。本研究主要基于两个群体关联分析解析陆地棉生育期、株型、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基础。1基于503份种质资源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解析陆地棉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基础本研究广泛收集了中国国内的503份陆地棉种质资源,这些种质资源主要包括国内的5个主要棉区的栽培品种以及美国和前苏联引进的品种。利用CottonSNP63K芯片以及一张已发表的基于该芯片构建的高密度遗传图谱对503份材料进行基因分型,筛选获得了11975个高质量的多态性SNP。群体的多态性系数和遗传多样性系数均值分别为0.332和0.391。通过估算群体的连锁不平衡水平,发现LD衰减距离为6.1cM(r~2=0.1)。经过STRUCTURE模拟、PCA分析和绘制N-J进化树,将503种质资源划分成了3个明显的亚群。考察获取了503份种质材料8个环境共16个重要农艺性状的表型值。利用11975个SNP标记和BLUP后的表型值,选择能够很好地控制假阳性的混合线性模型MLM(Q+K)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16性状共检测到324个显着关联的SNPs,解释率范围为3.17%-9.04%。参考LD衰减距离将324个显着关联到的SNPs划分为160个QTLs,其中有7个QTLs在最近的研究中被报道。有28个QTL区间和11个处于连锁的QTLs与多个性状关联,表现出位点或基因的多效性,通过绘制QTL网络图展示了性状与QTL之间的网络联系。此外,参考基因组织表达信息和已报道基因的功能,分别筛选出了336和18个可能的候选基因。在一个LD衰减较快的位点上,鉴定到了一个可能跟LP相关的候选基因(Gh_D08G2376)。2基于8亲本MAGIC群体的关联分析解析陆地棉重要性状的遗传基础构建了一个8亲本的陆地棉MAGIC群体,群体大小为960个株系(MLs)。MAGIC群体及亲本在2013-2015年共进行了5个环境的表型实验,考察了14个重要农艺性状。性状的的遗传力在PMs和MLs中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11-0.87和0.17-0.85。比较表型的变异范围,发现单环境和BLUP的表型值中,MLs的变异范围都高于PMs,说明MLs比PMs的表型变异更丰富。在研究前期,利用PMs从本实验室发表的高密度的陆地棉-海岛棉遗传图谱上筛选获得284个高质量且多态性好的SSR标记。基于284个SSR标记对MLs进行基因分型。SSR标记遗传多样性系数在PMs和MLs中的平均表现为0.415和0.463,MLs的遗传变异比亲本丰富。此外,通过PCA分析发现MAGIC群体没有明显的群体结构。估算MAGIC群体的LD水平,衰减距离为0.76cM(r~2=0.1)。利用忽略群体结构干扰的混合线性模型MLM(K)将14个性状BLUP的值与SSR标记关联,在p<0.01水平上检测到139个显着关联的SSR标记。显着位点的解释率范围为0.71%-7.23%。139个位点覆盖了96个SSR标记,有40个标记在前人的研究中被报道,6个被报道的结果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另外有26个SSR标记同时关联到多个性状,表现出位点多效性。此外,我们发现了9个热点位点,这对后续的遗传研究和指导育种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为了深度对MAGIC群体进行基因分型,基于表型和219对SSR标记挑选出了一个较小的MAGIC群体(SMLs),群体包含372株系。在2016年增加了一个地点的SMLs的表型试验。利用SLAF-seq技术对PMs和SMLs进行基因分型获得60495个SNPs。估算SMLs的连锁不平衡水平,当r~2衰减到0.1时,LD衰减距离为600kb。利用SNP基因分型数据和SMLs的表型数据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14个性状6个单环境和BLUP的表型数据共检测到975个显着关联的SNP,覆盖400个QTLs,对表型变异的解释率范围为5.08%-53.80%,平均值为11.01%。其中有30个QTLs在多个环境中被检测到,另外有88个QTL区表现出位点多效性。参考组织表达模式数据库,在144QTL区间内筛选到了271个相关组织特异表达的基因,此外鉴定到18个功能已知的基因位于相关性状的QTL区间内,这些基因可以作为候选基因。(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江福裕,戴建平,王瑛,郭泽喆,刘远萍[8](2018)在《房地产群体性纠纷司法化解机制的构建——以示范诉讼的司法实践为基础》一文中研究指出厦门市思明区法院通过对近五年来审理的房地产群体性纠纷案件的梳理,总结出此类案件的特点以及现行法律在应对此类案件上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探索出以"合意型示范诉讼、职权型示范诉讼和司法延伸推动政策完善"为主要内容的示范诉讼模式,从而更好地处理该类案件。(本文来源于《福建法学》期刊2018年02期)
汪燕[9](2018)在《调控幼儿情绪,为幼儿融入群体打下基础》一文中研究指出幼儿情绪对于幼儿的个性发展和成长十分重要,情绪具有建立、维持和改变幼儿与外界环境关系的功能。幼儿对于所处环境感知的情绪好坏,将直接影响幼儿的学习和生活。如何让幼儿更好地融入群体是深思的问题,根据几则案例来探讨教师如何帮助幼儿应对负面情绪并有意识培养幼儿的积极的情绪,快速融入大家庭中。(本文来源于《新课程(综合版)》期刊2018年05期)
薛瑞杰[10](2018)在《论弱势群体保护的法理基础》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机制建设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越来越注重人道主义在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近年来,我国对于弱势群体的保护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并且相关部门对于弱势群体的保护成立了相关的法律条令。弱势群体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地位与定义不尽相同,作为在社会中处于较为弱势的一方,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关注,在完善弱势群体保护机制的方面,法律支持是最具权威性与规划性的。本文将结合相关知识分析探讨弱势群体保护的法理基础。(本文来源于《法制与社会》期刊2018年13期)
基础群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内疚是指具有道德动机的个体意识到自己处于道德上不可接受的状态时所体验到的负性情感。内疚可分为个体内疚和群体内疚:个体内疚是指当个体意识到自身行为违反社会准则且自己需要承担客观责任时所体验到的负性情感;群体内疚指当个体无需承担客观责任时,因其所认同的群体中他人的道德违反行为而体验到的内疚情绪。群际情感理论(Intergroup emotions theory)认为,基于群体身份而获得的情感(如群体内疚)和与之对应的个体情感(如个体内疚)可能具有相同的心理和神经基础。个体内疚产生于个体在伤害行为中感知到的责任感;与此类似,群体内疚产生于个体从其群体身份中继承而来的责任感,虽然个体自身对伤害行为并不负有直接责任。情绪展示假说(Emotion display hypothesis)则认为,在群体情景下,个体并不会为群体内他人的伤害行为感到内疚,其外显的内疚情绪表达只是为了符合社会规范对个体的要求;因此,群体内疚和个体内疚可能具有不同的心理和神经基础。虽然以往研究关注了个体内疚的心理与神经基础,但针对群体内疚的研究较少,且已有研究存在以下几点局限:(1)多采用基于历史事件的情景想象范式,而非真实的社会互动,因而情绪体验缺乏真实性;(2)对某些特定人群(如历史上曾伤害过其他族群的民族后代)进行研究,其结论或有失一般性;(3)对群体内疚的测量没有控制可能的混淆因素,如被试对受害者的共情等;(4)研究范式存在局限,难以用于探讨群体内疚的神经基础。针对以往研究局限,本研究自主开发群体社会互动范式,实时诱发群体和个体内疚,并结合功能性磁共振脑成像手段,考察群体内疚的心理与神经基础及其与个体内疚的异同,为区分群体情感理论和情绪展示假说提供证据。研究一(实验一、二、叁)利用自主开发的群体社会互动范式,考察群体内疚心理和神经基础及其与个体内疚的异同。该范式包含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小组建立阶段:被试与其他5名参与者被随机分成2组,每组3人,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个群体讨论任务,以增强被试对小组的认同度,从而形成内群体/外群体。第二阶段通过人际互动游戏,诱发被试的个体和群体内疚。每一轮游戏中,被试分别跟两名组内成员(“组内”条件)或两名组外成员(“组外”条件)一起完成一项认知判断任务,程序从叁名成员中随机抽取两名成员,以这两名抽中成员的任务表现来决定第叁方群体是否接受疼痛刺激。被试的任务表现被抽中则记为“参与”条件,未抽中则记为“观察”条件。每个试次的最后,被试主观报告在该试次中体验到的内疚情绪(实验一)、或决定如何将20元人民币分配给自己和接受刺激的第叁方群组成员(实验二)。因此,研究一采用2(组别:组内vs.组外)×2(客观责任:参与vs.观察)的被试内实验设计。我们定义“组内_观察”条件与“组外_观察”条件之间的差异反映群体内疚,因为在“观察”条件下,被试对伤害事件并无客观责任,且“组内_观察”条件与“组外_观察”条件之间唯一的区别在于是组内还是组外成员造成了群体伤害。我们定义“组外_参与”与“组外_观察”之间的差异反映个体内疚,因为这两个条件下被试都是跟外群体成员搭档完成任务,因而群体对个体情绪的影响较低,同时“组外”条件下“参与”与“观察”之间的比较又最大程度地保留了个体内疚。行为结果表明,相比于“观察”条件,在“参与”条件下,被试内疚评分更高(实验一),给予受害方的金钱补偿更多(实验二),组别×客观责任交互作用显着;进一步分析显示,在“观察”条件下,相比于观察“组外”成员造成伤害行为,观察“组内”成员的伤害行为会引起被试更强的内疚体验(实验一),被试分配给受害者更多的金钱(实验二),表明社会互动范式成功诱发了被试的群体内疚情绪。间接通路分析表明,群体内疚条件下,存在从责任感知通过内疚情绪影响补偿行为的间接通路,提示责任感知可能是产生群体内疚的认知基础。与群体内疚一样,个体内疚条件下,也存在从责任感知通过内疚情绪影响补偿行为的间接通路,说明群体内疚和个体内疚可能共享某些心理基础。实验叁将实验二社会互动范式与功能磁共振成像手段相结合,考察群体内疚的神经基础,探讨群体和个体内疚在神经基础上的异同。脑成像结果显示:第一,在“观察”条件下,相比于观察“组外”成员造成伤害行为,观察“组内”成员的伤害行为会引起被试前部中扣带皮层(aMCC)和右侧脑岛更强的激活;同时,aMCC的激活强度与内疚情绪呈正相关,提示aMCC与群体内疚表征密切相关。第二,相比于“组外_观察”条件,在“组内_观察”条件下aMCC与左侧眶额皮层(LOFC)的功能连接强度显着增加;两条件下aMCC-LOFC功能连接强度的差异与相应差条件责任感知评分的差异呈正相关,暗示了责任感知可能是产生群体内疚体验的认知前提。第叁,相比于“组外_观察”条件,“组外_参与”条件下aMCC的激活显着增强,提示个体内疚与群体内疚可能具有相似的神经基础。进一步多变量模式分析(MVPA)发现,由个体内疚条件训练出来的分类器可以区分群体内疚的两个条件(“组内_观察”vs.“组外_观察”),表明群体内疚和人际内疚具有相似的神经基础。研究二(实验四、五、六)在研究一的基础上通过直接操纵个体感知到的责任,进一步考察个体责任感知如何调节群体内疚情绪和补偿行为。实验四和实验五通过操纵被试是否能够代表小组决定本轮的任务类型来操纵其感知到的责任(高责任vs.低责任):如果被试可以代表小组决定本轮认知判断任务的类型,则其本轮为群体伤害承担“高责任”;反之,如果被试本轮完成他人选择的认知判断任务类型,则其本轮为群体伤害承担“低责任”。实验四和实验五通过2(责任感知:高责任vs.低责任)×2(组别:组内vs.组外)的被试内实验设计,考察责任感知如何影响个体的内疚情绪(实验四)和补偿行为(实验五)。结果发现,相比于“低责任”条件,“高责任”条件下被试感知到其负有的责任更高(实验四和实验五),内疚评分更高(实验四),给予受害者的金钱补偿也更多(实验五);责任与组别的交互作用显着:相比于“低责任”条件,在“高责任”条件下,“组内”和“组外”条件下的责任感知差异、内疚评分差异和金钱分配差异显着降低;相比于“组外”条件,在“组内”条件下,“高责任”和“低责任”条件下的责任感知、内疚评分和金钱分配差异显着降低;间接通路分析发现,在“高责任”条件下,“组内”和“组外”条件下内疚评分的差异间接中介了相应条件下责任感知的差异对补偿行为差异的影响。上述结果一致表明,责任感知可以影响内疚情绪和补偿行为。实验六将实验五的行为范式与功能磁共振成像手段相结合,考察责任感知影响群体内疚的神经基础。结果发现:第一,在“高责任”条件下,相比于观察“组外”成员的伤害行为,观察“组内”成员的伤害行为时,被试的aMCC与双侧脑岛激活更强。提取aMCC的活动强度进行感兴趣区(ROI)分析显示,责任和组别的交互作用显着:相比于“低责任”条件,“高责任”条件下aMCC的激活更强,且“组内”和“组外”条件下aMCC的活动强度差异降低。间接通路分析显示,在“高责任”条件下,“组内”和“组外”条件下内疚评分的差异间接中介了相应条件下aMCC的激活强度差异对补偿行为差异的影响。上述结果表明,个体为群体伤害承担的责任调节了群体内疚相关脑区aMCC的激活。第二,MVPA结果发现,由“高责任”条件下“组内”和“组外”条件训练出来的群体内疚分类器(“高责任_组内”vs.“高责任_组外”)可以显着区分“低责任_组内”和“低责任_组外”条件;由“低责任”条件下“组内”和“组外”条件训练出来的群体内疚分类器(“低责任_组内”和“低责任_组外”)可以显着区分“高责任_组内”和“高责任_组外”条件;表明“高责任”和“低责任”条件下群体内疚的神经模式类似。第叁,依据研究一实验叁中责任感知相关脑区LOFC的激活坐标,提取高责任和低责任在“组内”和“组外”条件下aMCC-LOFC的功能连接强度,进行ROI分析,结果发现,责任和组别的交互作用显着;进一步分析显示:相比于“低责任”条件,“高责任”条件下aMCC-LOFC的功能连接强度显着增强;在“高责任”条件下,相比于“组外”条件,“组内”条件下aMCC-LOFC的功能连接强度显着增强;在“低责任”条件下,“组内”和“组外”条件下aMCC-LOFC的功能连接强度没有显着差异;PPI结果表明,个体为群体伤害承担的责任强度调节群体内疚脑区(aMCC)与责任感知脑区(LOFC)之间的功能连接。总的来说,个体为群体伤害承担的责任强度可以影响内疚情绪;提高个体为群体伤害承担的责任调节责任感知脑区(LOFC)与群体内疚相关脑区(aMCC)之间的连接强度。研究一和研究二结果共同说明,个体的责任感是产生个体内疚和群体内疚的心理基础,而群体内疚与个体内疚共同涉及aMCC的神经活动,具有相似的神经表征模式。该结果为区分群际情绪理论和情绪展示假说提供了实证证据,增强了我们对群体内疚和个体内疚关系的认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基础群体论文参考文献
[1].林火灿.超4亿中等收入群体成经济转型坚实基础[N].经济日报.2019
[2].李志爱.社会互动情景下群体内疚的心理和神经基础[D].华东师范大学.2019
[3].何冰.从个体到群体的纳米药物与细胞相互作用研究——细胞转运与安全评价基础[C].2018年第十二届中国药物制剂大会论文集.2018
[4].陈彦君.北美原住民自然思想基础上的群体表演艺术——后殖民现象下的回望[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8
[5].刘军.从释褐看北魏“膏腴”群体的身份特质——以出土墓志为基础[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6].毛小越,朱华欣.论VR技术在“第叁龄”群体中落地开花的基础[J].中国民族博览.2018
[7].黄聪.基于自然群体及MAGIC群体关联分析解析陆地棉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基础[D].华中农业大学.2018
[8].江福裕,戴建平,王瑛,郭泽喆,刘远萍.房地产群体性纠纷司法化解机制的构建——以示范诉讼的司法实践为基础[J].福建法学.2018
[9].汪燕.调控幼儿情绪,为幼儿融入群体打下基础[J].新课程(综合版).2018
[10].薛瑞杰.论弱势群体保护的法理基础[J].法制与社会.2018
标签:中等收入群体; 中国经济转型; 收入分配改革; 刘世锦; 国家统计局; 国内消费市场; 外部风险; 亿人; 人均可支配收入; 政策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