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炎论文_王青

导读:本文包含了脑膜炎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脑膜炎,球菌,特异性,流行病学,霉素,胞嘧啶,氟康唑。

脑膜炎论文文献综述

王青[1](2020)在《结核性脑膜炎患儿鞘内注射后去枕平卧时间对并发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去枕平卧时间对结核性脑膜炎患儿鞘内注射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以确定适宜的术后去枕平卧时间,提高患儿耐受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月1日长沙市某叁级甲等医院处于治疗阶段、需进行鞘内注射的结核性脑膜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应用随机数字表将患儿分为3组,鞘内注射后分别去枕平卧2 h、4 h、6h,观察患儿去枕平卧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耐受性。结果共有120例患儿完成研究,每组40例。3组去枕平卧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去枕平卧2 h患儿耐受性最高。结论结核性脑膜炎患儿鞘内注射后去枕平卧2 h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且能够提高患儿耐受性。建议结核性脑膜炎患儿鞘内注射后去枕平卧2 h。(本文来源于《卫生职业教育》期刊2020年01期)

杨变转,翟守恒,李改兰,贾立明,王志芳[2](2019)在《病毒性脑膜炎66例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病毒性脑膜炎是病毒侵犯脑膜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可引起该病的病毒有100多种,常见病毒有腮腺炎病毒、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麻疹病毒、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等。不同病毒所致病情轻重不等,轻者可自行缓解,预后良好,重者不仅会对患者的神经组织产生影响,还会导致患者免疫系统发生紊乱,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1],早期诊治可提高治愈率、减少病死率及后遗症的发生[2]。因流行性乙型脑炎有特殊发病季节、典型临床症状、较高特异性化验检出率和确诊率、较高病死率和致残率,(本文来源于《山西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24期)

周晖国,任静,徐世友,吴元元,张生琰[3](2019)在《W135群脑膜炎球菌发酵培养条件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优化W135群脑膜炎球菌发酵培养条件,提高荚膜多糖产量。方法通过30 L发酵罐培养W135群脑膜炎球菌,分析不同补加葡萄糖方式、发酵温度、接种量对发酵液中生物量和荚膜多糖产量的影响,优化培养条件;并对优化的工艺进行验证。结果 W135群脑膜炎球菌发酵培养优化条件为分批补加5 g/L葡萄糖,发酵温度为37℃,接种量为16%;2批W135群脑膜炎球菌精制多糖的核酸含量、蛋白含量、唾液酸含量、O-乙酰基含量、K_D值、回收率及多糖含量,均符合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质量标准。结论获得了更适宜W135群脑膜炎球菌的发酵培养条件,提高了荚膜多糖含量,为建立完整的发酵工艺奠定了实验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高景枝,何飞,吴良侨,宋晓佳,刘海波[4](2019)在《十堰市1971-2018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特征和脑膜炎奈瑟菌菌群变迁趋势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1971年至2018年期间十堰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下简称"流脑")流行病学特征及2008-2018年健康人群携带脑膜炎奈瑟菌(Nm)变迁趋势。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1971-2018年十堰市流脑流行病学特征,采用Excel分析2008-2018年在十堰市监测工作中收集的健康人群Nm菌株资料。结果 1971-2018年十堰市经历两次流行期均发生在20世纪70至90年代(1976-1979年和1984-1986年),1995-2018年年发病率保持较低水平;1995-2018年流脑的流行病学特征:集中发病时间在12月至次年4月,0~20岁病例占全部病例的88.76%(158/178),10~15岁年龄组病例数最多(n=49),死亡病例集中在15岁以下年龄段人群,发病和死亡病例的男女比例分别为2.12:1(121/57)和3.67:1(11/3),病例主要分布在十堰市郧西县(n=50)、房县(n=44)和竹山县(n=24),占全市病例的66.29%(118/178);发病和死亡病例主要为散居儿童和学生;2008-2018年间,健康人群Nm总带菌阳性率为3.30%,年带菌阳性率范围在1.18%~5.45%,一共分离得到93株Nm菌株,包括B群48株,不可分群29株,C群13株,W群3株。结论十堰市流脑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发病率维持在较低水平;脑膜炎奈瑟菌流行血清型为B群、C群、W群和不可分群。(本文来源于《国际检验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23期)

张丽婷,李贡文,周丽,叶琳,张齐龙[5](2019)在《两性霉素B联合氟康唑辅助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两性霉素B联合氟康唑辅助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9年5月江西省胸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60例,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两性霉素B联合氟康唑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两性霉素B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恢复情况、治疗前后脑脊液生化检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5,P<0.05)。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及脑脊液涂片培养转阴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隐球菌计数、白细胞计数、脑脊液压力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91,P>0.05)。结论两性霉素B联合氟康唑辅助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促进患者恢复。(本文来源于《临床合理用药杂志》期刊2019年34期)

吴昀,陈强,冷红英[6](2019)在《江苏省14岁以下健康儿童脑膜炎奈瑟菌A、C、W_(135)、Y群抗体水平保护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检测江苏省健康儿童脑膜炎奈瑟菌A、C、W_(135)、Y群抗体水平,了解人群免疫状况,评价疫苗接种效果。方法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淮安、盐城两市14岁以下健康儿童517名,采用间接ELISA测定脑膜炎奈瑟菌A、C、W_(135)、Y群多糖抗体IgG。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es,Nm)A、C、W_(135)、Y群抗体达到2μg/ml保护性水平的健康儿童比例分别为:76.02%、65.38%、29.21%、45.26%;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eometric mean concentration,GMC)分别为4.59、2.90、1.06、1.55μg/ml。不同年龄组之间Nm A、C群抗体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118、32.008,P<0.05);抗体浓度≥2μg/ml的受试者所占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745、41.354,P<0.05);抗体GMC和达保护性抗体水平比例最高的皆为6~岁年龄组。各年龄组NmW_(135)、Y抗体浓度差异以及抗体浓度≥2μg/ml儿童的百分比差异则均无统计学意义(F=2.558,F=0.611;χ~2=0.800,χ~2=1.896;P>0.05)。不同免疫史组别,Nm A、C抗体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021、22.421,P<0.05),抗体浓度≥2μg/ml的儿童百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578、46.300,P<0.05);均随着免疫次数递增而增加。结论现行我国脑膜炎球菌疫苗的预防接种可获得一定的针对A、C群脑膜炎奈瑟菌的免疫保护,但免疫应答强度及免疫持久性仍存在不足。建议继续提高脑膜炎球菌疫苗免疫效力及扩大型别覆盖范围,同时进一步调整免疫策略,阻止脑膜炎奈瑟菌的传播流行。(本文来源于《实用预防医学》期刊2019年12期)

李文书,董淮富[7](2019)在《血清降钙素原在细菌性脑膜炎中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细菌性脑膜炎(BM)是儿童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CNS)疾病,对患儿健康具有严重威胁,及时对脑炎类型作出诊断并迅速启动治疗至关重要。目前诊断BM的金标准仍为脑脊液检查,但患儿配合度低,提取脑脊液操作难度和损失较大,且脑脊液培养耗时长、检测阳性率低,所以脑脊液检查对BM早期治疗的指导意义有限,存在延误病情的可能。血清降钙素原(S-PCT)对细菌感染早期预测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大量的证据表明S-PCT是评估已知或疑似CNS感染患者的有用工具,可以帮助诊断BM并评估预后。本文对目前关于S-PCT及其对BM的诊断和评估预后的价值等知识进行简要综述。(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期刊2019年11期)

徐振兴,陈桃英,郭玮[8](2019)在《细菌性脑膜炎患儿病原学特征及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神经肽Y及降钙素原水平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细菌性脑膜炎患儿病原学特征及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及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表达。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73例细菌性脑膜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原培养结果分为革兰氏阴性菌组(28例)和革兰氏阳性菌组(45例),根据预后情况分为治愈组(49例)、好转组(18例)和无效组(6例)。观察不同病原菌感染类型及不同预后患儿脑脊液中NSE、NPY及PCT表达情况。结果细菌性脑膜炎患儿男女比例为1.70:1,春季和秋季为高发季节,全年发病率分别为35.62%和26.03%;发病年龄以≤3岁居多(86.30%)。经培养共检出革兰氏阴性菌28株(38.36%),革兰氏阳性菌45株(61.64%)。革兰氏阴性菌组脑脊液NSE、NPY以及PCT水平均高于革兰氏阳性菌组(P<0.05)。治愈组脑脊液NSE、NPY及PCT水平明显低于好转组,好转组又低于无效组(P<0.05)。结论 3岁以下婴幼儿是细菌性脑膜炎的高发人群,春秋季发生率较高,革兰氏阳性菌是主要感染病原菌。脑脊液NSE、NPY及PCT表达水平与细菌性脑膜炎患儿感染病原菌类型及预后情况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医生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张艳利,王海涛,张莉,邱财荣[9](2019)在《1例危重化脓性脑膜炎患者治疗的药学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临床药师参与1例危重化脓性脑膜炎患者的药物治疗,与临床医师共同制定个体化抗感染方案,使患者的感染得到有效控制。临床药师积极参与药学实践,优化药物治疗方案,有利于提高临床抗感染治疗水平。(本文来源于《中国药师》期刊2019年12期)

聂德新,谈毅,陈博,姜腾波,孙晓旭[10](2019)在《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治疗HIV相关性隐球菌脑膜炎中血清外泌体CD_(93)及炎性因子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继发隐球菌脑膜炎(HIV-CM)的疗效及血清外泌体CD_(93)及炎性因子的变化。方法选择浙江衢化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0例HIV-CM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采用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治疗,对照组采用两性霉素B联合氟康唑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脑脊液(CSF)隐球菌转阴性率、病死率、血清外泌体CD_(93)和血清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研究组乏力、发热、听力下降、视物模糊和抽搐的发生情况无显着差异;而头痛、恶心呕吐和意识障碍的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病死率降低(2.50%vs 15.00%,P<0.05),CSF隐球菌转阴率升高(80.00%vs 57.50%,P<0.05)。治疗后,血清外泌体表面抗原蛋白CD_(93)和血清IFN-γ、TNF-α、IL-4的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可以较好地改善HIV-CM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CSF隐球菌转阴率,降低病死率,并且可以通过降低血清外泌体CD_(93)水平而改善免疫功能。(本文来源于《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期刊2019年22期)

脑膜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病毒性脑膜炎是病毒侵犯脑膜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可引起该病的病毒有100多种,常见病毒有腮腺炎病毒、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麻疹病毒、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等。不同病毒所致病情轻重不等,轻者可自行缓解,预后良好,重者不仅会对患者的神经组织产生影响,还会导致患者免疫系统发生紊乱,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1],早期诊治可提高治愈率、减少病死率及后遗症的发生[2]。因流行性乙型脑炎有特殊发病季节、典型临床症状、较高特异性化验检出率和确诊率、较高病死率和致残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脑膜炎论文参考文献

[1].王青.结核性脑膜炎患儿鞘内注射后去枕平卧时间对并发症的影响[J].卫生职业教育.2020

[2].杨变转,翟守恒,李改兰,贾立明,王志芳.病毒性脑膜炎66例临床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9

[3].周晖国,任静,徐世友,吴元元,张生琰.W135群脑膜炎球菌发酵培养条件的优化[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9

[4].高景枝,何飞,吴良侨,宋晓佳,刘海波.十堰市1971-2018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特征和脑膜炎奈瑟菌菌群变迁趋势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9

[5].张丽婷,李贡文,周丽,叶琳,张齐龙.两性霉素B联合氟康唑辅助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

[6].吴昀,陈强,冷红英.江苏省14岁以下健康儿童脑膜炎奈瑟菌A、C、W_(135)、Y群抗体水平保护性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9

[7].李文书,董淮富.血清降钙素原在细菌性脑膜炎中的价值[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9

[8].徐振兴,陈桃英,郭玮.细菌性脑膜炎患儿病原学特征及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神经肽Y及降钙素原水平表达[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9

[9].张艳利,王海涛,张莉,邱财荣.1例危重化脓性脑膜炎患者治疗的药学实践[J].中国药师.2019

[10].聂德新,谈毅,陈博,姜腾波,孙晓旭.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治疗HIV相关性隐球菌脑膜炎中血清外泌体CD_(93)及炎性因子的变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

论文知识图

肠道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及RNA裂解合成蛋...细菌产聚唾液酸结构(a.α-2,8连接的N...基因组结构不同病期感染广州管圆线虫ICOSL-KO/C57...类整合子可变区测序结果含有dfrA12-a...临床实验的示意图

标签:;  ;  ;  ;  ;  ;  ;  

脑膜炎论文_王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