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中生代以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中生代,断层,力场,柴达木盆地,冀中,盆地,新生代。
中生代以来论文文献综述
王玮,杨风丽[1](2018)在《中生代晚期以来四川盆地热历史与剥蚀量》一文中研究指出四川盆地是中国重要的含油气盆地,中生代晚期以来,四川盆地及其周缘地区受到了强烈的剥蚀作用,研究这一时期的热历史和剥蚀量对认识四川盆地烃源岩热演化和构造演化均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27口井的镜质体反射率剖面的解释,恢复了四川盆地各区地层达到最大埋深时的古地温梯度。古地温梯度分布总体呈现南部略大于北部、东部大于西部的特征,不同区域古地温梯度的差异不大(~5℃/km)。古今地温梯度的对比表明晚中生代以来四川盆地各区域热历史演化存在差异:川西地区古今地温(本文来源于《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四十四)——专题96:中国钾盐矿产基地成矿规律与深部探测技术示范、专题97:中新元古代古大陆重建与盆地原型分布预测》期刊2018-10-21)
钱璐[2](2018)在《滇西湾甸—凤庆地区中生代以来陆相盆地沉积特征及构造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区(湾甸-勐统-凤庆)地处“叁江”构造带南段,区域上横跨冈瓦纳大陆东缘的保山-镇康地块,昌宁-孟连带,以及劳亚大陆西缘的扬子地块,是研究中国西南板块运动学、动力学和板块边缘造山的理想研究场所。本文以云南保山–龙陵地区湾甸坝等3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所采集野外资料为基础依据,结合前人相关区域的理论研究,从盆地沉积物入手,运用地层学、沉积学等相关理论知识对研究区(湾甸-勐统-凤庆)中生代以来的陆相盆地地层沉积(J_2m、E_1mg、N_2m、Q)特征及发育演化特征进行分析,并进行古流向恢复;结合各构造单元内的差异沉积,对沉积盆地的时空演化规律进行探讨;结合盆地各沉积地层的砾石成分、粒径、磨圆度、分选性等特征,对沉积物的源区方向、搬运距离、源区性质进行研究,以此来讨论研究区中生代以来陆相盆地沉积与区域构造演化的关系。滇西湾甸—凤庆地区自中侏罗世以来开始接受陆相沉积。其中,勐戛组(J_2m)发育浅海相沉积及陆相河流沉积,沉积环境向海陆过渡型转变;木瓜河组(E_1mg)发育磨拉石-陆相碎屑岩建造;芒棒组(N_2m)发育河-湖相(含火山碎屑)碎屑岩建造(N_2m);第四系(Q)沉积物以冰积物、冲积物、残积物为主,发育阶地、洪积扇等地貌类型。怒江断裂带的隆升对研究区中侏罗世及后续时代的构造背景及地层沉积产生影响,该时期接受保山-镇康地块西侧隆升剥蚀沉积;古近纪迭加东侧澜沧江断裂带隆升作用,区域接受双向挤压,物源具双向性。研究区侏罗世—第四纪的地质构造演化可被概括为五个阶段:成陆造山阶段(J_2),陆内造山阶段(J_3-K),冲段变形阶段(E-N_1),走滑-拉分阶段(N_1-N_2),和高原形成阶段(N_2-Q)。中侏罗世,研究区自勐统褶断带以西发育陆相盆地沉积,具火山断陷盆地性质;古近纪-中新世,研究区受挤压作用影响,形成现代山貌雏形,发育山间沉积盆地;上新世,研究区发育含火山堆积断陷盆地,至第四纪呈现叁山夹两盆(湾甸盆地和勐统盆地)及一个走滑盆地(凤庆县城及河谷)的山盆耦合型式。(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期刊2018-05-01)
单竞男,张功成,饶松,唐晓音,沈怀磊[3](2017)在《南海北缘东沙隆起中生代以来的埋藏史和热史重建——来自LF35-1-1井(U-Th)/He和Ro的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沉积盆地埋藏史和热历史重建是了解盆地成因和油气形成条件的重要依据,而目前利用古温标手段研究珠江口盆地内东沙隆起热史和埋藏史的成果寥寥无几.本研究中,我们基于磷灰石与锆石(U-Th)/He年龄的反演结果给出了更多合理的约束条件,在此基础上对同一套镜质体反射率Ro数据进行了古热流法模拟计算,获得了钻井自中生代以来的地层温度史.反演结果显示LF35-1-1井区在早始新世-早渐新世发生了一期强烈的抬升剥蚀,地层剥蚀量为2000 m左右.拟合获得的埋藏史和热流史显示该井区在早始新世(~55Ma)经历了最高井底古热流(100 mW·m~(-2)),之后热流减小,持续至现今64.3 mW·m~(-2).最高古地温与隆升剥蚀在时间上的耦合体现了抬升事件对地温冷却的影响,但不足以排除基底热流下降因素.本次研究首次将(U-Th)/He技术用于南海北缘深水区盆地的热史研究,获得的热史结果更加符合现有的构造沉积大地构造方面的认识,展示了利用多种古温标手段进行盆地精细热史研究的良好效用.(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报》期刊2017年10期)
王冰[4](2017)在《柴达木盆地东部中生代以来构造改造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柴达木盆地具有复杂的构造演化史,周围叁大板块对盆地的构造改造、演化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从野外基础地质资料出发,结合最新的钻井、测井及地震资料,利用多种地质方法对德令哈及周缘地区构造特征进行研究,对柴达木盆地东部构造样式、古今应力场分布、岩芯裂缝特征等方面进行研究,根据应力场数值模拟方法预测有利区带,最终对柴东地区构造运动动力学及构造演化史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柴东地区发育有压缩、走滑、伸展叁种构造样式,以挤压性构造样式为主;(2)岩芯先后发育泥质充填网状缝→方解石充填近直立缝、斜交缝→泥质充填水平缝合线→泥质充填近直立缝,存在晚海西-印支期、燕山期、晚喜山期3期发育期;(3)欧龙布鲁克地区凸起部位为油气低势区,有利于油气运聚形成背斜油气藏;(4)柴达木盆地东部中生代以来构造演化过程可以划分为5个阶段:晚二迭世-叁迭纪抬升剥蚀阶段,受NE-SW向挤压;早-中侏罗世伸展断陷阶段,受N-S伸展作用形成了一些如德令哈凹陷等差异断陷沉降带,阿尔金断裂、柴东地区均发生左旋走滑;晚侏罗世-白垩纪挤压反转阶段,白垩纪时期应力场转变为NE-SW向挤压,阿尔金断裂左旋走滑,柴东地区受挤压应力单纯地向祁连山产生推覆;古近纪挤压断陷-坳陷阶段,受近N-S向挤压应力,阿尔金断裂强烈右滑,沿NW-SE走向的分量可使柴东地区发生右旋走滑运动;新近纪-第四纪,盆地遭受强烈挤压,近N-S向挤压作用在喜山晚期达到最强,奠定了盆地现今构造格局。(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期刊2017-05-01)
谢丁,吴世敏,孙萍[5](2016)在《南海北缘中段近岸陆区晚中生代以来构造应力场反演——以广东樟木头地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樟木头及其邻区断层擦痕数据,采用"多重逆解法"反演该区晚中生代以来的构造应力场,为华南陆缘地区晚中生代以来构造演化过程的研究提供参考。通过5个野外断层擦痕测点观察与数据测量,采集了125组有效断层滑动数据,反演得到八种应力状态,进一步区分了晚中生代以来该区4个期次的构造应力场,即1NNW—SSE方向(254.9°~355.7°)的拉张应力体制;2ENE—WSW方向(64.9°)的拉张应力体制:3最大主应力优势方位为NE—SW向(约46.8°~59.9°)的走滑应力体制;4最大主应力优势方位NW—SE向(约329.5°~339.7°)的走滑应力体制。应力场的变化反映出控制该区不同时期的大地构造背景差异,即由早期的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带后撤、古太平洋俯冲方向的改变,之后的印度-澳大利亚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及印支块体顺时针旋转,最后,菲律宾海板块俯冲方向以及强度的变化。(本文来源于《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期刊2016年03期)
赵利,李理[6](2016)在《渤海湾盆地晚中生代以来伸展模式及动力学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分析盆地区大陆伸展模型参数、火成岩地球化学特征时空演化、岩石圈分层伸展几何学和运动学、应力场-变形场的匹配和演化,文章对渤海湾盆地晚中生代以来伸展断陷的动力学过程进行了系统讨论。晚中生代,盆地北、西部以变质核杂岩模式伸展,南、东部以宽裂陷模式伸展;在岩石圈伸展过程中,地壳变形方式为简单剪切,岩石圈地幔变形方式为纯剪切;盆地处于洋壳俯冲背景下弧后伸展区,盆地及西、北部隆起区岩石圈地幔为EM1型,而南、东部隆起区受扬子板块俯冲改造成类似EM2型;盆地变形的力源为板块相对运动产生的引张力,以及郯庐断裂的走滑作用。新生代,渤海湾盆地以窄裂陷模式伸展,地壳和岩石圈地幔变形方式均为纯剪,但岩石圈地幔伸展强度大于地壳;盆地处于大陆内裂谷环境,软流圈地幔上涌并改造岩石圈地幔,且盆地裂陷的力源以软流圈地幔上涌产生的引张力为主。(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期刊2016年02期)
赵利,李理[7](2015)在《渤海湾盆地区晚中生代以来大陆岩石圈伸展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1.引言核杂岩、宽裂谷、窄裂谷这3种大陆伸展模式已被人所熟知。而且,前人采用地壳厚度、热流密度和岩石圈伸展速率这3个参数对大陆岩石圈的伸展模式进行了描述和数值模拟~([1-3])。本文通过整理渤海湾盆地区的相关数据,对比其岩石圈晚中生代以来的伸展模式。2.岩石圈伸展模式(本文来源于《2015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叁)——专题7大陆岩石圈地幔属性与过程、专题8岩石圈结构与大陆动力学、专题9深部地幔物质成分与结构探测》期刊2015-10-10)
杨海盟,戴俊生[8](2015)在《冀中坳陷北部潜山中生代以来构造演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1前言冀中坳陷处于华北平原北部,属于渤海湾裂谷盆地西部的一个坳陷,包括廊固、霸县、饶阳叁个富油凹陷,牛驼镇潜山地区位于冀中坳陷中央凸起带的北部,北接廊固富油凹陷,南临霸县富油凹陷,南部走向为北北东向,在牛23井区以北走向转为近东西向,该凸起面积约400平方千米。牛驼镇凸起潜山风化壳储集层受牛东断层活动控制,发育残山型潜山和内幕型潜山(臧明峰,2009)。(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学会2015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中册)》期刊2015-10-09)
赵利[9](2015)在《鲁西隆起—济阳坳陷晚中生代以来断层伸展与走滑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野外地质调查,结合测井、地震等地球物理方法,利用构造解析的原则,研究了鲁西隆起-济阳坳陷区晚中生代以来正断层和走滑断层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斜滑断层的发育演化及正断层与走滑断层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地热场、岩石圈结构、火成岩地球化学、郯庐断裂的演化等资料,分析了研究区晚中生代以来断层发育和盆地形成的动力学机制及深部背景。利用几何学解析的方法分析了研究区断层的形态特征。鲁西隆起上NW向断层由南向北近平行展布,SW倾,倾角陡,规模较大,控制晚侏罗世-古近纪早期沉积,断层带内发育碎裂岩、断层泥、擦痕、阶步等。鲁西隆起北部放射状走滑断层形成于晚中生代,或左行或右行,且都延伸进入坳陷南斜坡;中始新世以后,隆起区断层停止活动,坳陷区则以正断为主。济阳坳陷内断层包括NE、NW和近EW向叁组,南倾,有正断层、走滑断层、逆断层和斜滑断层四种类型,且控制晚中生代以来的沉积。研究区正断层在平面上呈平行式、雁列式、环状-放射状,剖面上呈阶梯状、地堑与地垒、“Y”字型;走滑断层在平面上呈斜交式、雁列式、帚状,剖面上呈负花状、斜交式“马尾状”、半花状。通过运动学解析定量表征了研究区断层活动的特征。构造平衡剖面恢复表明,鲁西隆起区伸展量远小于济阳坳陷伸展量,且而者伸展主要集中在凹陷中心位置和晚侏罗-早白垩世、沙四-孔店期两个时期。断层垂向断距定量表征表明,断层活动表现出由NW向转变为NE向的过程。断距矢量分解研究表明,控凹断层整体以正断活动为主;但是,陈南断层东段晚中生代以来以走滑活动为主,鲁西隆起上的NW向断层在新生代早期也以走滑活动为主。铲式断层断面恢复表明,鲁西隆起上控凹断层滑脱深度为18-34km,济阳坳陷内为10-15km。通过动力学解析的方法分析了斜滑断层的形成机制、先存断层演变方式,以及斜滑断层控沉积作用等。研究区斜滑断层的形成包括纯剪切、简单剪切、一般剪切和应力场转换四种应变机制。当盆地的应力场转换,凹陷斜向伸展时,内部先存断层的演变方式依据活动性大小划分为废弃型、渐灭型、迁移型和继承型四种由弱变强的类型。斜滑断层在研究区内控制沉积迁移,形成了沉积迭瓦、斜歪扇背斜现象。走滑断层可以派生正断层,而正断层的伸展差异通过走滑断层进行调节;此外,断层的伸展作用与走滑作用在演化过程中可以相互继承。本文将研究区走滑断层分为六个区,分析了各区走滑断层特征及其成因,并将伸展断层与走滑断层的关系划分出派生、调节、继承叁大类。派生关系包括在两盘派生和在盖层中派生两种;调节关系包括斜断调节和侧断调节两种,而后者可以进一步划分为走滑断层调节反向正断层、走滑断层调节同向正断层;继承关系包括断层先期走滑-后期伸展和断层先期伸展-后期走滑两种。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研究区岩石圈伸展为宽裂陷模式,且具有分层伸展特征—地壳变形方式为单剪,岩石圈地幔为纯剪;火成岩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研究区处于弧后伸展环境,且济阳坳陷区岩石圈地幔为EM1型,鲁西隆起区受扬子板块俯冲而改造成类似EM2型;研究区变形的力源以板块相对运动产生的引张力和郯庐断裂走滑产生的剪切力为主,形成伸展-走滑型断层和盆地。新生代,研究区伸展为窄裂陷模式,地壳和岩石圈地幔变形方式均为纯剪,但上地幔伸展强度大于地壳;研究区处于大陆内裂谷环境,软流圈地幔上涌并改造岩石圈地幔;伸展力源以软流圈地幔上涌产生的引张力为主,形成伸展或斜向伸展型断层和盆地。(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期刊2015-05-01)
夏阳[10](2015)在《祁连山托来河地区中生代以来的断裂构造及其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祁连山托来河地区中生代以来经历两次重大地质事件的改造作用,一次是发生在中生代的伸展运动,一次是发生在新生代挤压冲断褶皱作用。中生代的伸展运动造就了研究区侏罗世和白垩世的断陷盆地沉积,盆地沉积具有明显快速堆积特征,并由此形成了侏罗世和白垩世盆地沉积边界的平移正断层,在剖面上,断层上盘为侏罗白垩系地层,断层上盘为元古界基底。在剖面上可见地堑地垒的组合特征。该断层效应造成了元古界基底逐渐抬升,也是托来山和托来南山雏形形成时期。新生代时期在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远程效应的影响下,研究区产生北东南西向的挤压缩短,形成一系列的逆冲断层及其伴生褶皱构造。新生代的逆断层具有迭瓦式排列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元古界的基底以托来山和托来南山为中心向外缘逆冲的两套迭瓦式逆冲断层,具有背冲式逆冲构造特征,托来山和托来南山加速抬升。在这两次地质事件的影响下,托来山和托来南山经历了中生代的伸展作用形成的正断层效应的缓慢抬升到新生代的背冲式逆冲构造的快速抬升,形成了现今的高山地貌。根据前人所得的89Ma-31Ma、31Ma-8.0Ma、8Ma叁期抬升期次可以和研究区类比可得出第一次活动时间对应中生代伸展隆升,第二次与第叁次活动时间为新生代的背冲式作用,其渐新统-中新统的白杨河组逆断层可对应第二次活动时间,上更新统玉门组的逆断层可对应第叁次活动时间。(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刊2015-05-01)
中生代以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区(湾甸-勐统-凤庆)地处“叁江”构造带南段,区域上横跨冈瓦纳大陆东缘的保山-镇康地块,昌宁-孟连带,以及劳亚大陆西缘的扬子地块,是研究中国西南板块运动学、动力学和板块边缘造山的理想研究场所。本文以云南保山–龙陵地区湾甸坝等3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所采集野外资料为基础依据,结合前人相关区域的理论研究,从盆地沉积物入手,运用地层学、沉积学等相关理论知识对研究区(湾甸-勐统-凤庆)中生代以来的陆相盆地地层沉积(J_2m、E_1mg、N_2m、Q)特征及发育演化特征进行分析,并进行古流向恢复;结合各构造单元内的差异沉积,对沉积盆地的时空演化规律进行探讨;结合盆地各沉积地层的砾石成分、粒径、磨圆度、分选性等特征,对沉积物的源区方向、搬运距离、源区性质进行研究,以此来讨论研究区中生代以来陆相盆地沉积与区域构造演化的关系。滇西湾甸—凤庆地区自中侏罗世以来开始接受陆相沉积。其中,勐戛组(J_2m)发育浅海相沉积及陆相河流沉积,沉积环境向海陆过渡型转变;木瓜河组(E_1mg)发育磨拉石-陆相碎屑岩建造;芒棒组(N_2m)发育河-湖相(含火山碎屑)碎屑岩建造(N_2m);第四系(Q)沉积物以冰积物、冲积物、残积物为主,发育阶地、洪积扇等地貌类型。怒江断裂带的隆升对研究区中侏罗世及后续时代的构造背景及地层沉积产生影响,该时期接受保山-镇康地块西侧隆升剥蚀沉积;古近纪迭加东侧澜沧江断裂带隆升作用,区域接受双向挤压,物源具双向性。研究区侏罗世—第四纪的地质构造演化可被概括为五个阶段:成陆造山阶段(J_2),陆内造山阶段(J_3-K),冲段变形阶段(E-N_1),走滑-拉分阶段(N_1-N_2),和高原形成阶段(N_2-Q)。中侏罗世,研究区自勐统褶断带以西发育陆相盆地沉积,具火山断陷盆地性质;古近纪-中新世,研究区受挤压作用影响,形成现代山貌雏形,发育山间沉积盆地;上新世,研究区发育含火山堆积断陷盆地,至第四纪呈现叁山夹两盆(湾甸盆地和勐统盆地)及一个走滑盆地(凤庆县城及河谷)的山盆耦合型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生代以来论文参考文献
[1].王玮,杨风丽.中生代晚期以来四川盆地热历史与剥蚀量[C].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四十四)——专题96:中国钾盐矿产基地成矿规律与深部探测技术示范、专题97:中新元古代古大陆重建与盆地原型分布预测.2018
[2].钱璐.滇西湾甸—凤庆地区中生代以来陆相盆地沉积特征及构造控制[D].成都理工大学.2018
[3].单竞男,张功成,饶松,唐晓音,沈怀磊.南海北缘东沙隆起中生代以来的埋藏史和热史重建——来自LF35-1-1井(U-Th)/He和Ro的证据[J].地球物理学报.2017
[4].王冰.柴达木盆地东部中生代以来构造改造特征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7
[5].谢丁,吴世敏,孙萍.南海北缘中段近岸陆区晚中生代以来构造应力场反演——以广东樟木头地区为例[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6
[6].赵利,李理.渤海湾盆地晚中生代以来伸展模式及动力学机制[J].中国地质.2016
[7].赵利,李理.渤海湾盆地区晚中生代以来大陆岩石圈伸展模式[C].2015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叁)——专题7大陆岩石圈地幔属性与过程、专题8岩石圈结构与大陆动力学、专题9深部地幔物质成分与结构探测.2015
[8].杨海盟,戴俊生.冀中坳陷北部潜山中生代以来构造演化特征[C].中国地质学会2015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中册).2015
[9].赵利.鲁西隆起—济阳坳陷晚中生代以来断层伸展与走滑关系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5
[10].夏阳.祁连山托来河地区中生代以来的断裂构造及其演化[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