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定标算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孔径,算法,多维,蜂群,目标,阈值,光谱。
定标算法论文文献综述
贺雨露,代大海,庞礴,邢世其[1](2019)在《基于粒子群优化的极化SAR定标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AR)的精确定标对于极化数据的终端应用至关重要。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的极化SAR定标算法,由于在估计误差参数过程中没有作任何的近似,相比于经典的极化定标算法,该方法即使在串扰参数较高时仍能保持很高的精确度。为了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分别使用仿真数据和真实的机载极化SAR数据来模拟极化失真数据,并采用多种极化定标方法对失真数据进行校准,校准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法对极化误差参数有着更加稳定精确的估计。(本文来源于《雷达科学与技术》期刊2019年04期)
冯绚,韩昌佩,邹曜璞,陈博洋[2](2019)在《红外傅里叶光谱仪在轨光谱定标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风云四号A星上搭载的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的核心是一台红外傅里叶光谱仪,为了提高探测仪观测资料的定量化应用水平,必须对其进行精确的在轨光谱定标。对于傅里叶光谱仪来说,光谱位置由干涉图的采样点数和参考激光频率共同决定,因此光谱定标的关键是确保参考激光频率的稳定性。本研究利用逐线积分辐射传输模式得到参考大气吸收谱线,通过比较探测仪观测光谱与参考光谱的均方根误差来确定激光的有效采样频率,从而实现探测仪的在轨高精度光谱定标。该方法已应用于风云四号A星上搭载的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的在轨光谱定标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光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邵帅,张磊,刘宏伟[3](2019)在《一种基于图像最大对比度的联合ISAR方位定标和相位自聚焦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特显点选取易受噪声影响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全局图像最大对比度的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方位定标算法,并在实现方位定标的同时完成距离空变相位补偿自聚焦。该方法以图像对比度作为代价函数,利用BFGS算法实现代价函数的最大化高效求解,获得目标信号的距离空变调频率,进而计算目标有效转动角速度,实现方位定标和距离空变相位自聚焦。仿真和实测数据实验对比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稳健性。(本文来源于《电子与信息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汪丙南,向茂生,蒋帅,付希凯[4](2018)在《联合对飞数据的单控制点机载干涉SAR定标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InSAR高精度高程测量要求在测绘区域人工布放大量定标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地形测图领域的应用。本文提出一种联合对飞数据的单控制点机载干涉SAR定标算法。首先基于干涉测量基本原理构建了平面和高程叁维定标模型,梳理了影响叁维定位的特征参数;然后通过特征参数分离将叁维定位模型维度降低到3个自由度,根据对飞同场景干涉图像对提取同名点,建立同名点高程测量定标约束方程,最终实现单控制点干涉参数定标。理论分析和机载对飞试验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测绘学报》期刊2018年11期)
邬春明,杨雪,李二磊[5](2018)在《基于最短路径修正的多维定标定位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当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密度较低或节点分布不均匀时,利用多维定标定位算法求出的最短路径与节点实际距离有一定误差。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最短路径修正的改进算法。根据节点的局部密度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间的边进行重新赋值,计算节点间的距离。结合人工蜂群智能算法选出节点间的最优最短路径,计算出节点间距离矩阵。实验仿真结果表明,该改进算法的定位精度相对于经典集中式多维定标算法提高了11%左右。(本文来源于《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2期)
吴迪,李焱磊,周良将,梁兴东,仇晓兰[6](2018)在《一种基于Whitt算法的SAR极化定标改进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深入研究了Whitt等提出的基于人造点目标的极化定标算法(Whitt算法),发现并证明了Whitt算法中对特征值对应次序的判断条件在某些情况下不成立,且分析了特征值次序对应关系错误对失真矩阵求解结果造成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判断条件和解决方法,对Whitt算法进行了改进。利用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研制的一部机载PolSAR系统进行了极化外定标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利用该改进算法进行极化定标参数求解具有更好的有效性和稳健性。(本文来源于《雷达科学与技术》期刊2018年02期)
周宁欣[7](2018)在《基于WLAN和PDR的自定标融合定位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定位技术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高科技技术,在交通、运输和商业等方面有着巨大的需求,在未来也有着无限的发展空间。近年来,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促使智能移动设备定位技术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由于室外全球定位系统GPS无法穿透建筑物,一些大型的室内场景如医院,停车场,商场等无法利用GPS进行室内定位,所以室内定位技术的研究激发了研究人员极大的兴趣。本文提出一种基于WIFI/PDR的融合定位算法,并且提出一种WIFI指纹库的更新算法,通过搭建实际实验环境和软件平台的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本文研究了WLAN指纹定位的原理,通过搭建实验环境建立了离线阶段的指纹数据库,重点研究了KNN定位算法中不同K值的定位效果,在在线阶段,采用了精度较高的定位匹配算法。本文研究分析了PDR算法的原理,选取了合适的步长估计模型。针对PDR系统无法提供用户初始位置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确定初始位置的方法,可以较精准地估计用户的初始位置。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可变长滑动窗口方法的融合定位算法,实验表明该算法可以减小PDR算法的累积误差,减小拐点处的定位误差,从而提高定位精度。针对离线阶段更新指纹库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和时间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指纹库更新算法,利用基于变异函数的改进IDW方法,根据众包数据提供的信标点指纹信息,估计指纹地图内其余点的指纹信息,从而达到快速更新指纹库的目的。本文通过搭建的实验环境,对提出的指纹库更新方法和融合定位算法进行仿真验证。通过实验仿真分析表明,本文提出的滑动窗口方法,在实验环境下的平均定位误差为1.28m,可以精确地确定用户的初始位置,相较于PDR算法,提高了约40%的定位精度,有效地减小了PDR的累积误差,提高了定位精度。本文提出的指纹库更新算法,在定位误差2m的范围内,对比更新前的旧指纹库累积定位误差概率提高约15%,定位性能与当前实测的指纹数据库相近。通过仿真验证,本文提出的融合定位算法提高了定位精度,指纹库更新算法减小了时间和人力开销,更新后的指纹库定位性能良好。(本文来源于《重庆邮电大学》期刊2018-03-21)
孙光德[8](2017)在《基于点目标的机载SAR极化定标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极化合成孔径雷达(PolSAR)技术的发展,极化SAR数据被广泛地应用于地物分类、土地利用、地表参数反演等方面,而极化定标技术是对极化SAR数据进行分析和应用的前提。由于受到雷达天线不同的极化通道之间不能完全隔离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测量的极化SAR数据包含有失真,不能准确地表征地物的后向散射特性。因此必须对SAR数据进行极化定标,精确校正不同极化通道之间的相对幅度和相位,以期准确地提取存在于不同极化组合的幅度和相位中的地物信息,凸显极化SAR系统的优势。针对极化定标技术,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其研究工作可分为以下叁种类型:(1)基于点目标的极化定标算法;(2)基于面目标的定标算法;(3)基于点目标和面目标相混合的定标算法。本文主要针对基于点目标的极化定标算法开展相关研究,该类型定标方法的基本思路为:首先提取SAR图像中散射矩阵已知的点目标;然后构建点目标的测量值及其理论值,两者之间的矩阵方程,进而推算极化定标参数;最后将所求的定标参数应用到其他未知区域,得到极化定标后的SAR数据。基于现有极化定标算法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两种基于点目标的极化定标算法,其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1)介绍了极化SAR的数据基础,叙述了常用极化定标模型及典型极化定标算法,总结了影响极化定标精度的两大因素:飞行平台的不稳定性及点目标的摆放偏差,其中飞行平台不稳定性包括6个姿态参数—俯仰角、横滚角、偏航角、距离向偏移、方位向偏移、高程向偏移;点目标的摆放偏差主要是指点目标在垂直于雷达视线的平面内绕雷达视线所产生的旋转偏差。(2)对现有的基于点目标的Whitt算法与基于点目标和面目标相混合的Ainsworth算法等典型极化定标算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针对算法中的不足之处,如算法中所作出的假设条件,本文提出了一种无约束的基于点目标的极化定标算法。利用所提算法分别对模拟数据和2014年在海南南部地区获取的机载SAR全极化C波段数据进行极化定标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性能。与Whitt算法、Ainsworth算法等典型算法相比,该算法没有作出地物散射互异性等假设条件,克服了算法中的不足。(3)在对Whitt定标算法和Ainsworth定标算法研究的基础上,鉴于典型极化定标算法的推导过程较为复杂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推导过程较为简单的基于点目标的极化定标算法,以校正不同极化通道间在幅度和相位上的畸变。并分别通过实际的机载SAR全极化C波段数据和模拟数据对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同其他方法相比,该方法简化了极化定标参数的求解步骤,使得求解过程简单,易于理解。(本文来源于《山东科技大学》期刊2017-05-01)
杨文峰[9](2017)在《光学定标算法抗噪性研究及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视觉是人类感知外部世界的主要途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视觉和立体视觉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而摄像机定标是机器视觉的基础,因此摄像机定标对于计算机视觉的研究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但在计算机视觉中,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要解决的是空间叁维物点与其二维像点间的对应关系,然后利用摄像机所拍摄到的图像来还原空间中的物体。在这里,假设摄像机所拍摄到的图像与叁维空间中的物体之间存在以下一种简单的线性关系:[像]=M[物],这里,矩阵M可以看成是摄像机成像的几何模型。M中的参数就是摄像机参数。通常,这些参数是要通过实验与计算来得到的。这个求解参数的过程就称为摄像机定标或标定。摄像机定标的目的就是要确定二维图像坐标系与叁维世界坐标系间的对应关系。因此,只有对摄像机进行恰当的标定后,才能根据摄像机所拍摄的图像平面二维坐标与空间叁维坐标建立一一对应关系。本文首先介绍摄像机定标的研究背景,以及当前国内外的一些研究现状并对全文的内容进行概括。其次对摄像机定标的基础理论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对摄像机定标理论所用到参考系比如:图像坐标系、相机坐标系和世界坐标系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摄像机定标的本质便是图像中的某点通过相机坐标系建立由图像坐标系到世界坐标系之间的约束条件。通过约束条件,得到摄像机的内外参数。在实际求解摄像机参数过程中,往往需要一种数学模型来近似替代摄像机模型。因此引入了线性成像模型。以此来求解摄像机的内部参数矩阵和摄像机的外部参数矩阵,同时由于鱼眼镜头所存在镜头畸变,引入了摄像机成像的非线性模型,从而得到了摄像机定标的另一研究对象:非线性畸变系数。摄像机定标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出现了多种摄像机标定方法。接着对摄像机标定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传统的摄像机标定方法对于定标环境有较高的要求,需要一个精确的标定物,并要求已知标定物的尺寸和形状,定标算法也比较复杂。摄像机自标定法是不依赖于标定物的算法,利用相机在移动过程中图像坐标系与世界坐标系间的约束条件来求解摄像机参数。张氏标定法是张正友教授提出的一种新型的求解摄像机参数的方法。该方法主要针对摄像机镜头的径向畸变问题提出了一种更好的解决办法。通过沿不同的方向对标定板拍摄多张图像,利用数学公式计算图像中的特征点与其叁维物点间的线性关系,从而得到摄像机的内外参数。本文同时对于该算法的抗噪性也有一些研究,主要是针对鱼眼镜头所存在的畸变问题,提出了基于张正友标定法的一种改进的两步标定法。该方法把作为解析解求解出来的初始参数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进一步完善,得到了内外参数,提高了初始数值的鲁棒性,并把切向畸变作为影响重建精度的考虑因素。本文在原有的研究基础上,对张正友定标算法进行了抗噪性分析,通过在原有定标棋盘中加入部分噪声,分析定标算法的抗噪性能,同时通过对原有算法进行改进,加入了抗噪机制。并对改进算法进行了分析测试。(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7-05-01)
田傲然[10](2017)在《基于UWB通信的精确测距算法和井下机车定标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井下机车能够有序、安全的运行,离不开调度系统的配合,对调度系统来说,要提高其工作效率和安全性,关键问题是如何实现机车的精确定标,即获得机车在轨道上的精确一维坐标。UWB(ultra wideband)作为一种新型的通信技术,具有较高的时间分辨率,能够实现精确测距,借助其精确的测距结果能够实现精确定标,而目前的基于UWB通信技术的测距算法在性能上有待提高,并且,现有的一些定标方法不能保证较高的定标精度,同时易受到井下环境的干扰。因此,制定一种基于UWB通信技术的井下机车定标方法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针对上述现状,做出了理论和实际两部分的研究工作:1、提出了一种适用于UWB信号的基于动态阈值检测的信号到达时间(time of arrival,TOA)估计算法,从而提高UWB测距精度。该算法通过对接收方收到的匹配滤波输出脉冲进行峰值检测,确定直达单径(direct path,DP)的检测区间;并且设定了一个能够反映出信号和信道特性的联合度量参数,根据该参数的不同设置相应的最佳阈值因子;最后在检测区间中通过阈值检测搜索DP精确位置对应的时刻,得到TOA的估计值。在IEEE802.15.4a标准信道仿真环境下将估计结果与传统的TOA估计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算法适用于不同信噪比和延时特性的信道,并且能够兼顾运算复杂度与算法精度。2、研究了基于UWB通信的井下机车定标技术,研制了以DW1000为核心模块的定标收发节点,并搭建了井下机车精确定标系统。首先给出定标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然后阐述了系统中UWB通信的精确定标原理,并对原型系统进行了验证。鉴于井下实际场景的限制,分别在室内办公室、办公楼楼道和开阔的操场叁种环境下,做了DW1000模块测距精度验证工作,实验结果表明,在以上叁种场景下,模块的测距误差均控制在10cm左右。(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7-04-01)
定标算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风云四号A星上搭载的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的核心是一台红外傅里叶光谱仪,为了提高探测仪观测资料的定量化应用水平,必须对其进行精确的在轨光谱定标。对于傅里叶光谱仪来说,光谱位置由干涉图的采样点数和参考激光频率共同决定,因此光谱定标的关键是确保参考激光频率的稳定性。本研究利用逐线积分辐射传输模式得到参考大气吸收谱线,通过比较探测仪观测光谱与参考光谱的均方根误差来确定激光的有效采样频率,从而实现探测仪的在轨高精度光谱定标。该方法已应用于风云四号A星上搭载的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的在轨光谱定标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定标算法论文参考文献
[1].贺雨露,代大海,庞礴,邢世其.基于粒子群优化的极化SAR定标算法[J].雷达科学与技术.2019
[2].冯绚,韩昌佩,邹曜璞,陈博洋.红外傅里叶光谱仪在轨光谱定标算法研究[J].光学学报.2019
[3].邵帅,张磊,刘宏伟.一种基于图像最大对比度的联合ISAR方位定标和相位自聚焦算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9
[4].汪丙南,向茂生,蒋帅,付希凯.联合对飞数据的单控制点机载干涉SAR定标算法[J].测绘学报.2018
[5].邬春明,杨雪,李二磊.基于最短路径修正的多维定标定位算法[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6].吴迪,李焱磊,周良将,梁兴东,仇晓兰.一种基于Whitt算法的SAR极化定标改进方法[J].雷达科学与技术.2018
[7].周宁欣.基于WLAN和PDR的自定标融合定位算法研究[D].重庆邮电大学.2018
[8].孙光德.基于点目标的机载SAR极化定标算法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7
[9].杨文峰.光学定标算法抗噪性研究及改进[D].河南大学.2017
[10].田傲然.基于UWB通信的精确测距算法和井下机车定标技术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