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都县水污染总量控制实施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田娜[1](2019)在《长江经济带县级政区调整的时空特征及其导向机制》文中研究说明新世纪以来,长江经济带已成为我国推进区域空间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十八大后,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进一步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长江经济带横跨东中西三大区域,具有“区域发展不平衡”“横向协调难度大”等典型特征。其中,区划壁垒是制约长江经济带实现空间型塑的重要因素。如何有效破除协同发展所面临的行政壁垒,成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效建设的关键所在。因此,对长江经济带县级政区调整的空间演化进行梳理,并明晰其区划改革的发展特征和演化机制,对促进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分为以下章节:第一部分为绪论。旨在阐述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问题,并对城市群和县级政区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以确立本文的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等。第二部分为时空分析。梳理和总结建国以来长江经济带县级政区调整的历史演化进程,在对其进行阶段划分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空间特征分析。第三部分聚焦城市群尺度。基于长江经济带区划调整的主要集聚区予以尺度转换和聚焦,分别对三大城市群县级政区时空演变的特征趋势进行总结研究。第四部分着重揭示县级政区调整的导向机制。首先,从定量角度对长江经济带县级政区调整的人文因素和地理因素进行分析;其次,基于“人-地”因素视角对目前区划调整的导向机制加以分析总结。第五部分紧扣典型案例剖析。选取不同区域、不同导向下的典型城市案例,根据其各自区划实践的内在逻辑对区划调整后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第六部分为凝练总结和后续展望。对研究结果作简要回顾与总结,并立足于本文的基础研究对后续研究的可能性进行未来展望与建议。
李恒[2](2018)在《成都平原地域景观体系研究》文中指出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的40年时间,中国因改革开放的推动,在诸多领域产生了深刻变革。体现在城市建设方面,即城镇化运动于全国大部分省市地区的轰轰烈烈开展。该进程对于推动城乡快速前进、提升居民物质生活水准等方面起到了强有力的帮助作用,但与之同步发生的,还有我国广袤国土上丰富的地域环境和生存环境的快速变革。由于建设方式及手段的同质化,导致了富含区域特色的地域景观多样性显着缺失。地域景观代表和象征着特定地理环境中人与自然的融合,是当地人民经过千百年来的持续营建而传承下来的宝贵财富,属于我国本土文化的根本组成部分,绝不可轻易忽视甚至肆意践踏。面对如今中国的发展现状,站在历史的角度重新出发,进行不同地区的地域景观研究,深入剖析其变迁过程及格局特征,吸收古人对于处理人地关系的方式和经验。这些均对当下和未来的城乡发展、地域景观保护及传承有着重要意义,也是风景园林学科扎根土地、面向新形势的重点研究方向和内容。成都平原是我国众多地理区划中的组成部分,因为自然条件优越、人文气息厚重,“天府”美名传承千年,造就了特殊的地域景观风貌。本论文从风景园林学为统领的视角出发,选取古代(1911年之前)的成都平原及其之上的八邑为研究对象。在梳理历史各阶段主要进程后,以自然环境为根本基础,把地域景观体系划分为区域地域景观和邑境地域景观两个层级分别研究。前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者的形成,后者的不同差异又是前者的重要部分,两个层级的结合能够更深入和详细的理解地域景观的格局特征。区域地域景观从自然山水入手,结合现有文献、各地方志、舆图、军事测绘图、老照片等资料进行深入解析,梳理在水利建设、农业生产和城乡发展四个层级耦合叠加影响下的区域地域景观。其中水利建设从总体发展变迁、水利设施、管理维护展开;农业生产从总体发展、农田建设、耕作制度展开;城乡体系依旧从总体发展出发,总结体系特色和相应的营建方式。邑境地域景观的关注焦点是在区域基础上选取的八个典型城邑及其周围邑境环境,自然山水、水利建设、农业生产受到了区域环境的深刻影响,格局、发展变迁与之保持着整体同步下的些许差异。而在此基础上的城邑营建,涵盖望山观水、因势筑城、城水交融和城景汇聚四个方面,其确立的景观又是邑境景观的代表。特别是“八景”的提炼总结,反映着城邑与邑境、邑境与区域的相互联系,文章根据上述梳理进行了体系特征的概括。在详细研究、剖析了区域地域景观和邑境地域景观的各自发展过程后,对其体系特征进行总结,包括尺度层级、营建内容的差异及融合对比三方面。继而再梳理出清末至今区域地域景观体系特征的变迁要点,并提出三项有关当今及未来地域景观保护的策略原则和五项意见措施,希望能够重新唤起现代人对地域景观的珍视。本论文最后,从优越深厚的环境基础、平稳上升的历史进程、融合垂直的区域景观、同步多样的邑境景观和传承调适的保护策略五个方面对全文进行总结。创新之处在于:1、研究成果的创新。在搜集、整理了丰富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基础上,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以风景园林学为综合视角的成都平原地域景观研究。2、研究思路的创新。在区域尺度的基础上将各邑境析出,探究邑境和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完成了区域地域景观-邑境地域景观-城邑景观三个层级的融合,实现了地域景观多层级、多阶段的分析研究。
王晓,逄勇,谢蓉蓉,王雪,吴大刚[3](2015)在《基于污染带特征指标控制的秃尾河流域总量研究》文中指出秃尾河作为黄河上游主要一级支流,是陕西省内重要的水源及纳污河段,故开展秃尾河总量控制研究对保护流域内水环境质量及维持西北、华北区域社会经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以污染混合带长度与污染混合均匀断面水质质量浓度等污染带特征指标作为控制因子来进行污染控制总量确定的方法,并利用已率定验证合理的秃尾河二维水环境数学模型,分别对现状排污方案、区域环评规划排污方案及后续水环境研究专题报告专家推荐削减方案等3套不同方案进行水质模拟,通过对不同方案形成的污染带特征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根据秃尾河流域水质、水文同步监测数据率定秃尾河水环境数学模型,确定了二维模型参数,其中糙率R为0.0290.033;COD的降解系数为0.100.14 d-1,氨氮降解系数为0.090.12 d-1,污染物横向扩散系数为0.88 m2/s.根据模型计算结果,确定专家推荐削减方案可满足控制条件,即基于污染带特征指标控制下的秃尾河流域控制排放总量分别为氨氮0.185 t/d,COD 1.25 t/d.
谢阳村[4](2012)在《基于BMPs的农业非点源污染主导流域总氮总量控制目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为解决“十二五”期间农业非点源污染主导流域的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确定问题,以石头口门水库汇水流域为例,建立了流域ReNuMa污染负荷模型,开展了分期、分区、分源的总氮输出特征分析;通过对规划年(2020年)人口规模、点源排放的预测,建立了规划年ReNuMa模型,并以模型灵敏参数和规划年流域水质目标为依据,制定了流域在规划期(20102020年)拟实施的6种BMPs(农业最佳管理措施);以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利用多目标优化方法对上述6种BMPs进行了优化集成,得到了每种BMP在流域的优化实施比例;建立了基于水质管理与污染源管理的流域总量控制目标模型,提出了考虑规划年BMPs削减作用的流域总氮(包括点源和非点源)总量控制目标,并将该目标合理分配至流域所辖区(县)。论文主要成果包括:(1)基于流域长期连续的水文水质监测数据,在石头口门水库汇水流域建立了ReNuMa污染负荷模型,其径流、总氮模拟精度R2均大于0.6,Ens均大于0.5,可满足中尺度流域水环境管理需求;通过对规划年流域人口规模、点源排放的预测,建立了规划年ReNuMa模型,作为规划年流域BMPs优化集成、总氮总量控制目标确定的主要工具。(2)根据ReNuMa模型灵敏参数与规划年流域水质目标,选取了流域在规划期(20102020年)拟实施的6种BMPs,并分别针对耕地、草地和农村居民点制定了每种BMP的实施方案,即通过“实施退耕还林”、“设置等高植物篱”、“推行少免耕作法”、“控制氮肥施用量”等4种BMPs控制耕地产生的污染,通过“实施退草还林”控制草地产生的污染,通过“推广农村沼气池”控制农村居民点产生的污染。(3)以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建立了流域BMPs优化集成模型,并在Matlab软件环境下采用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规划年上述6种BMPs在流域的优化实施比例依次为99.97%、13.82%、99.98%、99.99%、0.05%和99.99%。(4)以水质管理与污染源管理相结合为出发点,建立了流域总量控制目标模型,确定考虑规划年BMPs削减作用的流域总氮(包括点源和非点源)总量控制目标为2.48万吨;构建了区域总量分配决策模型,确定规划年双阳区、永吉县、磐石市总氮总量控制目标分别为0.97万吨、0.59万吨和0.92万吨。
徐永利[5](2008)在《苏州市化学需氧量总量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环境要求的提高,水环境的压力不断增大,水污染物的总量控制已经成为维持环境平衡、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本文提出了基于环境承载力分析的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综合应用环境科学、统计学等多学科知识,对水污染物总量控制进行系统的研究,并将其应用于研究区域。这一方法作为总量控制方案的一种有益尝试,丰富和完善了总量控制的理论和方法,为环境决策管理人员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取得以下研究结果:(1)本文对造成苏州市水环境污染的工业企业污染源和城镇生活污染源进行了调查,并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研究区域内水环境质量状况进行现状评价。从评价结果可以看出:2006年苏州市集中饮用水源地基本上都能达到Ⅲ类标准,总体属于安全饮用水源;主要湖泊水质基本达到《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中对水域功能类别水质的要求;主要河流中水质最差的前五位为张家港河、京杭运河、十一圩港、急水港、盐铁塘,水质较好的河流为太浦河、胥江。(2)本文对化学需氧量(COD)总量控制方案中COD排放预测的各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选取了预测技术比较成熟的产值系数法和人均系数法对苏州市COD排放进行预测。其中产值排污系数的预测采用揭示宏观发展规律的灰色模型与探寻微观波动规律的马尔可夫模型相结合的一种全新的方法进行预测。首先应用灰色模型对产值排污系数进行预测;然后应用马尔可夫模型方法计算出灰色模型预测结果在已知年份里的偏差的状态转移矩阵,并对灰色模型预测结果的偏差进行预测,最后根据偏差预测结果来对产值排污系数预测结果进行修正,增加预测的可靠性。(3)本文对环境容量测算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结合苏州市水环境现状,选取了环境容量定义法对苏州市COD容量进行了测算,结合测算结果对苏州市“十一五”COD总量控制目标进行了合理性分析,并应用库兹涅茨曲线分析苏州市“十一五”期间对COD总量控制目标的可达性。(4)苏州市依据国家相关政策,从工程削减、结构削减和管理削减三个方面分析制定COD总量削减对策,以求顺利完成削减目标,进而达到区域水环境保护目标。(5)采用经济学理论的基尼系数法对苏州市COD的区域总量负荷分配及行业总量负荷分配进行研究。通过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苏州市区域总量负荷分配是比较合理的,行业总量负荷分配超过了合理范围,对处于曲线顶点的行业则是重点污染对象,是削减排放的主要对象。(6)建立基于COD容量总量控制的多目标行业总量优化分配模型,以满足环境、资源、行业规划等约束前提下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实现区域行业结构优化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的协同化。考虑到优化行业结构的约束,在模型设计过程中提出了行业水环境经济综合指数的概念,并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法来计算。通过对苏州市的实际应用表明了目前苏州市水环境容量和水资源分配不科学,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年总产值尚有较大增长空间;经模型优化后,水环境容量和水资源被重新优化配置给各行业,在满足环境与资源约束条件下,年总产值呈增长趋势,社会经济、环境与资源得到较好地协调。可见将总量控制与优化调整行业结构相结合是一种较为科学的水环境管理思想。
王辉艳[6](2007)在《新都区节水型社会建设研究》文中提出水是生命之源,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水资源紧缺已成为21世纪全国乃至全球最突出的问题之一。节约用水,建立节水型社会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并已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新都区水资源从总量上看比较丰富,可开发利用潜力还很大,但受区境外来水量、时空分布不均、水利工程设施缺乏、水质污染等因素的影响,水资源短缺问题还是较为突出。加之人们的节水意识比较薄弱、节水体制机制很不健全,水资源浪费现象比较严重,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本文通过分析新都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预测了国民经济对水资源的需求,并通过分析新都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发现在现状节水水平发展的条件下,新都区近期将出现工程型缺水和污染型缺水,远期工程型缺水、污染型缺水和资源型缺水并存,并且供需矛盾突出。建立节水型社会是解决新都区各种缺水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措施,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本文对新都区节水型社会的建设作了总体规划,提出了近期和远期的总体目标,以及具体的农业、工业、生活和生态节水措施,并从完善节水型社会制度建设出发,提出了近期和远期农业、工业、生活和生态节水工程的建设重点,用于指导实际工作及全面推进新都区节水型社会的建设。通过节水型社会建设,使新都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得以缓解,水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提高,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从而推动新都区走上经济增长、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劳国民[7](2007)在《流域水功能区划及水环境容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与此同时,水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据《2004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全国七大水系的412个水质监测断面中,Ⅲ类及优于Ⅲ类水以上的断面只占41.8%,除水资源较为匮乏地区的资源型缺水外,一些水资源相对丰沛的经济发达地区也频频出现了水质型缺水的现象,严重制约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根据各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对主要水体划定功能区,核定其水环境容量,确定总量控制方案已成为一项迫切而重要的任务。论文结合浙江省钱塘江中游兰溪市的具体情况,分析其社会经济现状,评价现状水体水质状况,划定水功能区,调查分析进入功能区的污染源,选择合适的模型核算水环境容量,提出总量控制目标和意见,最后提出达到目标的一些措施和建议,为当地水资源保护部门提供一个基本的参考,也为浙江省下一步的全省水环境容量研究作一些基础的探讨。
雷丹妮,李嘉[8](2006)在《水污染防治规划理论方法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的水污染防治规划工作起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已初成体系,一些成熟的规划方法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然而传统方法本身的缺陷、水环境新问题的提出、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都要求和促使更多新理论方法应用到实践中来。本文在回顾我国水污染防治规划的发展历程和现有规划方法的基础上,对水污染防治规划理论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雷蕾[9](2006)在《成都高新区水污染总量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面对我国经济发展新格局给我国自然环境提出的新的挑战,我国环境管理部门在污染控制手段上做出了及时的调整,由以往的“浓度控制”为核心的单一管理发展成为当前的“浓度控制”与“总量控制”相结合的多种管理。 本文对成都高新区的水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调查结果表明高新区各河段除高新西区磨底河各项监测指标均能达到Ⅲ类水域标准外,其余的栏杆堰、龙爪堰、府河以及红光右支渠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现象,水质均属于Ⅴ类或劣Ⅴ类,不能达到相应的Ⅳ类或Ⅲ类水域标准要求。由此看来高新区除磨底河外各河段都受到了明显的污染,且随着高新区不断的发展水质污染有加重的趋势。 高新区水污染源主要有工业污染源、城镇生活污染源、农村生活污染源以及城市径流污染源。调查表明各控制单元的主要污染物来源于农村生活污染源和城镇生活污染源,上述两类污染源产生的CODcr对栏杆堰、龙爪堰及红光右支渠的贡献率分别达到95.86%、97.11%、97.73;产生的NH3-N贡献率分别为95.21%、97.92%、97.18%。 确定本次总量控制区域单元为栏杆堰、龙爪堰及红光右支渠后,本文选用一维水质模型对选定的控制单元进行了分析计算,通过软件计算出高新南区及西区规划年份的水环境容量分别为栏杆堰COD145t/a,NH3-N4t/a;龙爪堰COD186t/a,NH3-N8t/a;红光右支渠COD477t/a,NH3-N18t/a。 结合高新区的未来发展规划要求提出的退出第一产业、取消畜禽养殖和散养、完善城市雨、污管网的铺设、进行三条河流的河道整治、增加污水处理规模等措施,预测出2007年龙爪堰仍需削减COD209.65t,NH3-N29.16t;栏杆堰
江建华[10](2006)在《苏南河网生态环境需水量及水质管理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多,人类对水资源过度的开发,工业用水、农业用水挤占生态用水,生态系统受到了极大的改变,生态平衡被严重破坏,水环境污染和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愈显突出。因此研究生态环境需水量,充分考虑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探讨水资源的适宜开发强度与合理配置,将人类活动控制在生态、资源和环境的允许范围内,是当前刻不容缓的工作,这项工作已成为国内外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学者对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苏南河网为研究对象,针对苏南河网地区河流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苏南河网生态环境需水的组成,包括河道外生态环境需水量及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并分析了其计算方法。苏南地区水污染严重,水环境不断恶化,造成水质型缺水。本文通过建立水质模型,实现对树状河网水质的模拟计算。针对苏南河流水污染问题,本文通过与水污染控制规划相结合,合理利用水体的自净能力,通过增大河流的生态环境需水量,提高河流的稀释、自净能力,同时对排污口的污水进行处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使河流的水质满足控制目标。构建了考虑污水处理费用及引水费用相结合的优化模型,在确定整个河网的需水量后,利用模型对河网中各引水口的引水量及排污口的污水处理率进行优化计算,为污染控制规划及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了一定的依据。本文以Visual Basic 6.0为平台,开发了河网水质模拟及污染控制的计算机辅助系统。该系统具有良好的人机对话机制,操作简单、方便,界面友好,可协助用户快速、高效地实现对河网中各河道计算断面的水质模拟计算,又能实现整个河网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及各河道上排污口污水处理率的优化计算。建立的优化模型是一个非线性的,采用遗传算法,由Fortran编写计算程序,通过VB调用,使程序具有了很好的通用性。
二、新都县水污染总量控制实施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都县水污染总量控制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长江经济带县级政区调整的时空特征及其导向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与文献述评 |
1.2.1 县级行政区研究相关文献综述 |
1.2.2 城市群发展与行政区划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与资料说明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资料说明 |
第二章 长江经济带县级政区调整的历史阶段与空间格局 |
2.1 新中国至改革开放前县级政区调整的演化进程 |
2.1.1 新中国初至60年代的反复调整阶段 |
2.1.2 1960年代到改革开放初的停滞阶段 |
2.2 改革开放至90年代末县级政区调整的演化进程 |
2.2.1 城市恢复发展阶段 |
2.2.2 城镇快速发展阶段 |
2.3 新世纪以来县级政区划调整的演化进程 |
2.3.1 城市扩容发展阶段 |
2.3.2 扩容提质并进阶段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县级政区调整的时空特征与基本趋势 |
3.1 长三角城市群 |
3.1.1 长三角城市群县级政区调整的时空特征 |
3.1.2 长三角城市群县级政区调整的基本趋向 |
3.2 长江中游城市群 |
3.2.1 长江中游城市群县级政区调整的时空特征 |
3.2.2 长江中游城市群县级政区调整的基本趋向 |
3.3 成渝城市群 |
3.3.1 成渝城市群县级政区调整的时空特征 |
3.3.2 成渝城市群县级政区调整的基本趋向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长江经济带县级政区划调整的导向机制 |
4.1 县级政区调整的地理因素与人文因素 |
4.1.1 模型构建 |
4.1.2 指标选取 |
4.1.3 结果分析 |
4.2 “人-地”因素视角下的政区调整导向分析 |
4.2.1 导向一:优化城市空间发展结构 |
4.2.2 导向二:提升核心城市的辐射效应 |
4.2.3 导向三:加强沿江生态功能区治理 |
4.2.4 导向四:推进区域协调联动发展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导向机制下县级政区调整的典型案例剖析 |
5.1 空间结构优化导向下的案例分析——南昌 |
5.1.1 空间狭小严重制约南昌发展 |
5.1.2 优化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
5.1.3 优化城市外部空间发展格局 |
5.2 辐射带动导向下的案例分析——重庆 |
5.2.1 提升核心城市能级 |
5.2.2 优化空间发展格局 |
5.2.3 发挥区域辐射带动作用 |
5.3 生态治理导向下的案例分析——上海 |
5.3.1 崇明县的区位与发展基础 |
5.3.2 生态发展面临县制的桎梏 |
5.3.3 崇明区划调整对长江生态发展的影响 |
5.4 区域联动导向下的案例分析——铜陵 |
5.4.1 空间重塑:从隔江分治到跨江合治 |
5.4.2 产业优化:发展能级提升 |
5.4.3 公共服务提升:对接铜陵与加快脱贫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基本结论 |
6.2 未来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2)成都平原地域景观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缘起 |
1.2. 研究背景 |
1.2.1. 城乡发展模式的剧变 |
1.2.2. 传统文化认知的消逝 |
1.2.3. 未来城镇发展的讨论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相关研究概况 |
1.4.1. 历史地理学 |
1.4.2. 人居环境学 |
1.4.3. 风景园林学 |
1.4.4. 成都平原相关研究 |
1.5. 概念辨析 |
1.5.1. 地域景观 |
1.5.2. 景观体系 |
1.6.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6.1. 研究对象 |
1.6.2. 研究范围 |
1.7.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7.1. 研究方法 |
1.7.2. 研究内容 |
2. 成都平原区域环境背景 |
2.1. 成都平原流域 |
2.1.1. 岷江水系 |
2.1.2. 都江堰水系 |
2.1.3. 沱江水系 |
2.2. 地理环境 |
2.2.1. 地理位置 |
2.2.2. 地形地貌 |
2.2.3. 气候土壤 |
2.3. 社会环境 |
2.3.1. 人口迁移 |
2.3.2. 科学技术 |
2.3.3. 传统风俗 |
2.4. 经济环境 |
2.4.1. 农业生产 |
2.4.2. 商业贸易 |
2.4.3. 来往交通 |
2.5. 文化环境 |
2.5.1. 哲学思想 |
2.5.2. 宗教信仰 |
2.6. 小结 |
3. 成都平原区域历史发展概述 |
3.1. 古蜀时期—包容开放,独立繁荣 |
3.2. 秦汉三国时期—融入中原,奠定基础 |
3.3. 两晋南北朝时期—相对稳定,承前启后 |
3.4. 隋唐宋时期—持续发展,迎来巅峰 |
3.5. 元明清时期—两次衰退,战后重生 |
3.6. 小结 |
4. 成都平原区域地域景观解析 |
4.1. 自然山水 |
4.1.1. 叙山 |
4.1.2. 叙水 |
4.2. 水利建设 |
4.2.1. 总体发展 |
4.2.2. 水利设施 |
4.2.3. 管理维护 |
4.3. 农业生产 |
4.3.1 总体发展 |
4.3.2. 农田建设 |
4.3.3. 耕作制度 |
4.4. 城乡体系 |
4.4.1. 总体发展 |
4.4.2. 体系特色 |
4.4.3. 营建方式 |
4.5. 小结 |
5. 成都平原邑境地域景观解析 |
5.1. 成都 |
5.1.1. 自然山水 |
5.1.2. 水利建设 |
5.1.3. 农业生产 |
5.1.4. 城邑营建 |
5.1.5 成都十景 |
5.1.6. 景观体系特征 |
5.2. 都江堰 |
5.2.1. 自然山水 |
5.2.2. 水利建设 |
5.2.3. 农业生产 |
5.2.4. 城邑营建 |
5.2.5. 灌阳十景 |
5.2.6. 景观体系特征 |
5.3. 崇州 |
5.3.1. 自然山水 |
5.3.2. 水利建设 |
5.3.3. 农业生产 |
5.3.4. 城邑营建 |
5.3.5. 崇庆八景 |
5.3.6. 景观体系特征 |
5.4. 大邑 |
5.4.1. 自然山水 |
5.4.2. 水利建设 |
5.4.3. 农业生产 |
5.4.4. 城邑营建 |
5.4.5. 晋原八景 |
5.4.6. 景观体系特征 |
5.5. 邛崃 |
5.5.1. 自然山水 |
5.5.2. 水利建设 |
5.5.3. 农业生产 |
5.5.4. 城邑营建 |
5.5.5. 临邛八景 |
5.5.6. 景观体系特征 |
5.6. 唐昌 |
5.6.1. 自然山水 |
5.6.2. 水利建设 |
5.6.3. 农业生产 |
5.6.4. 城邑营建 |
5.6.5. 崇宁八景 |
5.6.6. 景观体系特征 |
5.7. 新都 |
5.7.1. 自然山水 |
5.7.2. 水利建设 |
5.7.3. 农业生产 |
5.7.4. 城邑营建 |
5.7.5. 新都八景 |
5.7.6. 景观体系特征 |
5.8. 广汉 |
5.8.1. 自然山水 |
5.8.2. 水利建设 |
5.8.3. 农业生产 |
5.8.4. 城邑营建 |
5.8.5. 汉州八景 |
5.8.6. 景观体系特征 |
5.9. 小结 |
6. 景观体系特征总结与发展保护 |
6.1. 景观体系特征总结 |
6.1.1. 尺度层级 |
6.1.2. 营建内容 |
6.1.3. 融合对比 |
6.2. 景观体系发展保护 |
6.2.1. 变迁要点 |
6.2.2. 原则措施 |
6.3.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1.1. 优越深厚的环境基础 |
7.1.2. 平稳上升的历史进程 |
7.1.3. 融合垂直的区域景观 |
7.1.4. 同步多样的邑境景观 |
7.1.5. 传承调适的保护策略 |
7.2. 创新点 |
7.3. 未来研究方向 |
附录一: 成都平原城镇地貌分布详情 |
附录二: 清代成都平原水利建设详情 |
附录三: 八邑历代重要景观发展沿革 |
附录四: “台湾内政部典藏地图数位化影像制作专案计画”成都平原范围图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4)基于BMPs的农业非点源污染主导流域总氮总量控制目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 |
1.2.2 农业非点源污染定量化 |
1.2.3 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措施 |
1.2.4 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方向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石头口门水库汇水流域污染特征分析 |
2.1 流域概况 |
2.1.1 自然环境状况 |
2.1.2 社会经济状况 |
2.2 流域水污染特征分析 |
2.2.1 地表水环境质量 |
2.2.2 污染来源及成因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ReNuMa 模型的水环境影响定量化研究 |
3.1 模型与方法 |
3.1.1 GWLF 模型 |
3.1.2 ReNuMa 模型 |
3.1.3 ReNuMa 模型参数 |
3.2 ReNuMa 模型在流域的建立 |
3.2.1 数据准备 |
3.2.2 模型率定与验证 |
3.3 ReNuMa 模型在流域的应用 |
3.3.1 总氮输出模拟与定量溯源 |
3.3.2 规划年总氮输出负荷预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石头口门水库汇水流域 BMPs 优化集成 |
4.1 流域 BMPs 的制定 |
4.1.1 流域 BMPs 制定基本步骤 |
4.1.2 ReNuMa 模型灵敏参数识别 |
4.1.3 规划年流域水质目标设定 |
4.1.4 规划期流域 BMPs 的制定 |
4.2 流域 BMPs 的优化集成 |
4.2.1 多目标优化方法 |
4.2.2 BMPs 优化集成模型构建 |
4.2.3 BMPs 优化集成模型参数 |
4.2.4 BMPs 优化集成模型求解 |
4.2.5 BMPs 集成方案评估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 BMPs 的规划年总氮总量控制目标确定 |
5.1 流域总氮总量控制目标的确定 |
5.1.1 确定原则 |
5.1.2 集成 BMPs 在目标确定中的应用 |
5.1.3 流域总量控制目标模型 |
5.2 流域总氮总量控制目标的区域分配 |
5.2.1 区域总量分配原则与方法 |
5.2.2 区域总量分配的影响因素 |
5.2.3 区域总量分配决策模型 |
5.2.4 区域总量分配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1 农民基础信息及环境意识问卷调查结果 |
附件2 农民 BMPs 接受程度问卷调查结果 |
附件3 遗传算法主程序设计 |
附件4 目标函数隶属度算法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攻读博士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 |
附录2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项目 |
(5)苏州市化学需氧量总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概述 |
1.2.1 环境承载力 |
1.2.2 总量控制 |
1.3 研究内容、逻辑结构 |
2 研究区域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水文条件 |
2.1.4 气象条件 |
2.1.5 自然资源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2.1 人口 |
2.2.2 经济发展 |
2.2.3 产业结构 |
2.2.4 城市建设 |
3 区域水环境质量现状 |
3.1 污染物调查 |
3.1.1 工业企业污染源 |
3.1.2 城镇生活污染源 |
3.2 区域水环境现状评价及分析 |
3.2.1 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
3.2.2 集中饮用水源水质监测与评价 |
3.2.3 主要湖泊水质监测与评价 |
3.2.4 国家重点流域水质监测与评价 |
3.3 本章小结 |
4 化学需氧量排放量预测 |
4.1 社会经济发展预测方法 |
4.1.1 人口发展预测 |
4.1.2 经济发展预测 |
4.2 化学需氧量排放量预测方法 |
4.2.1 工业企业化学需氧量预测方法 |
4.2.2 城镇生活化学需氧量排放预测方法 |
4.3 预测结果分析 |
4.3.1 人口发展预测结果 |
4.3.2 经济发展预测结果 |
4.3.3 化学需氧量排放预测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5 化学需氧量容量测算及总量控制研究 |
5.1 化学需氧量容量测算 |
5.1.1 现有的容量测算方法 |
5.1.2 容量测算影响因素 |
5.1.3 容量测算模型的选择 |
5.1.4 化学需氧量容量测算的结果 |
5.2 化学需氧量总量控制目标 |
5.3 化学需氧量总量负荷分配 |
5.3.1 总量负荷分配方法 |
5.3.2 基尼系数 |
5.3.3 计算结果 |
5.4 化学需氧量总量控制可达性分析 |
5.4.1 库兹涅茨曲线 |
5.4.2 化学需氧量排放预测结果 |
5.5 化学需氧量总量削减 |
5.5.1 工程削减 |
5.5.2 结构削减 |
5.5.3 管理削减 |
5.6 本章小结 |
6 化学需氧量容量总量行业优化分配模型 |
6.1 行业水环境经济综合指数的概念和确定方法 |
6.1.1 行业水环境经济综合指数的概念 |
6.1.2 人工神经网络法确定行业水环境经济综合指数 |
6.2 化学需氧量容量总量行业优化分配模型 |
6.2.1 模型设计 |
6.2.2 模型结构 |
6.3 模型所需系数及边界条件确定 |
6.3.1 模型所需参数 |
6.3.2 行业水环境经济综合指数 |
6.3.3 其他边界条件 |
6.4 模型求解及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6)新都区节水型社会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节水型社会建设总论 |
1.1 本课题来源及名称 |
1.2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本文技术路线与主要研究内容 |
1.4 国内外节水型社会研究和建设现状 |
第二章 新都区水资源现状评价 |
2.1 自然地理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气象 |
2.1.4 河流水系 |
2.2 社会经济 |
2.3 水资源现状及主要特征 |
2.3.1 水资源分区情况 |
2.3.2 降水 |
2.3.3 当地地表水资源量 |
2.3.4 地下水资源量 |
2.3.5 水资源总量 |
2.4 新都区水域水质状况 |
2.4.1 主要河流水质状况 |
2.4.2 城市供水水源水质状况 |
2.4.3 地下水水质状况 |
2.5 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
2.5.1 供水工程设施及供水能力 |
2.5.2 现状供水量 |
2.5.3 现状用水情况 |
2.5.4 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新都区水资源供需平衡预测与分析 |
3.1 基本节水方案下的需水预测 |
3.1.1 社会和经济发展目标 |
3.1.2 需水预测的原则和方法 |
3.1.3 生活需水量预测 |
3.1.4 生产需水量预测 |
3.1.5 生态环境需水量预测 |
3.1.6 全区总需水量预测 |
3.2 现状条件下供需平衡分析 |
3.3 新都区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必要性 |
第四章 新都区节水型社会建设 |
4.1 成都市新都区建设节水型社会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
4.1.1 指导思想 |
4.1.2 基本原则 |
4.2 新都区建设节水型社会总体目标 |
4.3 新都区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措施和工程 |
4.3.1 节水型社会制度建设 |
4.3.2 农业节水措施及工程 |
4.3.3 工业节水措施及工程 |
4.3.4 生活节水措施及工程 |
4.3.5 生态节水措施及工程 |
4.4 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综合效益 |
第五章 新都区节水型社会建设后水资源供需平衡预测与分析 |
5.1 强化节水方案下的供水预测 |
5.2 强化节水方案下的需水预测 |
5.3 二次供需平衡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新都区地图 |
附录2 新都区水资源利用分区图(地表水) |
附录3 新都区历年降水量分布表 |
附录4 2001年度新都区地表水监测结果统计表 |
附录5 2002年度新都区地表水监测结果统计表 |
附录6 2003年度新都区地表水监测结果统计表 |
附录7 2004年新都区地下水水质检测结果统计表 |
附录8 新都区水利设施分布图 |
作者在读研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7)流域水功能区划及水环境容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概述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区域概况 |
2.1 钱塘江水系概况 |
2.2 兰溪市概况 |
第三章 水功能区划及水质目标 |
3.1 区划依据和标准 |
3.2 区划原则 |
3.3 功能区分类 |
3.4 现状水质评价 |
3.5 功能区划成果 |
第四章 现状污染源调查 |
4.1 点污染源调查方法 |
4.2 面污染源调查方法 |
4.3 污染调查与评价汇总 |
第五章 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分析计算 |
5.1 计算模型 |
5.2 设计水文条件 |
5.3 模型参数选定 |
5.4 纳污能力计算 |
5.5 模型参数影响分析 |
第六章 污染物总量控制 |
6.1 总量控制方案 |
6.2 水资源保护对策措施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水污染防治规划理论方法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
2 我国水污染防治规划的发展历程 |
2.1 起始阶段 (70年代至80年代初) |
2.2 开拓阶段 (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 |
2.3 提高阶段 (90年代中期以后) |
3 水污染防治规划的传统方法 |
3.1 最优规划方法 |
3.2 多目标决策规划 |
3.3 层次分析法 |
3.4 情景分析法 |
4 水污染防治规划方法的发展趋势 |
4.1 基于水污染协同控制理论的研究 |
4.2 基于不确定规划的研究 |
4.3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 (GIS) 的研究 |
4.4 基于非线性规划新算法的研究 |
5 结 语 |
(9)成都高新区水污染总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基本概况 |
2.1 自然概况 |
2.1.1 行政区划、位置和面积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象气候 |
2.1.4 河流水系 |
2.1.5 植被及生物多样性 |
2.1.6 土壤及农作物 |
2.2 社会概况 |
2.2.1 人口与分布 |
2.2.2 经济发展 |
2.2.3 基础设施建设 |
2.2.4 社会事业及其它 |
第3章 成都高新区地表水环境现状及功能区划分 |
3.1 高新区主要水系简介 |
3.2 地表水功能分区 |
3.3 区域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 |
3.3.1 水质资料收集结果统计 |
3.3.2 监测断面的确定 |
3.3.3 监测因子及监测方法的确定 |
3.3.4 监测结果统计 |
3.4 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
3.4.1 水质评价方法 |
3.4.2 水质评价因子及评价标准的确定 |
3.4.3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果 |
3.5 地表水总量控制区域确定及控制单元划分 |
3.5.1 地表水总量控制区域确定 |
3.5.2 地表水总量控制单元划分 |
第4章 成都高新区水环境污染源调查 |
4.1 调查主要污染指标的确定 |
4.2 工业污染源调查 |
4.3 城镇生活污染源调查与排污量计算 |
4.4 农村生活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
4.5 城市径流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
4.5.1 城市径流计算方法 |
4.5.2 城市径流计算结果 |
4.6 各类污染源污染物排放情况汇总 |
第5章 水环境容量计算 |
5.1 容量计算单元的划分 |
5.2 水污染总量控制断面的确定 |
5.3 边界条件的选择 |
5.3.1 控制因子 |
5.3.2 水质目标值 |
5.3.3 本底浓度与水体特征 |
5.4 各控制单元概化排污口的确定 |
5.5 容量控制的单位时间确定 |
5.6 水环境容量模型的选择 |
5.7 K值的选取和估算 |
5.8 水环境容量计算结果 |
5.8.1 现状水环境容量计算结果 |
5.8.2 规划年分水环境容量计算结果 |
第6章 总量控制实施方案 |
6.1 近期(2003年-2007年)污染物排放量及削减量计算 |
6.2 远期(2007年-2010年)污染物排放量及削减量计算 |
6.3 水污染控制重点工程项目 |
6.3.1 成都高新西部园区水污染控制重点工程项目 |
6.3.2 成都高新南部园区水污染控制重点工程项目 |
第7章 成都高新区水污染总量控制保证措施 |
7.1 将环境保护纳入政府目标,实行目标考核 |
7.2 制定有利于环境的技术经济政策,严格控制新污染 |
7.3 加强环境保护的技术装备,提高环境管理效果 |
7.4 积极推行许可证制度,严格执法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声明 |
致谢 |
(10)苏南河网生态环境需水量及水质管理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必要性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必要性 |
1.2 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的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的研究动态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成果与创新 |
2 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概念和定义 |
2.1 生态环境需(用)水量的概念及定义 |
2.2 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 |
2.3 生态环境需水的类型 |
2.4 本章小结 |
3 苏南河网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 |
3.1 河流系统的功能 |
3.2 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不满足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 |
3.2.1 河道流量减少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 |
3.2.2 河流水污染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 |
3.3 苏南河网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的意义 |
3.4 苏南河网地区的特点 |
3.5 苏南河网生态环境需水量的组成 |
3.5.1 河道外生态环境需水量 |
3.5.2 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 |
3.6 计算方法归纳与分析 |
3.6.1 植被生态需水量的计算方法 |
3.6.2 维持水生物栖息地的计算方法 |
3.6.3 防治河流水质污染的计算方法 |
3.6.4 补充水面蒸发、渗漏所需水量的计算方法 |
3.6.5 维持景观、水上娱乐等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计算方法 |
3.6.6 其它综合型的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计算方法 |
3.7 本章小结 |
4 河网水质管理优化研究 |
4.1 水质模型的建立 |
4.1.1 基本方程 |
4.1.2 模型的确定 |
4.1.3 河流水质模型的参数确定 |
4.2 河网的水质模拟 |
4.2.1 单一河道的水质模拟 |
4.2.2 河网的水质模拟 |
4.3 与水污染控制规划相结合的生态环境需水量优化研究 |
4.3.1 建模思想 |
4.3.2 数学模型 |
4.3.3 模型的求解 |
4.4 河网水质模拟及污染控制计算机辅助系统开发 |
4.4.1 系统开发所涉及的计算机软件的简介 |
4.4.2 系统总体设计及流程 |
4.4.3 系统的运行流程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 实例应用 |
5.1 背景资料 |
5.2 计算示例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
四、新都县水污染总量控制实施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长江经济带县级政区调整的时空特征及其导向机制[D]. 田娜.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2]成都平原地域景观体系研究[D]. 李恒.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3]基于污染带特征指标控制的秃尾河流域总量研究[J]. 王晓,逄勇,谢蓉蓉,王雪,吴大刚.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15(07)
- [4]基于BMPs的农业非点源污染主导流域总氮总量控制目标研究[D]. 谢阳村.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08)
- [5]苏州市化学需氧量总量控制研究[D]. 徐永利. 北京林业大学, 2008(01)
- [6]新都区节水型社会建设研究[D]. 王辉艳. 西华大学, 2007(03)
- [7]流域水功能区划及水环境容量研究[D]. 劳国民. 河海大学, 2007(05)
- [8]水污染防治规划理论方法综述[J]. 雷丹妮,李嘉. 四川环境, 2006(03)
- [9]成都高新区水污染总量控制研究[D]. 雷蕾. 四川大学, 2006(03)
- [10]苏南河网生态环境需水量及水质管理优化研究[D]. 江建华. 扬州大学, 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