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性肝包虫病论文-康莹丽,鲍海华,王强,王理祎

囊性肝包虫病论文-康莹丽,鲍海华,王强,王理祎

导读:本文包含了囊性肝包虫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血清铁蛋白,肝囊型包虫病,肝囊肿

囊性肝包虫病论文文献综述

康莹丽,鲍海华,王强,王理祎[1](2019)在《MRI联合血清铁蛋白在鉴别IgG阴性肝囊型包虫病和单纯性肝囊肿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研究MRI联合血清铁蛋白(SF)在IgG阴性CE1型肝囊型包虫病(HCE)和肝囊肿中的诊断价值,探索SF对二者的鉴别能力。方法对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2011年8月至2018年8月诊治的80例IgG阴性CE1型HCE和60例单纯性肝囊肿患者的人口统计学、临床及影像学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SF以及与其他多项指标的相关性,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MRI联合SF在鉴别HCE和单纯性肝囊肿中的诊断效能。结果 80例IgG阴性CE1型HCE患者平均年龄(37.04±11.07)岁,60例单纯性肝囊肿患者平均年龄(51.38±11.10)岁;HCE和单纯性肝囊肿病灶平均直径约(5.88±1.88)cm、(2.89±1.28)cm;肝囊型包虫病患者SF指标为342.57 ng/ml(114.10~624.96 ng/ml),单纯性肝囊肿SF指标为154.6 ng/ml(90.12~301.48 ng/ml),P<0.05;HCE与单纯性肝囊肿经差异性分析得出,Fe~-、AFP、CA125、CA199、DBIL、TP、TBA、TG、HDL指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HCE患者SF指标升高与Fe~-、AFP、AST、ALP、GGT、黄疸指标(TBIL、DBIL、IBIL)、TP、ALB、APTT、病灶长径相关;同时,病灶长径与SF升高相关性最高;而单纯性肝囊肿患者SF升高只与病灶直径相关,且相关系数较肝囊型包虫病小。结论 CE1型HCE与单纯性肝囊肿患者SF含量存在明显差异,结合SF指标将提高对CE1型IgG阴性HCE和单纯性肝囊肿的鉴别能力,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信息。(本文来源于《临床放射学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赵萍,张阳,马蕊谦,阿米哪,纽燕娜[2](2019)在《多学科合作在肝泡型包虫病根治性肝切除患者加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多学科合作模式在终末期肝泡型包虫病根治性肝切除患者加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便利抽样、历史对照的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6例终末期肝泡型包虫病患者为观察组,采用肝脏外科围术期常规护理;2018年4月-2019年1月的2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多学科合作模式下的加速康复路径护理,观察两组间首次排气时间、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之间的差异。结果加速康复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提前,住院时间缩短,各阶段疼痛均有所减轻,护理满意度更高,并发症总发病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学科联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终末期肝包虫病根治性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缩短术后排气及住院时间,提升临床康复效果,有效地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新疆医学》期刊2019年09期)

宋巍,孟塬,王锦国,陈雄[3](2019)在《腹腔镜下肝包虫外囊剥除术治疗肝囊性包虫病的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包虫外囊剥除术治疗肝囊性包虫病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16年4月至2019年2月为23例肝囊性包虫病患者行腹腔镜肝包虫外囊剥除术的临床资料。术前充分评估,术中沿包虫与肝组织间隙剥除肝包虫外囊,并在可能渗漏囊液处放置高渗盐水纱条。仔细处理汇入包虫囊壁的管道,切除外囊置入标本袋取出。结果:23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及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未发生术中过敏反应。术中出血量50~800 mL,平均(263.2±242.5)mL,3例患者术中输血。手术时间120~420 min,平均(240.3±80.5)min。术后住院4~13 d,平均(6.8±2.1)d。术后发生1例胆漏,经延长引流时间后治愈。结论:腹腔镜治疗肝囊性包虫病是安全、可行的,其手术指征及患者选择十分重要,对于位置表浅、易于暴露、无复杂毗邻关系的肝囊性包虫病灶,在有腹腔镜肝脏手术基础、肝囊性包虫病治疗经验的医院,腹腔镜手术治疗可作为首选术式。(本文来源于《腹腔镜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刘旺[4](2019)在《磁共振弥散成像诊断肝囊性包虫病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肝囊性包虫病患者的影像特点及应用磁共振弥散成像技术(DWI)的诊断效果。方法:将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中医研究所2013年7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63例包虫病患者纳入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确诊为肝脏囊性包虫病,分别给予患者CT扫描及DWI扫描进行诊断,分析包虫病患者的影像特点及DWI应用于包虫病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63例患者共计69个病灶,经CT检出病灶61个,DWI检出病灶个数为67个,组间检出率比较差异明显(P<0.05);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CT扫描分型结果显着低于DWI,在DWI影像结果中不同分型的包虫病患者特征明显;两种影像学技术在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不明显,DWI误诊结果均为肝囊腺瘤。所有研究对象均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结果显示仅有2例患者于术后6个月左右出现复发,复发率为3.2%。结论:磁共振弥散成像技术对于包虫病患者的临床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相比于CT扫描能够有效检出病灶数量,但两种技术的诊断准确率差异较小,在DWI中注意边缘强化能够有效鉴别包虫病与肝囊肿的差异。(本文来源于《中国数字医学》期刊2019年05期)

方贵蓉,母齐鸣,杨娟[5](2019)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治疗肝包虫病中的应用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治疗肝包虫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12月行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治疗肝包虫病的患者62例,按照是否将ERAS理念运用于围手术期处理过程中,将患者分成ERAS组(n=30)和对照组(n=32)。ERAS组采用ERAS理念指导下的围手术期处理措施,对照组采用传统围手术期处理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新入院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ERAS组手术前一天及术后各阶段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1),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P <0. 01),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P <0. 01)。结论 ERAS理念应用于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治疗肝包虫病患者,可有效减轻围手术期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促进术后早期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实用医院临床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阿吉德,柴金萍,王皓,田青山,王向前[6](2019)在《青海地区肝囊性包虫病术后IL-11、TNF-a、iNOS的变化及乌司他丁干预作用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青海地区肝囊性包虫病患者术后白介素-11(IL-11)、肿瘤坏死因子-a(TNF-a)、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等细胞因子变化,并观察乌司他丁对肝包虫术后炎性因子及细胞因子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12月青海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肝包虫病患者60例,根据术后有无使用乌司他丁分为对照组及乌司他丁干预组。所有患者于术前、术后1d、术后3d、术后5d及术后7d抽取外周静脉血,应用ELISA方法检测术前、术后1d、术后3d、术后5d及术后7d的IL-11、TNF-a、iNOS浓度。并比较乌司他丁干预组与对照组的以上指标的在不同时点浓度的变化趋势是否存在差异。结果乌司他丁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前、术后1d及术后3dIL-11、TNF-a、iN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的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不同干预方法间IL-11、TNF-a、iN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相同干预方法的不同时间点比较,IL-11、TNF-a、iN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乌司他丁干预组与对照组的变化趋势(时间×组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乌司他丁在抑制机体炎症因子IL-11及细胞因子TNF-a、iNOS方面有很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新疆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田青山,阿吉德,郭文璐,秦长春,赵顺云[7](2018)在《青海地区肝囊性包虫病术后肝功能变化及乌司他丁干预作用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青海地区肝囊性包虫病术后肝功能变化,观察乌司他丁对术后肝功能干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肝包虫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乌司他丁干预组。所有患者于术前、术后1d、术后3d、术后5d及术后7d抽取外周静脉血,进行生化检验。比较乌司他丁干预组与对照组各观察指标在不同时点的浓度变化。结果:乌司他丁干预组与对照组AST、ALT比较,术后3d、5d、7d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TBIL、DBIL术后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同干预方法术后不同时间点与术前比较AST、ALT、DBIL、DBIL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乌司他丁对于术后肝损伤可以起到保护和治疗作用。(本文来源于《高原医学杂志》期刊2018年04期)

阿布都赛米·阿布都热衣木,卡热也木,叶尔番,玉苏甫,和军[8](2018)在《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囊性肝包虫病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囊性肝包虫病的安全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5月为20例囊性肝包虫病患儿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观察术中及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手术切口及预后等指标。结果:20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手术时间55~125 min,平均(75.0±35.0) min;术中出血量5~15 mL,平均(6.0±1.5) mL,术中无一例出现过敏反应及腹腔囊液遗漏。术后2例发生胆漏,分别治疗3 d、5 d后治愈。术后随访2~9个月,未见肝脏及盆腹腔包虫复发。结论:腹腔镜可放大手术视野,易于暴露操作,高位病灶处理方便,在有成熟腹腔镜技术及肝胆外科手术处理经验的前提下,严格把握手术指征,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肝囊性包虫病是安全的,具有创伤小、术后康复快、美观、家属容易接受等优点,可作为首选治疗术式。(本文来源于《腹腔镜外科杂志》期刊2018年10期)

文霞,陈列,秦志光,张植兰[9](2018)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联合多排螺旋CT在诊断肝囊性包虫病中的临床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肝包虫病时牧区较为常见的寄生虫,又称为肝棘球蚴病,主要流行在新疆、宁夏、内蒙古、西藏等地区~([1])。发病起初犬绦虫寄生在狗小肠内,并且能随着粪便排出并黏附在狗、羊等身上,而当人体饮食被污染的食物后将会被感染~([2-3])。目前,临床上肝囊性包虫病以手术病理组织检查为主,能帮助患者早期确诊并将其视为诊断"金标准",但是该检查方法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创伤性,导致患者诊断依从性较差。本研究以2016年4月至(本文来源于《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期刊2018年05期)

肖蓉,田虹,余玲,陶莉,刘军[10](2018)在《超声及CT对囊性肝包虫病的分型在诊治中的价值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超声及CT对囊性肝包虫病的分型及其在临床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5例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的肝包虫囊肿患者的超声和CT图像资料,根据WHO超声分型标准对其进行分型,总结每种分型的超声图像特征;以手术结果为标准,比较超声和CT测得的包虫囊肿最大径。结果肝包虫囊肿CE1型9例,CE2型13例,CE3a型12例,CE3b型24例,CE4型22例,CE5型25例。其中CE1型主要表现为单房的类圆形囊性团块,囊壁增厚,呈"双壁征";CE2型主要表现为多房囊性团块,呈"蜂窝样"或"玫瑰花瓣样";CE3a型主要表现为内、外囊壁分离,呈"水中百合征";CE3b型母囊以实性成分为主,其内可见子囊回声;CE4型主要表现为囊肿实变,内无子囊回声;CE5型主要表现为囊壁钙化。超声和CT测得包虫囊肿最大径分别为(10.50±5.37)cm和(9.90±5.04)cm,与术后标本测值(10.50±5.64)c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超声和CT能通过分型反映不同时期包虫囊肿的病理变化,对囊性肝包虫病的临床诊治具有重要价值。(本文来源于《临床超声医学杂志》期刊2018年08期)

囊性肝包虫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究多学科合作模式在终末期肝泡型包虫病根治性肝切除患者加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便利抽样、历史对照的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6例终末期肝泡型包虫病患者为观察组,采用肝脏外科围术期常规护理;2018年4月-2019年1月的2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多学科合作模式下的加速康复路径护理,观察两组间首次排气时间、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之间的差异。结果加速康复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提前,住院时间缩短,各阶段疼痛均有所减轻,护理满意度更高,并发症总发病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学科联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终末期肝包虫病根治性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缩短术后排气及住院时间,提升临床康复效果,有效地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囊性肝包虫病论文参考文献

[1].康莹丽,鲍海华,王强,王理祎.MRI联合血清铁蛋白在鉴别IgG阴性肝囊型包虫病和单纯性肝囊肿中的应用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9

[2].赵萍,张阳,马蕊谦,阿米哪,纽燕娜.多学科合作在肝泡型包虫病根治性肝切除患者加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新疆医学.2019

[3].宋巍,孟塬,王锦国,陈雄.腹腔镜下肝包虫外囊剥除术治疗肝囊性包虫病的疗效分析[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9

[4].刘旺.磁共振弥散成像诊断肝囊性包虫病的分析[J].中国数字医学.2019

[5].方贵蓉,母齐鸣,杨娟.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治疗肝包虫病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9

[6].阿吉德,柴金萍,王皓,田青山,王向前.青海地区肝囊性包虫病术后IL-11、TNF-a、iNOS的变化及乌司他丁干预作用的临床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9

[7].田青山,阿吉德,郭文璐,秦长春,赵顺云.青海地区肝囊性包虫病术后肝功能变化及乌司他丁干预作用的临床研究[J].高原医学杂志.2018

[8].阿布都赛米·阿布都热衣木,卡热也木,叶尔番,玉苏甫,和军.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囊性肝包虫病的应用价值[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8

[9].文霞,陈列,秦志光,张植兰.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联合多排螺旋CT在诊断肝囊性包虫病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8

[10].肖蓉,田虹,余玲,陶莉,刘军.超声及CT对囊性肝包虫病的分型在诊治中的价值探讨[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8

标签:;  ;  ;  ;  

囊性肝包虫病论文-康莹丽,鲍海华,王强,王理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