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线误差论文-王涵,井浩宇

基线误差论文-王涵,井浩宇

导读:本文包含了基线误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大气误差估计,中长基线,实时动态差分定位,双差非组合

基线误差论文文献综述

王涵,井浩宇[1](2019)在《基于大气误差参数估计的中长基线RTK解算》一文中研究指出短基线RTK解算中,流动站与基准站的误差空间相关性强,通过站间星间双差后基本可以消除,然而,在中长基线条件下,流动站与基准站误差空间相关性较弱,其双差后残差较大(主要为电离层和对流层残余误差),为了实现中长基线RTK定位,文章以双差非组合观测量为基础,在估计流动站位置和双差模糊度的同时,将相对对流层延迟、相对电离层延迟两项大气误差也作为参数进行同步估计。基于实测数据对该算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提高中长基线模糊度固定成功率,有效改善定位性能。(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与应用》期刊2019年32期)

张涛,翁铖铖,李默涵,李瑶[2](2019)在《一种SINS/超短基线组合定位系统安装误差标定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超短基线设备由于尺寸小,使用灵活,在水下导航定位中常与惯性设备进行组合导航。为了标定出超短基线坐标系与载体坐标系之间存在的安装误差,提出了一种基于小角度近似的安装误差标定算法。首先,确定应答器的位置,再对安装误差角对应的姿态矩阵进行小角度近似,最后利用最小二乘法直接计算得到安装误差。通过仿真验证,在斜距误差为0.5%的条件下,航向安装误差角的标定误差比传统方法至少减少了32.8%。江试实验进一步表明,安装误差标定前后定位误差减小了76%。所提出的算法可以较好地减小导航定位误差,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惯性技术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冯佳琪[3](2019)在《利用半参数模型提高含有多路径误差的基线的解算精度》一文中研究指出高精度的卫星导航定位往往可以使用双差法来减弱或是消除观测数据中的大部分误差。然而,因为参考站和流动站之间观测环境不同,即使对于短基线而言,双差法也无法削弱卫星观测数据因多路径效应而产生的误差,甚至可能放大其对基线解算的影响。伪距和载波相位中的多路径误差会降低模糊度浮点解的精度,干扰整周模糊度固定,加大向量结果偏差等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利用半参数回归模型削弱多路径误差,提高基线向量的解算精度。实验结果表明,与普通最小二乘法相比,在静态基线解算和单历元基线解算中应用半参数回归模型可以有效降低多路径效应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数据采集。分析多路径误差的产生原理,据此设计测量实验,采集包含多路径误差的GNSS短基线观测数据。2)基于半参数回归模型的静态基线解算。采用最小二乘模型和半参数模型处理所采集的含差数据,通过对比残差分布与解算结果的精度,证明半参数模型的优越性。针对半参数模型的核心问题——寻找合适的正则化矩阵和正则化参数,本文尝试使用时间序列法确定正则化矩阵,使用曲线法、广义交叉核实法(GCV)和最小均方误差(MSE)法确定正则化参数并分析几种方法对于结果精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静态基线解算中,半参数模型可以有效减少多路径误差,并将坐标精度控制在毫米级。3)基于半参数回归模型的单历元基线解算。为避免法方程出现秩亏现象,本文组建P码伪距方程、宽巷载波相位观测方程和_1载波相位观测方程进行单历元基线解算,同时考虑到单历元模型仅依靠常规LAMBDA法固定整周模糊度的成功率较低,选择结合部分搜索法固定整周模糊度。在此基础上,模型所需的正则化组合由叁种不同的方案确定。通过对比半参数模型与最小二乘模型的解算结果,可以证明半参数模型能够将大部分历元的精度控制在1.5cm及以下,更适于处理多路径误差。(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9-03-01)

张新帅,蔡伟,杨志勇,王蓓,侯雨果[4](2018)在《测站位置误差对全球定位导航系统短基线定向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超短基线的定向精度,研究了测站位置误差对定向结果的影响。首先给出了卫星定向的基本数学模型,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并分别推导了测站经度误差和纬度误差对定向影响的数学模型;最后,通过实验进行了分析与验证。结果表明:测站位置经度误差是影响定向结果的主要误差,且与方位角误差呈线性关系;纬度误差为次要误差,与方位角误差成非线性关系,且影响程度要比经度误差低约两个数量级。此外,测站经度误差对方位角的影响于测站纬度有关,纬度越高影响程度越大。(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8年35期)

朱子尧,韩树平,郭正东,孙荣光,舒象兰[5](2019)在《基于信标漂移误差识别的长基线定位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长基线水声定位系统中信标位置漂移误差难以识别和估计的问题,分析了长基线水声定位系统中同步式测距系统时钟同步误差和应答式测距系统信标漂移误差的等效性,提出一种对有效声速系统误差进行修正的单信标测距定位算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在不掌握声场环境信息时可以有效识别信标漂移误差的长基线定位算法,利用有效声速分布范围对信标漂移误差进行识别,基于航迹融合后轨迹对固定信标位置漂移误差进行估计和修正。试验结果表明算法提高了长基线系统的定位精度和鲁棒性。(本文来源于《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期刊2019年01期)

周宝亮,高红卫,文树梁,鲁耀兵[6](2018)在《分布式相参雷达基线选择与标定误差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布式孔径相参合成雷达一个显着的特点是能够对目标进行收发全相参合成探测,实现能量的最大化利用。要实现对目标的相参探测,单元雷达布站需遵循一定的基线选择准则,分别从回波相关、信号相参、目标分辨和阵面遮挡4个方面给出了雷达基线的选择准则;在此基础上,通过理伦分析和仿真验证得出基线标定误差不会对联合阵列波束指向产生影响,即基线标定误差不会引入角度指向误差;最后分析了阵面指向误差对联合阵列天线方向图和联合天线增益的影响,由于引入了相位差,使得联合阵列天线方向图副瓣电平随着阵面指向误差的增大而逐渐抬升,同时,造成联合天线增益出现损失。(本文来源于《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期刊2018年11期)

周京,肖波,宫厚诚,郭强[7](2018)在《海底电缆超短基线定位系统误差分析及处理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超短基线定位是一种重要的水下声学定位方式,主要解决超短基线定位远距离定位发散快,远距离定位精度不高的缺点。[方法]论文介绍了超短基线定位系统的原理,详细分析了引起超短基线定位误差的各种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处理策略,从而提高水下定位精度,[结果]结合海南联网海底电缆检测实际应用,验证将超短基线定位处理策略在克服距离定位发散快,远距离定位精度不高的缺陷的有效性。[结论]海南联网海底电缆检测实际应用实践验证了针对超短基线远距离定位发散快、定位精度不高的处理策略在海底高精度定位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南方能源建设》期刊2018年02期)

王虹入,王中秋,漆随平,胡桐,邹靖[8](2018)在《误差均衡立体五基元超短基线水声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单平面基阵进行超短基线水声定位,当声源俯仰角接近基阵平面,会导致定位误差增加。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了基于空间五基元立体基阵子阵误差均衡的定位方法。该方法将空间立体基阵划分为正交的叁基元子阵,在各子阵局部坐标系中分别解算定位结果,通过坐标变换将子阵局部坐标系转化为立体阵全局坐标;最终定位数据时,根据原局部坐标系下解算结果与理论结果的误差大小进行加权,对全局坐标系下的数据加权平均。MATLAB的仿真表明:该方法可实现空间立体基阵全空间方位目标声源的定位解算,定位精度比单一基阵面提高4倍以上;并解决了声源目标俯仰角接近单基阵平面时,定位精度误差急剧增大的问题,使整个定位空间内的定位结果误差变化均衡。(本文来源于《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许兵[9](2018)在《高精度InSAR基线估计及配准误差改正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生活在一个动态的地球上,地球内部或人类活动因素等造成地表相对运动,并引发地质灾害,威胁着人类的生命与财产安全。采用有效的方法和技术手段监测地表形变,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与调节,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需要,已成为谋求区域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又称InSAR技术,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空间大地测量技术,可以为地表形变(本文来源于《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期刊2018年02期)

石盼[10](2018)在《短基线干涉测量误差建模、分析与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航天器轨道测量技术之一,干涉测量具有测角精度高、被动式测量等优势,目前是深空航天器轨道精密测定必不可缺的技术手段,被列为支撑深空导航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不同于甚长基线干涉测量,短基线干涉测量具有布网灵活,实时性好等优点。虽然短基线干涉测量在实施非射电源标校时误差来源和甚长基线干涉测量误差源基本相同,然而由于基线长度的不同,使得误差分析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所以传统的甚长基线干涉测量误差标校方案不再适用。因此,误差分析、建模和标校就成为短基线干涉测量中必不可少的研究内容。论文基于干涉测量原理,分析了影响干涉测量的误差因素,研究了天线时延、测站站址、测站链路时延等主要误差因素的修正方法。首先建立了测站站址误差模型,并开展了实验验证。针对测量误差对天线时延误差的影响进行了数值仿真。给出了测站站址标校方法,分析了测量误差对天线圆心解算误差的影响。抛物面天线方面,以海淀区北京航天城的GNSS站为基准站,对怀柔城区一副抛物面天线开展了站址标校实验,解算了天线的方位轴和俯仰轴圆心坐标,求出测量误差。相控阵天线方面,提出了一种基于相控阵天线的相位中心标校方案,并进行实验验证。然后理论分析了天线时延的误差影响。考虑“方位-俯仰”天线结构,建立抛物面天线时延改正模型,给出了天线时延改正方法,并对方位轴和俯仰轴的位置关系,以及方位轴是否垂直做了判定,对俯仰轴圆心坐标进行了修正。最后,论文进行了测站接收链路时延标校方法研究。利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连线干涉测量系统,分别对50米接收电缆和接收链路(含变频器、放大器、射频电缆等)的时延进行测试与验证实验,评估了时延变化量对系统测量精度的影响程度,测试了接收链路一天内的时延变化量对干涉时延的影响程度,最终基于DCAL信号标校方案,解算出测站接收链路时延标校精度,结果达到1.4ns。(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8-03-12)

基线误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超短基线设备由于尺寸小,使用灵活,在水下导航定位中常与惯性设备进行组合导航。为了标定出超短基线坐标系与载体坐标系之间存在的安装误差,提出了一种基于小角度近似的安装误差标定算法。首先,确定应答器的位置,再对安装误差角对应的姿态矩阵进行小角度近似,最后利用最小二乘法直接计算得到安装误差。通过仿真验证,在斜距误差为0.5%的条件下,航向安装误差角的标定误差比传统方法至少减少了32.8%。江试实验进一步表明,安装误差标定前后定位误差减小了76%。所提出的算法可以较好地减小导航定位误差,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基线误差论文参考文献

[1].王涵,井浩宇.基于大气误差参数估计的中长基线RTK解算[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

[2].张涛,翁铖铖,李默涵,李瑶.一种SINS/超短基线组合定位系统安装误差标定算法[J].中国惯性技术学报.2019

[3].冯佳琪.利用半参数模型提高含有多路径误差的基线的解算精度[D].合肥工业大学.2019

[4].张新帅,蔡伟,杨志勇,王蓓,侯雨果.测站位置误差对全球定位导航系统短基线定向的影响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8

[5].朱子尧,韩树平,郭正东,孙荣光,舒象兰.基于信标漂移误差识别的长基线定位算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9

[6].周宝亮,高红卫,文树梁,鲁耀兵.分布式相参雷达基线选择与标定误差分析[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8

[7].周京,肖波,宫厚诚,郭强.海底电缆超短基线定位系统误差分析及处理策略[J].南方能源建设.2018

[8].王虹入,王中秋,漆随平,胡桐,邹靖.误差均衡立体五基元超短基线水声定位[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9].许兵.高精度InSAR基线估计及配准误差改正算法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8

[10].石盼.短基线干涉测量误差建模、分析与验证[D].北京邮电大学.2018

标签:;  ;  ;  ;  

基线误差论文-王涵,井浩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