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铁盾构隧道中的组合管片结构,涉及隧道管片布设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铁盾构隧道中的组合管片结构,包括第一管片和第二管片,所述第一管片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插接槽,所述第一管片位于第一插接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插接板,所述第二管片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插接槽,所述第二管片位于第二插接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插接板,所述第一插接槽和第二插接槽的一侧均设置有钢筋连接槽。该地铁盾构隧道中的组合管片结构,通过缓冲弹簧、钢筋连接板和连接钢筋的设计,使得施工人员在地铁盾构隧道内铺设管片时起到了缓冲的作用,避免了因管片之间的挤压等剧烈变化而造成而挤压盾尾,进而有利于管片铺设进度的正常进行。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地铁盾构隧道中的组合管片结构,包括第一管片(1)和第二管片(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片(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插接槽(3),所述第一管片(1)位于第一插接槽(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插接板(4),所述第二管片(2)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插接槽(5),所述第二管片(2)位于第二插接槽(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插接板(6),所述第一插接槽(3)和第二插接槽(5)的一侧均设置有钢筋连接槽(7),所述第一插接板(4)和第二插接板(6)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装置壳体(8),所述装置壳体(8)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9),所述缓冲弹簧(9)远离装置壳体(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钢筋连接板(10),所述钢筋连接板(10)远离缓冲弹簧(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钢筋(11),所述第一管片(1)和第二管片(2)的外表面均开设有固定孔(12),所述固定孔(1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突出钢筋(13)。
设计方案
1.一种地铁盾构隧道中的组合管片结构,包括第一管片(1)和第二管片(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片(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插接槽(3),所述第一管片(1)位于第一插接槽(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插接板(4),所述第二管片(2)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插接槽(5),所述第二管片(2)位于第二插接槽(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插接板(6),所述第一插接槽(3)和第二插接槽(5)的一侧均设置有钢筋连接槽(7),所述第一插接板(4)和第二插接板(6)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装置壳体(8),所述装置壳体(8)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9),所述缓冲弹簧(9)远离装置壳体(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钢筋连接板(10),所述钢筋连接板(10)远离缓冲弹簧(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钢筋(11),所述第一管片(1)和第二管片(2)的外表面均开设有固定孔(12),所述固定孔(1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突出钢筋(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盾构隧道中的组合管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槽(3)的内部插接有第二插接板(6),且所述第二插接槽(5)的内部插接有第一插接板(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盾构隧道中的组合管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连接板(10)与装置壳体(8)活动连接,且所述连接钢筋(11)与装置壳体(8)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盾构隧道中的组合管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钢筋(1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倒刺钢筋(14),且所述连接钢筋(11)插接在钢筋连接槽(7)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盾构隧道中的组合管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片(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钢筋混凝土梁(15),且所述钢筋混凝土梁(15)与第二管片(2)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盾构隧道中的组合管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钢筋(13)贯穿于钢筋混凝土梁(15)的内部,且所述突出钢筋(13)与钢筋混凝土梁(15)固定连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管片布设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铁盾构隧道中的组合管片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地铁隧道基本上使用盾构法进行施工,其中又属土压平衡式盾构机应用最为广泛,盾构隧道设计轴线是由不同曲线要素的平面曲线和纵断面曲线组合而成,通过管片排版使拼装成型的管片能对其不同曲线要素的平面、纵断面曲线拟合,确定各类管片组合后的线形最接近隧道设计轴线线形,目前盾构隧道广泛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片衬砌,地铁盾构隧道管片组成基本为“大三块+小三块”,分别为B1、B2、B3、L1、L2和F,根据管片楔形量不同分为普通型管片和通用型管片,普通型管片由标准型、左转弯型、右转弯型组成,通过不同管片组合与点位选择来对隧道轴线进行拟合,通用型管片通过拼装点位选择来对隧道轴线进行拟合,合理的管片排版对姿态控制、隧道质量控制和管片供应计划编制有重要作用。
现有的盾构隧道为细长的管状结构,且由管片拼装而成,其纵刚度抗弯刚度与抗扭刚度均较小,在地铁运营使用过程中易发生不均匀沉降、扭转和水平偏移等变形等问题,并由此导致盾构隧道的管片接头张开量过大,发生渗漏水,甚至管片接头破损等问题,进而导致管片棱角碎裂、连接螺栓的螺纹发生塑性变形、接接螺栓拉断或剪断等损害,因此,现在亟需一种地铁盾构隧道中的组合管片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铁盾构隧道中的组合管片结构,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地铁盾构隧道中的组合管片结构,包括第一管片和第二管片,所述第一管片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插接槽,所述第一管片位于第一插接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插接板,所述第二管片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插接槽,所述第二管片位于第二插接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插接板,所述第一插接槽和第二插接槽的一侧均设置有钢筋连接槽,所述第一插接板和第二插接板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装置壳体,所述装置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远离装置壳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钢筋连接板,所述钢筋连接板远离缓冲弹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钢筋,所述第一管片和第二管片的外表面均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突出钢筋。
可选的,所述第一插接槽的内部插接有第二插接板,且所述第二插接槽的内部插接有第一插接板。
可选的,所述钢筋连接板与装置壳体活动连接,且所述连接钢筋与装置壳体活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连接钢筋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倒刺钢筋,且所述连接钢筋插接在钢筋连接槽的内部。
可选的,所述第一管片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钢筋混凝土梁,且所述钢筋混凝土梁与第二管片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突出钢筋贯穿于钢筋混凝土梁的内部,且所述突出钢筋与钢筋混凝土梁固定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铁盾构隧道中的组合管片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地铁盾构隧道中的组合管片结构,通过第一插接槽、第一插接板、第二插接槽和第二插接板的设计,使得第一管片与第二管片之间错位连接,增加了第一管片和第二管片之间的连接紧密性,另外,通过连接钢筋上倒刺钢筋的设计,进一步增加了管片间的连接性,同时,通过缓冲弹簧、钢筋连接板和连接钢筋的设计,使得施工人员在地铁盾构隧道内铺设管片时起到了缓冲的作用,避免了因管片之间的挤压等剧烈变化而造成而挤压盾尾,进而有利于管片铺设进度的正常进行。
2、该地铁盾构隧道中的组合管片结构,通过钢筋混凝土梁和管片上突出钢筋的设计,加强了地铁盾构隧道与现浇的纵向钢筋混凝土梁及轨道板之间的连接,形成叠合良好的组合结构,大大地增加了地铁盾构隧道的纵向的竖向弯曲刚度、水平弯曲刚度和扭转刚度,同时也可加强地铁盾构隧道横向的抗弯刚度,极大程度地避免了盾构不均匀沉降过程中发生轨道板与盾构隧道发生脱空现象,在减少盾构隧道纵向不均匀变形的同时,也减少地铁盾构隧道的横椭圆变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管片、2-第二管片、3-第一插接槽、4-第一插接板、5-第二插接槽、6-第二插接板、7-钢筋连接槽、8-装置壳体、9-缓冲弹簧、10-钢筋连接板、11-连接钢筋、12-固定孔、13-突出钢筋、14-倒刺钢筋、15-钢筋混凝土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地铁盾构隧道中的组合管片结构,包括第一管片1和第二管片2,第一管片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钢筋混凝土梁15,且钢筋混凝土梁15与第二管片2固定连接,第一管片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插接槽3,第一管片1位于第一插接槽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插接板4,第二管片2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插接槽5,第二管片2位于第二插接槽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插接板6,第一插接槽3的内部插接有第二插接板6,且第二插接槽5的内部插接有第一插接板4,通过第一插接槽3、第一插接板4、第二插接槽5和第二插接板6的设计,使得第一管片1与第二管片2之间错位连接,增加了第一管片1和第二管片2之间的连接紧密性,另外,通过连接钢筋11上倒刺钢筋14的设计,进一步增加了管片间的连接性,第一插接槽3和第二插接槽5的一侧均设置有钢筋连接槽7,第一插接板4和第二插接板6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装置壳体8,装置壳体8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9,缓冲弹簧9远离装置壳体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钢筋连接板10,钢筋连接板10远离缓冲弹簧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钢筋11,通过缓冲弹簧9、钢筋连接板10和连接钢筋11的设计,使得施工人员在地铁盾构隧道内铺设管片时起到了缓冲的作用,避免了因管片之间的挤压等剧烈变化而造成而挤压盾尾,进而有利于管片铺设进度的正常进行,钢筋连接板10与装置壳体8活动连接,且连接钢筋11与装置壳体8活动连接,连接钢筋1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倒刺钢筋14,且连接钢筋11插接在钢筋连接槽7的内部,第一管片1和第二管片2的外表面均开设有固定孔12,固定孔1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突出钢筋13,突出钢筋13贯穿于钢筋混凝土梁15的内部,且突出钢筋13与钢筋混凝土梁15固定连接,通过钢筋混凝土梁15和管片上突出钢筋13的设计,加强了地铁盾构隧道与现浇的纵向钢筋混凝土梁15及轨道板之间的连接,形成叠合良好的组合结构,大大地增加了地铁盾构隧道的纵向的竖向弯曲刚度、水平弯曲刚度和扭转刚度,同时也可加强地铁盾构隧道横向的抗弯刚度,极大程度地避免了盾构不均匀沉降过程中发生轨道板与盾构隧道发生脱空现象,在减少盾构隧道纵向不均匀变形的同时,也减少地铁盾构隧道的横椭圆变形。
综上所述,该地铁盾构隧道中的组合管片结构,通过第一插接槽3、第一插接板4、第二插接槽5和第二插接板6的设计,使得第一管片1与第二管片2之间错位连接,增加了第一管片1和第二管片2之间的连接紧密性,另外,通过连接钢筋11上倒刺钢筋14的设计,进一步增加了管片间的连接性,同时,通过缓冲弹簧9、钢筋连接板10和连接钢筋11的设计,使得施工人员在地铁盾构隧道内铺设管片时起到了缓冲的作用,避免了因管片之间的挤压等剧烈变化而造成而挤压盾尾,进而有利于管片铺设进度的正常进行,通过钢筋混凝土梁15和管片上突出钢筋13的设计,加强了地铁盾构隧道与现浇的纵向钢筋混凝土梁15及轨道板之间的连接,形成叠合良好的组合结构,大大地增加了地铁盾构隧道的纵向的竖向弯曲刚度、水平弯曲刚度和扭转刚度,同时也可加强地铁盾构隧道横向的抗弯刚度,极大程度地避免了盾构不均匀沉降过程中发生轨道板与盾构隧道发生脱空现象,在减少盾构隧道纵向不均匀变形的同时,也减少地铁盾构隧道的横椭圆变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83922.1
申请日:2019-01-1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62(甘肃)
授权编号:CN209324374U
授权时间:20190830
主分类号:E21D 11/08
专利分类号:E21D11/08
范畴分类:25A;
申请人:高琨
第一申请人:高琨
申请人地址:730003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东岗东路55号
发明人:高琨
第一发明人:高琨
当前权利人:高琨
代理人:陈娟
代理机构:11427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