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宪政民主体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宪政,民主,体制,财政,财产权,公共财政,行政。
宪政民主体制论文文献综述
潘爱国[1](2015)在《论德国宪政体制中的“防卫性民主”》一文中研究指出德国宪政体制中的防卫性民主表明民主需要"防卫",这是因为民主是对专制的否定,因而民主面临着被专制"反否定"的危险;民主是对自由的保障,而缺乏限制的自由必然会危及民主本身;而传统的反"多数人暴政"制度设计并不能消除"反民主"的行为。防卫性民主的前提是政治民主化的实现、政治问题法律化和自由民主基本秩序面临着威胁。从防卫性民主的程序设计来看,其实施的主体是司法机构,实施的对象是政党的行动而非观念,实施的标准是是否对自由民主的基本秩序构成威胁。(本文来源于《云南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6期)
扈红英,马德普[2](2013)在《简论宪政民主体制在现代国家建构中的适用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宪政民主体制形成于西方传统国家向民族国家的过渡时期,其思想基础是西方的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在西方民族国家建构初期,宪政民主体制基本适应西方民族国家的建构过程,解决了西方现代国家建构中的国家认同问题和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问题。但是在目前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宪政民主体制日益受到来自民族国家内部和外部的双重挑战,日益表现出局限性,从而现代国家建构要求突破宪政民主体制的局限性,进行制度创新。(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3期)
梁剑[3](2011)在《从传统公共行政到新公共行政:美国民主宪政体制之重塑》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公共行政学上,政治与行政二分的提出有着巨大意义。但自从威尔逊提出之后,这一观点不断受到一些学者的批判。有的学者认为,政治与行政二分只是一种理论的虚构;有的认为保持价值中立是很难做到的;还有的则认为,政治与行政二分是为推行文官制所做的必要理论准备等等。如果我们从美国宪政角度来重新审视,还原政治与行政二分的最初面目时,我们会发现政治与行政二分的提出是对美国宪政制度的重塑与回归。而新公共行政以对传统公共行政的批判而着称,这一批判包含诸多内容,尤其是对传统公共行政理论建立的理论基石——政治与行政的二分的批判。然而我们如果从美国民主政治体制的角度来审视,新公共行政对政治行政二分的批判与其说是在对这一理论基石的摒弃,不如说是一种扬弃与补充,更是在于重塑美国的民主体制。从民主宪政角度来察究公共行政这两个阶段的发展,我们会发现,传统公共行政和新公共行政共同重塑了美国的民主宪政体制,并且为后来的公共行政理论发展建构了真正意义上的整体性的、基础性的框架,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价值。(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11-03-01)
邹广,王博文[4](2010)在《公共财政体制的宪政之思——公共财政体制的正义品性、民主品质和法治品格》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共财政是国家权力公共化的基础,失去了公共财政的公共性,就不能保证国家权力的公共性,更不能确保国家权力仅用于提供公共服务。为此,必须确保公共财政体制具有正义品性、民主品质和法治品格。财政正义体现为国家与公民财产征收关系的合理、适度。财政民主就是政府依法按照民众意愿,通过民主程序,运用民主方式来理政府之财。财政法治要求遵循法律保留原则,实行财政法定。(本文来源于《江苏警官学院学报》期刊2010年03期)
朱孔武[5](2009)在《论预算审议在我国民主宪政体制中的地位》一文中研究指出预算与议会制度是民主政治制度的滥觞,二者互为表里。人大审查预算既是我国宪法的法治原则也是落实人民主权原则的重要制度安排:对于法治原则而言,预算审查成为人大监督行政权的有效手段,旨在防范行政机构的恣意或对公民宪法权利的非法侵害;对于人民主权原则而言,人大代表代表人民对预算所承载的重大政府决策作出取舍。人大作为代议机构,还是各种不同的利益和不同声音的汇聚论坛,预算审议与民意政治的发展方向一致。(本文来源于《岭南学刊》期刊2009年06期)
杨立华[6](2009)在《考验宪政体制的南非第四次民主大选》一文中研究指出2009年4月,南非废除种族隔离制度后的第四次大选,是对南非运行15年新宪政体制的考验。由于执政党(非国大)内部权力斗争导致的分裂,及全球性金融危机对南非经济的影响,使这次大选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选民对南非未来政治、经济发展的关注程度上升。大选的过程和结果显示,南非民主宪政制度有稳定的基础。竞选过程中进行的全国范围、多种形式的政策辩论,是对南非发展道路的集体反思和探讨,使南非未来发展的方向更加清晰。祖马新一届政府面临兑现承诺的巨大压力,同时面临反对党更具挑战性的监督和制衡,保持宪政制度正常运行的前景看好。(本文来源于《西亚非洲》期刊2009年08期)
李俊[7](2009)在《论美国宪政体制下的权力分配和对中国民主法治的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宪政是一个自上而下的渐进过程,没有法治,宪政就失去意义,也不可能实现。法治是宪政的基础,宪政是法治的最高形式。本文笔者通过分析美国宪政体制下的权力分配来反思中国的民主法治建设中还存在着哪些亟待修正的问题。(本文来源于《中国商界(下半月)》期刊2009年02期)
刘书燃[8](2007)在《寻求“多数”与“少数”正义的和谐态势——现代社会转型与宪政民主体制的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现代社会转型的纵深发展及法制的建立和进一步完善,我们需要逐步消解社会中的"不和谐"因素。为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少数人利益诉求得到考虑并被认真对待,故我们开始转向宪政和法治,通过重新审视民主、宪政和"多数至上主义",剥解出一些深藏其中的问题,以求通过宪政设置一些实质性和程序性的路障,达到防止多数统治已经展现或至今仍潜伏着的流弊,寻求社会中"多数"与"少数"正义的和谐态势。(本文来源于《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7年06期)
罗正月[9](2007)在《论以民主宪政为基础的公共财政体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西方宪政发展史表明,财政立宪是国家以征税权为核心的财政权由封建君主向民主政府转移的结果;私有财产权与国家财政权的对立统一关系,决定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划清财产权与财政权之间的界限,为宪政国家中财政权的活动设定底线,以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市场化改革的目标导向,决定了我国有必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构建以民主宪政为基础的公共财政体制。(本文来源于《当代财经》期刊2007年01期)
罗正月[10](2006)在《论以民主宪政为基础的公共财政体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西方宪政发展史表明,财政立宪是国家以征税权为核心的财政权由封建君主向民主政府转移的结果;私有财产权与国家财政权的对立统一关系,决定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划清财产权与财政权之间的界限,为宪政国家中财政权的活动设定底线,以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市场化改革的目标导向,决定了我国有必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构建以民主宪政为基础的公共财政体制。(本文来源于《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福建师范大学代表论文集》期刊2006-09-01)
宪政民主体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宪政民主体制形成于西方传统国家向民族国家的过渡时期,其思想基础是西方的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在西方民族国家建构初期,宪政民主体制基本适应西方民族国家的建构过程,解决了西方现代国家建构中的国家认同问题和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问题。但是在目前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宪政民主体制日益受到来自民族国家内部和外部的双重挑战,日益表现出局限性,从而现代国家建构要求突破宪政民主体制的局限性,进行制度创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宪政民主体制论文参考文献
[1].潘爱国.论德国宪政体制中的“防卫性民主”[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5
[2].扈红英,马德普.简论宪政民主体制在现代国家建构中的适用性[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
[3].梁剑.从传统公共行政到新公共行政:美国民主宪政体制之重塑[D].南京师范大学.2011
[4].邹广,王博文.公共财政体制的宪政之思——公共财政体制的正义品性、民主品质和法治品格[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0
[5].朱孔武.论预算审议在我国民主宪政体制中的地位[J].岭南学刊.2009
[6].杨立华.考验宪政体制的南非第四次民主大选[J].西亚非洲.2009
[7].李俊.论美国宪政体制下的权力分配和对中国民主法治的反思[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9
[8].刘书燃.寻求“多数”与“少数”正义的和谐态势——现代社会转型与宪政民主体制的解读[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9].罗正月.论以民主宪政为基础的公共财政体制[J].当代财经.2007
[10].罗正月.论以民主宪政为基础的公共财政体制[C].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福建师范大学代表论文集.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