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炜(贵州省玉屏县文广局,贵州玉屏554000)
中图分类号:G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9A-0109-01
广播、电视等媒体从事新闻播报的人被称做播音员。有声语言是播音员依据稿件、提纲或者腹稿,传情达意进行再创作,并且确立自身形象的主要手段。播音员所从事的工作是将信息传达给每个人,就如同模特儿只能体现服饰,不能过度强调自己一样,播音员在播报新闻的时候,一般字正腔圆,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对于一个播音员来说,更为重要的是自己的语言、音质,形象次之。所以说,每一个播音员都应该客观的认识评价自己的声音,注意锻炼自己的声音,并且还要学会驾驭自己的声音,使之成为得心应口的创作手段。发声是播音员的一项最主要的基本功,发声会直接影响节目的质量,而错误的用声方法甚至会影响播音寿命,所以,播音员应该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勤于磨练,扎实地掌握用声技巧。
一、正确认识自己的声音
由于发声条件不同,每个播音员的声音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个性,我们只能在自己发声条件的基础上发挥所长克服所短,逐步扩展自己的发声能力,找到自己最好的声音,用好自己的声音。
语音是在大脑统一支配下,各发声器官协调运动发出的。人体的发声器官包括动力器官、振动器官和共鸣器官。动力器官——肺,由肺呼出的气息是发声的动力;振动器官——喉头内的声带,它是声源;共鸣器官——喉腔、咽腔、口腔、鼻腔以及胸腔、头腔等等。共鸣器官能使声带发出的微弱的声音得到扩大和美化。咬字器官——舌、唇、齿及齿龈、硬腭、软腭等等。咬字器官的运动对喉部发出的声素和肺呼出的气流加以节制,从而形成音素和音节。每个人的发声器官都各不相同,那么在音高上就体现出每个人的音域范围的不同。一般人的音域范围大约在一个半到两个八度之间,这叫自然音域。在我们的自然音域中除去最高和最低的几个发的不自如的音之外,中间的一段我们叫它自如声区。播音发声一般要求自如声区能够达到一个半八度以上为好,在自如声区范围内偏低的部分运用的最多,更要练扎实,如果自己的音域比较窄,最好也是在自己的自如声区偏低部分练扎实的基础上逐渐进行扩展。每个人的自然音域是由自己的发声器官的构造,特别是声带的形状、长短、薄厚所决定了的,所以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声音条件进行训练和使用,不要人为的拔高或者是压低,使喉部处于不自然状态,因为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将有损发声器官的健康。声音训练是要改变不科学不正确的发声方法和习惯,逐步建立起新的控制能力,创造新的生理机能的适应性,逐渐形成新的发声习惯。
二、发声训练和方法
播音员发音吐字的综合感觉大致可以简略为“占领两头,解放中间”,即下头——气沉丹田,上头——吐字清晰,中间——解放脖子。概括成下面的几句话:气息下沉,喉部放松;不僵不挤,声音贯通。字音轻弹,如珠如流;气随情动,声随情走。前四句讲的是发音,五六句讲的是吐字,最后讲的是声音弹性及情声气的关系。那么综合起来,我们主要就是要练气、练字和练声。
(一)练气
要使声音能够自如的表情达意,我们必须学会呼吸的控制和运用,就是练气。播音发声的特点决定了对呼吸控制的要求,就是能够运用胸腹联合式呼吸法调节气息。胸腹联合式呼吸总的感觉应该是吸气的时候小腹微收,吸气量比生活用气要多,但是又不要吸得过满,吸得过满了则很难控制使用,一般是达到七、八成就可以了,随着气流从口鼻吸入,两肋向两侧扩张,同时腰带感觉渐渐紧起来,小腹控制逐渐加强。呼气的时候保持住腹肌的收缩感以牵制膈肌和两肋使它们不能迅速回弹,随着气流的缓缓呼出,小腹逐渐放松,但是最后仍然要有控制的感觉,而膈肌和两肋则在这种控制的感觉之下逐渐恢复自然状态,在发声状态当中腹肌控制的强弱是随着思想感情的运动在不停的运动和变化的。在播音发声当中播音员采用坐姿比较多,这时候应该注意胸要稍稍挺起,腰不要向后塌,两肩不要向上耸,要注意调整好和坐椅的相对高度,不要有用胳膊支起双肩的感觉。我们可以用下面的方法循序渐进的来体会使用胸腹联合式呼吸法。
第一是闻花香,来体会吸气吸得深、吸得饱满。
第二是轻轻吹去桌面上的尘土,来体会气息均匀、舒缓的呼出。
第三用一口气数数,1、2、3、4、5、6……
第四耳语练气法,用悄悄话形式,快速掌握用气发声吐字的训练方法。比如念“稀奇稀奇真稀奇,麻雀踩死老母鸡,蚂蚁身长三尺六,八十岁的老头躺在摇篮里。”练习的要领:微笑练,气息通、口腔开、字轻巧,微笑体验;加手势,练生动;对镜练,练眼、控制气息。
(二)练字
练习发声的第二个要领就是练字,即播音发声当中的“吐字归音”。“吐字归音”是我们传情达意,进行再创作的基础,也需要在生活语言基础上加以艺术化。播音工作对吐字的要求可以归纳成这么几个内容:“准确、清晰、圆润、集中、流畅”。准确,指的是字音准确、规范,也就是字正。清晰,指的是字音清晰,这也是播音发音的一大特点。圆润,说的是要有比较丰富的伴音共鸣、悦耳动听,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腔圆”了。集中,指的是声音集中,集中的声音易于入耳,容易唤起听众的注意,打动人心。流畅,是说我们发出的每一个字音、每一个音节都是融会在语流当中的,听众观众听的不是一个一个单独的音节,而是通过语流来获取信息受到感染。
1.吐字归音的要领。中国传统的音韵学,把一个字音分为声、韵、调三个部分。声,是指一个音节的声母部分,也叫字头;韵,是一个音节的韵母部分。韵母部分,又分为韵头、韵腹和韵尾。调,则是一个音节的声调。汉语普通话的声调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类。声调是贯穿着整个音节的始终,而它主要体现在韵腹上。吐字归音,对出字、立字、归音的具体要求都落实到音节的各个部分上。所以要掌握吐字归音,就要先了解汉语音节的结构。在吐字的过程当中,对字头、字腹、字尾的处理,分别叫做出字、立字和归音。对于出字、立字、归音在吐字归音中的要求可以总结成这么几句话:
出字,要做到咬住弹出,部位准确;气息饱满,结实有力;短暂敏捷,干净利落;定型标准,准确自然。
立字,要做到拉开立起,气息均匀;音长音响,圆润饱满;窄韵宽发,宽韵窄发;前音后发,后音前发;圆唇扁发,扁音圆发。
归音,要做到尾音轻短,完整自如;避免生硬,突然收住;归音到位,送气到家;干净利落,趋向鲜明。
总的来说,出字、立字、归音是吐字归音的三个阶段,它们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任何一部分运用的不恰当就会影响整个字音清楚、圆润、响亮。
2.咬字。听众对播音员吐字归音的要求是字正腔圆,如果要达到这个效果就需要创造一个有利于吐字的环境,那么这个环境就是直接形成语音的口腔。由肺呼出的气流在喉部通过声带发出声音,经咽腔到达口腔,在口腔内受到各种节制而形成了不同的字音,这个节制的过程我们就叫它“咬字”的过程。而口腔内对声音起节制作用的各个部位就是咬字器官。咬字器官包括双唇、舌。舌又可以分为舌尖、舌叶、舌面和舌根。吐字器官还有上下齿、上下齿龈、上腭(包括硬腭和软腭)以及下腭等等。在咬字器官当中唇和舌在形成字音的过程当中,动作是最积极的,它们起的作用也最大。控制口腔的技巧就是控制辅音、元音的发音技巧,我们只有经过不懈的锻炼和规范才能够做到吐字清晰有力。咬字器官的互相配合有如下两个要领需要我们掌握:
首先是打开口腔,播音发声比生活语言口腔开度要大,打开口腔要有提起上腭的感觉,同时下腭要放松,上腭的提起和下腭的放松可以适当的加大口腔容积,为字音的拉开立起创造条件,这个状态是通过提起颧肌,打开牙关,挺起软腭,放松下巴来实现的。
第二个要领需要我们掌握的是力量的集中。咬字器官力量的集中是指声音集中的重要的一环,而咬字器官力量的集中主要表现在唇和舌上。唇的力量要集中到唇的中央三分之一处,唇的力量分散是造成字音散的主要原因。舌的力量集中首先要集中在舌的前后中缝线上,另外无论是发辅音还是发元音,舌的有关部分力量要集中,这样声音才能集中,如果力量分散,声音也就散了。声音散,缺乏力度,字音含混不清,唇舌无力是主要的原因。我们可以采用念绕口令来加强舌的运动和锻炼。比如声母z、c、s和zh、ch、sh以及d、t、n、l有关的绕口令,像“牛郎恋刘娘,刘娘念牛郎,牛郎年年恋刘娘,刘娘连连念牛郎。”,“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谁能说准十四、四十、四十四,就请谁来试一试。”等等。
关于吐字归音的练习,出字我们可以多读一些按照不同声母组成的绕口令,立字我们可以按照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的等分类读一些诗或者是词,那么归音呢我们可以按照十三辙分类读一些诗词,综合起来我们也可以找一些散文或者是其他体裁的短文来朗读进行训练。
(三)练声
“声”指的是播音员依据稿件或话题使用发声器官、运用播音技巧所发出的表达思想感情、包容大量信息并通过电声设备进行传播的规范化、艺术化的有声语言。人各有声,嗓音各异,由于发音器官的构造不同而形成每个人的不同音色,造就了每个人不同的声音。而每一个人在发声的时候,由于声门状态的不同和对共鸣器官的不同调节又能够形成表达不同感情分量的千差万别的声音色彩。嗓子要经过很好的严格的训练,才能达到具有自己声音特点而又优美动听。
平常我们常说这个人嗓子好,那个人嗓子不好,这个嗓子指的就是声音,再具体一点说指的就是喉。喉头内的声带作为振动器官,在有声语言的发声中是占有重要位置。它的振动状况直接影响发出声音的质量。有些人认为嗓子好坏是天生的,这个话也对,也不对。喉部构造确实是天生的,比如象声带的长短、薄厚等等,它决定了一个人发声的特征。但是,即使是同一个人,由于发声的时候使用的方法不同,发出的声音,它的质量却有很大的差异,而使用方法是后天可以通过训练改善。播音发声的时候,两条声带不是紧密闭合,而是轻松靠拢。喉部放松应该是发音时候最基本的感觉,要想提高发音效率,发出悦耳的声音,就要放松喉部。如果发音的时候,喉部过度紧张,可以试着采用吸气的状态发音,这种控制方法来改善喉部紧张的状况。请注意是“吸气”的状态。在汉语普通话当中没有吸气音,我们张嘴吸气的时候,两条声带是轻松张开的,尽量保持这种状态来发音,使声带轻松靠拢而不是紧紧闭合,这样就能发出圆润、悦耳的声音了,而且不会感觉到疲劳。采取这种方法发音,由于接近日常谈话的发音状态,听起来也会觉得自然亲切一些。
一个人的发音器官是天生的,没有办法改造,只能从使用方法上去想办法,而人体发音的共鸣腔也是天生的没有办法改变,但是我们也可以通过共鸣的调节,经过后天的训练加以改善。掌握共鸣的调节是扩大发声效率,改善声音质量的重要环节。播音发声有自己的共鸣特点,是以口腔共鸣为主、以胸腔共鸣为基础的声道共鸣方式。从口腔来说,应该是提起颧肌、挺起软腭、打开牙关,同时还要按照胸腹联合式呼吸法的要求打开两肋。在发声当中两肋要有撑住的感觉,要保持紧张、集中的精神状态,而不是一提胸腔共鸣就是胸部僵成一块的肌肉紧张。我们可以多读一些押韵的韵母,如ao、ou、iu的诗词,在气息通畅的前提下,来体会一下胸腔共鸣的感觉。在进行练声时候,应该从中声区,也就是自己习惯的发声区域开始。作为基本练声阶段,慢慢地由高向低进行扩展,速度不宜过快,力度不宜过强,气息要求饱满稳实有依托,共鸣点要求要适中,共鸣要集中。
练气、练字和练声应该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来进行的,气随情动,声随情出,气生于情而融于声。我们在播音发声当中要以情代声、以声传情,而决不能本末倒置,以声造情。总之,“情”要取其高,“声”要取其中,“气”要取深,以达到字正腔圆,清晰持久、刚柔自如、声情并茂的境地。
发声训练的目的在于调整气息,改善音质,扩展音域,调节音响,丰富音色,伶俐口齿。由于发声条件不同,每个人的声音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个性。我们只能在自己发声条件的基础上,发挥所长、克服己短,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不断的练习训练,切实做到播音发声:准确规范,清晰流畅;圆润集中,朴实明朗;刚柔并济,虚实结合;色彩丰富,变化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