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声强探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声强,传声器,误差,声学,测量,声阻,相位差。
声强探头论文文献综述
颜猛,傅亮,夏博雯,贺才春[1](2015)在《声强探头到试件表面距离对隔声测量值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混响室+半消声室组成的隔声室内测量构件隔声量时,当其它条件不变,仅改变声强探头到试件表面距离,研究声强探头到试件表面距离对声强法隔声测量值的影响。采用经验公式进行理论计算,并利用声学仿真软件行声学仿真分析计算,将计算结果与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在隔声室内进行的声强法隔声测量的准确性,并总结了声强探头到试件表面距离对声强法隔声测量值的影响规律。(本文来源于《噪声与振动控制》期刊2015年06期)
代海,杨有粮[2](2012)在《P—P声强探头间距变化实验误差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使用B&K3560B多分析仪系统对该公司的Type3599声强探头间距变化引起的测量误差在西工大消声室进行了实验测试,同时给出了叁种间距的P-P声强探头在2.0dB误差时的频率范围,研究结果表明,误差变化比理论分析的结果要大,因此,针对不同的测量要求,应该选用合适的声强探头分隔器。(本文来源于《2012'中国西部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Ⅱ)》期刊2012-08-20)
陈品,陈心昭,陆益民[3](2012)在《均压孔结构对p-p声强探头精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传声器均压孔在平衡腔体内外大气静压的同时,也为其建立了声学低频通道,因而影响到传声器的低频相位特性。基于传声器等效声学模型,对均压孔暴露和未暴露外部测试声场两种状态下的声强探头相位失配误差进行了讨论,并深入分析了驻波声场下均压孔结构对声强探头测试精度的影响。指出具有普通均压孔结构的声强探头通过传递函数修正完全可以达到IEC1043对I级声强探头在驻波声场中的测试精度要求。分析模型和结论的有效性最终通过试验得到了验证。(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2年18期)
李凌志,程攻,刘英杰,卢炳武[4](2012)在《基于声压-质点速度声强探头的材料吸声系数的测量》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由一个声压换能器和一个质点速度换能器所构成的传感器(p-u声强探头)同时测量材料表面附近的声压和质点振动速度,可直接得到其声学阻抗,进而得到材料的反射因子、吸声系数。本文利用一个p-u探头声强测量系统,在半消声室内测量了叁聚氰胺泡沫的吸声系数,分析了声源高度和入射角度、材料样本尺寸和厚度对吸声系数测量的影响,并和阻抗管中测量得到的法向吸声系数进行了对比。最后分析了声阻抗率的幅值和相位误差对吸声系数的影响,推导了它们的误差传递公式。(本文来源于《应用声学》期刊2012年03期)
陈品[5](2012)在《基于数字式声强探头的测试系统研究与误差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对声强测量理论和现有声强测量系统全面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在国内外首次提出基于数字式声强探头的声强测量系统。与传统模拟式探头结构不同,数字式声强探头优化了前端调理电路,并高度集成了基于双核SOC框架的数字电路和闭环校准控制电路。手柄对外直接输出校正后的声强窄带谱、CPB谱和总声强级等;外接功放和扬声器,可组成声强探头自校准系统。该设计方案改变了常规声强测试系统的组成结构,解决了模拟式p-p声强探头存在的诸如接口不通用、易受干扰、并联困难、测试系统成本高等不足。全文从硬件设计、声强算法和误差、软件研制、校准方法和精度考核等几个方面对基于数字式声强探头的测量系统做了全面细致的研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回顾了声强测量技术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对声强测量系统的分类、特点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指出目前国内外相关产品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式声强探头的设计方案,明确了本文的工作内容。第二章介绍了连续介质的叁个基本方程,对声能、声能(流)密度及声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讨论了P-U、P-P两种声强测量方法的特点和双传声器时域、互谱声强算法,对瞬时声强、有功声强和无功声强的误差公式进行了推导,并分析了δPI、δPIO、Ld、F2、F3等重要声场指数的特性和物理意义。第叁章从前置放大、程控增益、高低通滤波、A计权、SOC数字电路、扩展模块等几个方面,对硬件电路的参数计算和实现方法进行了详述,分析讨论了数字式声强探头硬件系统中影响测试精度的各个因素,提出了可获得良好声强探头精度的硬件设计方法。第四章深入分析了数字式声强探头算法中产生误差的主要因素,研究了数字式声强探头算法中测量噪声和量化噪声、谱干涉和能量泄露、频率误差和相位补偿等因素对声强计算精度的影响,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数字式声强探头的分段窄带谱和CPB谱计算方法,并对该算法可能产生的误差进行了研究。第五章研究了数字式声强探头校准方法和精度。基于传声器声学模型,分析讨论了均压孔暴露和未暴露声场时,其低频灵敏度对声强探头相位校准精度的影响,建立了驻波声场中面对面式p-p声强探头测量误差模型。分析比较了消声室内垂直法和平行法两种探头相位校准方式,针对数字式声强探头提出了一种现场环境下基于离散扫频的平行法校准方法,计算出现场环境下保证校准精度的条件,可确保研制的数字式声强探头在普通环境下实现高精度的相位校准。第六章介绍了Windows平台下数字式声强探头上位机应用软件的开发过程。对应用程序主体框架、不同通讯模式下的运行机制、各种应用功能的控制面板和通讯协议进行了详细讨论。第七章在消声室内对数字式声强探头的A计权精度、声压-残余声强指数、声压频响、声强频响和指向性等主要性能指标进行了测试,通过B&K4205标准声功率源和国产2XZ-4A型旋片真空泵在不同声学环境下的对比性试验,检验数字式声强探头的精度。最后介绍了使用数字式声强探头进行噪声源定位的两个工程应用实例,进一步对探头的性能和可靠性进行考核。第八章对全文的工作与创新进行了总结,提出可进一步开展的研究工作。(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2-04-01)
周广林,郭秀艳[6](2011)在《二维矢量声强探头的设计计算与误差修正》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维声强探头测量二维空间方向声强需要测量两次,费时且有时时间上不允许。利用平行四边形曲柄机构的位置保持原理,设计了测量频率范围可调的二维矢量声强探头的机械结构。基于双传声器互谱声强法原理,采用叁个传声器构成的二维矢量声强探头,给出了二维矢量声强的测量原理、二维矢量声强的计算公式和有限差分误差修正方法。修正后互谱声强计算值和理论值之间的误差要比修正前显着减小,表明有限差分误差修正方法可以明显降低互谱声强测量中由于有限差分导致的声强测量误差。(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1期)
赵小兰,李志远,陆益民[7](2007)在《可调频带测量的叁维声强探头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声强测量中,声强探头上各传声器之间的间距与声强测量的有效频率范围有着极大的关系。为了适应于不同的被测频率和分析频率,声强探头的各传声器之间位置应能够具有相应的调节功能。在讨论4 传声器叁维声强测量原理的基础上,利用曲柄机构和平行四边形的位置保持原理,设计出一种新型的4传声器叁维声强探头结构,从而实现叁维声强测量频带可调的功能。(本文来源于《全国环境声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期刊2007-11-01)
姚辉[8](2004)在《声强探头与声强数字信号处理模块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声学理论的快速发展和声强测量方法的日益成熟,使得开发一种专用快速的实时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显得尤为必要。本论文对国内外现有声强测量设备的构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并针对其中的声强探头和声强数字信号处理模块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对于声强探头部分,提出了以p-p算法为理论基础设计双传声器声强探头的方案。并在设计过程中仔细分析了双传声器声强探头的特点和要求,研究了它的前置放大电路和机械结构的设计方法。对于声强数字信号处理模块部分,采用互谱声强技术作为其理论基础进行设计。设计过程中主要做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是系统硬件模块的开发,包括DSP与USB总线的连接、DSP与A/D接口电路的设计,声强数字信号的缓冲方法和DSP外围电路的设计等;二是系统软件的开发,主要包括各种接口程序和基于DSP的快速傅立叶(FFT)程序的设计。最终通过软硬件配合,数字信号处理模块实现了对两路声强信号的实时采集和实时FFT变换。 本文在一开始分析了国内外现有声强测试设备的结构和发展趋势,并对本课题的意义做了阐述。之后分声强探头和声强数字信号处理模块两部份,对它们的总体设计、软硬件实现方法和机械结构等几个方面展开了详细的讨论与分析。(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04-05-01)
顾玉冲,王芷英[9](1997)在《声强探头的小相位差测量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声强探头的小相位差测量系统电子工业部叁所顾玉冲王芷英1引言声强探头的传声器对的相位差测量是多年来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早在80年代中期国外就有许多单位和部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双传声器声强探头是声强测量装置的换能器部分,其性能对整个测量系统有重要的影...(本文来源于《电声技术》期刊1997年05期)
陈继康,张益[10](1995)在《声强探头相位误差的电补偿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双传声器技术为基础的声强测量方法对两个传声通道的相位特性非常敏感.本文介绍了对声强探头进行相位匹配以及使用精密相位计进行测量的方法和实例.通过在声强探头后级电路中采用一种移相网络进行相位补偿,在大部分频段上减小了相位误差,可以改善声强测量的精度.文中提供了基本的电路原理图和典型的实验数据.(本文来源于《应用声学》期刊1995年06期)
声强探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使用B&K3560B多分析仪系统对该公司的Type3599声强探头间距变化引起的测量误差在西工大消声室进行了实验测试,同时给出了叁种间距的P-P声强探头在2.0dB误差时的频率范围,研究结果表明,误差变化比理论分析的结果要大,因此,针对不同的测量要求,应该选用合适的声强探头分隔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声强探头论文参考文献
[1].颜猛,傅亮,夏博雯,贺才春.声强探头到试件表面距离对隔声测量值的影响[J].噪声与振动控制.2015
[2].代海,杨有粮.P—P声强探头间距变化实验误差分析[C].2012'中国西部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Ⅱ).2012
[3].陈品,陈心昭,陆益民.均压孔结构对p-p声强探头精度的影响[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
[4].李凌志,程攻,刘英杰,卢炳武.基于声压-质点速度声强探头的材料吸声系数的测量[J].应用声学.2012
[5].陈品.基于数字式声强探头的测试系统研究与误差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2
[6].周广林,郭秀艳.二维矢量声强探头的设计计算与误差修正[J].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1
[7].赵小兰,李志远,陆益民.可调频带测量的叁维声强探头研究[C].全国环境声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7
[8].姚辉.声强探头与声强数字信号处理模块的研制[D].合肥工业大学.2004
[9].顾玉冲,王芷英.声强探头的小相位差测量系统[J].电声技术.1997
[10].陈继康,张益.声强探头相位误差的电补偿技术[J].应用声学.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