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临夏积石山县吹麻滩中学731799
摘要:学校图书储量少,学生缺乏阅读学习的主动性,语文教学中也没有形成完整系统的阅读教学体系,导致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低。面对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条件的局限和困难,须要将课内、外阅读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教会他们运用学过的阅读方法、技巧,去课外阅读欣赏大量的文学作品,通过对大量作品的阅读、理解、赏析,来不断提高语文阅读理解能力。
关键词:提高语文阅读能力策略
在语文课程改革下,阅读已成为学生个性化行为,对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但受当地经济、民族宗教、教育、环境等条件限制,家庭给学生阅读方面提供的支持甚少。而学校图书储量少,学生缺乏阅读学习的主动性,语文教学中也没有形成完整系统的阅读教学体系,导致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低。现就提高农村初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策略,谈点自己的浅见。
一、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
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对唤醒学生的阅读激情有着重要意义。在校园的宣传栏、教学楼、宿舍楼走廊、楼梯道等地张贴宣传标语、宣传画、名人名言、经典古诗文等,使学生能在校园各个角落受到文化熏陶。校园广播站设立读书专栏,每天课外活动时间播放国学经典、精美诗文、名著精彩片段、学生优秀作文,使学生在娱乐休息中也能感受浓浓的读书氛围。在班级设计“书香园地”,放置书籍轮流阅读。在教室墙壁上定期张贴“好书推荐”、“名人名言”、“读书感悟”、“读书故事”等文章,由同学们自己介绍自己看过的新书、好书,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二、由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每年课外阅读量不少于260万字(其中文学名著2-3部),这就要求语文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去读课外作品。可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让学生专心读书,还可要求学生在周末和放假期间阅读。阅读时,可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知识结构,参考课程标准课外阅读推荐书目,有计划、有目的、有层次地向学生推荐思想健康、知识性强、具有积极教育意义的课外读物。同时做到课内外结合,以一带十,相互促进,使课外阅读成为课堂教学的自然延伸。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1.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在课外阅读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圈点勾画,学会做读书笔记,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读书笔记以摘录句子、片断、概括主要内容和写读后感为主。平时在读报时发现自己喜爱的文章或资料及时剪下来,分门别类贴在准备好的本子上或抄写在本子上。要求学生坚持每周不少于500字的摘抄,并每学期进行一次学生读书笔记展评活动。
2.养成“读说写结合”的习惯。在读过一本书或一个故事之后,要试着让学生合上书本复述故事内容,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还可让学生把从课外阅读中得到的知识迁移到小练笔中来,哪怕只用到一个精彩的词或一句生动的话,这对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都很有帮助。并让学生把其中的重点或基本内容记录下来,从中学习表达事物的方法。
四、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
当学生读完一本书后,他的阅读体验跟教师及家长是不一样的,所以教师不能以自己的阅读感悟去代替学生,要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相信我们可以看到不一样的理解和体悟。要求学生多写读后感,或谈谈对故事情节的理解、或谈谈对人物的认识、或谈谈对自己的启示,这就是一个丰富语言、增长知识、启迪思维、陶冶情操的过程。这样就能让学生体味到自主阅读的乐趣,感受阅读的魅力。
总之,面对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条件的局限和困难,须要将课内、外阅读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教会他们运用学过的阅读方法、技巧,去课外阅读欣赏大量的文学作品,通过对大量作品的阅读、理解、赏析,来不断提高语文阅读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