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的梁柱节点结构论文和设计-高峰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管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的梁柱节点结构,钢管混凝土柱包括钢管、套设在钢管外侧的补强板,补强板围成的区域为节点区域,节点区域竖直方向上开设有用于分别穿装钢筋混凝土梁中顶面钢筋和底面钢筋的上安装孔和下安装孔;钢筋混凝土梁中顶面钢筋和底面钢筋的端部延伸至钢管中心位置,上安装孔和下安装孔均为矩形孔,其竖向宽度为100‑200mm,横向宽度为nx(60‑80)mm,其中,n为一个矩形孔内穿装的钢筋数量;钢管内部及补强板外部均浇筑混凝土层。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钢管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在连接位置处钢筋无法穿过钢管预留孔洞的问题,并且保证了节点区域内钢管强度和混凝土密实度。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钢管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的梁柱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管混凝土柱(1)以及与其连接的钢筋混凝土梁(2),钢管混凝土柱包括钢管(11)、套设在钢管外侧的补强板(12),补强板围成的区域为节点区域,节点区域上开设有用于分别穿装钢筋混凝土梁中顶面钢筋(21)和底面钢筋(22)的上安装孔(13)和下安装孔(14),且补强板的净面积大于钢管开孔损失的面积;上安装孔和下安装孔均为矩形孔,其竖向宽度为100-200mm,横向宽度为nx(60-80)mm,其中,n为一个矩形孔内穿装的钢筋数量;钢筋混凝土梁中顶面钢筋和底面钢筋的端部延伸至钢管中心位置,钢管内部及补强板外部均浇筑混凝土层(15)。

设计方案

1.一种钢管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的梁柱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管混凝土柱(1)以及与其连接的钢筋混凝土梁(2),钢管混凝土柱包括钢管(11)、套设在钢管外侧的补强板(12),补强板围成的区域为节点区域,节点区域上开设有用于分别穿装钢筋混凝土梁中顶面钢筋(21)和底面钢筋(22)的上安装孔(13)和下安装孔(14),且补强板的净面积大于钢管开孔损失的面积;上安装孔和下安装孔均为矩形孔,其竖向宽度为100-200mm,横向宽度为nx(60-80)mm,其中,n为一个矩形孔内穿装的钢筋数量;钢筋混凝土梁中顶面钢筋和底面钢筋的端部延伸至钢管中心位置,钢管内部及补强板外部均浇筑混凝土层(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的梁柱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矩形孔的竖向宽度为150mm,横向宽度为nx7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的梁柱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上安装孔和下安装孔的总开孔率不大于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的梁柱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补强板的厚度为20-30mm,上安装孔、下安装孔分别距离补强板上边线、下边线120-130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的梁柱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补强板的厚度的25mm,上安装孔、下安装孔分别距离补强板上边线、下边线12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的梁柱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钢筋混凝土梁内部顶面钢筋和底面钢筋的外侧还布置有架力钢筋(23),架力钢筋端部伸进补强板外部的混凝土层内120-180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的梁柱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架力钢筋端部伸进补强板外部的混凝土层内15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的梁柱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钢筋混凝土梁包括呈T字型分布的横向钢筋混凝土梁(24)和纵向钢筋混凝土梁(25);横向钢筋混凝土梁中的顶面钢筋和底面钢筋端部分别穿过节点区域在横向方向一侧开设的上安装孔和下安装孔并延伸至钢管中心位置;纵向钢筋混凝土梁中的顶面钢筋和底面钢筋的一部分贯穿节点区域在纵向方向两侧开设的上安装孔和下安装孔,另一部分位于加强板外侧的混凝土层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的梁柱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节点区域在纵向方向两侧开设的上安装孔和下安装孔边线距离节点区域纵向中心线120-140m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的梁柱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节点区域在纵向方向两侧开设的上安装孔和下安装孔边线距离节点区域纵向中心线130mm。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结构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管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的梁柱节点结构。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钢管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的梁柱节点结构中,钢管混凝土叠合柱中钢管上分散开设有多个钢筋安装孔用于分别插装钢筋混凝土梁中内侧的钢筋,钢筋的端部超出钢管的中心位置,钢筋混凝土梁中最外侧的两根钢筋则绕过钢管,满足在柱内的锚定长度;且钢管内部还需要设置加劲板进行结构补强,影响了节点中混凝土浇筑的密实度,如附图1所示;规范建议的钢管上开孔尺寸为:一根钢筋:d+10mm;二根钢筋:3d+20mm;三根钢筋:5d+20mm;其中,d为钢筋直径,mm。在现场施工时,由于钢筋安装孔的开设较为分散以及开孔尺寸偏小,钢筋很难穿过,给施工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易于穿装钢筋的钢管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的梁柱节点结构,该梁柱节点将钢管上分散的多个孔洞集中起来,开设一个较大的孔洞,使框架梁内的钢筋集中在一个孔洞穿过钢管,该孔洞的尺寸比原规范要求的尺寸有所加大,便于钢筋穿越;同时作为补强措施,在钢管的外壁增加补强钢板,并且不影响钢管内混凝土浇筑的密实度。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钢管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的梁柱节点结构,包括钢管混凝土柱以及与其连接的钢筋混凝土梁,钢管混凝土柱包括钢管、套设在钢管外侧的补强板,补强板围成的区域为节点区域,节点区域竖直方向上开设有用于分别穿装钢筋混凝土梁中顶面钢筋和底面钢筋的上安装孔和下安装孔,且补强板的净面积大于钢管开孔损失的面积;上安装孔和下安装孔均为矩形孔,其竖向宽度为100-200mm,横向宽度为nx(60-80)mm,其中,n为一个矩形孔内穿装的钢筋数量;钢筋混凝土梁中顶面钢筋和底面钢筋的端部延伸至钢管中心位置,钢管内部及补强板外部均浇筑混凝土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梁柱节点结构解决了钢管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在连接位置处钢筋无法穿过钢管预留孔洞的问题,并且保证了节点区域内钢管强度和混凝土密实度。

进一步地,矩形孔的竖向宽度为150mm,横向宽度为nx70mm。

进一步地,上安装孔和下安装孔的总开孔率不大于50%。

进一步地,补强板的厚度为20-30mm,上安装孔、下安装孔分别距离补强板上边线、下边线120-130mm。进一步优选地,补强板的厚度的25mm,上安装孔、下安装孔分别距离补强板上边线、下边线125mm。

进一步地,钢筋混凝土梁内部顶面钢筋和底面钢筋的外侧还布置有架力钢筋,架力钢筋端部伸进补强板外部的混凝土层内120-180mm。进一步优选地,架力钢筋端部伸进补强板外部的混凝土层内150mm。

进一步地,钢筋混凝土梁包括呈T字型分布的横向钢筋混凝土梁和纵向钢筋混凝土梁;横向钢筋混凝土梁中的顶面钢筋和底面钢筋端部分别穿过节点区域在横向方向一侧开设的上安装孔和下安装孔并延伸至钢管中心位置;纵向钢筋混凝土梁中的顶面钢筋和底面钢筋贯穿节点区域在纵向方向两侧开设的上安装孔和下安装孔。

进一步地,节点区域在纵向方向两侧开设的上安装孔和下安装孔边线距离节点区域纵向中心线120-140mm。进一步优选地,节点区域在纵向方向两侧开设的上安装孔和下安装孔边线距离节点区域纵向中心线120-140mm。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钢管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的梁柱节点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梁柱节点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钢管混凝土柱未浇筑混凝土时在A-A方向的示意图;

图4为钢管混凝土柱与横向钢筋混凝土梁连接且未浇筑混凝土时在B-B方向的示意图。

图中,1、钢管混凝土柱;11、钢管;12、补强板;13、上安装孔;14、下安装孔;15、混凝土层;2、钢筋混凝土梁;21、顶面钢筋;22、底面钢筋;23、架力钢筋;24、横向钢筋混凝土梁;25、横向钢筋混凝土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传统的钢管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的梁柱节点结构如图1所示,钢管上分散开设多个安装孔用于分别穿装钢筋,且横向钢筋混凝土梁钢筋的端部穿入钢管内超过了钢管的中心位置,钢管内部上安装孔和下安装孔之间还设置板状加劲板和环形加劲板进行结构补强,严重影响了节点中混凝土浇筑的密实度;另外,钢管上开孔尺寸按照标准建议开设,其尺寸较小,不利于钢筋穿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管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的梁柱节点结构,如图2-4所示,包括钢管混凝土柱1以及与其连接的钢筋混凝土梁2,钢管混凝土柱1包括钢管11、套设在钢管1外侧的补强板12,补强板12围成的区域为节点区域,节点区域上开设有用于分别穿装钢筋混凝土梁2中顶面钢筋21和底面钢筋22的上安装孔13和下安装孔14,且补强板12的净面积大于钢管11开孔损失的面积;上安装孔13和下安装孔14均为矩形孔,其竖向宽度为100-200mm,横向宽度为nx(60-80)mm,其中,n为一个矩形孔内穿装的钢筋数量;钢筋混凝土梁2中顶面钢筋21和底面钢筋22的端部延伸至钢管11中心位置,钢管11内部及补强板12外部均浇筑混凝土层15。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地,矩形孔的竖向宽度为150mm,横向宽度为nx70mm。

进一步优选地,为了保证钢管的强度,钢管11和补强板12上开孔的截面损失率不宜大于50%,也即,上安装孔和下安装孔的总开孔率不大于50%。

优选地,钢管、补强板的厚度为20-30mm,上安装孔、下安装孔分别距离补强板上边线、下边线120-130mm。进一步优选地,钢管、补强板的厚度的25mm,上安装孔、下安装孔分别距离补强板上边线、下边线125mm。

为了满足钢筋混凝土梁的箍筋肢数要求,优选地,在钢筋混凝土梁2内部顶面钢筋21和底面钢筋22的外侧布置架力钢筋23,架力钢筋23端部伸进补强板12外部的混凝土层15内120-180mm。进一步优选地,架力钢筋端部伸进补强板外部的混凝土层内150mm。

进一步地,钢筋混凝土梁2包括横向钢筋混凝土梁24和纵向钢筋混凝土梁25,横向钢筋混凝土梁24与纵向钢筋混凝土梁25形成T字型结构;具体地,横向钢筋混凝土梁24中的顶面钢筋和底面钢筋端部分别穿过节点区域在横向方向一侧开设的上安装孔13和下安装孔14并延伸至钢管11中心位置;纵向钢筋混凝土梁25中的顶面钢筋和底面钢筋一部分贯穿节点区域在纵向方向两侧开设的上安装孔13和下安装孔14,另一部分位于加强板外侧。

进一步地,节点区域在纵向方向两侧开设的上安装孔和下安装孔边线距离节点区域纵向中心120-140mm,优选130mm。

为了具体说明本发明提供的梁柱节点结构,举一个具体的实施例,钢管混凝土柱整体可选择矩形结构,其中,钢管11的外径为760mm,厚度为25mm,加强板12的厚度为25mm,用于穿装横向钢筋混凝土梁24的钢管11的上安装孔13、下安装孔14的高为150mm、宽为280mm,上安装孔13上边线距离加强板12上边线125mm,下安装孔14下边线距离加强板12下边线125mm;横向钢筋混凝土梁24的截面为矩形,宽为600mm,高为800mm,横向钢筋混凝土梁24内顶面钢筋和底面钢筋均为4根,均匀分布,每根钢筋的直径为32mm,高为150mm、宽为280mm的矩形孔足够用于穿用4根直径为32mm的钢筋,现场施工时更为方便;纵向钢筋混凝土梁25的顶面钢筋和底面钢筋均为4根,每根直径均为32mm,顶面钢筋和底面钢筋中均有2根贯穿钢管,另2根从钢管外部穿过,与其对应的上安装孔、下安装孔的高为150mm、宽为140mm;纵向钢筋混凝土梁25的高为800mm、宽为400mm。优选地,钢管混凝土柱1和钢筋混凝土梁2浇筑完混凝土后,纵向钢筋混凝土梁25的一侧与钢管混凝土柱1的一侧平齐。横向钢筋混凝土梁24内部设置架立钢筋23时,架立钢筋23伸进补强板外部的混凝土层内150m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梁柱节点结构中上安装孔和下安装孔适用于14-50mm内任何直径的钢筋,现场施工时,钢筋可以很方便地通过,提高施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梁柱节点结构解决了钢管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在连接位置处钢筋无法穿过钢管预留孔洞的问题,并且保证了节点区域内钢管强度和混凝土密实度。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一种钢管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的梁柱节点结构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71478.1

申请日:2019-01-16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1(北京)

授权编号:CN209369032U

授权时间:20190910

主分类号:E04B 1/21

专利分类号:E04B1/21

范畴分类:36C;36D;

申请人:北京中外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北京中外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100048 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乙19号5层501

发明人:高峰

第一发明人:高峰

当前权利人:北京中外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代理人:李梦福

代理机构:11312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东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一种钢管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的梁柱节点结构论文和设计-高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