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同离子吸附效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离子吸附,极化,表面电位,离子特异性效应
同离子吸附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吴英博,刘新敏,李睿,杜伟,田锐[1](2018)在《黄壤颗粒表面离子吸附动力学中的离子特异性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考虑离子非经典极化作用的离子吸附动力学模型,以可变电荷黄壤颗粒为代表材料,研究了锂离子(Li+)、钠离子(Na+)和铯离子(Cs+)在黄壤颗粒表面的吸附动力学特征,进一步计算了离子在土壤/水界面的扩散距离与表面电化学参数。结果表明:(1)Li+、Na+和Cs+在黄壤颗粒表面吸附仅存在一级动力学过程并存在明显的离子特异性差异,这种差异随着电解质浓度降低而增大;(2)离子非经典极化与体积效应的共同作用决定了离子在固/液界面的扩散距离,在较高浓度电解质中,Na+和Li+的离子体积和极化效应基本平衡,导致Na+和Li+离子间差异不显着,但Cs+由于强烈的非经典极化作用,扩散距离表现为:Cs+>Na+≈Li+;在低浓度电解质中,离子非经典极化作用占主导,扩散距离表现为:Cs+> Na+> Li+,表明离子扩散距离在低浓度下差异大,而高浓度下差异不显着;(3)离子扩散距离的差异导致固/液界面电位的不同,Stern电位、电荷密度和电场强度均受到离子扩散距离的影响,表面电位(绝对值)在各个浓度下均表现为:Li+> Na+> Cs+,说明表面电位仅受非经典极化作用的影响。本研究将对土壤/水界面反应理论的完善提供新思路。(本文来源于《土壤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吴英博[2](2018)在《黄壤颗粒表面离子吸附动力学中的离子特异性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离子在土壤/水界面的交换吸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化学过程。它不仅是土壤具有供应、保蓄肥力,对无机/有机污染化合物物具有一定自净能力和环境容量的根本原因,而且与土壤侵蚀、土壤团聚体的形成与稳定,以及土壤水分入渗和土壤物质迁移等宏观现象的具有密切的关系。过去学者们提出了一系列描述土壤界面离子交换吸附模型。虽然土壤离子交换吸附的已有许多经验或半经验模型,然而离子交换吸附是由几种单一反应同时作用的复杂过程,因此离子界面反应复杂的微观机制很难用这些经验或半经验模型描述。近年来,土壤离子吸附机制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包括:(1)离子在土壤颗粒表面的吸附是土壤强电场作用下的离子扩散与吸附过程;(2)弱静电力吸附和强作用力(静电和非静电)吸附过程的动力学描述等。以上进展仅仅基于恒电荷表面,然而自然界中土壤颗粒表面大多数为可变电荷表面,如各种金属氧化物、有机质及硅酸盐矿物等。因此离子在可变电荷表面的吸附研究对评估土壤/水界面电化学性质、颗粒间相互作用以及酸碱缓冲性能等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本研究基于考虑离子非经典极化作用的离子吸附动力学模型,以可变电荷黄壤颗粒为代表材料,研究了Li~+、Na~+、Cs~+和H~+在黄壤颗粒表面的吸附动力学特征,进一步计算了离子在固/液界面的扩散距离与表面电化学参数,获得了H~+与Li~+、Na~+、Cs~+离子在扩散层与双电层的吸附选择性,并对碱金属离子在黄壤颗粒表面吸附存在特异性效应做出了解释,根据实验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在pH=6.5条件(原液条件下的pH)和pH=4.0条件下,Li~+、Na~+和Cs~+在K~+饱和的黄壤表面的吸附均只存在一级动力学过程,并存在强烈的离子特异性效应。当电解质浓度为1×10~(-2) mol·L~(-1)和1×10~(-3) mol·L~(-1)时,平衡吸附量和吸附速率呈现为Cs~+>Li~+>Na~+;当电解质浓度为1×10~-44 mol·L~(-1)时,平衡吸附量和吸附速率则呈现为Cs~+>Na~+>Li~+,表现为离子间差异随着电解质浓度降低而增大。对比pH=6.5与pH=4.0两个条件下碱金属离子的吸附动力学特征,发现pH=4.0条件下Li~+、Na~+和Cs~+的吸附量均小于pH=6.5条件下,说明H~+的存在对其在黄壤颗粒表面的吸附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2)pH=4.0条件下H~+出现了强的零级吸附动力学特征,在浓度为1×10~(-2)mol·L~(-1)的Li~+/H~+、Na~+/H~+、Cs~+/H~+体系中,H~+的吸附动力学从零级向一级的转折点的出现时间分别为27min、18min和12min,在浓度为1×10~(-3) mol·L~(-1)临界时间分别为54min、30min和27min,在浓度为1×10~-44 mol·L~(-1)分别为45min、40min和30 min。结果表明在不同浓度下与H~+竞争强度为Cs~+>Na~+>Li~+,同一离子竞争能力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并且H~+的零级吸附速率常数均保持在20mmol·min~(-1)·m~(-2)左右,可见Li~+、Na~+和Cs~+只影响H~+的强吸附时间对吸附速率影响很小。(3)通过对Stern层厚度的计算发现随着电解质浓度升高Stern层厚度减小,由于扩散距离受到离子非经典极化与空间位阻的共同作用的影响导致在高电解质浓度的体系中离子体积效应占主导,所以d_(Na)>d_(Li)>d_(Cs),在低电解质浓度的体系中离子非经典极化作用占主导导致d_(Li)>d_(Na)>d_(Cs),但由于Cs~+非经典极化作用远远强于Na~+和Li~+所以其Stern层厚度最窄。(4)对表面电化学参数的计算发现同一浓度不同电解质类型体系中,表面电位大小顺序为φ_(0(Li))>φ_(0(Na))>φ_(0(Cs)),说表面电位只受非经典极化作用影响,体积效应对其影响很小,并且pH=4.0条件下表面电位均小于pH=6.5条件下;两个条件下Stern电位(绝对值)整体上表现为φ_(S(Li))>φ_(S(Na))>φ_(S(Cs)),但在1×10~(-4) mol·L~(-1)的低浓度下为φ_(S(Na))>φ_(S(Li))>φ_(S(Cs)),因为离子体积效应导致Stern层厚度不同所致,从而也证明了离子非经典极化与离子体积效应共同控制着离子-表面相互作用。(5)在扩散层中,Cs~+、Na~+和Li~+离子的吸附选择性均大于H~+,非经典极化作用越强的离子(如Cs~+)吸附选择性越大,表明扩散层中离子特异性效应主要受离子极化效应控制。在双电层中,Cs~+、Na~+和Li~+离子吸附选择性小于H~+(1×10~(-4)mol·L~(-1)的Cs~+/H~+除外),表明H~+的强吸附能力发生在Stern层中,且受到离子极化作用和体积效应的共同影响,由于H~+的选择吸附性更大说明在Stern层中碱金属离子的体积效应占主导。然而,在1×10~-44 mol·L~(-1)的强电场体系中,极化作用最强的Cs~+吸附仍然稍强于H~+,表明尽管Cs~+的空间位阻使其在双电层中的吸附能力减弱,且H~+的配位吸附也使Cs~+吸附的竞争能力下降,但是Cs~+的非经典极化强烈增大了其吸附能力,足以克服体积效应。因此我们推测在黄壤颗粒表面,极化作用强的离子在强电场体系中可能形成类似配位吸附。本研究根据不同酸度条件下碱金属离子在黄壤颗粒表面吸附动力学中的吸附差异,通过对不同溶液条件下表面电化学参数的计算,得出碱金属离子在黄壤颗粒表面吸附存在差异是由离子在强电场作用下的非经典极化作用和离子的体积效应共同作用下引起的,从机理上分析了H~+的存在如何影响碱金属离子的吸附。以上理论将对土壤/水界面反应理论的完善提供新思路。(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8-04-10)
张海涛,刘岚,宋伟强,杨明成,赵志伟[3](2016)在《Gamma射线辐照叁聚磷酸二氢铝的结构效应及铜离子吸附》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FTIR、TGA、DSC、XRD等技术研究了在0~150 kGy范围内gamma射线辐照对叁聚磷酸二氢铝(ADHTP)化学结构、晶体结构和热性能的影响,以及吸收剂量对ADHTP去除水溶液中Cu~(2+)去除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尽管gamma射线辐照对ADHTP的化学结构和热性能影响不明显,不会使ADHTP形成新的结晶相,但会使ADHTP的晶胞参数和片层结构的层间距增大.进一步研究表明,辐照后ADHTP对水溶液中Cu~(2+)的吸附能力增强,并随着吸收剂量的增加而提高,原因可能在于辐照后ADHTP的层间距增大,有利于Cu~(2+)向层间扩散,提高对Cu~(2+)的去除率.(本文来源于《河南科学》期刊2016年05期)
杜伟[4](2014)在《土壤电场作用下碱金属离子吸附动力学的离子特异性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中的离子吸附是其最重要的化学性质之一,是土壤具有供应、保蓄养分元素,对污染元素、污染物具有一定自净能力和环境容量的根本原因。现有结果表明,同价离子在颗粒表面的吸附能力是存在差异的,比如碱金属离子在土壤表面的吸附能力为Cs+>Rb+>K+>Na+>Li+。该序列可称为离子吸附中的Hofmeister序列,因该序列而引起系统中不同的物理化学现象称Hofmeister效应或离子特异性效应。目前研究认为,离子半径或离子水化半径、离子色散力是导致同价离子在吸附过程中表现出离子特异性的主要原因。在电解质浓度较高时(>0.1mol L-1),离子半径或离子水化半径引起的体积效应以及色散力才会影响离子吸附选择性。因为高离子浓度下,本体溶液中离子间距离较近,其体积效应变得重要。同时土壤表面电场被吸附态反离子充分屏蔽后,色散力才会成为影响同价离子吸附过程中产生离子特异性效应的主导力。然而本研究中溶液电解质浓度为(10-4-10-2) molL-1时同价离子却表现出强烈的离子特异性效应,说明离子的体积效应和色散力都不是主要原因。近十年来人们对离子吸附的Hofmeister效应深入研究发现,该吸附能力序列可能包含尚未揭示的、深刻的理论基础。目前研究似乎表明,这些离子的核外电子在界面附近的强电场中发生非经典极化可能是离子特异性效应的基础。由于土壤是一个表面带有大量电荷,这些电荷可在土粒周围纳米尺度空间内形成高达108V/m的强电场,因此该强电场中的离子特异性效应将深刻影响土壤中离子吸附的动力学与热力学。然而,在土壤离子吸附动力学研究中,“电场”和“离子特异性”两个重要因素却长期被忽略了。本论文基于土壤电场理论,以考虑土壤电场的离子吸附动力学模型为理论基础,定量研究了碱金属离子(Li+、Na+、 K+、Cs+)在蒙脱石及紫色土表面吸附过程中的离子特异性效应。本文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相同浓度下不同碱金属离子在蒙脱石/紫色土表面的吸附动力学参数不同,表现出显着的离子特异性效应。浓度为1×10-3mol L-1的Li+、Na+、 Cs+在蒙脱石、紫色土K+饱和样表面的吸附速率分别为64.54mmol min-1m-2、161mmol min-1m-2和56.31mmol min-1m-271.42mmol min-1m-2、110.7mmol min-1m-。平衡吸附量分别为114.2mmol kg-1194.5mmol·kg-1、647.4mmol·kg-1和63.41mmol·kg-1、70.96mmol·kg-1、168.2mmol·kg-1。吸附速率常数、平衡吸附量随着离子半径增大而增大。在低浓度条件下同价离子在动力学吸附过程中出现了强烈的离子特异性效应,离子半径、离子水化半径及色散力都不能解释该原因。(2)浓度为1×10-4mol L-1的Cs+离子在蒙脱石/紫色土K+饱和样表面的动力学吸附过程中实验初期会出现强静电力吸附下的零级动力学特征。一段时间后强静电吸附至饱和,吸附过程转变为弱静电力吸附下的一级动力学特征。当浓度增大至1×10-3mol L-1时,双电层被压缩,表面电场被强烈屏蔽,此时紫色土K+饱和样表面仅出现弱吸附下的一级动力学特征。因此表面电场对同价离子在动力学吸附过程中的特殊离子效应起主导作用。(3)同一离子动力学吸附速率曲线中的斜率随离子浓度的增大而增大。这是因为离子浓度增大后双电层中该离子至颗粒表面的扩散距离缩短。多数实验中出现了同一浓度的不同离子动力学吸附速率曲线中的斜率会随离子半径增大而减小的趋势,这是因为扩散率随离子半径增大而降低。表面电场对同价离子的极化效应不同,极化率与离子半径呈正相关。(4)通过对比研究不考虑表面电场和考虑表面电场时离子吸附动力学机理模型,我们发现不考虑表面电场时离子吸附速率常数和平衡吸附量仅为考虑表面电场时的数千分之一。因此在研究各碱金属离子在动力学吸附过程中的特异性时必须考虑表面电场的作用。(5)动力学实验中各离子的平衡吸附量远小于该样品的阳离子交换量,因此碱金属离子的动力学吸附过程中存在亚稳吸附态。由于低电解质浓度时,体系中该离子的化学势低于被交换离子的活化能。按照化学热力学观点,当反应的势能不能越过能量势垒(活化能)时,该过程不能反应完全。当各离子浓度增大时,颗粒表面的亚稳吸附量减小,化学热力学反应对动力学反应的限制能力降低。此时吸附速率加快,平衡吸附量增大,亚稳吸附量降低。(6)亚稳吸附量随体系中离子化学势的递增而递减,随体系中颗粒表面电位递减而递减。同浓度不同碱金属离子其亚稳吸附量不相等,因此土壤表面电场、离子大小和亚稳吸附态的耦合作用是碱金属离子在动力学吸附过程中出现特殊离子效应的根本原因。(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4-05-13)
赵芳,吴晓芙,张艳丽,黄中子[5](2007)在《固液相离子吸附体系中吸附剂浓度效应与Langmuir方程的适用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蛭石吸附Zn2+和Cd2+为例,探讨Langmuir方程在固液相离子吸附体系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传统吸附等温线随吸附剂浓度W0增大而下降,吸附量qe不仅仅由液相平衡浓度Ce所决定,而是Ce和W0两个变量的函数;以Langmuir方程的线性形式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在给定吸附剂浓度水平下的实验数据与Langmuir方程拟合的相关性很好,但方程中的两个参数随吸附剂浓度增大而降低而且差异显着,表明Lang-muir方程仅适用于给定吸附剂浓度的体系,采用单一参数的Langmuir方程难以准确描述试验检测范围内Zn2+和Cd2+的吸附规律.(本文来源于《环境化学》期刊2007年03期)
马保国,李相国,王信刚,朱洪波,王凯[6](2005)在《粉煤灰的形态效应与氯离子吸附固化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用激光粒度分析仪、N2吸附比表面积测定仪、SEM和化学分析等手段,研究不同种类粉煤灰的组分、粒度分布和表面结构等形态效应。在此基础上,研究与分析了粉煤灰对水泥浆体中Cl-的吸附固化作用与机理。研究表明粉煤灰主要以球形颗粒为主,颗粒粒径分布波动0-60μm,平均粒径为10-15μm,粉煤灰颗粒具有空心结构和较大的内比表面积。与水泥浆体相比,纯粉煤灰浆体对氯离子的固化力稍低一些,其相对固化率为26.7%。粉煤灰对氯离子吸附固化机理在于粉煤灰和水化产物(如C-S-H凝胶体)具有较大比表面积和特殊结构,对自由Cl-离子产生物理吸附作用;水化铝酸钙与Cl-反应生成“Friedel盐”而产生Cl-化学固化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硅酸盐学会混凝土水泥制品分会第七届理事会议暨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期刊2005-10-01)
邵宗臣,赵美芝,李清曼,季国亮[7](2003)在《土壤中金属阳离子对Cl~-离子吸附的诱导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叁种可变电荷土壤和一种恒电荷土壤 ,研究电解质溶液中金属阳离子对Cl-离子吸附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可变电荷土壤中 ,金属阳离子对Cl- 离子的吸附有明显的诱导效应 ,影响大小次序为 :AlCl3>CuCl2 >KCl>NaCl.而在恒电荷土壤中影响不大(本文来源于《环境化学》期刊2003年01期)
庄杰,张玉龙,刘孝义[8](1996)在《土壤胶体表面重金属铅离子吸附特性的磁致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研究了棕壤和黑土<2μm胶体经磁处理后,铅离子吸附特性的变化以及腐殖质、游离氧化铁和磁场强度等对铅离子吸附的磁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磁处理(0.1~0.5T)可明显增加土壤胶体对铅离子的吸附量。其最大吸附容量 M 和吸附时结合能常数 K 也因磁化显着提高。还发现,去腐殖质和去游离氧化铁均引起土壤胶体最大吸附容量下降,但却都促进铅离子的磁增效应,即去腐殖质胶体和去铁胶体的铅离子吸附磁增效应均大于相应原胶体的。不同磁场场强以0.5T 处理的,土壤胶体铅离子最大吸附容量 M 增加最多。(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进展》期刊1996年04期)
赵凯元,雷鸿毅[9](1987)在《用氯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浓盐酸的活度系数及氯离子吸附效应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25℃下,用氯离子选择电极与玻璃电极组成电池测定了0.00498~15.02molkg~(-1)浓度范围盐酸体系的电势,发现用Nernst方程计算出的活度系数与文献值偏差极大。用氯离子吸附原理和形成吸附对的平衡原理导出的电势方程,由此计算出的盐酸活度系数与文献值十分一致,这表明氯离子在电极表面发生了特性吸附作用。(本文来源于《物理化学学报》期刊1987年04期)
同离子吸附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离子在土壤/水界面的交换吸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化学过程。它不仅是土壤具有供应、保蓄肥力,对无机/有机污染化合物物具有一定自净能力和环境容量的根本原因,而且与土壤侵蚀、土壤团聚体的形成与稳定,以及土壤水分入渗和土壤物质迁移等宏观现象的具有密切的关系。过去学者们提出了一系列描述土壤界面离子交换吸附模型。虽然土壤离子交换吸附的已有许多经验或半经验模型,然而离子交换吸附是由几种单一反应同时作用的复杂过程,因此离子界面反应复杂的微观机制很难用这些经验或半经验模型描述。近年来,土壤离子吸附机制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包括:(1)离子在土壤颗粒表面的吸附是土壤强电场作用下的离子扩散与吸附过程;(2)弱静电力吸附和强作用力(静电和非静电)吸附过程的动力学描述等。以上进展仅仅基于恒电荷表面,然而自然界中土壤颗粒表面大多数为可变电荷表面,如各种金属氧化物、有机质及硅酸盐矿物等。因此离子在可变电荷表面的吸附研究对评估土壤/水界面电化学性质、颗粒间相互作用以及酸碱缓冲性能等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本研究基于考虑离子非经典极化作用的离子吸附动力学模型,以可变电荷黄壤颗粒为代表材料,研究了Li~+、Na~+、Cs~+和H~+在黄壤颗粒表面的吸附动力学特征,进一步计算了离子在固/液界面的扩散距离与表面电化学参数,获得了H~+与Li~+、Na~+、Cs~+离子在扩散层与双电层的吸附选择性,并对碱金属离子在黄壤颗粒表面吸附存在特异性效应做出了解释,根据实验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在pH=6.5条件(原液条件下的pH)和pH=4.0条件下,Li~+、Na~+和Cs~+在K~+饱和的黄壤表面的吸附均只存在一级动力学过程,并存在强烈的离子特异性效应。当电解质浓度为1×10~(-2) mol·L~(-1)和1×10~(-3) mol·L~(-1)时,平衡吸附量和吸附速率呈现为Cs~+>Li~+>Na~+;当电解质浓度为1×10~-44 mol·L~(-1)时,平衡吸附量和吸附速率则呈现为Cs~+>Na~+>Li~+,表现为离子间差异随着电解质浓度降低而增大。对比pH=6.5与pH=4.0两个条件下碱金属离子的吸附动力学特征,发现pH=4.0条件下Li~+、Na~+和Cs~+的吸附量均小于pH=6.5条件下,说明H~+的存在对其在黄壤颗粒表面的吸附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2)pH=4.0条件下H~+出现了强的零级吸附动力学特征,在浓度为1×10~(-2)mol·L~(-1)的Li~+/H~+、Na~+/H~+、Cs~+/H~+体系中,H~+的吸附动力学从零级向一级的转折点的出现时间分别为27min、18min和12min,在浓度为1×10~(-3) mol·L~(-1)临界时间分别为54min、30min和27min,在浓度为1×10~-44 mol·L~(-1)分别为45min、40min和30 min。结果表明在不同浓度下与H~+竞争强度为Cs~+>Na~+>Li~+,同一离子竞争能力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并且H~+的零级吸附速率常数均保持在20mmol·min~(-1)·m~(-2)左右,可见Li~+、Na~+和Cs~+只影响H~+的强吸附时间对吸附速率影响很小。(3)通过对Stern层厚度的计算发现随着电解质浓度升高Stern层厚度减小,由于扩散距离受到离子非经典极化与空间位阻的共同作用的影响导致在高电解质浓度的体系中离子体积效应占主导,所以d_(Na)>d_(Li)>d_(Cs),在低电解质浓度的体系中离子非经典极化作用占主导导致d_(Li)>d_(Na)>d_(Cs),但由于Cs~+非经典极化作用远远强于Na~+和Li~+所以其Stern层厚度最窄。(4)对表面电化学参数的计算发现同一浓度不同电解质类型体系中,表面电位大小顺序为φ_(0(Li))>φ_(0(Na))>φ_(0(Cs)),说表面电位只受非经典极化作用影响,体积效应对其影响很小,并且pH=4.0条件下表面电位均小于pH=6.5条件下;两个条件下Stern电位(绝对值)整体上表现为φ_(S(Li))>φ_(S(Na))>φ_(S(Cs)),但在1×10~(-4) mol·L~(-1)的低浓度下为φ_(S(Na))>φ_(S(Li))>φ_(S(Cs)),因为离子体积效应导致Stern层厚度不同所致,从而也证明了离子非经典极化与离子体积效应共同控制着离子-表面相互作用。(5)在扩散层中,Cs~+、Na~+和Li~+离子的吸附选择性均大于H~+,非经典极化作用越强的离子(如Cs~+)吸附选择性越大,表明扩散层中离子特异性效应主要受离子极化效应控制。在双电层中,Cs~+、Na~+和Li~+离子吸附选择性小于H~+(1×10~(-4)mol·L~(-1)的Cs~+/H~+除外),表明H~+的强吸附能力发生在Stern层中,且受到离子极化作用和体积效应的共同影响,由于H~+的选择吸附性更大说明在Stern层中碱金属离子的体积效应占主导。然而,在1×10~-44 mol·L~(-1)的强电场体系中,极化作用最强的Cs~+吸附仍然稍强于H~+,表明尽管Cs~+的空间位阻使其在双电层中的吸附能力减弱,且H~+的配位吸附也使Cs~+吸附的竞争能力下降,但是Cs~+的非经典极化强烈增大了其吸附能力,足以克服体积效应。因此我们推测在黄壤颗粒表面,极化作用强的离子在强电场体系中可能形成类似配位吸附。本研究根据不同酸度条件下碱金属离子在黄壤颗粒表面吸附动力学中的吸附差异,通过对不同溶液条件下表面电化学参数的计算,得出碱金属离子在黄壤颗粒表面吸附存在差异是由离子在强电场作用下的非经典极化作用和离子的体积效应共同作用下引起的,从机理上分析了H~+的存在如何影响碱金属离子的吸附。以上理论将对土壤/水界面反应理论的完善提供新思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同离子吸附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1].吴英博,刘新敏,李睿,杜伟,田锐.黄壤颗粒表面离子吸附动力学中的离子特异性效应[J].土壤学报.2018
[2].吴英博.黄壤颗粒表面离子吸附动力学中的离子特异性效应[D].西南大学.2018
[3].张海涛,刘岚,宋伟强,杨明成,赵志伟.Gamma射线辐照叁聚磷酸二氢铝的结构效应及铜离子吸附[J].河南科学.2016
[4].杜伟.土壤电场作用下碱金属离子吸附动力学的离子特异性效应[D].西南大学.2014
[5].赵芳,吴晓芙,张艳丽,黄中子.固液相离子吸附体系中吸附剂浓度效应与Langmuir方程的适用性[J].环境化学.2007
[6].马保国,李相国,王信刚,朱洪波,王凯.粉煤灰的形态效应与氯离子吸附固化特性[C].中国硅酸盐学会混凝土水泥制品分会第七届理事会议暨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2005
[7].邵宗臣,赵美芝,李清曼,季国亮.土壤中金属阳离子对Cl~-离子吸附的诱导效应[J].环境化学.2003
[8].庄杰,张玉龙,刘孝义.土壤胶体表面重金属铅离子吸附特性的磁致效应研究[J].环境科学进展.1996
[9].赵凯元,雷鸿毅.用氯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浓盐酸的活度系数及氯离子吸附效应的探讨[J].物理化学学报.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