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气污染监测装置,支撑套筒固定在基座上,支撑杆滑动安装在支撑套筒中,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支撑杆滑动,安装件固定在支撑杆上,污染监测仪转动安装在安装件上,污染监测仪的监测口随污染监测仪的转动而改变朝向,第一电机安装在安装件上用于驱动污染监测仪转动,风向监测机构安装在安装件上,风向监测机构与第一电机连接用于控制第一电机转动;风向监测机构实时监测风向情况,若风向发生变化,则风向监测机根据风向控制第一电机转动,使得监测装置反映出不同角度方位的空气污染情况;并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支撑杆移动可使污染监测仪到达不同高度,增强了污染监测装置的使用效果。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空气污染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1)、支撑套筒(12)、支撑杆(13)、驱动机构、安装件(3)、污染监测仪(4)、第一电机(5)和风向监测机构(6);支撑套筒(12)固定在基座(11)上,支撑杆(13)滑动安装在支撑套筒(12)中,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支撑杆(13)滑动;安装件(3)固定在支撑杆(13)上,污染监测仪(4)转动安装在安装件(3)上,污染监测仪(4)的监测口随污染监测仪(4)的转动而改变朝向,第一电机(5)安装在安装件(3)上用于驱动污染监测仪(4)转动;风向监测机构(6)安装在安装件(3)上,风向监测机构(6)与第一电机(5)连接用于控制第一电机(5)工作。
设计方案
1.一种空气污染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1)、支撑套筒(12)、支撑杆(13)、驱动机构、安装件(3)、污染监测仪(4)、第一电机(5)和风向监测机构(6);
支撑套筒(12)固定在基座(11)上,支撑杆(13)滑动安装在支撑套筒(12)中,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支撑杆(13)滑动;
安装件(3)固定在支撑杆(13)上,污染监测仪(4)转动安装在安装件(3)上,污染监测仪(4)的监测口随污染监测仪(4)的转动而改变朝向,第一电机(5)安装在安装件(3)上用于驱动污染监测仪(4)转动;
风向监测机构(6)安装在安装件(3)上,风向监测机构(6)与第一电机(5)连接用于控制第一电机(5)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污染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21)、齿轮和齿条(22),第二电机(21)与支撑套筒(12)固定连接,所述齿轮固定在第二电机(21)输出轴上,齿条(22)固定在支撑杆(13)上,所述齿轮与齿条(22)相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污染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根加强杆(14),多个加强杆(14)的第一端与基座(11)固定连接,多根加强杆(14)的第二端与支撑套筒(12)固定连接,多根加强杆(14)围绕支撑套筒(12)圆周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污染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基座(11)底部安装有多个脚轮(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污染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震垫(16),减震垫(16)位于支撑套筒(12)内底部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污染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信号发射器(7),信号发射器(7)安装在安装件(3)上,信号发射器(7)与污染监测仪(4)通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污染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太阳能电池板(8),太阳能电池板(8)安装在安装件(3)上,太阳能电池板(8)与第一电机(5)和驱动机构电连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技术空气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污染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空气监测是指对空气污染的组成成分进行检测,空气监测重点监测的对象是空气中粉尘和空气化合物,空气监测是针对空气中的污染物超标情况进行分析、化验的技术过程,空气监测装置可以分析出空气中各项指标的污染状况,便于相关部门进行针对性的防控措施,现今的空气污染监测装置存在以下一些不足:现有的空气污染监测装置难以根据风向进行监测角度的调整,使得装置难以反映不同角度方位的空气污染情况,并且现有的空气污染监测装置在监测空气质量时,其监测的高度难以进行调节,影响了空气质量监测的效果;总之现有的空气污染检测设备的检测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气污染监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空气污染监测装置,包括基座、支撑套筒、支撑杆、驱动机构、安装件、污染监测仪、第一电机和风向监测机构;
支撑套筒固定在基座上,支撑杆滑动安装在支撑套筒中,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支撑杆滑动;
安装件固定在支撑杆上,污染监测仪转动安装在安装件上,污染监测仪的监测口随污染监测仪的转动而改变朝向,第一电机安装在安装件上用于驱动污染监测仪转动;
风向监测机构安装在安装件上,风向监测机构与第一电机连接用于控制第一电机工作。
优选地,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齿轮和齿条,第二电机与支撑套筒固定连接,齿轮固定在第二电机输出轴上,齿条固定在支撑杆上,齿轮与齿条相啮合。
优选地,还包括多根加强杆,多个加强杆的第一端与基座固定连接,多根加强杆的第二端与支撑套筒固定连接,多根加强杆围绕支撑套筒圆周分布。
优选地,基座底部安装有多个脚轮。
优选地,还包括减震垫,减震垫位于支撑套筒内底部位置。
优选地,还包括信号发射器,信号发射器安装在安装件上,信号发射器与污染监测仪通讯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在安装件上,太阳能电池板与第一电机和驱动机构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出的空气污染监测装置监测过程中,风向监测机构实时监测风向情况,若风向发生变化,则风向监测机根据风向控制第一电机转动,使得监测装置反映出不同角度方位的空气污染情况;并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支撑杆移动可使污染监测仪到达不同高度,增强了污染监测装置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空气污染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空气污染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空气污染监测装置中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空气污染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空气污染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空气污染监测装置中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空气污染监测装置,包括基座11、支撑套筒12、支撑杆13、驱动机构、安装件3、污染监测仪4、第一电机5和风向监测机构6;
支撑套筒12固定在基座11上,基座11放置在地面上后,支撑套筒12长度方向平行于竖直方向,支撑套筒12内部中空,支撑杆13滑动安装在支撑套筒12中,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支撑杆13上下滑动;
安装件3固定在支撑杆13上,污染监测仪4转动安装在安装件3上,污染检测仪的转动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污染监测仪4的监测口随污染监测仪4的转动而改变朝向,从而可以监测不同角度方位的空气污染情况,第一电机5安装在安装件3上,第一电机5转轴与污染检测仪连接,第一电机5用于驱动污染监测仪4转动;
风向监测机构6安装在安装件3上,风向监测机构6与第一电机5连接用于控制第一电机5工作。
本实施例中的安装件3为一个箱体,命名为第一箱体,污染检测仪转动安装在第一箱体内,第一电机5安装在第一箱体外部,第一电机5外部包围有第二箱体,风向监测机构6安装在第二箱体顶部。
本实施例提出的空气污染监测装置监测过程中,风向监测机构6实时监测风向情况,若风向发生变化,则风向监测机根据风向控制第一电机5转动,使得监测装置反映出不同角度方位的空气污染情况;并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支撑杆13移动可使污染监测仪4到达不同高度,增强了污染监测装置的使用效果。
参照图3,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21、齿轮和齿条22,第二电机21与支撑套筒12固定连接,第二电机21外部包围由第三箱体,第四箱体与第三箱体固定连接,第四箱体与支撑套筒12固定连接,齿轮位于第四箱体内,齿轮固定在第二电机21输出轴上,齿条22固定在支撑杆13上,齿轮与齿条22相啮合;第一电机5输出轴转动时,齿条22上下移动,进而齿条22带动支撑杆13上下移动,支撑杆13带动污染检测仪上下移动,使得污染检测仪可以到达预定高度。
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传动比效率,所述齿轮为锥齿轮,这里命名为第一锥齿轮23,还包括第二锥齿轮24和圆柱齿轮25,第二锥齿轮24与圆柱齿轮25同轴固定连接,并且转动装在第四箱体上,第一锥齿轮23与第二锥齿轮24啮合,圆柱齿轮25与齿条22啮合。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多根加强杆14,多个加强杆14的第一端与基座11固定连接,多根加强杆14的第二端与支撑套筒12固定连接,多根加强杆14围绕支撑套筒12圆周分布;多根加强杆14用于加强支撑套筒12的稳定性。
基座11底部安装有多个脚轮15,便于移动监测装置。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减震垫16,减震垫16位于支撑套筒12内底部位置,减轻支撑杆13下降时对装置的冲击力。
还包括信号发射器7,信号发射器7安装在安装件3上,信号发射器7与污染监测仪4通讯连接。
还包括太阳能电池板8,太阳能电池板8安装在安装件3上,太阳能电池板8与第一电机5和驱动机构电连接,太阳能电池板8为第一电机5和第二电机21供电,因而就不需要外接电源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47985.1
申请日:2019-01-1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授权编号:CN209624529U
授权时间:20191112
主分类号:G01N 33/00
专利分类号:G01N33/00;G05D3/12;G01P13/02
范畴分类:31E;
申请人: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第一申请人: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申请人地址:239000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丰乐大道2188号
发明人:董波
第一发明人:董波
当前权利人: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代理人:金宇平
代理机构:34119
代理机构编号: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