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污染的细胞培养用吸管论文和设计-商一骅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污染的细胞培养用吸管,包括取样管体、橡胶胶头、暂存管、第一吸引管体、第二吸引管体、吸气球和第三吸引管体,取样管体远离橡胶胶头的一端设有吸管吸引端,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通过设置的橡胶胶头带动吸气球内部的橡胶吸膜进行空气的排出,排出空气后即可将培养液从吸管吸引端吸入,存储至暂存管的内部,设置的暂存管可以有效的避免培养液进入吸气球或者橡胶胶头的内部,通过设置的内螺纹和外螺纹,使得第一吸引管体和第二吸引管体之间螺纹连接,便于对取样管体进行更换,大大的节省了使用资金,并且螺纹连接便于吸管搭配不同长度的取样管体,使得装置使用时更加方便。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防止污染的细胞培养用吸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取样管体(1)、橡胶胶头(2)、暂存管(4)、第一吸引管体(5)、第二吸引管体(7)、吸气球(8)和第三吸引管体(10),所述取样管体(1)远离橡胶胶头(2)的一端设有吸管吸引端(3),且所述吸管吸引端(3)与取样管体(1)连通,所述取样管体(1)远离吸管吸引端(3)的一端设有暂存管(4),且所述暂存管(4)与取样管体(1)连通,所述暂存管(4)远离取样管体(1)的一端设有第一吸引管体(5),且所述第一吸引管体(5)与暂存管(4)连通,所述橡胶胶头(2)靠近取样管体(1)的一端设有第二吸引管体(7),且所述第二吸引管体(7)与橡胶胶头(2)连通,所述第二吸引管体(7)远离橡胶胶头(2)的一端设有吸气球(8),且所述吸气球(8)与第二吸引管体(7)连通,所述吸气球(8)的内部设有橡胶吸膜(9),所述橡胶吸膜(9)与吸气球(8)内侧的侧壁固定连接,且所述橡胶吸膜(9)设置在吸气球(8)内部的中央位置,所述吸气球(8)远离第二吸引管体(7)的一端设有第三吸引管体(10),所述第三吸引管体(10)分别与吸气球(8)以及第一吸引管体(5)连通。

设计方案

1.一种防止污染的细胞培养用吸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取样管体(1)、橡胶胶头(2)、暂存管(4)、第一吸引管体(5)、第二吸引管体(7)、吸气球(8)和第三吸引管体(10),所述取样管体(1)远离橡胶胶头(2)的一端设有吸管吸引端(3),且所述吸管吸引端(3)与取样管体(1)连通,所述取样管体(1)远离吸管吸引端(3)的一端设有暂存管(4),且所述暂存管(4)与取样管体(1)连通,所述暂存管(4)远离取样管体(1)的一端设有第一吸引管体(5),且所述第一吸引管体(5)与暂存管(4)连通,所述橡胶胶头(2)靠近取样管体(1)的一端设有第二吸引管体(7),且所述第二吸引管体(7)与橡胶胶头(2)连通,所述第二吸引管体(7)远离橡胶胶头(2)的一端设有吸气球(8),且所述吸气球(8)与第二吸引管体(7)连通,所述吸气球(8)的内部设有橡胶吸膜(9),所述橡胶吸膜(9)与吸气球(8)内侧的侧壁固定连接,且所述橡胶吸膜(9)设置在吸气球(8)内部的中央位置,所述吸气球(8)远离第二吸引管体(7)的一端设有第三吸引管体(10),所述第三吸引管体(10)分别与吸气球(8)以及第一吸引管体(5)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污染的细胞培养用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管体(1)外侧的管壁上设置有刻度线(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污染的细胞培养用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管吸引端(3)远离取样管体(1)的直径逐渐由大变小,且所述吸管吸引端(3)远离取样管体(1)一端的直径小于取样管体(1)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污染的细胞培养用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引管体(5)靠近第三吸引管体(10)一端的外管壁上开设有外螺纹(6),所述第三吸引管体(10)靠近第一吸引管体(5)一端的内管壁上开设有内螺纹(11),所述外螺纹(6)与内螺纹(11)相适配设有。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细胞培养用吸管,特别涉及一种防止污染的细胞培养用吸管。

背景技术

细胞培养也叫细胞克隆技术,在生物学中的正规名词为细胞培养技术。不论对于整个生物工程技术,还是其中之一的生物克隆技术来说,细胞培养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细胞培养本身就是细胞的大规模克隆。细胞培养技术可以由一个细胞经过大量培养成为简单的单细胞或极少分化的多细胞,这是克隆技术必不可少的环节,而且细胞培养本身就是细胞的克隆。通过细胞培养得到大量的细胞或其代谢产物。细胞的生长需要营养环境,用于维持细胞生长的营养基质称为培养基。培养基按其物理状态可分为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中加入一定的凝固剂(如琼脂)或固体培养物(如麸皮、大米等)便成为固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为细胞的生长提供了一个营养及通气的表面,在这样一个营养表面上生产的细胞可形成单个菌落。

现有的细胞培养用吸管在使用时吸管大多采用整体式结构,及橡胶胶头与取样管体连为一体,在进行清洗时需要连同橡胶胶头一起进行清洗,较为麻烦,并且现有的吸管在吸取培养液时,挤压橡胶胶头的力道过大时,会使得培养液与橡胶隔膜进行接触,造成橡胶隔膜受到污染,需要对橡胶隔膜进行清理,需要耗费大量的劳动力资源进行清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防止污染的细胞培养用吸管,有效防止污染。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止污染的细胞培养用吸管,包括取样管体、橡胶胶头、暂存管、第一吸引管体、第二吸引管体、吸气球和第三吸引管体,所述取样管体远离橡胶胶头的一端设有吸管吸引端,且所述吸管吸引端与取样管体连通,所述取样管体远离吸管吸引端的一端设有暂存管,且所述暂存管与取样管体连通,所述暂存管远离取样管体的一端设有第一吸引管体,且所述第一吸引管体与暂存管连通,所述橡胶胶头靠近取样管体的一端设有第二吸引管体,且所述第二吸引管体与橡胶胶头连通,所述第二吸引管体远离橡胶胶头的一端设有吸气球,且所述吸气球与第二吸引管体连通,所述吸气球的内部设有橡胶吸膜,所述橡胶吸膜与吸气球内侧的侧壁固定连接,且所述橡胶吸膜设置在吸气球内部的中央位置,所述吸气球远离第二吸引管体的一端设有第三吸引管体,所述第三吸引管体分别与吸气球以及第一吸引管体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取样管体外侧的管壁上设置有刻度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吸管吸引端远离取样管体的直径逐渐由大变小,且所述吸管吸引端远离取样管体一端的直径小于取样管体的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吸引管体靠近第三吸引管体一端的外管壁上开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三吸引管体靠近第一吸引管体一端的内管壁上开设有内螺纹,所述外螺纹与内螺纹相适配设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型一种防止污染的细胞培养用吸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设置的橡胶胶头带动吸气球内部的橡胶吸膜进行空气的排出,排出空气后即可将培养液从吸管吸引端吸入,存储至暂存管的内部,设置的暂存管可以有效的避免培养液进入吸气球或者橡胶胶头的内部,通过设置的内螺纹和外螺纹,使得第一吸引管体和第二吸引管体之间螺纹连接,便于对取样管体进行更换,大大的节省了使用资金,并且螺纹连接便于吸管搭配不同长度的取样管体,使得装置使用时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示;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中:1、取样管体;2、橡胶胶头;3、吸管吸引端;4、暂存管;5、第一吸引管体;6、外螺纹;7、第二吸引管体;8、吸气球;9、橡胶吸膜;10、第三吸引管体;11、内螺纹;12、刻度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止污染的细胞培养用吸管,包括取样管体1、橡胶胶头2、暂存管4、第一吸引管体5、第二吸引管体7、吸气球8和第三吸引管体10,取样管体1远离橡胶胶头2的一端设有吸管吸引端3,且吸管吸引端3与取样管体1连通,取样管体1远离吸管吸引端3的一端设有暂存管4,且暂存管4与取样管体1连通,暂存管4远离取样管体1的一端设有第一吸引管体5,且第一吸引管体5与暂存管4连通,橡胶胶头2靠近取样管体1的一端设有第二吸引管体7,且第二吸引管体7与橡胶胶头2连通,第二吸引管体7远离橡胶胶头2的一端设有吸气球8,且吸气球8与第二吸引管体7连通,吸气球8的内部设有橡胶吸膜9,橡胶吸膜9与吸气球8内侧的侧壁固定连接,且橡胶吸膜9设置在吸气球8内部的中央位置,吸气球8远离第二吸引管体7的一端设有第三吸引管体10,第三吸引管体10与吸气球8连通。

取样管体1外侧的管壁上设置有刻度线12,能够更直观的观察到取样管体1内部培养液的量程,吸管吸引端3远离取样管体1的直径逐渐由大变小,且吸管吸引端3远离取样管体1一端的直径小于取样管体1的直径,第一吸引管体5靠近第三吸引管体10一端的外管壁上开设有外螺纹6,第三吸引管体10靠近第一吸引管体5一端的内管壁上开设有内螺纹11,外螺纹6与内螺纹11相适配设有,便于吸管的拆卸使用。

具体的,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用手挤压橡胶胶头2,将橡胶胶头2捏紧,然后根据需要吸取的液位高低,对取样管体1的长度进行选择,将吸管吸引端3伸入到培养液中,松开橡胶胶头2,橡胶胶头2带动吸气球8内部的橡胶吸膜9收缩,吸管的内部减压,将培养液从吸管吸引端3吸至取样管体1的内部,通过设置的暂存管4,可以有效的防止吸力过大吸入的液体与橡胶胶头2接触,有效的防止了橡胶胶头2、橡胶吸膜9和培养液受到污染,再次挤压橡胶胶头2即可将吸管内部的液体排出。

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所限定。

设计图

一种防止污染的细胞培养用吸管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13771.X

申请日:2019-01-23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1(上海)

授权编号:CN209493589U

授权时间:20191015

主分类号:C12M 3/00

专利分类号:C12M3/00;C12M1/00

范畴分类:18H;

申请人:上海汉尼生物细胞技术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上海汉尼生物细胞技术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01108 上海市闵行区颛兴东路1277弄91号第三层

发明人:商一骅;潘洪辉

第一发明人:商一骅

当前权利人:上海汉尼生物细胞技术有限公司

代理人:李晓星

代理机构:31289

代理机构编号:上海湾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防止污染的细胞培养用吸管论文和设计-商一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