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立岩体论文_李玉倩

导读:本文包含了孤立岩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孤立,涌浪,采矿工程,河坝,断层,应力,水电站。

孤立岩体论文文献综述

李玉倩[1](2008)在《澜沧江苗尾水电站枢纽工程区孤立状工程岩体的应力—形变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澜沧江苗尾水电站拟建于云南省大理市云龙县苗尾村下游约1km,电站枢纽工程均布置于左岸。左岸为叁面临空的孤立山体地形,地形完整性相对较差。枢纽工程包括溢洪道(轴线方向N73°W)和四条平行布置的发电机引水隧硐,其轴线方向N59°w与岩层走向小角度相交,构成较为复杂的地下硐室群。由于该部位山体由薄层状浅变质岩构成,岩层倾向坡内,倾倒变形较为强烈,岩体内部发育多条层内剪切错动带、断层及缓倾坡外的倾倒折断带。这种特殊的岩体力学环境,明显的制约着地下硐室群及地表工程边坡的合理设置,由此而产生的复杂的岩体应力-形变作用,为枢纽工程的安全施工和运行带来了极大的隐患。本论文以研究澜沧江苗尾水电站左岸枢纽工程区溢洪道及引水隧硐的应力一形变特征为目的,在深入调查坝址区工程地质环境条件的基础上,通过现场勘探平硐岩体结构的实测统计,系统地分析了工程岩体的岩体结构特征和工程地质性状,并进行了针对性的岩体结构面分类、倾倒变形强烈程度分级及岩体结构类型划分,据此得出符合该区工程地质条件的地质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合理的地质-力学模型,采用二维有限元及离散元数值模拟分析方法,分别对天然状态及地表、地下工程开挖后孤立山体的应力—变形场进行了深入的模拟研究和对比分析,并着重对引水隧洞开挖后围岩的应力—形变特征、变形的发展趋势及潜在的破坏形式进行了分析评价与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天然状态下的孤立山体、溢洪道及引水隧硐开挖状况下的工程边坡均处于稳定状态,但硐室周边由于受到缓倾角断层F_(144)及倾倒折断带的影响,1#、3#隧硐开挖后于硐顶及右侧硐壁处产生微量变形,且变形随时间推移趋于稳定;2#、4#隧硐开挖后变形持续发展,硐顶极易发生大规模滑移、坍塌破坏。研究成果对于优化设计方案、保证施工质量与安全、避免潜在危害及控制工程投资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期刊2008-05-01)

李文平,王继成,王凯平,王久位[2](2004)在《复杂峒室群软弱破碎岩体孤立岩墙加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某煤矿井底车场软弱破碎岩体孤立岩墙失稳破坏工程背景。研究了岩体的工程地质性质,测试了其附近岩体原始地应力场状况和应力大小,采用围岩稳定性工程地质分类-支护法,结合叁维有限元模拟法,研究论证了采用预应力锚索和壁后注浆加固破碎孤立岩墙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并经实际工程应用,取得了成功。(本文来源于《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04年01期)

朱继良[3](2001)在《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马家河坝断层上盘孤立岩体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家河坝孤立岩体具有独特的地质背景和岩体结构类型,其潜在变形及它的稳定性问题对溪洛渡水电站工程有着重要的意义。作者在现场调研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1)马家河坝断层的形成是在NW-SE方向推挤力的作用下,岩层变形而褶皱,形成NE向倾伏的那里沟背斜、马鞍山-咩咩山向斜及石板滩背斜的褶皱构造。随NW向主动力的持续作用,那里沟背斜愈来愈不对称,陡倾的SE翼剪应力高度集中并形成一组共轭剪节理面,当该部位的剪应力积累达到或超过岩体的抗剪强度时,便在那里沟背斜SE翼沿共轭剪切面发生逆冲剪断破坏,形成马家河坝断裂。随着递进变形的作用,马家河坝断层由NW向SE不断地俯冲剪切并扩展延伸,当扩展至石板滩-马家河坝一带时,由于受石板滩背斜阻挡而强烈地向上逆断爬坡,由平缓的剪切运动发展为前缘挤压逆冲迭瓦带。从而形成后部剪切逆断-中部俯冲剪胀-前部强力逆冲的推覆构造。 (2)通过对金沙江河谷岩体应力场发展演变过程及现今状态和未来发展趋势的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 随着河谷下切深度的增加,应力分异范围逐渐增大,谷底应力集中强度逐渐升高。河谷岩体应力场的发展演化进程总体上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金沙江下切至440m高程(即断层带发育部位),此阶段河谷侵蚀下切影响范围为断层上盘岩体,随河谷下切岩体应力的分异现象逐渐加剧,整个河谷岩体处于较强的卸荷松驰、应力释放调整发展过程;第二阶段为金沙江自440m下切至360m(现今谷底)高程,此阶段内岩体应力调整分异进程大为减缓,除谷底应力集中程度大幅度增加而形成“高应力包”现象外,其它各部位的应力-形变发展并无明显变化,整个河谷总体上处于岩体应力变异调整较平稳的发展阶段。经200年流变时步的数值模拟分析,岸坡岩体应力的变化梯度有所增大,特别在河谷左岸公路附近上方的高边坡岩体、断层带内和谷底等部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主应力和剪应力的大小和方向均不再发生明显的变化。说明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岩体的应力-形变作用处于缓慢的调整阶段。 (3)线弹性和流变性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成果表明:马家河坝孤立岩体应力分异范围主要受地质构造控制。在断面附近及其所围限的岩体内,最大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速线均发生明显的偏转,形成一定范围内的应力重分布区;沿主断层带底面发育有明显的高应力带,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主断层带厚度范围内,出现一显着的低异常应力分异带。在F_1、F_2断层与F_3断层相交处及F_3断层前缘靠近地表处,主应力和剪应力均出现负值(计算值),表明这些特殊部位处于软弱的拉张应力状态,并呈长期缓慢的平稳松驰趋势。 (4)在各种工况条件下,马家河坝孤立岩体总体上具有较高的安全储备,表现出良好的稳定状态。在拟定的料场荷载作用下,这种较高的安全储备非但没有减少,反而略有增高,是因为料场荷载对抗滑力的贡献大于对下滑力的贡献。但值得注意的是,该孤立岩体NE部前缘大转山包附近的局部块体,在最不利的工况条件下(蓄水至580~590m一高程时遇Vlll度地震),处于极限平衡状态,安全储备极低。孤立岩体SW边缘局部块体也有类似情况;通过对孤立岩体前缘局部块体发生失稳破坏时的涌浪计算,所形成的涌浪冲击不会对大坝安全构成危胁。(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学院》期刊2001-05-01)

孤立岩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介绍了某煤矿井底车场软弱破碎岩体孤立岩墙失稳破坏工程背景。研究了岩体的工程地质性质,测试了其附近岩体原始地应力场状况和应力大小,采用围岩稳定性工程地质分类-支护法,结合叁维有限元模拟法,研究论证了采用预应力锚索和壁后注浆加固破碎孤立岩墙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并经实际工程应用,取得了成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孤立岩体论文参考文献

[1].李玉倩.澜沧江苗尾水电站枢纽工程区孤立状工程岩体的应力—形变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

[2].李文平,王继成,王凯平,王久位.复杂峒室群软弱破碎岩体孤立岩墙加固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

[3].朱继良.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马家河坝断层上盘孤立岩体稳定性研究[D].成都理工学院.2001

论文知识图

歧北斜坡成藏模式风成地貌-图1 风蚀蘑菇图云南鸡街碱性超基性岩区域地质图(a)与...四川地区上二迭统吴家坪组条带状硅质岩...实验材料及实验模型}愚崖下离程4001”附近的危岩群

标签:;  ;  ;  ;  ;  ;  ;  

孤立岩体论文_李玉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