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立石油工业标准化工作的激励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刘亚旭,佘伟军,秦长毅,杜伟,许晓锋[1](2021)在《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石油工业标准与认证体系建设的思考及建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以来,标准竞争已成为国家竞争、市场角逐的重要形式。我国石油工业标准体系建设虽取得了显着成绩,但与国外先进标准体系相比差距较大,并且高度依赖国外先进标准,给我国石油工业发展带来较大的潜在风险和不确定性。为保障我国石油工业安全,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借鉴美国石油学会标准发展经验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快推进我国石油工业标准和认证体系建设,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加快推进标准和认证体系的国际化进程,引领和助推石油装备产品和服务走向国际市场。
杜吉洲[2](2020)在《新时代标准化助推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建设的思考》文中研究说明标准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工具,标准化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回顾中国石油标准化发展历程及成就,分析研判标准化工作面临新形势,借鉴吸收国内外一流企业标准化典型做法,有助于深入思考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国石油标准化工作,助推世界一流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建设,支撑集团公司实现稳健发展。
杨虹,侯亮,张珈铭,毕研涛[3](2019)在《大型企业标准化工作经验及启示》文中研究说明国际大型石油公司普遍重视标准化工作,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组织的活动,通过对壳牌、英国石油、道达尔、哈里伯顿等公司的标准化工作的调研,梳理出一些共性特点,包括设立标准化指导委员会统一领导公司标准化工作、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尽量减少内部标准数量、建立内部的标准数据库等。近几年,我国的大型中央企业逐步认识到标准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通过对国家电网、中船工业、中核集团、中国海油等中央企业标准化组织管理与取得成绩的调研访谈,总结出通用的做法,包括设立标准化工作归口管理部门、将标准化与科研活动紧密结合、完善标准化考核评价及激励机制、依靠标准"走出去"增强国际竞争力。这些经验可以有效指导我国大型企业的标准化工作。
门洋[4](2017)在《浅谈标准国际化对提升石油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几点作用》文中研究表明标准是规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制度,对全球经济贸易和产业发展的影响日益直接,国际标准的竞争已成为国际经济、科技竞争的制高点。从目前世界经济分布格局来看,新兴经济体在世界市场上所占有的份额逐步加大,但从整体经济效益来看,仍由少数传统经济体所瓜分,造成这一现象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新兴经济体在国际标准制定过程中没有话语权。将这一问题延伸至中国石油企业,从三大巨头到其所属海外分公司,在参与国际竞争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吃过国际标准的亏。从发展国家石油工业,到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再到保障国家石油能源安全,标准国际化战略的启动已经迫在眉睫。本文从国际标准化发展历程和中国石油企业如何更好的参与世界市场竞争等方面入手,简单阐述了如何在标准国际化进程中占得先机,从而快速的提升石油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李燕妹[5](2017)在《标准化建设助惠州炼化实现跨越升级》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国际标准在国际贸易中地位的加强,标准以其独具的"透明度、开放性、公平性、协商一致性和适用性"等特征,正在演化为推动产业技术和专利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应用的重要工具,成为推动技术进步和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惠州炼化标准化工作紧密围绕总公司"二次跨越"发展战略,按照"质量效益年"的总体要求,坚持"三个紧贴""三个优先""三个结合"的要求,转变作风,
占炜[6](2016)在《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线索研究 ——基于技术进步、商业利权、人文启蒙的三重视角》文中提出目前,学界对中国近现代设计发展的历史有一定的重视,在设计史认识和研究方法领域的探讨甚为活跃,也出现了一些较有价值的学术论文和专着。但从国内检索出该领域文献的数量和质量、专题研究的深入程度等状况可以看出,学界对以工业产品为中心的近代设计研究不足,近代设计史相关研究着作中对工业设计的论述也偏少,关于我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历史的研究还是零星的,没有形成系统的论述。中国近代工业是在西方国家影响下发生的,其发展经历了由沿海到内陆不断深化、加剧的过程。中国近代工业并不是依靠自身技术变革或产业发展需要所进行的主动调整,而是传统的自然经济对西方先进生产方式侵入的被动回应。中国近代工业设计与近代工业是共时发展的,中国近代工业“被动”发生下的“主观性”和“跳跃性”模式对工业设计发展的影响颇深,总体上说,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呈现出一种失衡性、依附性和被动性的发展特征。根据近代工业和经济的发展特点,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发生期、发展期、繁荣期和停滞期。技术、商业和人文恰是设计本体中需要思考的三种关键要素,本文将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线索界定为三条:技术进步、商业利权和人文启蒙。这也可以理解为从三个视角审视中国近代工业设计的发展。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三条线索并不是平行对等的,三者间存在着依次递进的关系:技术进步在工业设计发展之初的作用显着,其关键作用贯穿于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全过程;商业利权是工业设计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得以广泛重视,有效促进了工业设计的发展繁荣;作为一种修正力量,人文思想则是工业设计反思层面的考量,这种考量使工业设计发展逐渐迈向成熟。技术是工业设计发生和发展的基础。中国早期工业化发展进程中,国家政策和企业行为都以实现技术的进步为目标,这期间未有完全独立的设计现象,设计师也没有成为独立的职业。在近代,作为后进国家的中国一直将技术当成工业发展的核心,要缩小中国与先进国家的差距,技术发展是关键。本文将技术进步界定为“主干线”,该线索的论述更多是关注工业设计实践领域的事件和问题,是以一种微观视角对工业设计现象和行为进行考察。技术是产品研发和创新的基础,技术进步下的工业设计行为以“功效”为逻辑,设计往往是为了满足国家和社会的生存需求。本文技术进步线索下的工业设计发展广泛考察了国家战略性工业和民用工业。技术进步下的工业设计发展包括产品标准化以及创新人才培养等关键问题。在中国近代,商业作为一种启蒙思想是伴随技术进步一起发展的。近代早期国家战略工业的发展,对技术引进和企业运作的商业化思考不足,这也使得相关企业缺乏持续发展和创新的动力,这种现象直到19世纪末甲午战争后才有所改观。因近代商业对工业设计的影响程度较技术的低,笔者将商业利权线索界定为“辅助线”,但这种界定并不否认近代商业线索的重要性。商业利权下的相关论述更关注工业设计发展中的策略问题,是以中观视角对工业设计发展的考察。商业竞争是工业设计发展繁荣的刺激因素,在此逻辑下,国家以促成利权、企业以追求利益为目标。本文商业利权线索的近代工业设计考察从政府、企业和相关中间组织三个层面展开。政府举办博览会、发起国货运动旨在促进本土工业产品的发展;国家战略工业企业在商业利权思想下改革重组,在华的外国企业重视产品开发和营销策略,在此压力下,民营企业开始利用民族情感进行产品品牌建设和视觉推广;行会、同业公会和商会等相关中间组织也为抵制洋货,促进本土产品发展做出积极努力。工业设计的发展离不开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近代以来,政府颁布多部法律激励产品设计创新和规范品牌商标制度。中国近代思想启蒙与工业设计发展共时演进。人文思想对工业设计实践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而因工业设计物(洋货)深度介入民众的生产、生活,其传播和使用改变了民众的生活方式,扩展了民众的视野,促进民众思想上的开明、开化,这使得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对思想启蒙有反向作用。该线索是将工业设计发展投射至人文社会中的宏观考察,因此,本文将人文启蒙线索界定为“投影线”。人文性思考是对工业设计整体发展的一种反思,其中夹带着对工业设计多层面的理想和期许,是使工业设计自我修复、迈向成熟的力量。人文思想在近代工业设计实践中有若干表征:理性思想启蒙下近代工业产品的实用主义倾向,民众审美观念变化下产品风格的变迁,文化碰撞下中西产品风格的融合;工业设计发展对近代人文启蒙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工业产品创新实践促进理性思维的形成,外来器物广泛使用促进现代生活方式的形成,城市公共交通等为大众的设计促进社会的民主意识,自行车、缝纫机等设计物的传播和使用有效地促进了社会的公平。从产品(技术)引进、仿制到融合、创新,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走出了特殊路径。近代早期产品技术引进运行效率低下和缺乏持续性,近代社会机制中缺乏“再创造”的动力,这些因素使得近代技术进步下的工业设计发展大打折扣;随着商业利权思想的深入,设计实践开始从“重商”发展到“重调查”,设计战略从政府政策扶持走向企业组织形态和管理模式的变革,这些都映射出工业设计的某些进步。在“效益”的追求下,技术进步和商业利权两条线索在工业设计发展中走向结合是必然的;由于近代特殊的国情,民族情感对工业设计的利权行为有积极促进作用;而在商业利权思想下,当时前卫的艺术和美学思想(形式)得以在设计中广泛传播。技术、商业、人文在工业设计发展初期以一种独立线索形式加以考量是为了理清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内在逻辑和问题根源,其对当代工业设计发展的借鉴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当前,工业设计被认为是融合技术、商业、人文(美学)的一种重要介质,是人类走向诗意生活的推动力,此时,技术、商业、人文线索(逻辑)或将走向统一。
吴洪辉,郑玉刚,常亮,郭锦佳[7](2013)在《对海洋石油工程建设企业标准制修订工作的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海洋石油行业在海洋石油工程建设专业标准制修订工作方面的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海洋石油工程建设企业标准制修订工作的必要性,并根据我国陆上石油工程建设企业标准制修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结合海洋石油工程建设企业标准制修订工作的特点和具体情况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
邝兵[8](2011)在《标准化战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标准化战略是备受关注的问题,也是理论性和实践性均很强的问题,选择研究标准化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经济全球化将标准化推到了国际市场竞争的前沿。经济全球化是当今时代的主要特征。经济全球化增加了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的程度,同时也加剧了各国之间的竞争。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标准已被推向国际市场竞争的前沿。它已成为国际贸易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成为各国技术性贸易措施的重要依据。为了占领国际经济竞争中的技术制高点,各国在高新技术领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其实质体现为创新能力的竞争,并进一步表现为将创新成果转化为标准的竞争。在高新技术领域企业的经济利益更多地取决于技术创新、知识产权和标准。占有知识产权和具有竞争力的标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衡量企业乃至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世界范围内的标准竞争日趋激烈,与贸易相关的知识产权条约在促进国家间技术转移的同时,也使发达国家将标准、知识产权作为保持其技术垄断地位和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加大了发展中国家获取技术的成本。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也步入了关键时期。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与繁荣发展成为迫切任务。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对中国标准化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战略需求。标准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外贸易实现跨越式发展需要具有竞争力的标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高水平的标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适应市场的标准,建立新型的消费价值观需要更为适用的标准。在这种形势下,研究标准化战略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选择这一课题,一方面是因为深圳的标准化战略在全国起步较早,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有研究的基础;另一方面要深入推进中国标准化战略的实施,亟需理论的支撑和实践经验的总结,从而使标准化战略由自发转向自觉。同时,选择这一课题,也是秉承经济学的重要传统,从鲜活的实践需求出发,以经济学理论为依据,研究最现实的经济学问题,希望对中国标准化领域的理论提升和实践创新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本文学习借鉴国内外已有的标准化研究成果,系统地论述了标准化的基本理论:根据标准化的发展历程,应用经济学原理,分析了标准化从传统的基础工作发展成为战略的必然性及其战略作用的具体体现,并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阐述了标准化的战略作用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应用战略管理理论阐明了标准化战略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应用经济学和战略管理理论,从企业微观层面分析了标准化在企业创造价值全过程的重要作用,并从国家宏观层面论述了实施标准化战略的重要性。分析了国际“标准化战略热”的背景、特点,通过对国外标准化战略的比较研究,分析了其共性特点和个性特征。研究了中国标准化工作的现状、与国外先进国家的差距及成因,提出了中国实施标准化战略的发展目标、努力方向和对策建议。采用实证分析方法,通过对部分国家标准化战略的剖析和中国实施标准化战略先行地区——深圳实践经验的总结,研究了标准化战略的内在规律,总结了相关工作经验。论文的结论是:(一)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标准化已必然性地从基础走向战略,成为企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国际发达国家(区域)已率先认识到这一趋势,纷纷制定本国(区域)的标准化战略,运用标准化手段抢占国际国内产业竞争的制高点,这已成为二十一世纪国际产业竞争的世界潮流。(三)中国在标准化的理论和实践上与发达国家相比已显滞后,但可以发挥制度优势和后发优势迎头赶上,关键是要深刻认识标准化的发展规律,及早制定并大力实施中国的标准化战略。(四)中国实施标准化战略要建立起政府引导、企业主体、中介支撑、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发挥好政府、企业、技术机构、社会组织四位一体的作用,以完善中国的标准体系为目标,以经济发达地区为带动,以在优势领域参与国际竞争为突破口,在国际标准竞争中赢得主动。本文分为八章。首先,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研究方法。其次,研究了标准及标准化的基本理论以及标准化从基础走向战略的发展过程,并从经济学角度对标准化的战略作用进行了定性和定量两方面的分析。第三,运用战略管理理论阐述了标准化战略的特点。第四,根据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研究了企业标准化战略和国家标准化战略。第五,分析了中国标准化工作的进展、问题及成因,进而提出了中国实施标准化战略的对策。最后,研究了深圳实施标准化战略的实践,总结了其主要经验。
杜民,张敏[9](2010)在《中国石油HSE专业标准化工作探讨》文中研究表明简要回顾了中国石油HSE标准化工作的历程,综合分析了HSE标准化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对改进中国石油HSE标准化工作思路进行了探讨,明确了指导思想、遵循原则、重点工作,并提出做好HSE标准化工作要处理好四个方面关系的原则。
方伟,冯耀荣,徐婷[10](2009)在《石油管材专业标准化进展》文中指出阐述了技术标准对石油管工程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介绍了近几年石油管材标准化工作通过采取措施加强管理所取得的显着成绩,总结了经验,并提出了石油管材标准化今后的工作重点。
二、建立石油工业标准化工作的激励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立石油工业标准化工作的激励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石油工业标准与认证体系建设的思考及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石油工业标准与认证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与紧迫性 |
2 我国石油工业标准与认证体系的发展现状与不足 |
3 API标准与认证发展的主要经验与启示 |
4 我国石油工业标准与认证体系建设与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
5 结束语 |
(2)新时代标准化助推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建设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石油标准化发展历程及成就 |
(一)中国标准化历程简要回顾 |
(二)中国石油标准化发展历程 |
(三)中国石油标准化取得的成就 |
二、标准化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
(一)“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十二五”以来,党和国家对标准化工作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 |
(二)新的形势也为标准化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
(三)集团公司对标准化工作越来越重视 |
三、国内外一流企业标准化优秀实践 |
(一)国外大石油公司标准化典型做法 |
(二)国内优秀企业标准化典型做法 |
四、思考与建议 |
(一)加快标准化战略规划研究 |
(二)构建高质量标准供给机制 |
(三)加快标准国际化进程 |
(四)抓好新兴业务领域标准化工作 |
(五)突出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 |
(3)大型企业标准化工作经验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外大型石油公司标准化工作经验 |
1.1 设立标准化指导委员会统一领导公司标准化工作 |
1.2 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内部标准数量有限 |
1.3 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
1.4 建立标准数据库 |
2 国内大型央企标准化工作经验 |
2.1 设立标准化工作归口管理部门 |
2.2 将标准化与科研活动紧密结合 |
2.3 完善标准化考核评价及激励机制 |
2.4 依靠标准“走出去”,增强国际竞争力 |
3 启示 |
3.1 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工作 |
3.2 加强科技创新与标准化的协同 |
3.3 完善激励措施,积极引入专业人才 |
(4)浅谈标准国际化对提升石油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几点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国际标准化活动发展的主要特点 |
1.1 国际标准化组织影响日益加强 |
1.2 标准国际化领域不断扩展 |
1.3 标准的制定更加快速和灵活 |
2 我国石油工业标准化发展现状 |
2.1 初期的快速发展 |
2.2 国际接轨试行 |
2.3 WTO时期的发展 |
3 石油企业标准国际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3.1 标准结构问题 |
3.2 机制创新问题 |
3.3 技术科研支撑问题 |
3.4 国际间合作欠缺 |
4 标准国际化入手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几点思考 |
4.1 要着力服务我国石油工业科学发展的需要, 为建设质量强国作贡献。 |
4.2 要加快标准国际化发展步伐, 提升我国石油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
4.3 围绕石油工业发展需要, 加快推进标准国际化进程。 |
4.4 要努力跟进石油工业发展新方向, 全面覆盖石油天然气生产经营各领域。 |
4.5 围绕石油工业标准化可持续发展要求, 加强标准化工作组织和人才队伍建设。 |
5 结论 |
(5)标准化建设助惠州炼化实现跨越升级(论文提纲范文)
构建具有惠炼特色的企业标准化体系 |
大力开展标准研究工作 |
主动承担重大标准项目制修订工作, 提高企业知名度 |
积极开展标准复审工作 |
加大宣贯和培训力度, 深化标准化理念 |
存在的问题需重视 |
组织机构不健全, 标准化体系不健全 |
对标准化工作重视不足, 标准化竞争意识不强 |
标准化业务水平参差不齐, 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
未建立实施标准化建设的激励机制 |
四大举措着力推动标准化管理 |
健全组织结构, 建设企业标准化建设战略联盟 |
加强知识技能培训, 建立标准化工作奖励制度 |
实施企业的标准创新, 构建标准化信息和管理平台 |
加大标准化工作经费投入, 争取财政资金 |
(6)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线索研究 ——基于技术进步、商业利权、人文启蒙的三重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论题的界定和说明 |
1.3.1 地域与时间的界定 |
1.3.2 工业设计概念的界定 |
1.3.3 本文考察的重点领域 |
1.3.4 研究视角的界定 |
1.4 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
1.4.1 同类研究 |
1.4.2 相关研究 |
1.5 本文的史料来源 |
1.5.1 基本史料来源 |
1.5.2 相关史料来源 |
1.6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思路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方法 |
1.7 研究的难点和创新点 |
1.7.1 研究的难点 |
1.7.2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概况及线索界定 |
2.1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背景 |
2.1.1 中国近代工业发生的地域分布及演变 |
2.1.2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典型特征 |
2.1.3 中国近代社会消费方式和观念的转变 |
2.2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特点 |
2.2.1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的失衡性发展 |
2.2.2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的依附性发展 |
2.2.3 中国近代工业和设计的被动性发展 |
2.3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史学地位及阶段划分 |
2.3.1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史在中国设计史中的地位 |
2.3.2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划分依据 |
2.3.3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四个阶段的发展特征 |
2.4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线索及结构 |
2.4.1 工业设计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影响因素 |
2.4.2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三条线索及结构关系 |
2.4.3 线索的定位及关键信息界定 |
第3章 主干线——技术进步线索下中国近代工业设计的发展 |
3.1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中的技术逻辑与技术力量 |
3.1.1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与技术进步的逻辑关系 |
3.1.2 影响中国工业设计发展的技术背景及技术形态 |
3.1.3 促进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两股技术力量 |
3.2 国家战略性工业技术进步下的产品研制和创新 |
3.2.1 制造、化学等技术进步下的枪炮研制 |
3.2.2 造船技术进步驱动下的现代轮船设计 |
3.2.3 技术进步下近代陆空交通工具的发展 |
3.3 民用工业技术进步驱动下的产品研制与创新 |
3.3.1 木材加工技术进步下家具设计 |
3.3.2 民营机器技术进步及产品设计 |
3.3.3 技术进步下纺织、服装的设计和创新 |
3.4 技术驱动下工业设计发展的关键问题 |
3.4.1 产品生产制造中的标准化 |
3.4.2 技术和创新人才需求的解决对策 |
第4章 辅助线——商业利权思想下中国近代工业设计的发展 |
4.1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商业逻辑和行为层次 |
4.1.1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中的商业利权逻辑 |
4.1.2 中国近代的商业观念转变与商业环境 |
4.1.3 商业利权下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三个层次行为 |
4.2 政府行为——从博览会到国货运动 |
4.2.1 清末政府为推销国产商品举办的商业展会 |
4.2.2 民国时期政府主导的国货运动 |
4.3 商业利权下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企业行为 |
4.3.1 利权思想下国家战略性工业的改革 |
4.3.2 新产品的引入与本土化发展 |
4.3.3 企业产品开发与营销策略 |
4.3.4 中国近代民族品牌创立及其视觉化策略 |
4.4 商业利权下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中间组织行为 |
4.4.1 行会行为——中间组织的初始形态 |
4.4.2 同业公会——企业与市场间的桥梁 |
4.4.3 商会——政府和企业间的桥梁 |
4.5 商业利权下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产业政策 |
4.5.1 政府的设计创新激励机制 |
4.5.2 政府的产品商标制度 |
第5章 投影线——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与人文启蒙的交织演进 |
5.1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人文线索的界定及两者关系 |
5.1.1 西方工业设计史中的人文思想视角 |
5.1.2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思想启蒙和人文环境 |
5.1.3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与人文启蒙的相互促进 |
5.2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中人文思想的若干表征 |
5.2.1 理性思想启蒙与实用性产品设计 |
5.2.2 审美观念改变下设计形式的变迁 |
5.2.3 中西文化碰撞下产品风格的融合 |
5.2.4 艺术自由沁入设计之中 |
5.2.5 基于民族情感的传统符号再生 |
5.3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对近代人文启蒙的积极影响 |
5.3.1 工业产品创新实践促进理性思想启蒙 |
5.3.2 外来器物促进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形成 |
5.3.3 近代城市公共交通促进社会民主意识 |
5.3.4 设计物的传播和使用促进社会公平 |
第6章 余论 |
6.1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各线索的关键问题剖析 |
6.1.1 从引进、仿制到改良、创新——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基本路径 |
6.1.2 早期技术进步下产品研制和创新的局限 |
6.1.3 中国社会机制缺乏“再创造”的动力——以西方为参照 |
6.2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线索的互动 |
6.2.1 技术逻辑与商业逻辑在工业设计中的结合是一种必然 |
6.2.2 三条线索走向统一——亦或是一种思考 |
6.3 本文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对海洋石油工程建设企业标准制修订工作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我国海洋石油工程建设专业标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1 行业层面标准状况 |
1.2 企业层面标准状况 |
2 海洋石油工程建设企业标准制修订工作的必要性 |
3 关于海洋石油工程建设企业标准制修订工作的建议 |
3.1 建立工作考核激励机制,调动员工积极性 |
3.2 加强标准体系表研究,健全现有标准体系 |
3.3 结合企业自身实际,科学设立企业标准项目 |
3.4 强化标准制修订过程控制,提高标准质量 |
4 结束语 |
(8)标准化战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表目次 |
图目次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国内外研究进展 |
四、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
五、研究方法 |
六、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
第一章 标准及标准化的基本理论 |
第一节 标准及标准化的概念 |
一、标准 |
二、标准化 |
第二节 标准的种类与标准体系 |
一、标准的种类 |
二、标准的级别 |
三、标准体系 |
第三节 标准化基本原理 |
一、关于标准化原理的研究概况 |
二、标准化的方法原理 |
三、标准系统的管理原理 |
第二章 标准化的发展:从基础走向战略 |
第一节 标准化的发展简史 |
一、远古时代标准化 |
二、古代标准化 |
三、近代标准化 |
四、现代标准化 |
第二节 标准化的特点 |
一、标准化的共同特点 |
二、现代标准化的新特点 |
第三节 对标准化作用的传统理解 |
一、从标准化的定义看标准化作用的传统理解 |
二、对标准化传统理解的局限性 |
第四节 从经济学角度对标准化作用的再认识 |
一、标准化是推动技术创新的重要平台 |
二、标准化是降低交易成本的重要途径 |
三、标准化是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手段 |
四、标准化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 |
第五节 对标准化作用的定量评价 |
一、德国的实证研究 |
二、英国的实证研究 |
三、中国的实证研究 |
四、对上述实证研究的述评 |
第三章 基于战略管理理论的标准化战略 |
第一节 战略及标准化战略的涵义 |
一、战略的涵义 |
二、战略的作用与本质 |
三、战略的特性 |
四、标准化战略的涵义 |
第二节 战略管理理论的演变 |
一、战略管理理论的演变过程 |
二、战略管理理论演变的基本规律 |
三、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 |
第三节 战略管理理论视角下的标准化战略 |
一、标准化是企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对标准化作用的认识过程符合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规律 |
三、标准化是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 |
四、标准化是以客户价值为核心的规则体系 |
第四章 企业标准化战略研究 |
第一节 企业价值链理论 |
一、企业价值链的概念 |
二、企业价值链的内涵 |
三、对企业价值链理论的评价 |
第二节 创造价值基本活动中标准的作用 |
一、"内部物流"中标准的作用 |
二、"生产经营"中标准的作用 |
三、"外部物流"中标准的作用 |
四、"市场销售"中标准的作用 |
五、"服务"中标准的作用 |
第三节 创造价值辅助活动中标准的作用 |
一、"采购"中标准的作用 |
二、"技术开发"中标准的作用 |
三、"人力资源管理"中标准的作用 |
四、"企业基础设施"中标准的作用 |
第四节 标准化对企业的战略作用 |
一、标准构成企业进入壁垒的一部分 |
二、掌握标准使企业成为行业规则的制定者 |
三、通过标准可以有效建立企业战略联盟 |
四、加强标准化能够大大促进企业实施自主创新战略 |
五、实施标准化战略可以大幅降低企业成本 |
第五章 国家标准化战略研究 |
第一节 国家在实施标准化战略中的作用 |
一、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内涵 |
二、标准化在国家竞争优势中的作用 |
第二节 国外实施国家标准化战略的背景 |
一、经济全球化的特点决定了标准化的重要性 |
二、遵守国际贸易规则凸显了标准化的重要性 |
三、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提升了标准化的重要性 |
四、建立新的消费价值观体现了标准化的重要性 |
第三节 国外实施标准化战略的措施 |
一、各国标准化战略的共同点 |
二、各国标准化战略的不同点 |
第四节 部分国家(区域)标准化战略 |
一、国际标准化机构的标准化战略 |
二、欧洲标准化发展战略 |
三、部分国家的标准化战略 |
第五节 国外实施标准化战略对中国的启示 |
一、确立标准化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更为重要的战略地位 |
二、加大政府的引导、扶持力度 |
三、建立以自愿性标准为主体的标准体制 |
四、加强标准化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
五、加快培育标准化人才队伍 |
六、加大宣传提高全社会的标准化意识 |
第六章 中国标准化工作进展、问题及成因 |
第一节 中国标准化工作的现状 |
一、中国标准化管理工作的发展历程 |
二、中国标准的总体状况 |
三、中国国家标准的发展状况 |
四、中国国家标准类型变化的趋势 |
五、中国国家标准的属性状况 |
第二节 中国标准化工作存在的问题 |
一、大部分国家标准落后于国际标准 |
二、中国技术标准被国际市场认可的为数不多 |
三、按照中国标准生产的产品附加值低 |
四、中国标准转化为国际标准的比例过低 |
五、中国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十分有限 |
六、企业标准化人才明显不足 |
第三节 中国标准化问题的成因 |
一、标准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
二、标准研制体系与技术创新体系存在脱节的矛盾 |
三、对国外标准的跟踪机制不完善 |
四、缺乏标准创新机制 |
五、与主要利益相关国家没有建立起战略伙伴关系 |
六、缺乏国际型标准化人才 |
七、标准化活动缺乏必要的经费保证 |
八、中国的标准化法制建设亟待加强 |
九、中国标准化战略实施非常滞后 |
第七章 中国实施标准化战略的对策 |
第一节 中国实施标准化战略的指导思想 |
一、提高标准的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
二、增强标准的适应性和创新性 |
三、完善标准化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 |
四、促进中国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
第二节 中国实施标准化战略的发展取向 |
一、将标准研制与科技研发紧密结合起来 |
二、将政府引导与企业主体作用的发挥紧密结合起来 |
三、将有效采用国际标准和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紧密结合起来 |
四、将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的标准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
第三节 中国实施标准化战略的主要措施 |
一、实施标准化战略引领工程 |
二、实施标准化水平提升工程 |
三、实施国际标准化突破工程 |
四、实施标准化项目示范工程 |
五、实施标准化人才培养工程 |
六、实施标准化基础强化工程 |
第八章 深圳实施标准化战略的实践 |
第一节 深圳实施标准化战略的概况 |
一、深圳实施标准化战略的过程 |
二、深圳实施标准化战略的原则与目标任务 |
三、深圳实施标准化战略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
第二节 深圳开展国家标准化试点项目的成效 |
一、深圳开展国家高新技术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成效 |
二、深圳开展国家旅游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成效 |
第三节 深圳实施标准化战略的经验总结 |
一、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体、中介支撑、社会参与"的标准化工作机制 |
二、将试点工作和全市实施标准化战略相结合 |
三、积极推动标准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 |
四、将标准化基础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研究结合起来 |
五、积极探索标准化与知识产权结合的有效机制 |
六、全方位推动企业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 |
七、充分利用国家资源推动深圳标准化事业的发展 |
八、敢于借鉴国外先进的标准化工作经验和模式 |
九、注重抓好标准化的薄弱和关键环节 |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中文部分 |
英文部分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
后记 |
(9)中国石油HSE专业标准化工作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HSE专业标准化工作回顾和现状 |
2 HSE专业标准化工作面临的形势和要求 |
3 HSE专业标准化工作的思路探讨 |
3.1 指导思想 |
3.2 遵循原则 |
3.3 重点工作 |
3.4 处理好几个关系 |
4 结束语 |
(10)石油管材专业标准化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技术标准对促进石油管工程发展的重要作用 |
加强标准化管理, 推进石油管材标准化发展 |
1 完善标准化工作组织机构和程序, 明确分工 |
2 强化标准化工作的经费保障, 建立标准化工作激励机制 |
3实施项目制管理, 保证标准化工作有序开展 |
4全面清理标准, 理顺标准体系 |
5加强标准宣贯工作, 提高标准技术水平 |
6加强科研与标准化相结合, 促进石油管技术的进步 |
取得的成绩 |
1标准制修订工作取得显着成效 |
2 标准化与重大工程结合, 为重大工程服务 |
3 开展标准复审, 确保标准的有效性 |
4 加强标准计划的编制及申报工作, 及时满足石油管工程建设需要 |
5 重视标准的应用和效果, 提高标准编写质量, 标准宣贯培训工作得到重视和加强 |
6 加强专标委组织建设 |
7 重视标准化技术研究工作, 高水平完成多项研究项目 |
8 维护石油工业利益, 组织完成国家标准清理工作 |
9 重视国际标准化交流活动, 成功举办标准化国际研讨会 |
1 0 积极参加标准化论坛, 扩大了专标委的影响 |
1 1 ISO/API标准化归口管理工作准确及时 |
1 2 专标委取得的成绩 |
1 3 管材研究所标准化工作成效显着 |
经验总结 |
1坚实的技术基础 |
2便于转化的丰硕科研成果 |
3领导重视, 组织和人员有保证 |
4科技项目制发挥重要作用 |
5结合重大工程, 开展技术支持和服务 |
今后工作重点 |
1加强国际标准化工作 |
2开展标准的基础研究工作 |
3进一步加强国家和行业重点标准的宣贯工作 |
4推进石油管材标准化与科技项目的结合 |
5加强油井管质量控制工作, 制定非API油井管标准 |
6加强标准化与重大工程的结合 |
四、建立石油工业标准化工作的激励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 [1]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石油工业标准与认证体系建设的思考及建议[J]. 刘亚旭,佘伟军,秦长毅,杜伟,许晓锋. 石油科技论坛, 2021(05)
- [2]新时代标准化助推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建设的思考[J]. 杜吉洲. 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0(02)
- [3]大型企业标准化工作经验及启示[J]. 杨虹,侯亮,张珈铭,毕研涛. 世界石油工业, 2019(06)
- [4]浅谈标准国际化对提升石油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几点作用[J]. 门洋.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17(05)
- [5]标准化建设助惠州炼化实现跨越升级[J]. 李燕妹. 中国石油和化工, 2017(04)
- [6]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线索研究 ——基于技术进步、商业利权、人文启蒙的三重视角[D]. 占炜. 武汉理工大学, 2016(05)
- [7]对海洋石油工程建设企业标准制修订工作的思考[J]. 吴洪辉,郑玉刚,常亮,郭锦佳. 石油工程建设, 2013(04)
- [8]标准化战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邝兵. 武汉大学, 2011(07)
- [9]中国石油HSE专业标准化工作探讨[J]. 杜民,张敏. 油气田环境保护, 2010(01)
- [10]石油管材专业标准化进展[J]. 方伟,冯耀荣,徐婷.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