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流动少年儿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布依族流动少年儿童,社会融合,代际传承,身份认同
流动少年儿童论文文献综述
木薇[1](2018)在《布依族流动少年儿童社会融合的身份认同研究——以昆明的布依族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一代移民群体所建构的族群边界,会影响第二代移民群体在适应过程中的身份定位。本文以从贵州农村迁移到昆明从事垃圾回收职业并聚族而居的布依族流动少年儿童为研究对象,试图呈现布依族流动少年儿童身份认同建构的特点,阐释他们在族群边界建构之下的代际传承,从中可以看出,他们在文化心理的适应上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一方面盲目地跟风模仿,想要极力摆脱"乡下人"的形象;另一方面遭受来自主流社会的压力,对"拾荒者、少数民族"的社会身份形成文化心理上的适应障碍,社会融入出现不适应的问题。(本文来源于《西南边疆民族研究》期刊2018年02期)
唐奕,胡韬[2](2016)在《迁移影响流动少年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评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迁移对未成年人的影响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者提出了多种迁移影响理论。压力应对理论认为,迁移主体在迁移过程中会面临许多必须应付的压力事件,缓解压力才能减小负面影响。迁移经历理论认为,迁移过程中的一系列心理经历才是影响迁移主体的关键,重视积极的心理经历可避免迁移引起心理问题。社会控制理论与社会资本理论认为,社会联系的割离是导致迁移负面结果的原因,重视在迁入地建立新的社会联系可解决迁移引起的心理问题。迁移机会观认为,迁移对迁移主体的正面影响是主要的,我们应正视迁移,积极面对迁移。自我理论把迁移对自我的影响看成是迁移影响个人心理与行的关键所在,提高周围环境的连续性对个人自我发展十分重要。(本文来源于《成都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8期)
徐蕾蕾[3](2016)在《流动少年儿童社会融合困境研究——以江苏叁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流动儿童数量的增加,其社会融合问题备受关注。本文根据在南京、苏州和无锡叁市采集的数据,从流动少年儿童的日常生活、城市学习、身份认同等视角来探讨流动少年儿童的城市融合问题。结果表明,流动少年儿童的城市社会融合情况总体较差,特别是其身份认同情况,这说明其对城市缺乏深刻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本文来源于《当代经济》期刊2016年20期)
段岩娜[4](2015)在《学校场域中流动少年儿童的身份建构与认同——以昆明市的调查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学校场域中流动少年儿童的身份是由包括现行户籍制度和教育制度的外部结构性力量建构的,也是由作为互动主体的教师、同龄群体等多元他者所建构的,流动少年儿童形成了"外地人"和"既是本地人又是外地人"的身份意识。流动少年儿童作为行动主体,对被建构的身份形成认同和困惑,面对群际差异,积极用行动寻求从"我是谁"向"我会成为谁"的认同变迁可能性。(本文来源于《云南社会科学》期刊2015年01期)
巴达荣贵[5](2013)在《通辽市图书馆创建“少年儿童流动图书馆(室)”的探索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内蒙古通辽市图书馆紧密结合当地实际,聚集社会力量,在城市展开中小学生"捐书献爱心共建图书馆"等主题捐书活动。整合和利用少儿闲置的文献资源,在农村中小学校和基层社区里,创建6所"少儿儿童流动图书馆(室)"。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体现图书馆社会价值,进行大胆的探索与实践。(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科技与经济》期刊2013年17期)
胡韬,郭成[6](2013)在《流动少年儿童社会适应与其影响因素的结构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构建流动少年儿童社会适应与其影响因素的结构模型,采用自编的少年儿童社会适应量表和自编的少年儿童社会适应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对3所中学和2所小学的1431名学生进行调查,从收回的有效问卷中筛选出855份流动儿童问卷作为分析对象。结果发现少年儿童的社会适应与其影响因素的结构模型中各变量的关系是:家庭因素直接影响个人志气、学校因素和歧视与欺负,歧视与欺负直接影响个人志气和学校因素,学校因素直接影响社会适应和个人志气,个人志气直接影响学校因素。(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1期)
李媚宇,王平[7](2012)在《适应、融入与发展——关于兰州市少数民族流动少年儿童义务教育适应问题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少数民族流动少年儿童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存在着诸多的适应问题。如何让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更好地适应城市义务教育环境,充分和平等地接受义务教育,本文以兰州市少数民族流动少年儿童义务教育为例,提出相应的分析和思考。(本文来源于《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3期)
干伟溢[8](2012)在《流动少年儿童同伴支持小组工作介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流动少年儿童跟随父母在城市间辗转流动,对周围环境缺乏归宿感和安全感,影响他们朋辈群体关系的建立。本研究采用社会工作中的小组工作方法,设计了流动少年儿童同伴支持发展型小组方案,旨在探索小组工作对流动少年儿童同伴支持的影响和作用。通过小组活动影响初中阶段流动少年儿童主动寻求朋友帮助,提高他们沟通交往的技能,拓展社交圈,促进他们的社会融合。小组工作介入前期,笔者通过调查问卷、个案访谈对该班流动少年儿童进行需求评估发现:在获得社会支持方面,大部分流动少年儿童倾向于同伴间的支持和帮助,但只是被动地获取,不太主动去寻求帮助或是帮助他人,而且部分少年儿童遇到困难时或向网友倾诉,或睡觉以逃避问题,或和朋友出去喝酒,可见他们有一定程度的同伴支持,但方式和质量存在问题。本研究通过自愿参与小组活动的招募方式将初叁流动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结合需求评估及实地实践发现的问题,运用小组工作的方法对实验组流动少年儿童的人际交往、同辈支持、学习、课余时间安排及未来规划等方面,设计了以同伴支持为主线,加强沟通、团队协作、励志、时间管理以及未来展望的六期小组活动,活动内容包括:“团体形成——快乐相约”、“团队精神——嘿,朋友”、“励志课堂——我最棒”、“课余时间管理——时间的主人”、“职业规划——我的梦”、“告别团体——让爱常在”,对实验组实施为期六周,每周一次,每次90分钟的小组工作。以开展小组工作为载体,将同伴支持的理念融入每期活动中,通过六期活动展现小组工作的整个过程,并结合需求问卷、访谈日志、小组观察报告(每期小组活动记录员都记录整理)、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友谊质量问卷及团体活动反馈表为评估工具对整个小组活动进行评估,以便获取小组工作的活动成效。研究结果表明:1、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做组间独立样本T检验,同伴支持小组在主动寻求朋友帮助方面显着,显着值为0.03,表明同伴支持小组在主动寻求朋友帮助方面具有一定成效。2、短程小组工作影响实验组组员本身及实验组组员之间的领悟社会支持,随着小组活动次数的增加,组员的领悟社会支持呈上升趋势。(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2-06-01)
干伟溢,陈璇[9](2012)在《流动少年儿童的社会支持研究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收集国内流动儿童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政策、非政府组织、学校、家庭、同辈群体等层面进行文献分析。发现:总体上,当前我国流动儿童的社会支持较低,城市融入感也较弱;国家关于流动儿童的政策相对滞后;流动儿童获取社会支持的关键在于学校和家庭,而学校支持和家庭支持的源动力来自政府支持。根据上述发现,本文提出了在政府的领导下搭建完备的社会支持网络平台,促进流动儿童的社会化、社会融合与向上流动等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中国青年研究》期刊2012年05期)
周莹洁[10](2012)在《针对流动儿童群体的服务模式创新研究——以无锡市少年儿童图书馆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很多随同打工的父母进入城市的流动儿童,无法享受当地同龄儿童的学习机会,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甚至有碍社会公平和稳定。在政府提供公平的政策和平台的同时,少儿图书馆也应该致力改善流动儿童的成长环境。本文结合无锡市少儿图书馆的工作实践,探讨为流动儿童群体提供优质、创新服务的具体举措。(本文来源于《图书馆工作与研究》期刊2012年02期)
流动少年儿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社会的发展,迁移对未成年人的影响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者提出了多种迁移影响理论。压力应对理论认为,迁移主体在迁移过程中会面临许多必须应付的压力事件,缓解压力才能减小负面影响。迁移经历理论认为,迁移过程中的一系列心理经历才是影响迁移主体的关键,重视积极的心理经历可避免迁移引起心理问题。社会控制理论与社会资本理论认为,社会联系的割离是导致迁移负面结果的原因,重视在迁入地建立新的社会联系可解决迁移引起的心理问题。迁移机会观认为,迁移对迁移主体的正面影响是主要的,我们应正视迁移,积极面对迁移。自我理论把迁移对自我的影响看成是迁移影响个人心理与行的关键所在,提高周围环境的连续性对个人自我发展十分重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流动少年儿童论文参考文献
[1].木薇.布依族流动少年儿童社会融合的身份认同研究——以昆明的布依族为例[J].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18
[2].唐奕,胡韬.迁移影响流动少年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评介[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6
[3].徐蕾蕾.流动少年儿童社会融合困境研究——以江苏叁市为例[J].当代经济.2016
[4].段岩娜.学校场域中流动少年儿童的身份建构与认同——以昆明市的调查为例[J].云南社会科学.2015
[5].巴达荣贵.通辽市图书馆创建“少年儿童流动图书馆(室)”的探索与实践[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3
[6].胡韬,郭成.流动少年儿童社会适应与其影响因素的结构模型[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7].李媚宇,王平.适应、融入与发展——关于兰州市少数民族流动少年儿童义务教育适应问题的思考[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8].干伟溢.流动少年儿童同伴支持小组工作介入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
[9].干伟溢,陈璇.流动少年儿童的社会支持研究述评[J].中国青年研究.2012
[10].周莹洁.针对流动儿童群体的服务模式创新研究——以无锡市少年儿童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