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小突变体论文_许爱娇

导读:本文包含了矮小突变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矮小,突变体,转录,大豆,拟南芥,保守,生理。

矮小突变体论文文献综述

许爱娇[1](2015)在《西瓜矮小突变体dsh的突变类型和相关机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西瓜常规栽培植株蔓较长,单位面积土地种植密度低,土地利用率低。而西瓜短蔓植株适于高密度栽培,方便特色种植和管理,在农业生产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西瓜短蔓优质新品种的培育在西瓜育种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为了给西瓜短蔓新品种的培育提供理论依据和性状优良稳定的种质材料,本研究对野生型(WT)西瓜的一个自然矮小突变体dsh及它们的F1代、F2代及BC1代植株进行研究。依据蔓型对WT和dsh西瓜进行了形态指标和遗传分析、生理生化指标差异比较分析、激素敏感性分析、石蜡切片观察、水溶蛋白差异性分析的研究。结果表明:(1)矮小植株dsh与WT植株在主蔓长度、分枝数量、叶片长宽、雄花数量、单瓜重量、单株果实数量等方面均差异显着,F1与WT各形态指标相近。对dsh的遗传学分析表明:控制该西瓜蔓型的基因是一对独立的等位基因,其中dsh的矮小性状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WT的蔓生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2)西瓜WT植株不同发育时期的抗性生理指标和叶绿素含量优于dsh。25 d后的叶绿素含量显示:dsh呈下降趋势且显着低于WT的水平;WT呈上升趋势,在西瓜进行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键时期提供充足的能量。不同发育时期,dsh与WT叶片和节间:MDA含量呈上升趋势,且dsh显着高于WT,即dsh的膜脂过氧化程度比较严重;SOD、POD、CAT活性呈下降趋势,且dsh显着低于WT,即膜脂过氧化过程中dsh植株的保护酶活性显着低于WT。(3)西瓜矮小植株dsh不是激素缺陷型突变体也不是激素不敏感型突变体。不同浓度的BR、IAA、GA3喷洒处理后皆没有使dsh恢复至WT株型水平,BR和IAA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蔓的生长,故该突变类型不是激素缺陷型;但dsh和WT植株对GA3激素有敏感性,喷洒处理后分别使dsh和WT植株的蔓长增加了49.40%和69.58%,故该突变类型不是激素不敏感型。BR和IAA能促进dsh和WT植株叶柄的伸长,对蔓的伸长有抑制作用;GA3对二者的蔓和叶柄的伸长均有促进作用,但不能使矮小植株dsh恢复至WT植株的对照水平。(4)西瓜矮小植株dsh的产生可能是由于细胞数量较少造成的。对dsh与WT植株的胚轴伸长率的研究结果是:二者胚轴伸长规律一致,在萌发后的2-4 d内伸长速度较快,7 d后均进入伸长停滞期,但WT植株的胚轴伸长速率大于dsh。对二者7 d胚轴和35 d节间的石蜡切片观察显示:dsh 7 d胚轴和35 d节间细胞体积均大于WT植株,即细胞数量少于WT植株。激素处理后的35 d节间观察表明:BR、IAA、GA3各激素处理后dsh植株节间细胞仍大于WT植株的节间细胞,即激素处理后dsh植株细胞数量仍是较少。(5)西瓜矮小植株dsh基因型的改变对蛋白质谱带的表达无显着影响。不同组织的蛋白谱带不同,相同组织的不同时期蛋白谱带不同,但dsh及WT植株的蛋白谱带在相同时期相同组织内的蛋白谱带没有显着差异。(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5-05-01)

向太和,张粒,张婷[2](2014)在《矮牵牛矮小突变体Pdrawfl形成的生理机理初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对矮牵牛矮小突变体Pdrawf1外源喷施赤霉素表明,突变体Pdrawf1为赤霉素部分缺陷敏感型突变体。通过对赤霉素合成的第1个关键酶基因GA1的qRT-PCR分析,结果表明,在突变体茎中,GA1基因的表达显着降低,而在其他器官中未见异常。GA1基因在茎中表达降低可能是导致赤霉素在茎中合成降低和茎变小的原因;而突变体叶片和花变小,可能存在与茎不同的生理分子机理。(本文来源于《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4)》期刊2014-07-16)

张峰[3](2014)在《利用转录组测序分析大豆矮小突变体中差异表达基因》一文中研究指出植株高度是农作物的一个重要农艺性状。在对小麦、玉米以及水稻等农作物的研究中发现,改善植株高度、利用矮化基因进行遗传育种,对于农作物的产量提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植物的矮化性状具有非常复杂的分子机制。通过对植物矮化基因的研究表明,矮化基因主要可以分为2类:由单基因控制质量性状遗传和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遗传。植物激素方面,多数植物的矮化突变与植物激素赤霉素(GA)以及油菜素甾醇类(BRs)这两种激素密切相关,还有少数植物矮化突变是与生长素(IAA)有关。目的:以大豆矮小突变体和野生型为研究材料,通过RNA-Seq技术分析大豆野生型和矮小突变体的转录组差异,分析差异表达基因,探究大豆致矮机制。方法:运用RNA-Seq技术测序分析大豆野生型和突变体的转录组差异;运用半定量RT-PCR(semi-quantitative 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 (quantitative Real-time RT-PCR, qRT-PCR)技术检测差异表达基因的表达量;并通过功能注释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推测可能导致矮小表型的差异表达基因。结果:(1)通过对矮小突变体喷施GA3,可以部分恢复其野生表型。(2)运用RNA-Seq技术测序分析结果显示,共获得大约263M reads。在大豆矮小突变体的根中,共有408个基因表达上调,256个基因表达下调;在大豆矮小突变体的子叶中,共有1438个基因表达上调,1619个基因表达下调。在子叶和根中共有的129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52个基因为表达上调,77个基因为表达下调。(3)有多个与植物激素相关的基因差异表达,其中Glyma19g01590与植物激素GA调节有关,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差异表达基因Glyma19g01590的开放阅读框有594bp,推测编码197个氨基酸,该蛋白具有GASA (Gibberellic Acid-Stimulated in Arabidopsis)保守区域,GASA保守区域与GA调节有关。半定量RT-PCR实验表明Glyma19g01590在突变体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野生型,qRT-PCR实验表明Glyma19g01590在突变体的表达量大约是野生型的24倍。结论: RNA-Seq技术测序分析结果表明在大豆矮小突变体的子叶和根中,共有129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52个基因为表达上调,77个基因为表达下调。其中只有Glyma19g01590与植物激素GA调节有关,其蛋白具有GASA保守区域。Glyma19g01590在矮小突变体中的表达量显着高于野生型中的表达量,同时大豆矮小突变体在施加GA3后可以部分恢复其野生表型,因此推测Glyma19g01590基因是导致大豆矮小表型的因素之一。(本文来源于《石河子大学》期刊2014-06-01)

张峰,赵云霞,黄先忠[4](2014)在《利用转录组测序分析大豆矮小突变体中差异表达基因》一文中研究指出植株高度是影响农作物产量的重要性状,本实验以大豆矮小突变体为研究材料,发现GA3处理可以部分恢复其矮化表型。为了探究其至矮的分子机制,运用RNA-Seq技术测序分析了野生型和突变体的转录组差异,结果表明有多个与植物激素相关的基因差异表达,其中Glyma19g01590与植物激素GA调节有关,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差异表达基因Glyma19g01590的开放阅读框有594 bp,推测编码198个氨基酸,该蛋白具有GASA(Gibberellic Acid-Stimulated in Arabidopsis)保守区域,GASA保守区域与GA调节有关。半定量RT-PCR实验表明Glyma19g01590在突变体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野生型,qRT-PCR实验表明Glyma19g01590在突变体的表达量大约是是野生型的24倍。根据以上结果推测Glyma19g01590基因是导致大豆矮小表型的因素之一。(本文来源于《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02期)

向太和,张婷,张粒[5](2010)在《矮牵牛矮小突变体Pdrawfl的初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矮牵牛QL01自交结实的后代中获得了一个自然突变体,植株矮小,尤其是花特别小,但种子大小与亲本未见差异,将该突变体命名为Petunia hybrida drawfl(简称:Pdrawfl)。将矮牵牛突变体Pdrawfl自交结实获得M1代,M1代自交结实获得M2代。取亲本QL01和突变体Pdrawfl M1和M2代各10粒种子在盆钵中萌发生长,待长出两片真叶后,单株分别移栽到盆(本文来源于《中国园艺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0-09-26)

戴亚,付志明,李家洋[6](2003)在《拟南芥矮小丛生突变体的分离与分子鉴定(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顶端优势是指侧生分生组织的生长被主茎或主花序所抑制。最近的研究通过分离和鉴定顶端优势发生改变的突变体开始揭示顶端优势的分子机制。通过T_DNA标签法分离了拟南芥矮小丛生 (bushyanddwarf 1,bud1)突变体。突变体植株的表型包括顶端优势丧失、株型矮小 ,表明bud1突变体存在生长素代谢、运输或信号传导的缺陷。一个对生长素特异反应的启动子驱动的报告基因在bud1中表达模式改变。生长素敏感性和运输能力的测定表明这两个过程在bud1中均正常。以上结果显示bud1表型是生长素代谢缺陷的结果。遗传分析表明BUD1为半显性突变且与一个T_DNA插入共分离 ,可通过iPCR方法分离(本文来源于《Acta Botanica Sinica》期刊2003年05期)

矮小突变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研究对矮牵牛矮小突变体Pdrawf1外源喷施赤霉素表明,突变体Pdrawf1为赤霉素部分缺陷敏感型突变体。通过对赤霉素合成的第1个关键酶基因GA1的qRT-PCR分析,结果表明,在突变体茎中,GA1基因的表达显着降低,而在其他器官中未见异常。GA1基因在茎中表达降低可能是导致赤霉素在茎中合成降低和茎变小的原因;而突变体叶片和花变小,可能存在与茎不同的生理分子机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矮小突变体论文参考文献

[1].许爱娇.西瓜矮小突变体dsh的突变类型和相关机理的研究[D].河南大学.2015

[2].向太和,张粒,张婷.矮牵牛矮小突变体Pdrawfl形成的生理机理初步分析[C].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4).2014

[3].张峰.利用转录组测序分析大豆矮小突变体中差异表达基因[D].石河子大学.2014

[4].张峰,赵云霞,黄先忠.利用转录组测序分析大豆矮小突变体中差异表达基因[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5].向太和,张婷,张粒.矮牵牛矮小突变体Pdrawfl的初步分析[C].中国园艺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0

[6].戴亚,付志明,李家洋.拟南芥矮小丛生突变体的分离与分子鉴定(英文)[J].ActaBotanicaSinica.2003

论文知识图

拟南芥中FLS2介导的PTI信号通路(Seg...水稻PDS基因功能缺失突变体A:野生型;B...植株矮小突变体在野生型拟南芥Col-0中过表达PCAM后转基...矮秆突变体和野生型植株(1,E29和6421;...双突变体各轮花器官及果荚

标签:;  ;  ;  ;  ;  ;  ;  

矮小突变体论文_许爱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