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锁骨下静脉穿刺针论文和设计-王兴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锁骨下静脉穿刺针,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锁骨下静脉穿刺针包括依次连通的针头、第一针座和第二针座;针头位于第一针座的前端,第二针座位于第一针座的右部;针头呈弧形并朝第一针座的上方弯曲。本实用新型的锁骨下静脉穿刺针,设置了呈弧形弯曲的针头,并且其弯曲方向与第一针座、第二针座形成一定的方位角度,符合锁骨人体生理解剖学的穿刺条件,能够在穿刺的过程中紧贴锁骨下穿行,针头的尖端水平或向上,可避免损伤肺尖导致气胸等严重并发症,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风险较低、准确安全的优点。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锁骨下静脉穿刺针,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针头、第一针座和第二针座;所述针头位于所述第一针座的前端,所述第二针座位于所述第一针座的右部;所述针头呈弧形并朝所述第一针座的上方弯曲。

设计方案

1.一种锁骨下静脉穿刺针,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针头、第一针座和第二针座;

所述针头位于所述第一针座的前端,所述第二针座位于所述第一针座的右部;所述针头呈弧形并朝所述第一针座的上方弯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骨下静脉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的弧形弯曲角度范围在20~40度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骨下静脉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的末端设置倾斜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锁骨下静脉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端面朝向右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骨下静脉穿刺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锥形连接管;所述第一针座和所述第二针座之间通过所述锥形连接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锁骨下静脉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连接管内设置单向活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锁骨下静脉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活瓣中心设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贴合导丝的外壁。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锁骨下静脉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针座、所述第二针座和所述锥形连接管均透明。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骨下静脉穿刺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固定部;所述针头通过所述连接固定部设置于所述第一针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锁骨下静脉穿刺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肋板;所述限位肋板设置于所述针头的侧壁且位于所述连接固定部中。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锁骨下静脉穿刺针。

背景技术

为什么临床上特别重视锁骨下静脉穿刺?原因有二:首先,锁骨下静脉穿刺比其他路径的中心静脉穿刺具有诸多优势,如导管相关感染率低,可留置时间长,导管移位、血栓形成几率低等。其次,锁骨下静脉穿刺的劣势也很明显。例如,锁骨下静脉穿刺技术难度较大,穿刺过程中并发症(如血气胸等)发生率高且较严重,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生命;而机械性并发症(误伤动脉、出血、血肿)的发生率也较高,且在出现误伤动脉出血时,不易压迫止血。其中,主要的两个并发症——血气胸和动脉损伤均为高风险状况,可迅速导致患者严重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目前临床上锁骨下静脉穿刺术采用的静脉穿刺针均为直线型穿刺针,解剖学上显示:锁骨呈“~”形弯曲,内侧2\/3凸向前,呈三棱棒形,外侧1\/3凸向后,呈扁平形。肺尖在第一肋圆环内侧,被第一肋和锁骨内侧共同包围,因此在穿刺锁骨下静脉时,如果在第一肋和锁骨间进针后未穿刺成功,是不能肆意向下试探的,一旦因为第一肋和锁骨间纤维隔被误认为是骨质,向下试探的过程中进入第一肋和第二肋间,无疑就会穿透肺尖而造成气胸了。而穿刺的第二选择是刺向锁骨,过锁骨后转向胸骨上窝,在试探锁骨下缘时,也容易导致误穿锁骨下静脉后方的动脉。这种情况在肥胖患者及老年患者身上更加容易发生。

因此,临床上亟需一种实用、安全的锁骨下静脉穿刺针,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锁骨下静脉穿刺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锁骨下静脉穿刺针存在的穿刺技术难度大、容易导致严重并发症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锁骨下静脉穿刺针,包括依次连通的针头、第一针座和第二针座;所述针头位于所述第一针座的前端,所述第二针座位于所述第一针座的右部;所述针头呈弧形并朝所述第一针座的上方弯曲。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所述针头的弧形弯曲角度范围在20~40度之间。

——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根据人体解剖构造的统计数据,优选将针头的弯度设定在20~40度之间,而为了方便医护人员养成准确娴熟的操作习惯,可将该弯曲角度设计为固定的设计标准:30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所述针头的末端设置倾斜端面。

——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针头末端的倾斜端面有利于迅速插入血管并缩小创面。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所述倾斜端面朝向右侧。

——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倾斜端面朝向右侧时与第二针座所处的角度方位一致,位于第一针座的右侧,能够为操作者指明方向,在操作时使针头末端的倾斜端面朝向仰躺着的患者下身方向,便于左手固定针头同时右手推入导丝,并使导丝以正确的方向进入血管。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还包括锥形连接管;所述第一针座和所述第二针座之间通过所述锥形连接管连接。

——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锥形连接管俗称“J”头,方便两个针座的连通,利于医护人员手握操作。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所述锥形连接管内设置单向活瓣。

——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单向活瓣能够避免在操作时穿刺针进入空气或倒流出血液。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所述单向活瓣中心设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贴合导丝的外壁。

——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此时,通孔仅能够穿过导丝,在导丝置入、取出的过程中,能够达到空气不可进入而血液不能流出的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所述第一针座、所述第二针座和所述锥形连接管均透明。

——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透明设置的第一针座、第二针座和锥形连接管利于操作开始和结束时观察控制。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还包括连接固定部;所述针头通过所述连接固定部设置于所述第一针座。

——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由于针座通常为塑料而针头为金属,故通过连接固定部能够提升针头的安装密封性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还包括限位肋板;所述限位肋板设置于所述针头的侧壁且位于所述连接固定部中。

——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限位肋板设置在针头的侧壁,利用连接固定部的结构可防止弯曲的针头在操作过程中发生轴向偏转,避免影响了穿刺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锁骨下静脉穿刺针,设置了呈弧形弯曲的针头,并且其弯曲方向与第一针座、第二针座形成一定的方位角度,符合锁骨人体生理解剖学的穿刺条件,能够在穿刺的过程中紧贴锁骨下穿行,针头的尖端水平或向上,可避免损伤肺尖导致气胸等严重并发症,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风险较低、准确安全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技术特征及其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内容中阐述地更加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践可以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锁骨下静脉穿刺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锁骨下静脉穿刺针的主视图;

图3为图2中的仰视图;

图4为图2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标:1-针头;2-第一针座;3-第二针座;4-倾斜端面;5-锥形连接管;6-单向活瓣;7-连接固定部;8-限位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一、现有技术说明:

为什么临床上特别重视锁骨下静脉穿刺?原因有二:首先,锁骨下静脉穿刺比其他路径的中心静脉穿刺具有诸多优势,如导管相关感染率低,可留置时间长,导管移位、血栓形成几率低等。其次,锁骨下静脉穿刺的劣势也很明显。例如,锁骨下静脉穿刺技术难度较大,穿刺过程中并发症(如血气胸等)发生率高且较严重,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生命;而机械性并发症(误伤动脉、出血、血肿)的发生率也较高,且在出现误伤动脉出血时,不易压迫止血。其中,主要的两个并发症——血气胸和动脉损伤均为高风险状况,可迅速导致患者严重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在现有技术中,临床上锁骨下静脉穿刺术采用的静脉穿刺针均为直线型穿刺针,解剖学上显示:锁骨呈“~”形弯曲,内侧2\/3凸向前,呈三棱棒形,外侧1\/3凸向后,呈扁平形。肺尖在第一肋圆环内侧,被第一肋和锁骨内侧共同包围,因此在穿刺锁骨下静脉时,如果在第一肋和锁骨间进针后未穿刺成功,是不能肆意向下试探的,一旦因为第一肋和锁骨间纤维隔被误认为是骨质,向下试探的过程中进入第一肋和第二肋间,无疑就会穿透肺尖而造成气胸了。而穿刺的第二选择是刺向锁骨,过锁骨后转向胸骨上窝,在试探锁骨下缘时,也容易导致误穿锁骨下静脉后方的动脉。这种情况在肥胖患者及老年患者身上更加容易发生。

二、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概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锁骨下静脉穿刺针,包括依次连通的针头1、第一针座2和第二针座3;针头1位于第一针座2的前端,第二针座3位于第一针座2的右部;针头1呈弧形并朝第一针座2的上方弯曲。

上述锁骨下静脉穿刺针的技术方案,能够较好地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锁骨下静脉穿刺针存在的穿刺技术难度大、容易导致严重并发症等问题:设置了呈弧形弯曲的针头1,并且其弯曲方向与第一针座2、第二针座3形成一定的方位角度,符合锁骨人体生理解剖学的穿刺条件,能够在穿刺的过程中紧贴锁骨下穿行,针头1的尖端水平或向上,可避免损伤肺尖导致气胸等严重并发症,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风险较低、准确安全的优点。

三、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方案存在的技术问题,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锁骨下静脉穿刺针,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锁骨下静脉穿刺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锁骨下静脉穿刺针的主视图;图3为图2中的仰视图。如图1~3所示,锁骨下静脉穿刺针包括依次连通的针头1、第一针座2和第二针座3;针头1位于第一针座2的前端,第二针座3位于第一针座2的右部;针头1呈弧形并朝第一针座2的上方弯曲。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进一步地,针头1的弧形弯曲角度范围在20~40度之间。此时,根据人体解剖构造的统计数据,应当优选将针头1的弯度设定在20~40度之间,而为了方便医护人员养成准确娴熟的操作习惯,可将该弯曲角度设计为固定的设计标准:30度。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3所示,进一步地,针头1的末端设置倾斜端面4。有利于迅速插入血管并缩小创面。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3所示,进一步地,倾斜端面4朝向右侧。此时,倾斜端面4的朝向与第二针座3所处的角度方位一致,位于第一针座2的右侧,能够为操作者指明方向,在操作时使针头1末端的倾斜端面4朝向仰躺着的患者下身方向,便于左手固定针头1同时右手推入导丝,并使导丝以正确的方向进入血管。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3所示,进一步地,还包括锥形连接管5;第一针座2和第二针座3之间通过锥形连接管5连接。其中,锥形连接管5俗称“J”头,方便两个针座的连通,利于医护人员手握操作。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3所示,进一步地,锥形连接管5内设置单向活瓣6,能够避免在操作时穿刺针进入空气或倒流出血液。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3所示,进一步地,单向活瓣6中心设通孔,通孔的内壁贴合导丝的外壁。此时,通孔仅能够穿过导丝,在导丝置入、取出的过程中,能够达到空气不可进入而血液不能流出的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第一针座2、第二针座3和锥形连接管5均透明,利于操作开始和结束时观察控制。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3所示,进一步地,还包括连接固定部7;针头1通过连接固定部7设置于第一针座2。在该结构设计中,由于针座通常为塑料而针头1为金属,故通过连接固定部7能够提升针头1的安装密封性能。

图4为图2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2、4所示,进一步地,还包括限位肋板8;限位肋板8设置于针头1的侧壁且位于连接固定部7中。其中,限位肋板8设置在针头1的侧壁,利用连接固定部7的结构可防止弯曲的针头1在操作过程中发生轴向偏转,避免影响了穿刺的准确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上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上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另外,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设计图

一种锁骨下静脉穿刺针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96914.0

申请日:2019-01-2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52(贵州)

授权编号:CN209629777U

授权时间:20191115

主分类号:A61B 17/34

专利分类号:A61B17/34

范畴分类:16A;

申请人: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第一申请人: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申请人地址:550000 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贵医街28号

发明人:王兴;张娟;吕文杰;盛明辉;冉勋;张浩;罗俊;李永宁;陈礼闻;谷化剑;潘耀振;孙诚谊

第一发明人:王兴

当前权利人: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代理人:赵志远

代理机构:11371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锁骨下静脉穿刺针论文和设计-王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