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皮肤护理在蓝红光照射治疗痤疮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医院收治的70 例蓝红光照射治疗的痤疮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干预,实验组采取皮肤护理干预。结果通过分析,实验组的临床效果远远强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蓝红光照射治疗痤疮患者采取皮肤护理干预,能够降低不良反应率,改善患者满意度,提高有效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皮肤护理;蓝红光照射治疗;痤疮;护理干预
0 引言
痤疮主要发生在青春期人群,是一种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出现在脸部、胸部、背部等皮脂腺丰富的位置,主要症状包括:粉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与癍痕等[1]。常规治疗手段例如:使用抗生素、雌性激素、糖皮质激素等,然而疗效较差,容易反复,长时间的使用会造成耐药性且有潜在的不良症状[2]。目前,光照射疗法的出现为痤疮的治疗创造了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蓝红光照射疗法不但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还可以有效地控制面部瘢痕的生成。相关文献报道,蓝红光照射痤疮能够刺激创面里的痤疮丙酸杆菌内源性光敏物质激活,出现单态氧,进而造成细菌的灭亡,并且红光能够尽可能地缓解痤疮导致的炎症,降低瘢痕的发生[3]。此外,伴随医疗美容的不断发展,皮肤护理的治疗效果获得普遍的认可[4]。该报告中,选择蓝红光联合皮肤护理治疗痤疮,获得良好的效果,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情况
从2019 年1~5 月医院救治的70 例蓝红光照射治疗的痤疮病人进行分析,随机分组,对照组包括男17 例,女18 例,年龄17~42 岁,平均(25.5+2.8)岁。实验组包括男16 例,女19 例,年龄18~43 岁,平均(24.4+3.1)岁。通过对比两组病人的性别、年龄、疾病等基本信息,差异不大,P>0.05,具有对比性。
1.2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痤疮分级超过Ⅱ级;年龄18~45 岁;近1 个月没有系统或局部涂抹对痤疮有治疗效果的药物史。②患者均同意治疗,签知情同意书,医院伦理研究会通过。
排除标准:①仅有粉刺的Ⅰ级痤疮;②妊娠及哺乳期女性;③伴有心肺、肾、内分泌及造血系统疾病,精神障碍病人;④光敏和服用光敏药物群体;⑤1 个月内已口服治疗痤疮的中西药物[5]。
1.3治疗方法
所有病人在进行蓝红光照射治疗前,清洁皮肤,仪器采用欧美娜痤疮治疗仪(英国美光仪器有限公司生产;光源类型:LED高发光二级管),照射参数:蓝光波长(415.2±5.7)nm,强度40 mW/cm2,标准剂量为48 J/cm2;红光波长为(633.3±6.3)nm,强度105 mW/cm2,标准剂量为80 mW/cm2。用离子蒸汽水进行面部喷雾10 min,清洁脸部,然后进行蓝红光照射,病人保持平卧位,佩带防护眼罩,红、蓝光痤疮治疗仪照射病变上方,蓝光距离皮肤5~7 cm,红光距离约10 cm,每次20 min,红、蓝光轮换治疗,每周2 次,2 周为1 个疗程。照射范围需要整个皮损面积,并且监测照射过程中皮肤是否发生不良改变,例产生红斑、灼烧等症状,必须及时结束照射。非照射治疗日,使用克林霉素凝胶涂抹,每晚1 次,如果皮疹消退超过60%时,仅使用涂抹药物维持治疗;并且口服阿奇霉素0.5 g,每天1 次;皮脂分泌旺盛病人,服用螺内酯(杭州民生药业有限公司生产)20 mg,每天3 次,疗程2~4 周。病人每周进行随访1 次,按照皮损程度分析治疗效果,治疗4 周后评价效果,并且详细记录不良症状。
(1)电流频率 为实现规定深度的高质量的感应加热,首先必须正确选择设备的频率。设备频率除对实现技术要求和提高热处理质量有很大作用外,对于充分发挥设备的效能、提高生产率、节省电能也很重要。所谓频率的选择,这里指的是选择合理的频带或频率范围,并不是严格的具体数值。
除上述以焙烧方式将钼精矿转化为高溶氧化钼工艺技术外,湿法加压氧化分解的方式将钼精矿转化为高溶氧化钼是钼冶炼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依据加压氧化分解加入的物质性质差别,可以将钼精矿加压氧化分解技术分为加压酸浸、加压碱浸两种类型。
1.4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蓝红光照射治疗,采取传统护理干预,实验组选择皮肤护理干预,主要措施包括:①洁面护理:采取紫外光离子喷雾器热喷皮肤受损位置,用洗面奶洁面,等到毛孔扩张后,采用痤疮针把毛囊内的脓液、脂栓给予清理。②去粉刺护理:采取浓度3%的双氧水湿敷脸部5~10 min,粉刺软化后,用粉刺挤压器把乳白色的皮脂挤出,然后用真空吸引器吸引皮肤毛孔,把毛囊内的皮脂、残留物吸除。③按摩护理:告知病人将按摩霜涂抹脸部,按摩面部10~15 min,对于脓疱严重的病人不可以按摩。④面膜护理:告知病人交替采取痤疮消炎以及保湿面膜进行敷脸,痤疮消炎面膜的具体成分包括:大黄、硫磺、雄黄,将痤疮消炎面膜粉用蒸馏水调成糊状敷在脸部大概0.5 h,在面膜干燥后洗净,然后喷洒痤疮消炎水,敷上保湿面膜。⑤健康教育:护士治疗前对病人进行科学的引导,使病人认识痤疮,告知医生相关的治疗方法,提高病人的治疗配合度,治疗后进行随访工作,选择合适的化妆品。保持足够的睡眠时间,建议患者科学规律的饮食,合理健康地搭配饮食,忌烟、酒及刺激性食物,少食油炸食物及花生、杏仁等油脂丰富的种子类食品;多吃水果蔬菜等,确保大便通畅等。
20世纪30—40年代,以等级为核心的中心地理论就与当时的空间结构体系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该理论强调城市在城镇体系中的位次关系,普遍采用“位序—规模法则”的研究分析方法得出等级控制的金字塔结构。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心与腹地的地域组织关系已经被打破,中心地理论已经无法解释这些新问题和新特征。学术界广泛寻求新的理论支持,巴滕[12]研究了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卡马尼[13]等,考察了意大利北部等多中心地区,逐步形成城市网络化发展的理念。GaWC小组提出世界城市网络理论与方法,泰勒则用中心流理论来解释城市之间跨区域、长距离的各种要素的互动关系[14]。
1.5疗效判断
选择SPSS 19.0 进行分析,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通过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总体疗效评价采用χ2 检验,以P<0.05 为准,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
1.6数据分析
治愈:痤疮消退超过90%,炎症基本消退,没有新出皮疹,色素沉着基本消失;显效:皮疹消退超过60%,炎症明显减轻,仅少许新发皮疹或少量色素沉着斑;好转:皮疹消退超过30%,炎症明显,面部还可以看到较多新出皮疹或色素沉着斑;无效:皮疹消退低于30%,炎症没有获得改善,毛孔粗大,粉刺丘疹和色素沉着较前改变不大。总体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6]。
2 结果
通过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实验组远远强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n(%)
3 讨论
伴随医疗美容的不断发展,皮肤护理的治疗效果获得普遍的认可,痤疮属于临床多发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发生于青少年。临床上对于痤疮的治疗,传统的治疗措施有维生素、维A酸类、雌性激素及糖皮质激素等,只可以获得一般的治疗效果,然而长时间的临床治疗发现这种方法具有很多的缺点,例如见效慢、容易反复、极易出现耐药性的问题,因此,其不是治疗痤疮的最有效方法[7]。蓝红光照射疗法的出现为痤疮的治疗创造了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蓝红光照射疗法不但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还可以有效地控制面部瘢痕的生成,尽可能保证皮肤的完整性,属于目前非常理想的痤疮治疗措施[8]。蓝红光痤疮治疗仪属于一种以LED 为光源的窄谱可见光子痤疮治疗仪,能够治疗中度以上炎症性痤疮,具有无痛性、非侵害性的特点[5]。在蓝红光照射治疗过程中,给予洁面、去粉刺、按摩、敷面膜等护理,可促使皮脂腺口通畅,及时排出皮脂腺内的炎症物质,对于伤口的愈合,皮肤功能的恢复,可以发挥良好的临床功效。该报告中结果显示:通过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情况,实验组远远强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存在临床对比价值。充分证实了对于蓝红光照射治疗的痤疮患者采取皮肤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对蓝红光照射治疗的痤疮患者,配合实施皮肤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能够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实践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超.药物联合红蓝光治疗仪治疗痤疮328 例临床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8,9(20):77-78.
[2]窦海忠,周桂林.西黄丸联合蓝红光治疗中重度痤疮39 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8,3(10):54-55.
[3]吴素虹,胡凌,李转.皮肤护理在蓝红光照射治疗痤疮中的临床效果评估[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13):38-39.
[4]杨利蓉.红蓝光照射联合聚维酮碘湿敷治疗中重度痤疮临床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19,4(23):65-66.
[5]魏瑞玲,王天祥.穴位注射联合红蓝光照射治疗痤疮疗效观察[J].皮肤病与性病,2019,1(23):71-72.
[6]鄂馨梅,孙蔚斌.水氧治疗仪联合红蓝光照射治疗中重度痤疮的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7,34(13):62-63.
[7]唐敬.粉刺挤压术联合红蓝光照射治疗寻常性痤疮疗效观察[J].心理医生,2017,34(15):83-84.
[8]陈美华,王德辉.蓝、红光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寻常性痤疮疗效观察[J].医药前沿,2018,28(14):76-77.
中图分类号:R473.75
文献标识码:B
DOI:10.19613/j.cnki.1671-3141.2019.86.212
本文引用格式:左丽坪.皮肤护理在蓝红光照射治疗痤疮中的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6):327-328.
标签:痤疮论文; 红光论文; 实验组论文; 病人论文; 皮疹论文; 医药论文; 卫生论文; 临床医学论文; 护理学论文; 专科护理学论文;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年第86期论文; 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