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细菌磷转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细菌,放线菌,滇池,论文。
细菌磷转化论文文献综述
王京法[1](2004)在《滇池底泥细菌、放线菌的空间分布及细菌磷转化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滇池这颗“高原明珠”已经遭到严重的污染,往昔光彩不再。 目前对湖泊的治理一般采用比较直接的方法,治标的方法主要采用抑藻爆发的临时性措施,治本的方法主要通过人工降低湖泊水体中氮和磷含量,但是目前为止并没有长期效果明显的有效方法。 滇池湖水较浅,所处的地区“四季如春”,使得藻类四季都可以生长,常年盛行西南季风,周围湿地破坏严重,而滇池一些湖床又含有丰富的磷矿,因此滇池除了具有其它一些湖泊的共性外,还是一个很具有“个性”的湖泊。 在行政执法力度加大,外源污染得到一定的控制后,底泥和水体的营养元素交换对水体质量影响研究的重要性将凸现。 对湖泊本身生态系统的研究是湖泊治理的一个基础部分,在该研究的前期对细菌、放线菌、霉菌分别进行计数,但霉菌的含量极少,常规平板计数无法进行,因此在微碱性的滇池水体下的表层底泥中细菌和放线菌是两类非常重要的微生物,它们在物质循环和能量的转移中扮演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的含量和种类直接决定它们在物质循环和能量转移中的作用的大小。 本文共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对滇池底泥中的放线菌、异养细菌分布进行研究,同时对二者在单位底泥中的含量和磷含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从滇池六个典型的位置分离其中的优势菌,对其在实验室条件下磷转化进行了研究。 在进行放线菌和细菌的含量分布特征的研究时通过划分区域和经纬度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滇池放线菌和细菌的分布特征,发现滇池的细菌和放线菌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自身特点。各区域含量有比较大的差异,河流集中的东北部细菌和放线菌的含量都比较高,若按经纬分布进行分析由西南向东北细菌和放线菌都是在浮动中上升。 在垂直方向异养细菌和放线菌的含量随深度的加深都有明显的下降,这可能是很多湖泊底泥中细菌和放线菌的分布共性,而在种类方面,细菌中的芽胞杆菌占有统治地位,而在放线菌中小单胞菌占有统治地位。 在进行细菌和放线菌与磷含量的分析的时候,发现它们与磷含量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因此在磷含量已经比较高的滇池底泥中磷元素依然是细菌和放线菌生物量的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在进行细菌的磷代谢的研究中发现不同点的优势细菌解磷的能力差异比较大,而能同时解无机磷和有机磷的菌株往往具有对其中一种形态磷解离能力强则对另一种形态的磷解离能力比较弱的现象,在磷同化的研究中发现在实验室条件下来自不同点的菌株磷同化能力大小短期有比较明显的差异,长期无差另!J。在底泥中大量接种不同菌株的接种前期,所有处理都可降低底泥中磷向水体中释放的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处理对底泥的磷释放影响表现为不规则增加或降低,最后底泥中的细菌种类慢慢趋同于产芽胞类菌群,各处理由底泥向水体中可溶磷的释放量趋同于接灭活菌的对照。关键词:滇池底泥;细菌分布;放线菌分布;细菌磷转化(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04-08-27)
细菌磷转化论文开题报告
细菌磷转化论文参考文献
[1].王京法.滇池底泥细菌、放线菌的空间分布及细菌磷转化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