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波动准共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低频,斜压,正压,数值,形势,论文。
波动准共振论文文献综述
陆维松,刘念,马淑杰,陶丽[1](1996)在《正压大气波动准共振的数值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准地转正压涡度方程全球谱模式,对叁个行星波准共振相互作用作了数值试验,取两类准共振波矢:(1)K_1+K_2+K_3=0,ω_1+ω_2+ω_3=Δω;(2)k_1+k_2+k_3=0,l_1+l_2+l_3=Δl,ω_1+ω_2+ω_3=0,分别积分90 d,得到了一些重要结果:(1)纬向波数 k=1,2,3的叁个行星波存在着较强的波一波相互作用;(2)由于波波相互作用.这叁个行星波存在着周期为20~45 d 左右的低频振荡,并且还普遍存在着准双周振荡;(3)上述低频周期与叁个波的初始振幅有关。(本文来源于《南京气象学院学报》期刊1996年01期)
陆维松[2](1994)在《斜压大气波动准共振与中高纬低频振荡》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准地转两层模式出发,可能产生两种情况准共振:(1)纯正压波;(2)两个斜压波和一个正压波。本文对(2)求得准共振叁波振幅的解析解和波能量变化周期的近似式。此近似式和数值计算结果两者都表明,斜压情况能量变化周期比正压情况更容易趋于准共振频率偏离Δω自身周期,从物理上指出,波的位相与波振幅之间存在着一个反馈机制,由正压波与斜压波之间的慢变相差引起的动能与有效位能的互相转换,形成了正压波和斜压波交替增强和减弱的低频振荡,其振荡周期与上述近似式一致。当Δω~(0.1-0.02)。(ωj)时,平均能量周期为12-43d,而当Δω=0时,平均周期为366d.因此,频率偏离Δω出现仍可能是产生料压大气中高纬低频振荡的一种新的重要机制。(本文来源于《气象学报》期刊1994年02期)
陆维松[3](1991)在《正压大气波动准共振与中纬低频振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准地转正压涡度方程出发,在准共振条件K_1+K_2+K_3=0和ω_1+ω_2+ω_3=Δω下,求得准共振三波振幅的解析解为椭圆函数.并在一定的条件下求得波能量变化周期的近似式.此近似式和数值计算结果两者都表明,能量变化周期趋于准共振频率偏离Δω自身对应的周期1/Δω,特别当Δω~(0.1—0.025)O(ω_j)时,能量变化周期分别趋于12—46天,而当Δω=0时,周期为25—568天.因此,频率偏离Δω的出现可能是产生中纬低频振荡的一种新的重要机制.这还可以较好地解释Egger所作的着名的两个地形驻波和一个自由慢波准共振产生阻塞的数值试验结果.(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期刊1991年01期)
波动准共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从准地转两层模式出发,可能产生两种情况准共振:(1)纯正压波;(2)两个斜压波和一个正压波。本文对(2)求得准共振叁波振幅的解析解和波能量变化周期的近似式。此近似式和数值计算结果两者都表明,斜压情况能量变化周期比正压情况更容易趋于准共振频率偏离Δω自身周期,从物理上指出,波的位相与波振幅之间存在着一个反馈机制,由正压波与斜压波之间的慢变相差引起的动能与有效位能的互相转换,形成了正压波和斜压波交替增强和减弱的低频振荡,其振荡周期与上述近似式一致。当Δω~(0.1-0.02)。(ωj)时,平均能量周期为12-43d,而当Δω=0时,平均周期为366d.因此,频率偏离Δω出现仍可能是产生料压大气中高纬低频振荡的一种新的重要机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波动准共振论文参考文献
[1].陆维松,刘念,马淑杰,陶丽.正压大气波动准共振的数值试验[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6
[2].陆维松.斜压大气波动准共振与中高纬低频振荡[J].气象学报.1994
[3].陆维松.正压大气波动准共振与中纬低频振荡[J].中国科学(B辑化学生命科学地学).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