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暖脚功能的暖风机,包括能吹出热风的暖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空的储热箱,所述储热箱的侧部设有第一进风口,该第一进风口与暖风装置的出风口相连通,所述储热箱的上端面形成供脚搁置的暖脚区域,并且,所述储热箱上端面开设有多个暖风出风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储热箱,储热箱的第一进风口位于侧壁上,出风孔位于上端面上,如此暖风进入储热箱有一个缓冲之后再从出风孔流出,使得储热箱内的气流能保持在较高的温度,相对于暖风机直接吹风至脚上的取暖方式,热风出风稳定,避免了忽冷忽热的现象。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具有暖脚功能的暖风机,包括能吹出热风的暖风装置(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空的储热箱(2),所述储热箱(2)的侧部设有第一进风口(22),该第一进风口(22)与暖风装置(1)的出风口(11)相连通,所述储热箱(2)的上端面形成供脚搁置的暖脚区域,并且,所述储热箱(2)上端面开设有多个暖风出风孔(23)。
设计方案
1.一种具有暖脚功能的暖风机,包括能吹出热风的暖风装置(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空的储热箱(2),所述储热箱(2)的侧部设有第一进风口(22),该第一进风口(22)与暖风装置(1)的出风口(11)相连通,所述储热箱(2)的上端面形成供脚搁置的暖脚区域,并且,所述储热箱(2)上端面开设有多个暖风出风孔(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暖脚功能的暖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箱(2)的上部罩设有罩体(6),该罩体(6)与储热箱(2)的上端面之间形成所述暖脚区域,该暖脚区域的侧向或顶部形成供脚伸入的开口(6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暖脚功能的暖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6)能拆卸地安装于储热箱(2)上并能折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暖脚功能的暖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6)的侧部为局部能被上下压缩的软质部(66)。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暖脚功能的暖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箱(2)的底部向上凹陷形成储藏部(8),所述储藏部(8)能够容纳并限位呈折叠状态的罩体(6);或者该暖风机还包括抽屉式插装于储热箱(2)内的储藏盒(7),所述储藏盒(7)能够容纳呈折叠状态的罩体(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暖脚功能的暖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箱(2)侧部开设有插口(24),自该插口(24)的周缘向内凹陷有供储藏盒(7)滑动插装的容置部(20),所述容置部(20)位于自第一进风口(22)进入的气流的流动路径上。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具有暖脚功能的暖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箱(2)与暖风装置(1)能拆卸地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暖脚功能的暖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箱(2)上具有供暖风装置(1)自上而下插入的容置槽(25),该容置槽(25)自储热箱(2)的上边沿向下延伸,所述第一进风口(22)开设于容置槽(25)的侧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暖脚功能的暖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箱(2)的侧部向内凹陷形成所述容置槽(25),且在所述容置槽(25)的底部成型有向外延伸的用于搁置暖风装置(1)的搁置板(27),所述搁置板(27)的周缘向上延伸形成与暖风装置(1)底部相适配的限位槽(271)。
10.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具有暖脚功能的暖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箱(2)的上端面向下凹陷有供放置精油(281)的凹入部(28)。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取暖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暖脚功能的暖风机。
背景技术
暖风机是一种居家采暖用具,供人们冬天取暖,由于脚离心脏最远,冬天天冷,使得脚部血管收缩,造成血液供应更加少,加上脚部的皮下脂肪薄,保暖能力差,所以就算穿上棉鞋、厚裤子,脚也感觉冷。尤其是老人,由于其运动较少,脚部常常会出现冻伤。因此,要对脚部保暖,传统的方式是采用热水袋取暖,但热水袋一次性取暖时间短,需要添加、更换热水,很麻烦,而且热水袋还容易漏水,是一种初级暖脚工具,故目前的暖风机还配备了暖脚功能。
如专利号为ZL201720214573.3(公告号为CN20673940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带暖脚功能的电暖器》所示,包括底座和固定于底座上的机体外壳,底座和机体外壳之间设有用于放置脚的空腔,机体外壳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且机体外壳内固定设有第一发热装置,所述底座包括第二发热装置和用于放置双脚的脚踏板,第二发热装置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内并安装在脚踏板的下表面。
该电暖器需设置两个加热装置,一个经风扇吹出热风,另一个用于暖脚,相当于是将暖脚器和暖风机集成在一个装置上,但是各功能部件还是独自发挥作用;另外,目前针对脚部保暖的取暖器的加热件(即第二发热装置)大多如上述专利所示,第二发热装置通常为卤素管暖脚器、石英管暖脚器、电阻丝等,前述发热件均存在局部加热的问题,时间长容易造成脚的局部灼伤。
又如专利号为ZL201120254260.3(公布号为CN20220723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暖脚器》,包括底座、上壳体、PTC发热体、风机及开关旋钮,所述上壳体内部前端设置有电器元件模组,所述上壳体和所述底座组成框体,所述开关旋钮安装于所述上壳体上,所述开关旋钮与所述电器元件模组电性连接,所述上壳体具有面板,所述面板上设置有网孔槽,所述面板下表面沿所述网孔槽外侧凸伸与所述底座构成封闭式腔室,所述PTC发热体与所述风机依次固定于所述上壳体上,所述开关旋钮可控制所述风机。
该暖脚器通过风机将热风送出吹向人体脚部,进而取得取暖效果,相对于通过发热件取暖的方式,不会使人烧伤、烤伤,安全系数高。但是该专利存在的缺陷在于:1、用于放置脚的网孔槽位于电器元件模组上方,在脚上有水的情况下,水滴入壳体内,容易造成电器元件短路而发生故障;2、加热体需对整个腔室进行加热,加热空间大,造成浪费且加热速率慢;3、壳体内会不断的进入的冷气流,热气流和冷气流混合不均匀就流出会给用户造成气流温度不稳定、忽冷忽热的感觉;4、虽然设置有导风结构,但是导风结构也只是保证气流能向左右腔体分布,并不能保证气流能完全布满左右腔体,如此流出的气流会有加热死角,导致双脚不能全方位接触热气流;5、仅能作为暖脚器使用,功能单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热风出风稳定、且取暖速率高的具有暖脚功能的暖风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暖脚功能的暖风机,包括能吹出热风的暖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空的储热箱,所述储热箱的侧部设有第一进风口,该第一进风口与暖风装置的出风口相连通,所述储热箱的上端面形成供脚搁置的暖脚区域,并且,所述储热箱上端面开设有多个暖风出风孔。
为了提高对脚的保暖效果,所述储热箱的上部罩设有罩体,罩体对暖风具有一定的聚拢作用,从而使暖风聚拢在双脚周围;且该罩体与储热箱的上端面之间形成所述暖脚区域,该暖脚区域的侧向或顶部形成供脚伸入的开口,采用足底暖风取暖,来保证最佳的暖脚感受。
为了便于暖风机的搬运、减小占用空间等,并且在不需要时罩体能够拿下,所述罩体能拆卸地安装于储热箱上并能折叠,罩体折叠能减小罩体的占用空间。
罩体折叠的第一种结构形式为:所述罩体的侧部为局部能被上下压缩的软质部,该罩体不仅结构简单,且折叠和打开方式快捷方便,只要按压或提拉罩体使软质部压缩或打开即可。
罩体折叠的第二种结构形式为:所述罩体包括折叠架以及罩设在折叠架上的罩布,所述折叠架包括至少三根立柱和连接在相邻两个立柱之间的横杆,各所述立柱包括至少两节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立柱单元,相邻两节立柱单元之间通过铰轴铰接,相邻两根立柱单元的铰接处对应设有一个能在外力作用下相对立柱单元移动的套环,在套环套设在铰接处的状态下,相邻两根立柱单元相对固定,在套环脱离铰接处的状态下,相邻两根立柱单元相对转动而实现折叠。各立柱分若干节由铰轴铰接而成,折叠时只将立柱折叠,整个折叠架就能进行折叠,不需要分解和组装,操作非常简便。
为了方便放置折叠后的罩体,所述储热箱的底部向上凹陷形成储藏部,所述储藏部能够容纳并限位呈折叠状态的罩体;或者该暖风机还包括抽屉式插装于储热箱内的储藏盒,所述储藏盒能够容纳呈折叠状态的罩体。若未设置储藏部或储藏盒,罩体放置在离暖风机较远的地方,一来容易忘记存放地方,二来在使用时还需到较远的地方去取不方便。
所述储热箱侧部开设有插口,自该插口的周缘向内凹陷有供储藏盒滑动插装的容置部,所述容置部位于气流的流动路径上,如此对储热箱内的气流具有一定的扰乱作用,便于气流混合均匀。
为避免部分出风孔处没有暖风经过、出现加热死角的现象,所述储热箱内设有能使进入的暖风气流分配至各个出风孔的导风结构,如此各个出风孔都有气流流出,能使得双脚全方位的在热空气中受热,对脚部进行全方位的保暖。
所述导风结构的第一种结构形式为:所述导风结构包括设于储热箱下端面的第一导风板和设于储热箱上端面上的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一导风板远离第一进风口设置并朝向第一进风口弯曲,所述第二导风板邻近第一进风口设置并自上而下延伸。
所述导风结构在储热箱内形成多个气流通道,所有出风孔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均落入气流通道内,不仅保证所有出风孔都有暖风经过,也能保证暖风顺畅流出。
所述导风结构的第二种结构形式为:所述导风结构呈蜗壳状并横卧在储热箱内,所述蜗壳的第二进风口与所述第一进风口相连通,所述蜗壳的上部敞口而与所述出风孔连通,所述蜗壳的相邻两侧壁之间形成所述气流通道。蜗壳的设置使暖风气流在储热箱内经过多圈回旋,以保证所有出风孔处均有暖风流出,且暖风气流多次回旋能进行充分混合,从而使热气流混合均匀后流出,进一步避免了忽冷忽热的现象。另外,蜗壳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作。
所述导风结构的第三种结构形式为:所述导风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并排排列的第三导风板,各所述第三导风板横向设置,相邻两个第三导风板之间形成朝向第一进风口的气流通道。
为延长气流在储热箱内的停留时间,所述的第三导风板具有至少一个曲折部,从而使所述的气流通道呈现为曲折通道,以将气流切割,提高储热箱内气流的混合均匀性。
为了进一步延长气流在储热箱内的停留时间,各所述第三导风板上设有相对第三导风板径向延伸的能阻挡气流的扰流件,进一步提高储热箱内气流的混合均匀性。
为了便于携带、搬运,所述储热箱与暖风装置能拆卸地相连,在需要打包或搬运时,可将储热箱与暖风装置拆卸开以减小占用空间,并且在需要直接对着暖风装置取暖时,将储热箱取下即可。
为了便于储热箱和暖风装置的拆装,所述储热箱上具有供暖风装置自上而下插入的容置槽,该容置槽自储热箱的上边沿向下延伸,所述第一进风口开设于容置槽的侧壁上。将储热箱自上而下插入容置槽内即实现装配,将储热箱自下而上从容置槽内抽出即实现拆卸。
为了使储热箱能够储存大量的热风,所述储热箱的侧部向内凹陷形成所述容置槽,且在所述容置槽的底部成型有向外延伸的用于搁置暖风装置的搁置板,所述搁置板的周缘向上延伸形成与暖风装置底部相适配的限位槽。如此容置槽占用储热箱的空间较小,且限位槽能保证暖风装置能稳固装配在储热箱上。
为了提高暖风装置和储热箱之间的装配稳固性,所述容置槽的两侧均成型有能环抱在暖风装置外壁上的卡环。
为了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度,所述储热箱的上端面向下凹陷有供放置精油的凹入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储热箱,储热箱的第一进风口位于其侧部,出风孔位于其上端面上,如此暖风进入储热箱有一个缓冲之后再从出风孔流出,使得储热箱内的气流能保持在较稳定的温度,相对于暖风机直接吹风至脚上的取暖方式,热风出风稳定,避免了忽冷忽热的现象;另外,若暖风装置直接吹出的热风温度较高,经过储热箱的缓冲会有小幅度的降低,从而使从出风孔吹出的为温度适宜的暖风,避免烫伤用户的风险;另外,热风在暖风机中制成后再进入储热箱,如此加热空间较小,供热迅速且节约能源;再则,储热箱的上端面形成供脚搁置的暖脚区域,采用足底暖风取暖,来保证最佳的暖脚感受,且双脚放置的部位未正对暖风装置,即使脚上有水滴下也不会对暖风装置造成影响;2、储热箱内设有导风结构,一来能将暖风均匀分配至各个出气孔,避免加热死角导致脚部部分部位不能接触暖风,二来导风结构延长了气流在储热箱内的停留时间,保证气流在储热箱内混合均匀,进一步保证了热风的出风稳定性,对双脚的加热均匀性好,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暖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储热箱的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导风结构和储热箱的下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储热箱的分解示意图;
图8为图1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的储热箱和容置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9中的折叠架的其中两根立柱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罩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的罩体折叠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2的侧视图;
图15为图12的罩体置于储藏部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5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本优选实施例的具有暖脚功能的暖风机包括能吹出热风的暖风装置1、储热箱2、能拆卸地罩设于储热箱2上部的罩体6,其中储热箱2的侧部设有第一进风口22,该第一进风口22与暖风装置1的出风口11相连通,储热箱2的上端面上设有多个供储热箱2内的暖风流出的出风孔23。储热箱2的上端面供双脚放置,如此从出风孔23流出的暖风经过双脚对脚进行保暖,罩体6对暖风具有一定的聚拢作用,从而使暖风聚拢在双脚周围,且罩体6的侧向开设有供脚伸入的开口65,当然也可将开口65开设在罩体6的顶部。
罩体6可以直接搁置于储热箱2的上端面上,也可通过能拆卸地连接结构,比如罩体6的下部能插装于储热箱2的上端面上。本实施例中,储热箱2由上箱体2a和下箱体2b对合而成。
暖风装置1和储热箱2通过如下结构实现拆装:储热箱2的侧部向内凹陷形成供暖风装置插设的容置槽25,该容置槽25自储热箱2的上边沿向下延伸,且容置槽25的两侧均成型有能环抱在暖风装置1外壁上的卡环26,在所述容置槽25的底部成型有向外延伸的用于搁置暖风装置1的搁置板27,搁置板27的周缘向上延伸形成限位暖风装置1的限位槽271,第一进风口22开设于容置槽25的侧壁上。
如此只要将暖风装置1沿着容置槽25自上而下插入、直至暖风装置1置于限位槽271内,即实现装配,自下而上提起至暖风装置1脱离卡环26的束缚,即实现拆卸,拆装方便。
储热箱2内设有能将进入的暖风气流分配至各个出气孔23的导风结构3,本实施例的导风结构3呈蜗壳状并横卧在储热箱2内,导风结构3的第二进风口32与第一进风口22相连通,导风结构3的上部敞口而与出风孔23连通,导风结构3的相邻两侧壁33之间形成气流通道31。所有出风孔23在竖直方向的投影均落入气流通道31内,换言之,出风孔23位于气流通道31的正上方,如此一来使所有出风孔23处均有暖风流出,二来使气流通道31内的暖风顺畅从出风孔23流出,避免了暖风碰触储热箱2上端面后再流出的现象。导风结构3的设置使暖风气流在储热箱2内经过多圈回旋,延长暖风在储热箱2内停留的时间,进行充分混合后流出,提高热风的出风稳定性。
储热箱2的侧部具有向内凹陷以便于抓持的抓手部29,从而便于暖风机的搬运;储热箱2的上端面向下凹陷有供放置精油281的凹入部28,以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度。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导风结构3不同。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导风结构3包括至少两个并排排列的第三导风板34,各第三导风板34横向设置,相邻两个第三导风板34之间形成朝向第一进风口22的气流通道31。且各第三导风板34具有至少一个曲折部341,从而使气流通道31呈现为曲折通道,并且各第三导风板34上设有相对第三导风板34径向延伸的能阻挡气流的扰流件342,曲折部341和扰流件342均能延长气流在储热箱2内的停留时间,提高储热箱2内气流的混合均匀性。
实施例3
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导风结构3不同。
如图7、8所示,本实施例的导风结构3包括设于储热箱2底壁上的第一导风板35和设于储热箱2上端面上的第二导风板36,第一导风板35远离第一进风口22设置并朝向第一进风口22弯曲,第二导风板36邻近第一进风口22设置并自上而下延伸。气流进入后被第一导风板35遮挡并导向,向上流动至第二导风板36处被遮挡然后向上经出风孔23流出。
实施例4
实施例4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罩体6能够折叠并能放入储藏盒7内。
如图9~11所示,该暖风机还包括抽屉式插装于储热箱2内的储藏盒7,储藏盒7能够容纳呈折叠状态的罩体6。
如图9、10所示,其中储热箱2侧部开设有插口24,自该插口24的周缘向内凹陷有供储藏盒7滑动插装的容置部20,并且容置部20位于自第一进风口22进入的气流的流动路径上,以对气流起到扰乱作用,使气流混合均匀。储藏盒7上设有便于拉动储藏盒7的拉手71,储藏盒7具有能被拉出至容置部20外的第一端以及与前述第一端相对设置的第二端,储藏盒7的第二端始终位于容置部20内,储藏盒7的第一端设有第一限位件72,第二端设有第二限位件73,当第一限位件72与容置部20的侧壁相抵时,储藏盒7不能继续向储热箱2内推进,且此时储藏盒7与容置部20相抵,当第二限位件73与容置部20的侧壁相抵时,储藏盒7不能继续向储热箱2外拉动。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罩体6包括折叠架61以及罩设在折叠架61上的罩布,罩布侧向具有供脚伸入的开口65,即罩布包括顶面和三个侧面,折叠架61包括立柱62和横杆63,立柱62有四根能分别支撑罩布的四个角,支撑在罩布同一个侧面上的相邻两根立柱62之间通过横杆63相连,横杆63和立柱62之间通过连接座64相连。
各立柱62包括至少两节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立柱单元621,相邻两节立柱单元621之间通过铰轴622铰接,相邻两根立柱单元621的铰接处对应设有一个能在外力作用下相对立柱单元621移动的套环624,在套环624套设在铰接处的状态下,相邻两根立柱单元621相对固定,在套环624脱离铰接处的状态下,相邻两根立柱单元621相对转动而实现折叠。并且相邻两根立柱单元621的其中一个上还设有第三限位件625,该第三限位件625位于立柱单元621的内侧并延伸至铰接处,从而使所有立柱单元621只能朝向内侧折叠。
由于立柱62由多节立柱单元621铰接而成,因此,折叠架61可以变形。在立柱62伸展时将所述套环624套在铰接处,使铰接处对应的相邻两节立柱单元621固定;立柱62折叠时将所有套环624从铰接处移开,使铰接处对应的相邻两节立柱单元621能够折叠。使用时将立柱62展开,折叠架61形成方体框架,再将罩布套在折叠架61上即可;不用时取下罩布,将立柱62折叠,折叠架61叠在一起然后放入储藏盒7内。该折叠架61的折叠和打开的方式均不用分解和组装,操作十分方便。
当然,储藏盒7也可以为其他结构形式,比如储热箱2底部凹陷形成有一个容置部,该容置部能容纳并固定呈折叠状态的罩体6。
实施例5
实施例5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罩体6能够折叠并能放入储藏部8内。
如图12~16所示,储热箱2的底部向上凹陷形成储藏部8,该储藏部8能够容纳并限位呈折叠状态的罩体6。罩体6的侧部为局部能被上下压缩的软质部66,本实施例中,罩体6的顶部为不会变形的硬质部,罩体6侧部的上部为能被上下压缩的软质部66,该软质部66一端与罩体6的顶部相连,另一端与罩体6侧部的下部相连,罩体6侧部的下部为不会变形的硬质部。
储藏部8呈槽状,其周缘设有具有弹性的卡扣81以对置于储藏部8内的罩体6进行限位,防止罩体6从储藏部8脱出。
在使用时,将罩体6撑开并装于储热箱2的上端面;不使用时,按压罩体6使软质部66被压缩,然后将折叠好的罩体6放于储藏部8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28262.4
申请日:2019-01-2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3(浙江)
授权编号:CN209569810U
授权时间:20191101
主分类号:F24D 13/00
专利分类号:F24D13/00;F24D19/00
范畴分类:35C;
申请人:宁波富而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宁波富而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15300 浙江省慈溪市新浦镇经二路98号
发明人:姚子庆
第一发明人:姚子庆
当前权利人:宁波富而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景丰强;张艳鹏
代理机构:33102
代理机构编号: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暖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