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影技术论文-钟世亮,吴水生,刘学政,杨易

减影技术论文-钟世亮,吴水生,刘学政,杨易

导读:本文包含了减影技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颅内动脉瘤,3D-DSA,并发症,介入治疗

减影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钟世亮,吴水生,刘学政,杨易[1](2019)在《叁维重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在颅内动脉瘤诊治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叁维重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3D-DSA)在颅内动脉瘤诊治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69例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在本院行介入手术治疗,且在进行介入治疗前同时进行常规DSA检查及3D-DSA检查。分析颅内动脉瘤手术确诊情况;比较常规DSA及3D-DSA检出颅内动脉瘤情况、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效能;比较常规DSA及3D-DSA检查在载瘤血管跟瘤颈间的关系、动脉瘤形态方面的显示情况。结果:本研究69例患者共检查出动脉瘤81个,其中后交通动脉29个(35.8%)、前交通动脉23个(28.4%)、大脑中动脉10个(12.3%)、大脑前动脉6个(7.4%)、颈内动脉6个(7.4%)、基底动脉5个(6.2%)、小脑后下动脉2个(2.5%);常规DSA检出动脉瘤72个,3D-DSA检出动脉瘤81个,81个动脉瘤当中,动脉瘤瘤体直径>5 mm时,常规DSA跟3D-DSA均能全部检出,但当动脉瘤瘤体直径<5 mm时,3D-DSA的检出率高于常规DSA(P<0.05);3D-DS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敏感度及特异度均高于常规DSA(P<0.05);3D-DSA检查在载瘤血管跟瘤颈间的关系、动脉瘤形态方面的显示情况均优于常规DSA(P<0.05);本研究69例患者中,仅有1例(1.4%)在进行检查的过程当中出现轻微的对比剂反应,其余68例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并未发生与检查有关的任何并发症。结论:在对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术前检查诊断时,使用3D-DSA能够提高微小颅内动脉瘤的有效检出率,且在颅内动脉瘤方面的检查敏感度及特异度更高;在载瘤血管跟瘤颈间的关系、动脉瘤形态方面有显着的显示优势,从而为介入治疗提供最佳的角度;且安全性高,不会出现对比剂不良反应。(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创新》期刊2019年33期)

马金强,魏佳,秦璇,曾军,余建明[2](2019)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低剂量技术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低剂量DSA技术和荧光透视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收集住院患者共86例,随机分为标准模式剂量采集组(A组,n=43)及低剂量模式采集组(B组,n=43),由科室同一医师完成PTCD手术。对两组患者手术平均指标对比分析并进行t检验。2名放射科影像医师采取盲法对所有图像进行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PTCD手术,应用t检验方法,平均曝光时间[(251±16) s、(249±20) s]、图像质量评分[(3.60±0.5) s、(3.56±0.5) s],标准体重BMI[(2.81±0.25) kg/m2、(2.85±0.25) kg/m2]数值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累积剂量[(87.1±6.1) mGy、(54.4±7.7) mGy]、辐射剂量面积乘积[(2 935.2±353)μGy·cm2、(1 566.3±200)μGy·cm2]方面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低剂量DSA采集技术在PTCD手术患者有效可行,并且可以显着减低患者所受辐射剂量。(本文来源于《介入放射学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刘金凯,廖雪燕,唐平太,林祺,黄玲玲[3](2019)在《增强液体衰减反转恢复联合减影技术对高级别脑胶质瘤及单发转移瘤的鉴别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增强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联合减影技术检测瘤周水肿区强化情况对高级别胶质瘤及单发转移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的30例高级别胶质瘤和30例单发转移瘤的磁共振成像(MRI)资料,将FLAIR增强序列减影处理后,应用χ~2检验统计二者瘤周水肿区的强化差异。独立样本t检验检测增强FLAIR和增强T_1WI两序列间瘤周水肿区信号强度差异。结果高级别胶质瘤瘤周水肿区强化例数明显多于单发转移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无论高级别胶质瘤还是单发转移瘤,增强FLAIR序列瘤周水肿区与白质、灰质、脑脊液的CR值均高于增强T_1WI序列,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强FLAIR联合减影技术为高级别胶质瘤及单发转移瘤的鉴别诊断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本文来源于《实用医学影像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张立俊[4](2019)在《DR双能量减影操作技术的规范化实践与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X线双能量减影摄片是依据骨组织与软组织对X线光子的能量衰减方式的不同,以及不同原子量的物质的光电吸收效应差别,而且这种衰减和吸收的差异在不同能量的X线束的衰减变化程度中反映的是尤其明显~([1]),双能量减影就是利用X线数字摄影将两种吸收效应的信息进行能量分离,利用计算机对骨和软组织二者的衰减数据做有选择的去除,从而获得了分别体现各自化学成分的组织特性图像—即单纯的软组织像和单纯的骨组织像。X线双能量减影的物理学基础是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原子序数不同的物质本身具有的差异是其生理学方面的基础;硬件设备依靠的是高刷新率的探测器和高性能电脑。我院欲开展此项技术并通过不断的学习、尝试和改进,逐渐总结该技术方法为以后推广使用。(本文来源于《现代医用影像学》期刊2019年07期)

崔学锋,梁文杰[5](2019)在《MRI减影技术结合DWI在直肠癌术前TN分期的临床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在直肠癌术前TN分期的临床诊断过程中应用MRI减影技术结合DWI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54例原发直肠癌患者,均采取MRI减影技术结合DWI进针诊断,统计分析其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MRI减影技术结合DWI检出3例T1、8例T2、38例T3、5例T4;病理结果显示2例T1、12例T2、36例T3、4例T4,其符合率分别为66.67%、66.67%、94.74%、80.00%。术前DWI及常规序列检出15mm以下的转移性淋巴结的效果显着优于MRI减影技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减影技术结合DWI在直肠癌术前TN分期诊断中,具有诊断方法便捷、准确性高的特点,值得在临床诊断中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54期)

段青顺[6](2019)在《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诊治中的应用效果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CTO)疾病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最终阶段,该类疾病患者的冠状动脉血管狭窄程度已达到100%,其血流TIMI级别为0级,闭塞血管已无灌注或无血流迹象[1]。临床虽可通过介入治疗血管狭窄、闭塞的症状,使得血管重新恢复灌注,但针对CTO患者而言,其血管闭塞情况较为复杂,且闭塞病变时间较长,从而增加了介入(本文来源于《实用医技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邝红秋[7](2019)在《DR双能量减影技术、螺旋CT诊断外伤性肋骨骨折结果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明DR双能量减影技术、螺旋CT诊断外伤性肋骨骨折的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统计我院2017年1月到2018年11月急诊科或入住我院的外伤性肋骨骨折病患37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DR双能量减影技术、螺旋CT对研究对象进行检测,并分别记为对照组和研究组。观察指标主要有:检出率,误诊及漏诊例数,统计分析结果差异性。结果:统计结果发现,研究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漏诊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显着,P <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病患均没出现误诊情况。结论:螺旋CT诊断外伤性肋骨骨折的检出率较高,漏诊例数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本文来源于《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期刊2019年12期)

罗超,胡达海,方友林,秦迎春[8](2019)在《数字血管减影系统两种不同容积重建技术在颅内动脉瘤介入诊疗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数字血管减影系统两种不同容积重建技术在颅内动脉瘤介入诊疗中的应用。方法对56例动脉瘤性脑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采用两种不同容积重建技术(非减影与减影)行叁维容积重建,比较两种技术对颅内动脉瘤检查情况。结果 56例行叁维数字血管造影的患者中,检出真阳性颅内动脉瘤61枚,假阳性2枚;经叁维数字血管减影系统检出真阳性颅内动脉瘤63枚,无假阳性。结果显示,两种影像学技术对颅内动脉瘤检出率的比较,并无明显差异,但叁维数字血管减影可显示更多的细小血管。两种不同容积重建技术图像质量分级的比较,并无明显差异。行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经叁维数字血管造影检出瘤体残留9例,经叁维数字血管减影系统检出瘤体残留20例,结果显示二者对瘤体残留检出率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结论两种不同容积重建技术在颅内动脉瘤诊疗中图像质量较佳,叁维数字血管减影系统可显示更细微的血管信息。(本文来源于《医学影像学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程小军,司玉平[9](2019)在《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介入治疗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的应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在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8例接受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进行造影检查,并对检查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血管检查,采集程序、造影参数、体位合理,且成功植入支架;其中27例患者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内部情况明确,病灶位置、数量、大小均清晰显示。结论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行相应诊断,能够明确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病情,为介入治疗提供便利条件。(本文来源于《基层医学论坛》期刊2019年10期)

吴冬,赵志清,郑锐标,莫金潮,专庆春[10](2019)在《T2WI FLAIR增强及减影技术在病毒性脑膜炎中的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MRI增强T2WI FLAIR序列在病毒性脑膜炎诊断中的意义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9月经临床确诊的27例病毒性脑膜炎患者的影像资料,其中男性15例,女性12例,年龄13~58岁,平均年龄(31.52±5.37)岁。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24例,头痛23例。结果:病毒性脑膜炎T2WI FLAIR序列多表现为脑沟、裂、池信号增高,增强后表现为软脑膜或硬脑膜的均匀强化,多为脑回样、环状强化。27例脑膜炎患者中T2WI FLAIR增强上显示病变强化者有22例,在增强T1WI图像上显示病变强化者有15例,两者检出正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23,P=0.04)。结论:增强T2WI FLAIR序列对于病毒性脑膜炎的显示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同时,具有早期诊断病毒性脑膜炎病变的潜在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导刊》期刊2019年03期)

减影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低剂量DSA技术和荧光透视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收集住院患者共86例,随机分为标准模式剂量采集组(A组,n=43)及低剂量模式采集组(B组,n=43),由科室同一医师完成PTCD手术。对两组患者手术平均指标对比分析并进行t检验。2名放射科影像医师采取盲法对所有图像进行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PTCD手术,应用t检验方法,平均曝光时间[(251±16) s、(249±20) s]、图像质量评分[(3.60±0.5) s、(3.56±0.5) s],标准体重BMI[(2.81±0.25) kg/m2、(2.85±0.25) kg/m2]数值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累积剂量[(87.1±6.1) mGy、(54.4±7.7) mGy]、辐射剂量面积乘积[(2 935.2±353)μGy·cm2、(1 566.3±200)μGy·cm2]方面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低剂量DSA采集技术在PTCD手术患者有效可行,并且可以显着减低患者所受辐射剂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减影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1].钟世亮,吴水生,刘学政,杨易.叁维重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在颅内动脉瘤诊治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9

[2].马金强,魏佳,秦璇,曾军,余建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低剂量技术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中的应用[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9

[3].刘金凯,廖雪燕,唐平太,林祺,黄玲玲.增强液体衰减反转恢复联合减影技术对高级别脑胶质瘤及单发转移瘤的鉴别诊断价值[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9

[4].张立俊.DR双能量减影操作技术的规范化实践与体会[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9

[5].崔学锋,梁文杰.MRI减影技术结合DWI在直肠癌术前TN分期的临床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6].段青顺.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诊治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实用医技杂志.2019

[7].邝红秋.DR双能量减影技术、螺旋CT诊断外伤性肋骨骨折结果比较[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

[8].罗超,胡达海,方友林,秦迎春.数字血管减影系统两种不同容积重建技术在颅内动脉瘤介入诊疗中的应用[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9

[9].程小军,司玉平.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介入治疗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的应用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9

[10].吴冬,赵志清,郑锐标,莫金潮,专庆春.T2WIFLAIR增强及减影技术在病毒性脑膜炎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药导刊.2019

标签:;  ;  ;  ;  

减影技术论文-钟世亮,吴水生,刘学政,杨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