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以苯胺为单体,过硫酸铵为氧化剂,草酸、柠檬酸、酒石酸、硫酸为掺杂酸,通过快速均相氧化聚合法制得微纳结构聚苯胺前驱体,在氮气保护下进行高温处理获得炭化产物。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光谱(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温氮气吸脱附测试对材料进行物相组成及微观结构表征,通过循环伏安、恒流充放电对聚苯胺炭化产物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聚苯胺的炭化收率约为40%,炭化产物为无定型炭材料,含有丰富的氮氧元素,在2 mol×L-1 H2SO4电解液中具有典型的双电层电容特性。其中柠檬酸掺杂聚苯胺炭化产物的比表面积最高(1 532 m2×g-1);酒石酸掺杂聚苯胺炭化产物的比电容最大(141F×g-1,5 mV×s-1),经恒流充放电3 000次循环后的电容保持率最佳(约70%)。通过探讨掺杂酸对聚苯胺炭化产物的影响,认为掺杂酸可调控聚苯胺炭化产物的微观形貌、孔径分布、氮氧含量、电化学性能,为制备以聚苯胺为前驱体的氮氧共掺杂炭材料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高云芳,应婕,徐新,蔡良泼
关键词: 聚苯胺,有机酸,炭化,比电容
来源: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019年01期
年度: 2019
分类: 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无机化工
单位: 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305004)
分类号: TQ127.11
页码: 193-198
总页数: 6
文件大小: 748K
下载量: 318
相关论文文献
- [1].复合酸掺杂聚苯胺正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J]. 电源技术 2020(01)
- [2].聚苯胺复合材料专利申请浅述[J]. 科技风 2018(20)
- [3].聚苯胺的发展及其防腐性能研究[J]. 当代化工 2017(11)
- [4].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储能应用研究[J]. 科技致富向导 2013(03)
- [5].酸掺杂聚苯胺合成及性能研究[J]. 化工新型材料 2017(11)
- [6].聚苯胺防腐蚀涂料的研制及其性能[J]. 材料保护 2009(02)
- [7].电化学合成聚苯胺-天然石墨复合材料工艺研究[J]. 电镀与精饰 2016(08)
- [8].嵌入聚合物聚苯胺的多孔硅光致发光的研究[J]. 半导体光电 2008(06)
- [9].掺杂型聚苯胺导电防腐涂料的制备与研究[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6)
- [10].聚苯胺复合导电织物的研究进展[J]. 中国纤检 2011(10)
- [11].不同形态聚苯胺的研究进展[J]. 硅谷 2011(19)
- [12].聚苯胺复合涂料红外与吸波性能研究[J]. 涂料工业 2011(11)
- [13].水溶性聚苯胺的制备方法腐蚀机理及缓蚀性能研究进展[J]. 安全、健康和环境 2018(12)
- [14].聚苯胺/煤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腐蚀性能研究[J].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1)
- [15].微乳液法制备聚苯胺及其表征[J]. 胶体与聚合物 2011(04)
- [16].水溶性聚苯胺的合成及导电防腐涂料的制备[J]. 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3)
- [17].氟化聚苯胺的合成及性能[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2(11)
- [18].四探针法测聚苯胺膜电导率的探讨[J].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3)
- [19].齐聚苯胺修饰的三联吡啶铁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光谱和电化学性质[J]. 应用化学 2009(12)
- [20].水溶性掺杂聚苯胺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J].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2015(06)
- [21].DNA对聚苯胺电化学行为的影响[J]. 分析化学 2013(12)
- [22].电致变色材料——聚苯胺膜的制备及显色[J]. 才智 2011(26)
- [23].掺杂工艺对聚苯胺导电性的影响[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4)
- [24].有机酸二次掺杂超疏水聚苯胺的制备及其耐蚀性[J]. 腐蚀与防护 2018(02)
- [25].界面聚合法制备纳米C_(60)/聚苯胺复合材料及其电学性能研究[J]. 化工新型材料 2014(10)
- [26].煤/聚苯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研究进展[J].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13(06)
- [27].合成条件变化对聚苯胺光电性能的影响[J].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4)
- [28].聚苯胺及聚苯胺-纳米粒子复合物[J]. 化工文摘 2008(02)
- [29].聚苯胺/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J]. 化工新型材料 2015(08)
- [30].氧化还原一步法制备聚苯胺/银复合导电织物[J]. 纺织学报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