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驯鹿(Rangifr tarandus)是一种寒带动物,广泛分布于环北极圈地带。在我国,驯鹿分布于大兴安岭西北部,由鄂温克猎民所驯养。驯鹿是鄂温克民族使鹿部落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根河旅游产业的重要品牌,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极其重要的生态价值。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长期的近亲繁殖,粗放式的饲养管理,兽害及疾病的发生等,使种群数量一直徘徊在600头左右,因此我国驯鹿的生存状况与环境极其堪忧。针对此严峻状况,基于恢复和改善我国驯鹿种群的考虑,根河林业局在内蒙古自治区重大科技支撑项目的支持下,于2017年2月和2018年2月从芬兰引进驯鹿种群,旨在通过引进来改良国内驯鹿遗传品质,丰富群体遗传多样性,从根本上摆脱我国驯鹿种群的濒危状况。但由于引进驯鹿没有系谱,亲缘关系、群体遗传结构与多样性也不清楚。因此,为了全面的科学评价所引进驯鹿种群的遗传结构及其多样性,本研究利用线粒体DNA D-Loop序列以及微卫星技术分析了 129头引进驯鹿种群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为今后合理利用所引进的驯鹿种群资源提供了科学参考,研究结果如下:1.从19个微卫星位点中筛选出14个扩增效果良好且高度多态的位点,共检测出128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为9.1429,平均观测杂合度(Ho)和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0.4833和0.7121。在14个微卫星位点中有9个显著偏离Hardy-Weinberg(H-W)平衡,Ewens-Watterson中性检验显示所有位点的观测F值均在95%置信区间内且都大于0,均属于中性位点;2.测序得到引进驯鹿种群含473个核苷酸的线粒体DNA D-Loop序列,其核苷酸多样度(Pi)为0.01022,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为4.834。引进驯鹿种群中共存在9种单倍型,单倍型(基因)多样度(Hd)为0.611;3.通过邻接法(NJ)对引进驯鹿种群构建系统发育树发现,该种群个体间遗传距离分布范围在0-0.03之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011。引进驯鹿种群总共聚为三个分支,c支个体数最多,其中2017年引进的29只个体中绝大多数聚在了 c分支;4.通过与现有国内驯鹿种群对比发现,引进驯鹿种群和中国驯鹿种群的进化关系较远,引进驯鹿种群的平均等位基因数和单倍型多样度(n=9.1;Hd=0.611)要高于国内驯鹿种群(n=7.7;Hd=0.468),但其多态信息含量(PIC=0.675)略低于国内驯鹿种群(PIC0.701)。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韩磊
导师: 李和平
关键词: 驯鹿,遗传多样性,微卫星,线粒体序列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生物学,生物学
单位: 东北林业大学
分类号: Q953
DOI: 10.27009/d.cnki.gdblu.2019.000490
总页数: 64
文件大小: 5097K
下载量: 61